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江南药王(一)堂训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8
胡庆余堂,里面的招牌、匾额很多,大都是朝外挂的,惟独有块横匾却是朝里,一般人难以发现,那就是面向耕心草堂悬挂的“ 戒欺 ”横匾。

“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 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

这是创始人胡雪岩对胡庆余堂经营者的淳淳告诫,是胡庆余堂制药的铁定规则,也是胡庆余堂称雄制药界的原因所在。胡庆余堂的“堂训”,融贯在后人精工细作的制药技艺里,更渗透在一代代庆余人的精神思想和境界中。在几代庆余传人和员工中,一种谦和、诚实的品行作风,已经成为一种财富、一种基因衍生着。人们不敢懈怠,不敢妄为,不敢疏忽,因为有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历史的和现实的,在企业,在各个层面,甚至在整个中医药业界震荡着、回响着。

百余年来,胡庆余堂始终以“匠人精神”炮制药材,始终以“戒欺”二字警醒药工。“存心济世”被胡庆余堂作为自身的使命和根本宗旨,其灵魂便是“戒欺”这一文化核心。百余年来,胡庆堂的“戒欺”信条,一直有两个最为坚实的支柱,即:“采办务真”和“修制务精”。这些不仅仅指不以假乱真,更要求其所售药材地道、真材实料,强调控制原料的品质。同时,也要保证中成药、膏方的疗效。这也就要求其在药物制作的过程中,精工细作、讲究工序、严格控制质量。

《孟母不欺子》

孟子少时,见邻家杀豕。孟子问其母曰:“邻家杀豕何为?”母曰:“欲啖汝。”既而母失言,自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今子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邻家之豕肉而以烹之,明不欺也。

孟子年幼的时候,看见邻家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想给你吃呀。”刚说完,孟母就后悔了,她自己对自己说:“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坐席摆得不端正我不坐,割肉割得不方正我不吃,这是胎教。现在孟子刚有知识我就欺骗他,这是教他不诚实啊!”于是孟母买了邻居家的肉烧煮(给孟子吃),证明她没有欺骗(孟子)。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左传·宣公十五年》节选

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唐《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 不尔,是欺之也 。”

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决定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对方了。”(陆元方,字希仲,今苏州人。唐代大臣,历官监察御史、武则天朝殿中侍御史、凤阁舍人)

唐  孟郊《择友》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若是效真人,坚心如铁石。 不谄亦不欺,不奢复不溺 。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 君子大道人,朝夕恒的的 。

唐  贾岛 《不欺》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 。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因笑谓苏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

南宋庆历六年,河南省邓州穰县城内24岁的贾黯中了状元,同年九月,贾黯虔心敬意地到邓州州衙拜见范仲淹。范仲淹把自己一生做人为官的感悟送给了贾黯,他意味深长地说:“ 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 ”贾黯“遂终身佩服践行”,成为一位敢于直谏的良吏,他常感慨:“吾得于范文正公者,平生用之不尽也。”

比范仲淹稍早几十年的北宋人张咏有一篇很有名的《三不欺箴(并序)》,文中张咏自勉“ 上不敢欺君,下不敢欺民,中不敢欺心 ”。范仲淹为官数十年,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地方要员,一生清廉守正,持俭忍穷,乐善好施,其立身行事的要诀也就在于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中不欺自己的良心。

《资治通鉴》记载了战国时期魏文侯守信赴约的故事。这天,魏文侯与群臣开怀畅饮,天上却下起雨来。左右的臣子问他:“今天喝酒喝得正兴起,天又下雨,您还要跟虞人一起去打猎吗?”魏文侯说:“我跟虞人约好了,虽然玩得高兴,怎能不去赴约呢?”于是冒雨赴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谈到治国之道时言:“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可见,“不欺”即是古代诸多文人、士大夫、有志者秉持的道德操守。 “不欺”当以诚信立身。

“不欺”当以自省立德。 清代名臣曾国藩三十岁之前也是“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此后,他逐渐认识到自身不足,开始反省修身。为了改正缺点,他立下“三戒”,并将自己的缺点写在日记里,记在家书中,公之于亲人、朋友,接受批评和监督,自己常常“为之悚然汗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这种反省自勉的品格坚持了一生。“内诚于己,外信于人”,只有多自省,不自欺,才能不断地克服贪嗔之念,抑制非分之想,补正不足之处,改正逾规之举。

