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4

唐代韩愈的《师说》中第二段中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先以古圣人与今人作对比,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

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小学而大遗”的糊涂作法;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智不及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作者分别用“愚”、“惑”、“可怪”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的不正常。

原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白话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 师说的文言知识点
    答:《师说》这篇文章蕴含着许多从师问学的道理。作者韩愈想借此激励后人不耻下问的努力学习,同时也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希望后人能够有所启发。《师说》的中心思想 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
  • 《师说》中韩愈提倡的从师的原则和重要性
    答:这就是全篇论述的从师之道,也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其次,文章对于当时不从师的社会风气,着重从两方面进行了批判。一是指出恶果,即“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一是揭露耻于从师的人即士大夫们的偏见和虚荣心理,所谓“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这种”耻师”...
  • 师说第一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答: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
  • 《师说》在考试中常会考哪些句子
    答:《师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重点句子如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答:《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
  • 文言文阅读的好处
    答: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荀子认为,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修养品德气...
  • 语文作文 【有钱就是任性】800字
    答:写作思路:确立践行任性的中心,从多个角度进行书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内容:2014年“有钱就是任性”这一句话传遍了大街小巷。然后,“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等等更是大波来袭,一时间,“任性体”在网上火得一发不可收拾。而在这里,我心中却产生了疑问:“任性...
  • “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是具体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答:“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
  • 文言文先
    答:③还有就是稍微理解一下中心思想和各段主要内容,答题的时候就围绕着这俩东西答就成^ ^ ④最后就是复习啦(其实就是把第二项进行总结,常看看就行了~) 3、有多余精力就看看《史记》啦、《庄子》啦、《孟子》啦~~~ 现在我们背过的篇目也可以看看喔~(这些是分散的篇目,对于初中来说还是桃花源记那一行比较重要...
  • 现代文言文新文体
    答: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形散而神不散,文章文笔随意但词词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短小优美,生动有趣.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除诗歌、戏剧、小说、辞赋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