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启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喧闹已久的美国大选终于落下了乱哄哄的帷幕,奥巴马高票当选揭开了黑人领导白人的历史。有关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政策分析,可参考后文,这里不在赘述。笔者想说的是,美国经过小布什的8年折腾,确实有点散架的意思,全国上下到处都显示出衰败的迹象。截止到目前为止,尽管国际社会展开了大型的救赎,但效果甚微,无论是前期在北京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还是即将召开的G20国峰会,笔者对他们的成果都表示不乐观。


  毕竟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美国和华尔街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这个后果也需要有人来埋单,否则也对不起天道轮回之说。作为中国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从美国此次金融危机中该吸取什么教训,日后的道路我们该如何行走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我们都知道,就现有的人类经济形态而言,主要就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二元结构。实体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石,是所有真实财富的最终创造者,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变化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而虚拟经济则是这个社会经济的上层建筑,它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它的存在只是起到对实体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的一种作用,后来逐渐的演化成对全社会的财富和经济资源进行重新再分配的作用,因此它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具有两面性,发挥的好可以让实体经济更好的运行,如果发挥的不好则会使实体经济遭受反噬。而目前的局势就是如此,次贷危机的发生,正是由于华尔街的过分贪婪,过分的运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财富的掠夺,才造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


  而美国社会自从克林顿下台之后,由于小布什政府实行的是小政府政策,因此对市场经济的监管也陷入了缺位状态。而美国经济经过百年左右的大发展,实体经济的潜力基本上已经挖尽,要想继续在实体经济里寻找一个全新的增长点来带动社会的发展难度系数非常之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精英社会就开始了另外两条比较容易的道路,第一条就是进行产业大转移,将一些非核心、非主流的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海外移植,但是一旦这个口子看了之后,美国人渐渐掌控不住这个汹涌澎湃的潮流了,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高度融合,美国的一些核心产业也开始了外流,这就造成了美国实体经济在全球地位的不断下降,美国的根基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和动摇。另外一条路就是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美国经济进行海外移植,但还是需要将利润回流到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虚拟经济这个上层建筑进行合理的运作,可以达到非常理想中的状态。于是,美国经济开始走向了这种道路,即虚拟经济+海外产业的发展模式。但殊不知,海外产业的风险也是巨大的,首先将自身产业的外移会掏空本国经济的基础,损伤国内实体经济的元气,其次海外产业还要受到当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这些美国是难以掌控的,因此美国的经济风险在无形之中就被不断的无奈放大。


  虚拟经济+海外产业的模式还不够满足华尔街的贪欲,华尔街是个彻头彻尾的经济人,其对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好的概念,在他们眼中,除了利润还是利润。因此华尔街在掠夺海外财富的同时,也不忘搜刮美国人民的财富,而地产业此时作为最佳的财富掠夺工具也就就出现了。在华尔街的运作下,美国地产业的利润被掌管命脉的人竭尽所能的搜刮着,而风险也就被无限的放大,于是终究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在这中间,美国政府也不会说恶意的参与到里面去,但是作为一国社会的掌门人,其应该负有必要的监管职责,可正是由于共和党的小布什信奉自由主义经济导致其过渡的不作为,才使华尔街在其鼻子底下的阴谋予以得逞。时至今日,华尔街在将全球的利润大头包括美国国民的财富在内收入囊中之后早已逃遁,而所留下的则是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目前的局势是美国的虚拟经济+海外产业的模式已经彻底崩溃,所以后面最重要的不是修正这个经济发展模式,而是要寻找一个全新的模式来代替这个。但现在最困难的也就是这个,即下一个经济发展模式和下一个经济增长点会在那里?这是一个在经济史上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也是困难重重。


  奥巴马正是面临这个困境,其所主张的经济政策对于美国经济的疗伤确实非常利好。他是民主党人,该党一直秉承着保守主义的政策,而针对此次金融危机,奥巴马主要的经济理念是: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缓和贫富矛盾,尽量减少美国财富的外流,努力创造美国社会的共同繁荣。从上面的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奥巴马的政策观念里主要是以民生为主题,试图借此来重新恢复美国国民的信心,刺激国内的社会总需并减少消费、就业机会和财富等外流,从而来拯救美国实体经济自身的衰退,试图重新回到前期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里去。


  其实无论奥巴马的政策是重振美国的本国经济产业还是阻止本国财富的外流,都是致力于改善美国本国的经济形式。但即使奥巴马能够遏制此次衰退,可下一个经济引擎在那里?很明显,这个问题就现在而言对世界人民都是一个未知数。但如果找不到这个X的答案,哪么即使这侧次危机过去了,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下一个,再下一个危机的来临,因为这是在迷途之中所必须要面临的囚徒困境。当然,天塌下来总是要高个子来顶的,美国就是这样,所以这个问题还是由美国人自己来解决吧。我们现在重点来看看美国的虚拟经济+海外产业+地产策略所引起的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有何启示。


