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石塘湾邮政编码是多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无锡市石塘湾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东莞市区划简介

位置: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处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是清溪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接壤; 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  

拼音:Dongguan Shi

区号:0769

代码:441900  

邮编:523003  

驻地:莞城街道

区划:2005年辖4个街道(莞城、南城、万江、东城)、28个镇(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窖、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头、大岭山、望牛墩)。

用无锡市统一的邮政编码好了,214000

你好,无锡建制沿革
无锡建制沿革: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无锡、宜兴、江阴(代管)3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无锡历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

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锡山市梅村镇),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太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太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相传他率领众人开凿了长数十公里的太伯渎(俗称伯渎港)。还栽桑养蚕,制陶冶铜,“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周灭商后,因太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从太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太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无锡历史悠久,据仙蠡墩遗址、许巷遗址等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夏朝以前,无锡即有部落聚居,生息劳动。 在新渎庙墩、 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高城墩、祁头山、骆驼墩等地,均有原始民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无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禀父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偕弟仲雍,南来梅里(今无锡县梅村)定居,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受到当地百姓拥戴,被奉立为君主,筑起城廓,建立荆蛮小国,自号勾吴,筑吴城。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 从泰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泰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留下了伯渎港、阖闾城,以及东汉时期的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迹。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无锡设置县的时间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称无锡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地区。1953 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3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行政区划2001年,无锡市辖7个区,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92个镇,31个街道。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

近代无锡:近代,无锡经济的辐射力逐渐增强,成为江南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被称为"小上海".无锡米市在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1860~1863年)太平天国战事中被毁。战事以后逐渐恢复。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又指定江苏各县的漕粮在无锡集中转运。无锡米市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清末,无锡年办漕米130万石。同时,由于无锡米市粳、籼、糯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储运方便,上海、浙江等地粮商都到无锡采购,江苏产棉区大多也到无锡购米。无锡成为南供民食、北输漕米的大米市。年交易量达600~750万石。无锡布码头继续兴盛,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清末,无锡制丝业迅速发展。光绪四年(1878年),无锡生丝产量达13.8万斤,占苏、常、镇三府生丝总产量的38.83%,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十分活跃,“一年也有数十万金之巨”。光绪六年(1880年),无锡输出生丝近10万公斤,价值48万海关两。其中四成出口海外,六成销往周边地区。

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主张“实业救国”。戊戌变法后,清政府也不得不放松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实行某些提倡工商业的措施。无锡的近代工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工业开始时大多是官办(包括“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不同,无锡的工业一开始便是民族资本兴办的。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业勤纱厂,成为无锡近代工业企业的滥觞。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保兴面粉厂,匡仲谋创办亨吉利布厂。1904年,周舜卿开办裕昌丝厂。以棉纺织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为三大支柱的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在无锡兴起。自1895年至1913年,无锡共建工厂19个,平均每年1个。从1914年至1933年20年间,共建工厂182个,平均每年9个。至1937年日军侵占无锡前夕,无锡已拥有工厂315个,产业工人6.3万人,年总产值7726万元。缫丝厂和缫丝车数量,分别占全省的94%和95%,居全国城市首位。纱锭 24万多枚,布机3500多台,分别占全省的38%和92%。

