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再次强调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年底须落实?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0
如何看待教育部再次强调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1、为什么督导结果往往是“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因为基础教育段教师主要是县级统筹,而“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计算方法一般是财政拨付工资总额除编制数。详细说下,东部地区一个县(市、区)一般处级干部20多个,科级干部300以内,其他科员以下;一个县教师平均7000左右,高级职称占15%(1050人),中级职称占40%左右(2800人),其他初级以下。然后呢,一般处级干部工资类比高级职称(可以简化理解为高级职称大概在正处和副处之间,中级同理),科级干部工资类比中级职称,科员类比初级。于是乎,在计算时由于公务员中县处级比例极低,所以算出来的平均工资一定是教师高于公务员的,实际上就算是教师工资明显低于同级别公务员,由于两边职称级别结构差距太悬殊,算出来也往往是教师平均工资高。你可以认为是那1050名高级职称直接拉高了该地区教师的平均工资。

-2、平均工资的直观概念和统计口径差异。平均工资可以大概估算为当地中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或者是当地40岁左右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由于五险一金单位和个人缴纳都来自于财政经费,所以财政口径的工资支出与个人到手工资差距巨大,比如一个地区教师平均税后5000元(平均工资见上条),那么实际到手年收入6万,但财政口径的工资支出要差不多11万元/年。
-3、为什么教育部年年喊,但教师工资还是低。因为教师工资在地方财政中占比太大。根据教育部2018年的教育统计公报,全国基础教育学段教职工1360万(不包括学前教育),这些人都是由地方财政负担的,按全国333个地级区划来算,平均每个地级区划要养4.1万教职工。就算平均到手月薪五千,地方财政每年教职工工资支出也高达45亿。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下2018年全国各地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感受下45个亿对一般地市的影响。请注意,我国这333个地级区划里,地方财政收入过100亿的连1/3都不到。所以对于多数地方政府而言,教育系统就是一个吞金兽;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几十亿的政府,在编人员工资一直都是大难题,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教师群体更是难中之难。本世纪以来,我国大量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同时将很多公办学校转成公办民助,你以为真是为了“提供特色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说白了就是地方政府没钱,转成民办学校,政府就不用给这些学校的教师发工资了。这里说一点,“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严格来讲仅指公益一类学校的在编教师,不仅民办学校教师工资不在范围,公益二类学校教师都不适用,因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有收入的。最后说一点,不要说教育部,就算财政部说了也没用,因为基础教育的工资都是地方负担,所以对于涨工资,地方得有这钱才办的了这事。比如西部地区的教育,要不是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你就是把西部地区市县两级一把手全都撤了也没用,因为确实没那钱。没记错的话,西部地区的生均公用经费、学生各类补助等等等等,全都是中央财政分摊80%,基本就是靠中央财政办教育。所以要想保证工资,办法也简单,将全国教育系统改为中央垂直管理,经费统一从财政部出,这就没问题了。我估算了下,如果按中级职称实际年收入8万的水平,单教师工资这一项,每年就要中央财政预算收入的1/4,财政部也得压力山大的说。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对2020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落实情况督导作出具体安排。此次督导主要围绕2020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总体目标。通知指出,督导分地方自查和国家督导两个阶段。
2020年3月—7月,各地对照督导内容逐项开展全面自查,原则上覆盖所有县(市、区);9月-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联合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实地督查、暗访等方式进行实地督导。
督导结束后,督导结果将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对问题比较严重的省、市、县进行问责,并在中央主要媒体公布。


扩展资料:
国务院“互联网+督察”平台近日通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问题。通报显示,大方县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计拖欠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费用47961万元。
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同时发现,大方县假借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名义,发起成立融资平台公司违规吸纳资金,变相强制教师存款入股,截留困难学生生活补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务院要派督导组!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收入不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作为2020年教育部作出的硬性要求,似乎在全国部分地区的确实现了。但是,2020年过去之后,我们还是会发现,不少地区的教师在网上发声:这都2021年了,我们地区的教师工资收入还是没有公务员高!的确,就全国大范围的情况来看,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似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么,为什么国家高层三令五申的强调,各地方还难以落实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呢?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其实国家层面的要求和呼吁的的确确是好的,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这种难以全面实现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教师工资向公务员看齐,到底向哪一级看齐?

国家强调“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其实从实施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话术。要知道公务员的工资层级分很多种,并且相关收入的组成也有不同,拿最具体的公务员奖金来看,可能在同一个地方不同行政部门,工作年限相同的公务员之间还会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教师的工资也是分层级而定,两者根本实行的是完全不同的工资标准和工资组成,简单一句“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似乎根本没有实质性标准,所以当然无法真正普惠实施。


影响教师工资是否高于公务员,还是要看地方仅仅发展水平。

众所周知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发达城市,当地的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仅仅不低于公务员,甚至远远超过公务员。不患寡而患不均,教师工资水平的高低,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并不是政策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资源分配上的不均,怎能让全国一个标准,处处实现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呢?