  首先我们先看看美国的经济模式即虚拟经济+海外产业+地产引擎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的失败对我们的启示。这个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就工业文明时期而言,一国的经济形态其最终的财富创造者永远是实体经济,换据话说一国实体经济的强弱永远决定着该国经济规模的大小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因此我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断的夯实和提示自己的制造业经济的基础和档次。第二,虚拟经济可以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润滑促进作用,但是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因此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永远只是一个配角,无论它头上有多少耀眼的光环,我们都不要迷失自己的判断,都不能跟实体经济搞本末倒置。如果有人刻意的鼓吹虚拟经济的作用,哪么有理由怀疑他想利用这个工具进行大规模的财富再分配,这种人其心可诛。第三,地产尤其是类似地产这种大型的资金密集消费品,虽然可以促进消费,但是一定要记住这种刺激消费是挖掘一国消费的潜力,这个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使用,但如果过分使用的话,则肯定会对本国的消费能力造成反噬,因此这个工具最好不要用。决定一国消费能力大小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本国国民到底拥有多少可值得消费的富裕财富,因此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本国内需的状况,还需从根本上增加本国的财富,否则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恶意的透支和提取只能是走华尔街的老路。另外,由于住房涉及民生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则后果更难预料,在经济危机和民生问题的纠缠之下,华尔街的失败肯定会在中国继续上演。


  这几点其实可以通过对一些世界上工业文明的国家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比如德国和美国。德国人从来只搞自己的工业,虚拟经济只是适当的搞搞,为制造业提供更方便的工具,而房地产压根就不考虑。在工业领域里,日本跟德国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只有美国可以跟德国较劲,但是美国人却不务正业,大搞虚拟经济,试图借此掌握全球财富的最高端,并对全球利润进行再分配。所以德国人在历次的金融危机中几乎不受影响,此次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而美国则总是会在历次的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股灾、黑色星期几等等都是从美国传到全世界的。很遗憾的是我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走上了美国的老路,而没有重视德国的经营,所以才有此次金融危机之劫。不过我国跟美国还不一样,我国的工业文明才刚开始,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并不远,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加轻松的回头。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不完善的地方,还意味着我们可供挖掘的潜力很大,因此我们有条件更快的走出此次危机。但是未来的路如果还按照美国这种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的话,那么迟早我们也会走上美国华尔街的老路。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的发展自己的工业文明,一步一步的积累自己的财富,不断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这才是正经的道路,,当然这个需要时间,谁也着急不来。否则在发展过程中好大喜功过,总盼望着一口吃个大胖子的话,那么反而可能会如汉朝的武帝,盛极而衰的日子不久也会到来。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八大启示

  说明:本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不在我的研究范围,而且自从六年前我告别金融,投身商贸流通业的研究和知识普及以来,也多次表示自己将不再染指金融研究。我应该继续筹备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相关活动,用心写自己的粤商研究丛书,专心完成自己的课题。然而,我还是静不下心来,近半年来,投入了空前的精力去关注着美国的金融危机。因为,我曾经认真研究和亲身考察过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那次金融危机,并写下了近百万字的研究成果,其中许多感悟、心得、预测和建议,在今天重新激起了我的记忆。有一种情结或推力,让我身不由已地还是探讨起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来。

  自2006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到今天,终于蔓延熊熊大火,开始肆意的燃烧。尽管美国政府甚至美国主要盟国都在尽力地想办法扑灭它,尽管世界各国都期待它朝好的方向演变,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这场大火燃烧到何时?蔓延到什么程度?

  联系到中国的国情和长期经济发展变化态势,这里先不对美国和中国经济作深入的研究,而专门就中国应该如何看待此次危机以及能得到的启示,进行总结。积近一个月研究心得,我想,是否可以得到以下八个方面的启示?

  一、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否是自十九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以来,长达一百余年的经济繁荣期的“拐点”?换言之,美国大开发从东部到西部经历近三百年来,它的经济发展已如“熟透”的苹果,开始从里面腐烂了。进一步说,以美元主导的世界经济中心开始新的转移了,美国开始走一百五十年前英国的路了。

  这就是说,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衰退的开始,是大转型、大调整的开始,固然它不一定会出现1929-1933年那种信息不发达时代的惨烈危机,但它的出现却相当于英国1840年前后的危机,意味着一个极盛帝国的命运开始转折。性质和类型与以往的危机绝然不同。如果不看清这一点,所有的分析往往会一叶障目。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萌芽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克林顿新经济发展的极度繁荣之后,美国失去了未来经济发展主导的方向,于是,一方面对外制造祸端,让世界的痛苦而延缓和承载本国的危机,于是先后点燃了东南亚金融危机(而且阻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化解与经济复苏,试图尽可能多地以危机的方式“分享”东南亚二十年经济成长的成果)、二次发动伊拉克战争(以能源牵掣和号令世界)、发动南斯拉夫战争(阻缓欧元区的发展与崛起)以及阿富汗战争,自然还有遏制“中国威胁”的全球战略的实施等,这些频繁的战争及给世界带来的麻烦,本质上都是为了美国经济延缓衰退;另一方面在国内则透过金融工具引导世界参与一起制造泡沫经济,维持这种虚假的繁荣。