据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统计,无锡在全国6个主要工业城市中,产业工人数占第二位,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位,资本总额居第五位。由于贷款业务兴旺,放大于存,资金缺口很大,经常向外地同行拆借调剂,因而无锡成为江浙一带著名的“放款码头”。无锡尽管是国内民族工业发展最快和民族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民族工业的发展始终充满艰险和曲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给无锡民族工业以沉重的打击。所幸无锡一批实业家励精图治,改进企业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才使企业转危为安。1937年底日军侵占无锡后,无锡的经济更遭受空前的浩劫。日军在无锡杀害1.4万余人,烧毁厂房2.8万多间,商店店堂5.4万多间,居民住房和其他房屋近8万间,抢走粮食545万余石,财产损失20730万元以上。民族工业遭受致命的摧残,许多工厂变为一片废墟,“繁华之区变成瓦砾之丘”。无锡经济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经济有所复苏,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恢复较快。但这种景象没有维持多久。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内战,无锡经济陷入困境,民族工商业经营困难,人民生活日益困苦。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年,无锡市国民收入为0.71亿元,社会总产值2.08亿元。解放初,无锡市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整顿和恢复发展经济。在城市,将敌逆资产和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同时组建发展合作经济,对私营工业积极扶持。在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经过1950~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无锡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1953~1957年,无锡市在制订、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1月,全市批准公私合营的工商企业共2182户,其中工业819户,商业697户,交通运输业368户,手工造船业298户。5371户个体手工业者与原来的116个社组成199个合作社。至年底,在农村建立高级社147个。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无锡市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期间,发展了一批新的工业门类,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项目,社队工业(后改乡镇工业)也应运而生。但由于在所有制上急于过渡,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和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1960~1962年,全市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1年起,无锡贯彻执行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调整,无锡市经济形势逐年好转。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正常的生产秩序受到破坏和干扰,生产下降,商业网点大批撤并,集市贸易关闭。1969年后,生产才逐步回升。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无锡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8年后,无锡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着重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调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980年,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首先在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社、大队建立为农服务的经济实体。粮食种植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全面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乡镇工业“一包三改”(实行以经理、厂长为主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的经验。全市农村形成以乡镇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在城市,自1984年起,无锡进入工业化初期,开始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对计划、财税、金融、价格、物资、劳动工资、外贸等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培育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陆续建立物贸中心、钢材、化工轻工原料、木材建材等生产资料市场。

1993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378元,在江苏省率先达到小康标准。1993年后,无锡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对农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机械化水平、科学种养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等都有较大提高,耕地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农业双层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向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迅速发展。在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长的情况下,粮油和主要副食品的产量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工业在调整结构、提高水平、扩大规模、增强后劲方面取得新的成绩。企业改革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转换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加快了进入市场的进程。全市组织一批重点建设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形成了一批集团化企业。乡镇工业通过上规模、上水平得到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显著增加,经济素质明显提高。顺利实施国家部署的财税、金融、外贸、投资等体制改革。市场体系进一步发育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显示出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了步伐。整个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个私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锡澄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无锡机场通过改造,开通了5条国内航线。县乡公路在基本实现村村沟通的基础上,道路等级迅速提高。全境初步形成了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

1981年,无锡市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经济开始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1984年列为全国13个较大的市和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1985年,无锡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城市。改革开放给无锡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无锡已建成以纺织、电子、机械、化工、医药为主,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水平的现代工业城市,并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环境40优的行列。

无锡相关网站
无锡政府网站
http://www.wuxi.gov.cn
无锡电信信息港
http://www.wx.js.cn
无锡论坛
http://www.xici.net/b254472/board.asp

无锡民俗
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虫做亲"。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无锡过年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无锡,别名梁溪、西神,简称锡。梁溪由梁溪河而得名,西神别名与惠山有关,古人把惠山称为西神山,见诸文字最早的是劳资的《枕中记》。

无锡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吴中胜地”之称,是中国著名的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其风景集江、河、湖、泉、洞、园之美于一体,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无锡占有太湖风光最美的一角,太湖之滨的鼋头渚公园、蠡园、梅园、锡惠公园景色如画;古运河、东林书院、泰伯墓、庙、徐霞客故居、黄山炮台、徐悲鸿纪念馆、吴文化公园等人文景观驰名中外,令人驻足寄情,留连忘返。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无锡太湖影视城“欧洲城”、“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和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月亮湾度假中心、灵山景区(灵山大佛)、龙头渚公园等,又为无锡增添了一道亮丽多彩的风景线。

