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什么时候开始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

是2007年开始执行的。

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要开始执行的,其他的企业是鼓励执行。

1,第一次会计制度改革
1992-93年,我国进行了会计制度改革,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即"两则两制"),确立了六大会计要素和借贷记账法的地位,树立了资本的概念,使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实现了会计核算模式的转换.
2,第二次会计制度改革
1999年10月31日修订并通过了《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1992年11月30日
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1993年到1996年
起草了30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但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

1998年5月
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998年10月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

1997年5月至2000年
陆续发布13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1年初
发布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5项准则是对以前准则的修订。

2002—2003年
发布3项新的会计准则和一项修订的会计准则。

2003年
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组,加快了准则制定的脚步。

2005年6月2日
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5年6月22日
发布外币折算、分部报告和财务报表列报等3项具体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

2005年7月19日
发布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捐赠与补助和投资性房地产等7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5年8月12日
发布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职工薪酬、企业年金、每股收益和所得税等6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5年9月21日
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4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6年1月4日
发布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6年2月15日
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

1992年11月30日\x0d\x0a 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x0d\x0a \x0d\x0a1993年到1996年\x0d\x0a 起草了30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但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x0d\x0a \x0d\x0a1998年5月\x0d\x0a 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x0d\x0a \x0d\x0a1998年10月\x0d\x0a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 \x0d\x0a \x0d\x0a1997年5月至2000年\x0d\x0a 陆续发布13项具体会计准则。\x0d\x0a \x0d\x0a2001年初\x0d\x0a 发布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5项准则是对以前准则的修订。\x0d\x0a \x0d\x0a2002—2003年\x0d\x0a 发布3项新的会计准则和一项修订的会计准则。\x0d\x0a \x0d\x0a2003年\x0d\x0a 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组,加快了准则制定的脚步。\x0d\x0a \x0d\x0a2005年6月2日\x0d\x0a 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x0d\x0a \x0d\x0a2005年6月22日\x0d\x0a 发布外币折算、分部报告和财务报表列报等3项具体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x0d\x0a \x0d\x0a2005年7月19日\x0d\x0a 发布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捐赠与补助和投资性房地产等7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x0d\x0a \x0d\x0a2005年8月12日\x0d\x0a 发布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职工薪酬、企业年金、每股收益和所得税等6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x0d\x0a \x0d\x0a2005年9月21日\x0d\x0a 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4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x0d\x0a \x0d\x0a2006年1月4日\x0d\x0a 发布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x0d\x0a \x0d\x0a2006年2月15日\x0d\x0a 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

  • 06年我国会计改革,将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的模式...
    答:首先,不是06年会计制度改革将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的,而是1996年。这种改变对会计方面的影响:1)完善了会计要素的定义,强调了过去交易、拥有和控制、经济资源,预期了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2)更注重资产质量(强调可靠性),共设置了8项减值准备,使资产价值更趋于实际。3)提出了会计核算制度...
  • 我国会计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答: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在这一时期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基本建立...
  • 新会计制度是什么时候实施的
    答:此外对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二、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经历了颁布以来最大的一次修订。其中修订5项、新增3项会计准则、新增一项准则解释,并于201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 中国会计的主要历史发展和一些重大改变
    答:5,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制定发布了《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发布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以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 随着中国资...
  • 中国会计的主要历史发展和一些重大改变
    答:5,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制定发布了《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发布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以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 随着中国资...
  • 对中国会计准则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急)
    答: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外国投资者,债权人开始将视角转向中国这块处女地,我国在接受外国资本投入时也有义务为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可理解,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此,中国会计标准制定者于1985年适时制定并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满足外国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1992年发布了...
  • 中国会计规范的历史演变,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经济模式的影响进行...
    答:1958年至1978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非常时期,国家统一会计工作一度陷入停滞和瘫痪状态,会计制度建设进入虚无阶段。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正式恢复会计制度司建制并开始办公,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进入了强化阶段。为适应改革开发的新形势,开始市场经济,从1980年至1992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国营工业企业...
  • 预算会计制度的形成
    答:从此,我国第一套适应国家财政经济需要的、崭新的、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建立了。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从1951年起,财政部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到1965年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型的预算会计制度。它是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以单位...
  •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
    答:为了帮助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及时掌握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务规则、会计制度,财政部下发通知到各事业单位,并敦促各事业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对此条款执行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同时,在畅捷通会计家园开设了财税讲堂,针对制度相关内容,对事业单位会计发展轨迹、2013年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什么时候法定化
    答:新《会计法》增加了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首次把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范畴予以规范。建国以来,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对财务制度以及其他法规者有很大的依赖性。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确认以及折旧的计提出等,都是由财务制度而非由会计制度规定的。随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