教师群体基数庞大,提工资并非易事。

据有关部分的披露,全国公务员群体人数在几百万人的水平上下,而教师群体的数量高达几千万人。要知道这样的基数差别,直接导致的就是工资上涨带来的财政压力。简单的提高少部分人的工资水平,财政还可能想想办法解决,但人数高达几千万人,真的不是一个小数字,并且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财政水平有限的地区,教师群体涨薪很多时候,是当地财政难以承受之重。



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对依法保障教师待遇的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给教师涨工资,暖了教师的心,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但是,正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所说的那样,如果地方给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没有义务教育教师的份儿,没有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公务员动态调整机制,那么,就不能说《教师法》已经得到真正的落实。

很多事情往往是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现。依照《教师法》保障教师待遇也是如此。既然有新的问题出现,就要设法解决,巩固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的成果,防止问题反复,捍卫法律的严肃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表示对问题严重的地方将实行挂牌督导,对相关领导进行严肃追责问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任何人不执行法律规定都应该被追责,才能让人敬畏法律,不敢拿法律当“儿戏”。很多时候,真正抓几个典型案例,严肃处理几个相关责任人,可以带来“杀一儆百”的效果,比重重复复开会、发文更有实际效果。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曾经刷遍乡村的大街小巷,成为党和政府排除万难办好教育的坚定口号。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依法保障和切实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职业地位。法律有了,政策措施也有了,保障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本来是不需要反复强调的事,只要各地政府依法办事、执行政策就行。

说到底,是否严格执行《教师法》有关教师待遇的规定,建立教师工资待遇联动增长机制,让教师职业的工资与工作量、工作价值相匹配,是一个地方是否真正尊师重教和是否真正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重要体现。任何地方政府都没有理由不重视教育,当然也就没有任何理由不依法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而且年底必须落实。其实在很多地方,教师的工资已经高于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没有绩效工资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很神圣,教书育人,培养祖国的花朵。工资太低,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

1、不是所有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高于老师,也不是所有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很高。同样是老师,偏远乡镇的小学教师待遇和大城市的名师没办法比较,新入职的老师和高级职称的老师待遇也没办法比较。同样是公务员,偏远落后的基层乡镇公务员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省厅或者部委公务员待遇也没办法比较。部分行业,不分地区经济水平,盲目的说教师工资待遇低于公务员没有多少意义。同样是公务员和教师比较,发达地区的名师工资待遇要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偏远乡镇公务员。
2、如果有可能,不管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公务员还是教师编还是其他行业,希望大家的工资待遇都涨涨,生活水平都提高提高,让这些地区的差距和发达地区缩小一下。发展才是硬道理,想要提高待遇除了区域统筹剩下的就是将整个蛋糕做大了。
对于很多普通的老师而言,其实他们希望得到的不仅仅是工资待遇需要改变,还有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工作认同感,让每个老师都有尊严,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都能心无旁骛的专注于教学工作而不是被很多和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影响精力。
分享一个乡镇公务员的真实情况,真的不希望老师的工资待遇工作节奏去和他们比较。如果真的那样,就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非常合理因为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老师付出了很多。他们的付出应该得到经济上的补偿,所以说教部规定这项制度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国家能更好地向前发展。教育是首要的。付出劳动的人应当得到很好的报酬,这是应该的。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劳多得的。

  • 教师去世后,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有多少?有40个月工资吗?
    答: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属于在职人员,可以在本地享受部分节日福利,比如上涨工资,教育部9月6日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了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那么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城市,可能会加速提标;山东、湖北等部分城市主动为教师提供旅游福利,部分景区可以凭借教师证...
  • 什么类型的教师工资比较高?
    答:劣势:(1)报考要求较高,竞争压力大;(2)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一般要签订5年的劳动合同,中途退出需承担违约风险。2020年3月17日,教育部再次强调:2020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总体目标,重点考察各地近三年来推进总体目标落实情况,确保教师工资待遇。3、...
  • 教师工资今年会涨吗?
    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担任的角色: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
  • 2024年取消教师编制是真的吗
    答: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不高,不可能实行合同制或聘用制。否则,就会出现没有人报考,导致师资短缺的情况。因此,如果你正在准备参加中小学教师考试,那么就可以开始好好准备了。而且,两会再次强调,要提高教师工资,今后教师这个职业仍将是一个热门职业,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职业。教师退出机制的...
  • 部分事业单位将开始发放补助,6月份预计落实,教师编在其中吗?
    答:    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不高,不可能实行合同制或聘用制。否则,就会出现没有人报考,导致师资短缺的情况。      因此,如果你正在准备参加中小学教师考试,那么就可以开始好好准备了。而且,两会再次强调,要提高教师工资,今后教师...
  • 2021年原民办老师待遇怎么样?
    答:原来民办教师在辞退时候给小教二级教师工资比例大致1:7,我们这里当时接班教师是一个月200多一点,原民办教师30多一点。所以根据这个标准,现在原民办教师待遇也应该是1:7,我们这里小学教师最低工资是小三千,所以 原民办教师工资应该是每个月40-50元,而不是一个月10元。大家说这样合理吗 中央2021原...
  • 90年代至今进行了几次教师工资改革,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2006年6月29日,国家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再次强调“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国家所进行的教师工资套改,要求中学教师从2006年7月起执行新的工资标准,实行岗位绩...
  • 教育部规定班主任有批评权,能起作用吗
    答:这种情况虽少,可影响却不小!在这种情况下,现实中有很多孩子们又多是娇惯出来的,当老师的弄不好会惹出事来!在这种情况下,又没有升学率和排名的压力,学生们爱学不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敢管学生?又何必批评教育学生呢?还有,相比之下,老师的工资待遇还是比较低的,说的严重一些,如果老师们...
  • 2021年新余教师招聘考试什么时候发布?
    答:一般教师招聘考试时间将于3月份正式开启,而公告发布将于1月份陆续开展。教师招聘无外乎考三个学科,教育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学科知识。(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职业道德等模块;(2)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多种类型的知识;(3)学科知识一般是所报阶段...
  • 国家近几年来在教育方面做出来的支持
    答:自1897年清朝政府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师范学院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历经百余年,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逐渐成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教师教育也经历着快速的变革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教育政策决定并推动着我国教师教育的步伐和走向。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未来十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