地理位置
无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临太湖,北接长江,东邻苏州,西接常州。无锡的地理位置处在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全市总面积为4650平方公里(市区1628.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6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8%;水面面积76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5%。总人口518万人,其中汉族516.23万人,43个少数民族总人数计1.7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0.34%。

气候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美土肥,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经济
无锡是中国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2825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1亿元 ;外资、民资投入占全部投入八成以上,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消费拉动效应放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2亿元,增长18.9%。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千亿元,百亿元市场增加到6家。对外贸易争先进位,进出口总额218.5亿美元,增长51.9%,其中出口110.2亿美元,增长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升至34.3%。全年完成协议注册外资65.1亿美元,增长30.1%;到位注册外资32.6亿美元,增长20.6%;外经营业额1.2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8个。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业,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为36.4%,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增至85.6万人。
培育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初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约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近1.9万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改进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和农业税改革措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8元,增长16.7%;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7230元,增长14.2%;年末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210.8亿元,人均超过2.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100多元。

行政区划
2005年,无锡市辖6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无锡市 面积4785平方千米,人口447万人(2004年)。
崇安区 面积 17平方千米,人口 18万人。邮政编码214002。
南长区 面积 22平方千米,人口 32万人。邮政编码214021。
北塘区 面积 3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政编码214044。
滨湖区 面积 770平方千米,人口 67万人。邮政编码214062。
惠山区 面积 327平方千米,人口 38万人。邮政编码214187。区人民政府驻堰桥镇。
锡山区 面积 454平方千米,人口 43万人。邮政编码214101。区人民政府驻东亭镇。
江阴市 面积 987平方千米,人口118万人。邮政编码214400。市人民政府驻澄江镇。
宜兴市 面积2177平方千米,人口106万人。邮政编码214200。市人民政府驻宜城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 *

历史沿革
无锡设置县的时间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称无锡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
1953年1月1日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
1958年8月25日,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
1962年,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
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苏州地区的江阴、无锡和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归无锡市领导。市区辖崇安、南长、北塘、郊区4个市辖区。无锡市共辖3县4区。
1987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江阴、宜兴县,改设江阴(1987年4月)、宜兴市(1988年3月),设立马山区。无锡市共辖2市1县和5区。
1994年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将无锡县坊前镇所辖的金桥、群星、同心、春丰、春潮五个村,新安镇所辖的西宅、过家桥、宅基、金华、旭明、高浪度、东裕七个村,梅村镇所辖的荆协、荆同、香一、齐心、高田、北张、联心7个村划出合并设立金梅乡,金梅乡和无锡县的硕放镇、胡埭镇划归无锡市郊区管辖。
1995年6月,撤销无锡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锡山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无锡市总人口5086586人;崇安区 176580 南长区 214407 北塘区 190124 郊区 812270 马山区 32385 江阴市 1315472 宜兴市 1164275 锡山市 1181673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锡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东亭、东北塘、八士、张泾、东湖塘、港下、羊尖、安镇、查桥、厚桥、荡口、甘露、鸿声、后宅1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东亭镇;惠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桥、长安、石塘湾、钱桥、藕塘、杨市、阳山、陆区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洛社镇。撤销马山区,将原马山区的行政区划和原县级锡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华庄、东绛、雪浪、南泉、硕放、胡埭9个镇并入无锡市郊区;将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区人民政府驻河埒镇。无锡市共辖2县(市)6区。

