当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如“五好支部创建”、“双培双待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管理”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战斗堡垒得以巩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发挥,为稳定农村形势、加快农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纷出现,农村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挑战。在某些地方,个别支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近三十年,现从村级的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支部活动开展以及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就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班子建设方面
1、村党总支书记难选
村级班子建设首先是人的建设,尤其是班长——总支书记的配备。一个优秀的总支书记要求政治素质过得硬,发展经济有思路,群众方面有基础,可是目前农村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村总支书记的选拔成为村级班子建设中最大的难题。原因是:(1)现任村书记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上述的三个要求。前些年,在选配支部书记时,往往侧重于行政管理型,能把化解民事纠纷、完成上级各项任务方面等事干好,就是好干部。但这些干部往往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村干部,已无法再干下去。现在相当一部分村总支书记文化程度不高、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强,群众对此反响比较强烈。(2)具备条件的不愿意干。众所周知,现在村干部工资待遇较低。尤其是村级负责人,他们得到的报酬和他们的付出远远不成比例,与“按劳分配”严重脱节。而且由于多方面原因,他们工作风险大,容易得罪人,有时候即使是为群众办好事,但也未必能得到承认和理解。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人才对“村官”望而却步。(3)选拔配备的范围有限。大多只能局限于本村,跨村当村官缺乏群众基础,再有才能的人也很难开展工作。
2、村班子难配
原因是:(1)由于农村干部岗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致使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因此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较远。(2)选举出来的干部不一定能胜任工作。应当承认,目前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还没有高到没有私心的地步,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大家族势力、经济实力等左右,同时受干部的结构、选举条件(如:年龄、文化、性别等等)的影响,会导致选上不能用,管用的选不上。有的人动机不纯,从当干部那一天起他就不是想如何为群众办点实事,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家致富,或者是为了本家族的利益。此外小村并大村后,群众小村概念根深蒂固,干部分配还要兼顾到各个小村,这样就会出现选上的没有好职位,没选上的得安排好职位。
3、村干部难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和观念,给村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造成对村干部的管理越来越难。这是因为:(1)由于决定某个村干部能不能干的主要是是群众,党委政府对其任免决定权严重削弱。因此他们在开展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宁愿得罪上级而倒向群众。因为得罪上级是一时的,下次选举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一旦得罪群众是就一世的,他就有可能永远当不上村干部!这时候一些政策的落实就会遇到来自村干部自身的阻力。(2)村干部待遇低。有的人是为了面子当村干部,有的是碍于情面干的,当前的村干部报酬对其无太大吸引力,无论政治还是经济的。(3)当前农村的工作形势、环境都不大好,村干部压力大,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4)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达不到现实农村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村干部还没有从旧的工作理念中转变过来,工作方法陈旧,“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人见到利益就容易产生私心,处理问题时有失偏颇,缺乏公平。也有的缺乏气度,心胸狭窄,工作时只想到家庭家族利益、小团体利益。
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
1、支部缺乏凝聚力
一个组织,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战斗力。当前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应当说是不够强的。原因有三个:(1)大环境使然。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个转型期。行政部门乃至村级组织的工作方法正由过去的指令慢慢的转向指导,职能也应由过去的领导逐步转向服务。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这种转变中速度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方法老一套,缺乏活力,成效不显著,很难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的组织建设中来。(2)小环境决定。相比较而言,我们整个皖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手中无米就唤不来鸡。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群众有意见。我们不能抱怨党员群众功利心强,因为飞蛾具有趋光性,动物具有趋食性,人都具有趋财性。特别是经常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见惯了苏浙的发达,回到家再看到本地的落后,他们从心里就对当地的基层组织有一种无形的抵触心理。(3)社会发展转型中村干部各方面素质跟不上,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能给群众带来什么,群众求干部不如干部求群众的时候多。
2、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
受经济观念转变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党员专注于自己发家致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普通党员自身的优越感、荣誉感不强,和一般群众相比没有什么优先权,他们担心发挥模范作用影响自己致富。有能力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了,留在村里的党员本身素质就不高,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年龄偏大,难以发挥带头作用。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
3、发展党员难
这方面原因有四个:(1)党组织吸引力减弱。过去党票是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现在农村发展党员要靠分指标,给任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党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只有责任没有报酬。各级组织对普通党员,尤其是农民党员只提要求,不给关怀,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2)个别村干部尤其是基层组织负责人心胸狭窄,怕有能力的入党后,在群众中威信超过了自己,担心这样的人将来会夺自己的“权”。为达到长期任职的目的,当这些人想入党时,不是举贤荐能,而是百般刁难,极力压制,优秀年轻人被他们拒在党的大门外。(3)有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宗族观念、小团体观念严重。发展党员大多是“圈子里的人”或听话的人。对那些想入党但平日跟自己关系不好或一般的人,怕将来选举时驾驭不了,不和自己站在一条线上,因此控制这样人入党。(4)发展党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入党必须主动申请,组织没有必要去动员农民入党。同时,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如果组织不授意,自己不能冒然写申请,时间一长,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在消磨中便放弃了入党的念头。也有一些村支部书记思想落后、观念守旧,总是以老眼光、旧标准来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总是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和潜力,求全责备,不给那些不够成熟、但有潜力的青年以培养锻炼的机会,使一些思维活跃有经济头脑的青年难以在支部大会上通过。
我在下村调研时,曾经有个村书记这样说:农村想入党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自己想当干部,或亲属亲信想当干部的人。另一种就是“少脑子的人”。这句话虽有偏颇之嫌,但也道出了当前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发展的尴尬。
三、党组织活动开展方面
面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主要因为:
1、 无人组织。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 “付出”与“受益”不均衡。加上对村干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
2、无处开展。普遍缺少标准的、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活动场所,阵地建设步伐缓慢。
3、无钱办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比如学习沈浩同志,想组织党员干部

  •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 ...
    答:宏观的表现就是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鲜明生动的体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村党支部的建设上存在软懒散的问题。
  •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答:当前,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村组干部和两委班子成员能否把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凝聚和带动力,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查,并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 如何当好农村基层干部
    答:近年来,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不...
  •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职责上面临新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内容上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进程上看,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心。农村基层党组...
  •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强调实效性,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坚强和推动农村的迅猛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富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共同目标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激活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四十二条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
  •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三篇】
    答: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和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原则,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团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的新途径,克服我公司团组织老龄化的缺点,增强积极性,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
  • 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篇
    答:政策执行是关键。没有高质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再好的农村政策也会变形走样。因此,必然要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民对党的认同和拥护,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那么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 党员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答:目前,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都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目的就是通过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和政治觉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党组织在新形势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答:【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抓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 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答: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工收入,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1600万元,上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还有负债110万元。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该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党员有43名,流动党员13名,60岁以上的11名,占26%;高中及以上的16人,占37%;困难党员8人,占19%;致富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