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阶段的所有说明文篇目分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人教版 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说明文有哪些篇目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二、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6、段落层次。7、中心思想。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9、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11、剪裁详写、略写。三、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3、记叙主题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第Ⅰ卷 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门楣 倒霉 媒体 春光明媚B.咫尺 旗帜 滞留 无可置疑C.滑稽 畸型 羁绊 汲取经验D.伫立 铸造 贮蓄 青春永驻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面说话得体的的一项是( )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
C.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在优裕的家庭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D.宁静的夏夜,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5.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6.下面是福州西湖李纲祠联的上联,其下联应是( )
上联:进退一身关社稷
A.三眼能观天下事
B.一鞭惊醒世间人
C.英灵千古镇湖山
D.湖光山色照我心
7.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B.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
C.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放逐到“慧骃国”。
D. 《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他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晁盖智取生辰纲、李逵大闹飞云浦等故事引人入胜。
8.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音或语意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虽千里/不敢易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 俟其欣悦(等到)-
B.緼袍敝衣 (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执策而临之(鞭子)
C.无案牍之劳形 (使……感到劳累) 晓雾将歇(消散) 意暇甚(神情)
D.回清倒影 (水清)u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选贤与能(和)
10.下面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闻之也久。
译文: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译文: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愤怒的将尉,命令责辱吴广。,~l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文:常常假装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书。 9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之上。R

第Ⅱ卷 非选择题(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1.古诗文默写。(12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2)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3)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6)风、花、雪、月是诗人笔下的常客。我们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读出了风的凌厉和杜甫的无奈;从“ ,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花的美丽和诗人的喜悦;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品味到雪带给诗人的独特感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到了月引发了诗人的无限诗情。(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不可照抄)
12.名著阅读(5分)
(1)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被小人捆住。运到京城献给国王,当另一小人国 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 ,立了大功。(2分)
(2)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爱的教育》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的思想 、性格特征。(50字左右)(3分)



13.阅读以下材料,根据上下语境,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3分)
一艘船航行在蓝色的大海里,船对帆说道:“朋友,谢谢你。你给我带来了破浪前进的力量。”
“不该谢我。”帆说,“还是谢风吧。”
船睁大眼睛看了看:“你叫我谢风。风在哪里?怎么我一点也看不见。”
“是呀,”帆说,“ 。”
14.福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中,有人以“兼容载德,激发奋进”来概括福州的“城市精神”,请根据你对福州的了解,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福州的“城市精神”。(要求:主题鲜明、视野开阔、特质凸显、表征形象、语言优美。)(2分)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三峡》,完成15——17题。(10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
“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 ,以“峻”状 ,以“荣”状 ,以“茂”字状 。
16.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3分)



17.如果你要作一次三峡之旅,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结合郦道元的描写谈谈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4分)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8.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3分)



19.作者在②③两段中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什么?(3分)

20.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②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21.以“环保奥运、科技奥运”为理念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为此,某校拟开展“我为奥运献计策”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请结合对本文的阅读理解,向本届奥运会组委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将你建议的主要内容及理由写在下面。(4分)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 4分)
【甲】手握阳光
曹文广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捏”作家的手指。“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说道,“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兄弟。”
屠格涅夫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的确,没有比这更好更慷慨的施舍了——施舍者在给予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同等的回报,双方共同分享着,他们已经使某些东西得到了新生的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能去帮助别人。即使你两手空空,只要心是慷慨的、真诚的,你就不是一无所有,在你的掌心永远有一种叫做善良的阳光——把手伸出去,只需要简单的一握,你收获的绝不比你撒播的少。
〔乙〕善良使人美丽
晓铃叮当
善良使人美丽。
有一个暑假,我坐火车到四川去玩。对面坐着一位大妈,穿着朴素、面孔普通。
天气热极了,我坐着坐着,只觉得头晕目眩,“扑通”一下就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我感受到一阵清凉的气息,睁开眼睛,面前就是这位大妈的脸,她正轻轻托着我的头,一点一点给我喂水。她离我那么近,眉眼细致、五官生动,满脸的关怀令她恍如慈母。我这才知道,我中暑了,并且还吐得狼狈不堪,都是这位大妈给我擦干净的。我连连道谢,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我们曾经做过的一切,原来并没有随风而逝,它悄悄溜进我们的内心,化为岁月。岁月像把刻刀,在日里,在夜里,给我们的面孔刻下印记,渐渐改变你的眉梢眼角,鼻子嘴巴,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可亲、动人、美丽的光芒。据说,慈禧太后最讲究容颜护理,为了美而不惜代价,可是,从留下来的她的画像和照片看来,她满脸的凶气,非但不美,实在是可怕。
当我们看宋庆龄的照片时,看到的是高贵、优雅、可亲、可敬,即使到了八十高龄,她留给人的印象依然是光彩照人的,这是因为她的内心芬芳馥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流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珠宝、装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朋友,你若希望自己美丽俊秀,那就精心浇灌你的心灵花园吧。
22.体会标题的深刻含义。(4分)
“手握阳光”
“善良使人美丽”
23.屠格涅夫的“善良”和大妈的“善良”有什么不同?(4分)