慈禧太后在下令查抄胡雪岩家产时,唯独保留了胡庆余堂。“ 不在于谋利,存心济世 ”,是胡雪岩开药店的宗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大量的军药来自胡庆余堂,其药材地道,含量十足,疗效显著,深的官兵推崇,杭州百姓家家都知道,胡庆余堂的药材不含“三聚氰胺”,没有“瘦肉精成分”,于是平日中抓药、滋补等等都找胡庆余堂配药。三年内,竟能盈亏持平,并且盈利,分号开了好几家,胡庆余堂成了真正的金字招牌,这时“真不二价”也能倒过来念,本意不想赚钱的,倒赚了钱,并能绵延至今。“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合乎天道,那些卖鸦片的,虽然能获暴利,终不能持久甚至暴亡。

说到“戒欺”,人们也许还会想到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一个情节:白景琦当众焚毁劣质药。一把火烧掉了几万两银子,这着实让人心疼,但这一把火将百草堂的信誉烧得更高了!商家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既使消费者不受欺,最终商家自己也不会吃亏,买家卖家双赢,皆大欢喜,这岂不好?但就有商家不明白这个理儿,往往因得寸利而痛失尺鱼,这样的教训可谓不可计数了。2002年河北邯郸邱县“宏宝药业”将针剂更换包装重新投放市场的事件,遭到了国家的大力查处。因为这个事件一个当年缴利税几百万的企业,一经央视《焦点访谈》曝光,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无独有偶,荣毅仁家中也有一块匾“ 戒欺室 ”,是祖上流传下来的,破损后由邓小平补写了这三个字。现今,多少中国“新贵”们在为了福布斯的排行榜努力,多少国企老总们还在绞尽脑汁的盘算如何MBO将国有财产收入囊内,多少IT公司还在做着NASDAQ的梦,多少机构还在希望施展资本的力量套牢中小投资者,不管这些人结果如何,不管走什么道路,但是中国却可能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像荣毅仁一样的 资本家 ,从商业到政治,到国家的责任和社会贡献。

  • 有关24孝的故事
    答:2、【跪父留母】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
  •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答:很少吃肉粽子,这个跟南方有点区别。端午的时候大家相互品尝各式各样、各种味道的粽子,其乐融融。此外,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并把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这些风俗是我们老家常见的事,你们家乡端午还有啥不一样的风俗,大家相互交流哦。
  • 鹿亦有智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学医疗亲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名医。少年聪慧,家境贫穷,父母有病无钱医治。看到父母深受疾病折磨,孙思邈十分难过,决心学医为父母疗疾。于是...后来,大家认为应当每天尽孝,就改为一日三餐,一餐一轮,轮过一遍,四家与父母聚餐,儿孙齐集一堂,敬听训教。兄弟们还在老人住处放下一些钱,作为零用。
  • 成功人士的经历精读
    答:在杭州的胡庆余堂,能够看到药堂上挂了两块匾,一块朝着顾客,上书“真不贰价”四个字,另有一块对着柜台,上方是胡雪巖亲手写的“戒欺”两字。旁边还有一段...胡雪巖用诚信与良知经营胡庆余堂,不但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成就了他“江南药王”的美誉。胡雪巖对事业的态度、对生命的尊重也足以对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端午节的习俗
    答: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
  • 新24孝的故事
    答: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名医。少年聪慧,家境贫穷,父母有病无钱医治。看到父母深受疾病折磨,孙思邈十分难过,决心学医为父母疗疾。于是,他到处...后来,大家认为应当每天尽孝,就改为一日三餐,一餐一轮,轮过一遍,四家与父母聚餐,儿孙齐集一堂,敬听训教。兄弟们还在老人住处放下一些钱,作为零用。
  • 《长角鹿母》的结尾中布古人是怎样对待鹿群的?
    答:学医疗亲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名医。少年聪慧,家境贫穷,父母有病无钱医治。看到父母深受疾病折磨,孙思邈十分难过,决心学医为父母疗疾。于是...后来,大家认为应当每天尽孝,就改为一日三餐,一餐一轮,轮过一遍,四家与父母聚餐,儿孙齐集一堂,敬听训教。兄弟们还在老人住处放下一些钱,作为零用。
  •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答: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儿童头上还会用黄酒画上一个“王”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
  • 有关端午节的手抄报
    答: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