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是什么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摘 要】文章主要就我们目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困境;对策  1、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困境  1.1 职工思想多元化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不同理念的碰撞冲破了职工队伍原有的认知习惯,解放了职工思想,形成了多元的思维模式,一些非马克思思想侵入到职工的头脑中,增加了统一思想的难度。
  1.2 价值观念多元化
  路桥施工队伍一直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铁军”队伍,但是在市场环境中以效益论英雄的“结果论”,对于传统的精神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凡事讲效益,凡事讲回报,自身劳动付出与回报的比较成为许多职工评判价值的标尺,实现自身价值不再局限在单一的工作层面上,也就是说许多职工在追求岗位价值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地去实现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
  1.3 内部矛盾多元化
  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加之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各种信息交互渗透衍生出许多新的热点、焦点问题,新旧矛盾不断凸显,对于队伍的和谐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2.1统一思想,形势任务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
  一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什么时候也不能丢,保证职工思想不脱轨、不跑偏。二是要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针的宣贯工作做深做细,阶段工作、困难、举措要让职工记挂在心,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标。三是要把上级的工作重点、管理方向、具体要求与日常工作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在基层每天的晨会、班会上及时传达上级对工作的规定、要求,让职工尽快了解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工作动态让职工明确今天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标准是什么,注意些什么,下一步干什么,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要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处理,惩恶扬善,奖优罚劣,增强职工明辨是非的能力。应该注意的是,在形势任务教育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力戒“ 一阵风”现象,不能需要的时候就抓、就做,不需要的时候就不闻不问,要跳出只做宣传文件、分析形势的一般性教育的束缚,要善于分析职工思想变化和具体工作中的问题,把握职工思想脉搏,让职工群众的主流思想始终活跃在单位和岗位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主动摒弃不良信息的侵扰。要对那些不良思想苗头、不合理的行为坚决及时疏导、纠正,绝不能任其泛滥,对符合单位价值目标的思想和行为要不断进行强化、宣扬,让职工群众时刻做到形势清、任务明、干劲足,思想统一,目标一致。
  2.2 严细作风,优良作风培养与管理工作相结合
  培养一支作风严细的职工队伍是干好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严细作风从哪里来,首要的是从严格管理中来。当下,“精细管理”,“和谐发展”已成为各单位努力的方向,但在工作实践中,有的单位制度很细,执行很严,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是没有把严格管理中的思想工作做好,导致执行中职工产生了抵触情绪,落实上出现了偏差。做好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注意方法,一是要让职工明确高标准严管理的意义;二是要让职工明确管理的方法措施以及过程; 三是关键要抓好管理过程中的思想工作,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职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最终让制度赢得职工的认可,增强职工群众落实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步形成严细的工作作风。
  要以“精细管理,和谐发展”为核心,创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严细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约束、调节、辐射功能。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理想、志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因此,当严细的企业文化要求每一名干部职工共同信奉一种观念、共同采取一种行动时,不可避免地要求大家牺牲一些自我,并对个性加以约束。一个单位,只有一定的约束,才能有统一的领导,才能形成严细工作作风的合力。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建立起严格管理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就在于,尽量减少管理中对职工外在的制约方式,增强职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严细文化的养成,让职工自觉地把个人的力量投入到统一的目标中去,减少或消除由于硬性规定和外在强制而产生的副作用和逆反心理,从而培养造就一支作风严细、思想优良的“四有”职工队伍。
  2.3 稳定队伍,一人一事的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些事关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不可避免地会暂时触及个别甚至部分职工群众的当前利益,如何解决好这些人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队伍稳定,更关系到在职职工和受益群体的稳定。这就要求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将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作为和谐稳定建设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必须要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切切实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善于从物质利益动因上分析职工群众的思想变化,把正确的思想引导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要立足于“早”,及时发现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是早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对一些工作措施实施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判的同时,注重观察职工群众特别是特殊群体、个体的思想变化,能否明察秋毫,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中“软功”里的“硬功夫”。二是早处理。对发现的苗头,要认真分析,并在第一时间对个体靠上去做思想工作,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办法措施。三是早解决。一方面要通过正面引导逐步梳理职工思想,稳定情绪,解开思想疙瘩;另一方面要在政策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对职工进行帮扶,助其解决实际工作生活困难,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尽早把精力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要慎重处理,尤其要注重政策的导向功能,加强政策的宣传教育,并在后续政策原则内,优先解决“问题人”的实际问题,这也是避免矛盾激化,稳定队伍的基本要求。
  总之,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潜心研究,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发现突出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为企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