24.〔甲〕文议论的内容可概括为: ,在文中起 的作用。〔乙〕文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所列举的人物起 的作用。(4分)
25.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l)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

(2)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26.文中画线句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27.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悟联想?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5分)



三、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并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烧完了。”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憾,但既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改正,也未必步步都错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浮萍留下一点浅波碧痕。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歌。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二、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6、段落层次。7、中心思想。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9、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11、剪裁详写、略写。三、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3、记叙主题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事件的起因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事件的经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2、角度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直接(正面)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间接(侧面)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3、顺序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顺叙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倒叙以回忆的形式,先叙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插叙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4、线索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物线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情线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三)掌握方法,灵活运用。1、快速阅读全文,大致把握文章内容。2、审清文题,明确所问。3、回顾所学,正确解答。4、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可找答案的题型有:记叙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要素;照应内容;指代内容。只要对照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应词句即可。例:鲁迅《社戏》“夏夜看戏”。时间:夏夜。地点:去赵庄的航船上。人物:我和小伙伴们。照应的内容:“似乎听到歌吹了”照应“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等。指代的内容:“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中的“这里”指代“鲁镇的平桥村”。5、紧扣中心,深入理解,归纳概括。①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②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事件意义组成,所以可按照“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社会本质等)”的模式予以概括。③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联系记叙中心,与中心关系密切的事件需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略写。④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归纳其大意?段落划分从叙述内容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着手解决,每叙述一个完整事件即为一个段落。大意归纳从本章节内容中,挑拣最能表现主要事件的词句,精练简洁地予以组合。突击四小说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识记、理解小说常识及方法运用1、概念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叙述具体的故事情节为线索,描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为依托,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2、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邦、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例3:《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写出了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了“我”悲凉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散文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识记、理解散文常识及方法运用(一)明确概念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鲜明。例:朱自清《春》,文章写春天的山、水、草、花、风、雨、风筝、人,选材广泛,语言精美、形式灵活,体现出散文的“散”。而这一切却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具体表现,集中凝聚着作者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三)掌握方法1、如何把握散文的写作对象?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人物主要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现作者真挚的感情。例:朱自清《背影》,作者通过对父亲的“背影”这一感人的艺术形象的描写,真切的表现出父子之情的深挚。事件通过叙写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件,深刻揭示生活意义、人生哲理,表现作者深挚的情感。例:吴伯萧《记一辆纺车》,作者以怀念纺车为线索,记叙延安当年生产自救的革命战斗生活,反映出当时延安军民“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即“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境界,表现出作者对延安生活的热爱和对延安精神的赞颂的思想感情。自然通过细致描写自然景观,突出景物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和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人生理想或情感意志。例:《白杨礼赞》一文起始描写雄伟、壮阔的西北高原,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而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由“形”到“神”细致刻画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突出白杨树的风格、品质,并从中联想,赞颂北方军民的精神和意志。2、如何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寓理于事叙述事件,揭示其中的内在哲理。例:《敬畏生命》“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的人生哲理。运用典故借用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中的相关事实或词句,简练叙述内容,集中表现作者情感。例:《〈怀乡梦〉自序》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诸如“狐死首丘”、“越鸟巢南枝”等典故,充分表现了作者爱国思乡的游子心境。融情于事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使情感得以更充分的表露。例:《背影》作者特写父亲“车站送别,站台买橘”的动人情景,细腻刻画父亲的背影,使蕴涵在行文中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显露无遗。