2002年1月30日,市政府《关于调整部分行政管理范围的通知》(锡政发[2002]26号):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市人民政府决定,滨湖区南站镇、坊前镇、梅村镇的行政管理归属无锡市新区管理委员会;滨湖区中桥街道、芦庄街道的行政管理归属南长区;滨湖区刘潭街道的行政管理归属北塘区。
2002年1月30日,市政府《关于调整部分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锡政发[2002]27号):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复,滨湖区新安镇的周泾村、华光村划归旺庄镇管辖;滨湖区广益镇划归崇安区管辖;滨湖区扬名镇划归南长区管辖;滨湖区黄巷镇、山北镇划归北塘区管辖。
2002年,无锡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1月,滨湖区广益镇划归崇安区管辖,滨湖区扬名镇划归南长区管辖,滨湖区黄巷镇、山北镇划归北塘区管理,滨湖区中桥街道、芦庄街道的行政管理归属南长区,滨湖区刘潭街道的行政管理归属北塘区,滨湖区南站镇、锡山区坊前镇、梅村镇的行政管理归属无锡市新区管理委员会,滨湖区新安镇的周泾村、华光村划归旺庄镇管理。5月,滨湖区华庄镇与新安镇合并建立华庄镇。9月,惠山区长安镇、西漳镇、堰桥镇合并设立堰桥镇。经过区划调整,至2002年底,无锡市辖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滨湖、新区7个区,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91个镇,30个街道,495个居委,1325个村委。

2003年,无锡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惠山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洛社镇迁至堰桥镇。滨湖区东绛镇与雪浪镇合并设立太湖镇,镇政府驻方桥。锡山区安镇镇与厚桥镇合并设立安镇镇,镇政府驻安镇;鸿声镇与后宅镇合并设立鸿山镇,镇政府驻后宅。江阴市山观镇与澄江镇合并设立澄江镇,镇政府驻澄江;马镇镇、璜塘镇、峭岐镇合并设立霞客镇,镇政府驻璜塘;北镇与顾山镇合并设立顾山镇,镇政府驻顾山。

【地图可以搜索百度 地图- 无锡】 24009希望对你有帮助!

214185 石塘湾邮政编码

无锡市通用的是214000

214185

  • 泾社镇石塘湾张石路是哪个省?
    答: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有“洛社镇”石塘湾,(不是“泾社镇”)。有“广石路(x305)”没有“张石路”。
  • 无锡市成达物流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答:无锡市成达物流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510-68782999,公司邮箱812056074@qq.com,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6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公司介绍:无锡市成达物流有限公司是2013-09-09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石塘湾梅泾村。无锡市成达物流有限公司法定...
  • 无锡腾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答:无锡腾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510-82027782,公司邮箱tengma@techmech.cn,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8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公司介绍:无锡腾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2010-04-13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石塘湾社区贝沙桥。无锡腾马精密机械有限...
  • 江苏无锡石塘湾振石路是什么区
    答:是无锡市 惠山区 !
  • 无锡石塘湾成达物流到张家港塘桥有多少公里?
    答:从无锡市石塘湾镇成达仓储物流(园区)到(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塘桥镇的路程约为65公里。
  • 无锡石塘湾陡门村要拆迁吗
    答:无锡石塘湾陡门村要拆迁。由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陡门村村庄规划(2021-2035)》已于2022年11月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规划成果已按照专家论证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现根据《无锡市城乡规划公示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批前公示。陡门村村域(北接天授村、南接梅泾村、西接五...
  • 无锡惠山区石塘湾大桥路47号怎么走
    答:312国道至无锡钱皋路 左转到头就是
  • 无锡石塘湾这边哪有寄快递的?急急急!!!
    答:一般快递都可以上门收件的 圆通无锡前洲分部 0510-83300005 13337909009 无锡堰桥分部 0510-83773835 无锡顺丰快递, 0510-85442580 申通无锡公司,0510-81888788
  • 无锡市石塘湾中学怎么样?
    答:无锡市石塘湾中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无锡市石塘湾中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 无锡石塘湾有多少油厂
    答:3家。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无锡石塘湾有3家油厂,分别是澳华油厂、无锡市太湖特种油品厂、无锡伟盛石化特油厂。油厂指将从地层中开采出的原油经过蒸馏、催化、裂化、裂解、加氢精制等工艺过程,生产出柴油、汽油、煤油、润滑油、石油焦、沥青、乙烯等产品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