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3、如何体会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社会、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①把握对象即紧扣作者所采用的材料,包括人物、事件、自然景象等。②把握特点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事件的内在意义、自然的特征规律等。③把握线索叙事线索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抒情线索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一具体事物等。④把握意义即深入理解蕴涵材料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等主题意义。4、如何辨析散文语言的表达作用?①掌握散文语言的特点。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具体、详尽等。②联系内容,深入发掘。例:《春》---文章运用多种修辞对春天里的花、草、树、风、雨、人等景象进行细腻描摹,可见,本文的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说明文体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识记、理解说明文体常识及方法运用1、对象特征事物说明内容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句。事理解释说明事物内部原理的文句。2、说明方法下定义简明扼要限定说明对象的概念性内容。举例子运用具体事例真切的说明事物特征。列数据运用数据说明事物,使事物特征更具体确凿。打比方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特征。作比较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分类别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逐一说明,使事物特征揭示得更分明具体。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更详尽充分的说明事物特征。画图表用图表形式说明事物,更浅显、明了的突出事物特征。摹状貌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3、说明语言平实型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解题模式:解释词义+分析句意+语言特征例:“赵州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是指赵州桥的桥面只是差不多与河面平行,并不完全平行。如果删去“几乎”,则指桥面与河面平行,不符合实际,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型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解题模式:指出所使用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例:“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答:运用比喻、拟人、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从古到今,按时间的发展变化说明事物各个阶段的特征。空间顺序确定立足点,以地理位置的转移说明事物在不同空间方位的特征。逻辑顺序揭示事物内在原理、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等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特征。议论文体知识识记及阅读方法一、识记、理解议论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针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问题,所表达观点、看法、评价、见解或所提出的意见、号召等,并运用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进行事实分析或道理分析,加以证明的一种文体。2、论点作者的观点,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中心论点统领全文论述内容的观点。分论点中心论点的延伸、深化,证明中心论点某一方面问题的观点。3、论据证明论点的依据或材料,回答“用什么证明”的问题。事实论据一般事实、史实、数据等。道理论据名言警句、科学公理、民间熟语等。4、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或方法,回答“怎样证明”的问题。摆事实运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讲道理运用道理论据证明论点或直接分析事理。5、论证角度正面论证运用具有积极意义的正面事实或理论证明论点。反面论证运用具有消极意义的反面事实或理论证明论点6、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针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某一问题或现象,旗帜鲜明的提出所要论述的观点。分析问题(本论)紧扣中心论点,挖掘现象本质,深入问题核心,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解决问题(结论)归结全文内容,深化中心论点,提出呼吁、号召。7、论证方式立论作者针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现象,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驳论通过驳斥错误、荒谬、消极的观点、依据或论证过程,树立自己正确、积极的观点。二、阅读方法与技巧(一)快速阅读全文,确定文体。(二)认知文章内容,按文体特点解答。(三)审清文题,明白所问。(四)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 人教版 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说明文有哪些篇目
    答:三年级 《花钟》《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太阳》《月球之谜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四年级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复习提纲
    答:展开全部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一、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储备]1、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对比。4、修辞手法的作用: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③...
  • 小学说明文有哪些篇目
    答:一、《花钟》:《花钟》是一篇具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 ---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二:《赵州桥》: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思路很清晰,主要讲了赵州桥...
  • 人教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现代文常考篇目 初三文言文,现代文常考科目(上...
    答:以我一个刚刚参加完中考的毕业生的观点来看,八年级的文言文考的几率比较大,尤其是写景的,像醉翁亭记,小石潭记这样的都是重点中的重点。现代文大多是记叙文,说明文都有,其实有好多考试时的文章都从时文选粹,读者这样的文集中出的,我就遇到过至少5,6次,但你在中考中能遇到看过的文章的几率...
  • 请问做说明文阅读的要点是什么?
    答:一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中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松鼠》、《中国石拱桥》等七篇,属于...
  • 人教版7-9年级文言文
    答:人教版初中阶段必背古诗文总复习7~9年级(50篇)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潜8.三峡 郦道元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
  • 人教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答:展开全部 一、考试性质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有谁有苏教版高中语文、旧版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所有说课稿?或是在哪...
    答: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 授权方式:免费版 《〈宽容〉序言》说课稿 未知 2008-04-17 46 ·《〈宽容〉序言》说课教案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宽容》序言,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一、新教材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人教社的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本),打破了传统...
  • 急求:09北京中考说明语文说明文篇目及试题
    答:急求:09北京中考说明语文说明文篇目及试题 如题,如果方便,请将篇目内容列出,另有加分如题,如果方便,请将篇目内容列出,另有加分中考说明的事例篇目... 如题,如果方便,请将篇目内容列出,另有加分如题,如果方便,请将篇目内容列出,另有加分中考说明的事例篇目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