  这种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以及背景,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而不宜就事论事,就危机谈危机。如果对这次危机“解读”不到位,误导大众,还不如请这些专家沉默!“不懂就不要胡说”!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利大于弊,是中国的大机遇。“此消彼长”,中国三十年厚积薄发,正进入百年长期繁荣的初期或上升期,也就是本人曾经说过的“美国经济处于百年繁荣的后期,而中国处于百年繁荣的初期,美国金融危机是发生在一个年近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而中国的经济困境或危机发生在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身上,这种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美国的危机正是中国的机遇。”至于具体有哪些利?哪些弊?容笔者另文分析。虽然,我不是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但有一点需要明确,即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危害并没有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严重,应以积极乐观辩证的态度看它的发生和演变。中国应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而没有必要为别人的过错和痛苦而忧心冲冲。

  三、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经济和市场大转型的强大推力。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快速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当头一棒,从此提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理念,然而,由于传统体制(如内外贸分割、“出口创汇”鼓励机制等)支撑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中国各地具有顽强的根基,因此,十年过去了,不少地方“扩大内需”根本就是一句口号,还没有放到具体政策落实上来,而是继续在扩大出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广东各地的物流体系、政策体系、招商引资体系等基本上都是围绕出口导向型经济来设计运行的。这也是广东港口发达,而省际运输体系尤其是跨省公路运输比长三角远远落后的原因。显然,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容不得某些“以出口为荣”的地方领导再片面追求“外向型”了,强大的压力必将近推动各地政府从此开始真正重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甚至发动类似于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消费革命”和“流通革命”。尽管这已经是“迟到的革命”,但毕竟它的发生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从此真正奠定中国最大经济强国的市场基础。同时,那些具有盲目外资崇拜倾向的地方政府领导也应该开始觉醒了,应全面重视开始审视如何挖掘国内的民营资本力量,并将它融入到本国的经济成长中来。

  四、所谓“救市”往往是“打贫济富”而不得人心,应尽量避免让穷人为富人买单。在一个国家,富人的“话语权”和影响政治的力量比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强大得多。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受伤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显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力显然空前强大,甚至某些财政部官员就是华尔街出身,因此,美国金融危机暴发后,政府“救市”被一再施用。尽管出现类似于“一百二十名专家反对信”甚至众议院否决,但最终还是“扭不过”世界最大的“金融寡头”结盟下的强大力量。

  市场的合理逻辑是,既然这些市场参与者在市场繁荣的高涨期赚取了大量钱财,并以错误的决策和方式导致今天的结局,就应该为这些错误买单,理应为此付出代价。救市:永远是对错误的鼓励。怎么赚钱是富人的事,亏损由全体纳税人承担?我的看法是,危机就是对这些决策和行为的另一种“回报”,是一种合理调整的必然,“救市”往往是下下之策。

  五、在危机处理中,政府往往会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在反对美国政府“救市”的观念中,相当多是质疑政府的“救市”能力,即是否救得了?要知道,现在的危机形成政府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政府能否扮演出“点火者”和“救火者”的双重角色?显然,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尤其是全球化市场背景下,所谓政府“救市”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当然,政府不能置于危机不顾,必须进行“危机处理”,但危机处理不等于“救市”。“救市”是以一种“救世主”的态度来行事的,而“危机处理”则是以危机当事人的身份尽量化解危机的负面效应。如果没有约束,就常常做出超出自身权力和能力范围的事。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理性地看待政府作用,如何尽量以制度化的方式约束政府行为并约束政府放大自身的权力,是经济民主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六、美国金融危机是否说明中国的资本证券化道路走得过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资产货币化”道路,然后在“货币资本化”道路却由于“重外资,轻内资”尤其是轻视民营资本而进行得十分缓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外资主导下的工业化进程,民营资本没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而得到有效成长,受到多重抑制。可以说,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之一。遗憾的是,受投机风潮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中国走了一条“货币资本化”十分不充分条件下的“资本证券化”道路,即证券化道路过于超前,以至于股市成为了纯粹的“赌市”。证券市场不是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成长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发育,而是一种有点畸形的过度发育。在民间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和优质投资机会稀缺的背景下,大量货币直接涌入股市变成泡沫资本的一部分,这对经济是弊大于利的。美国金融市场经过近二百年的发育成长,也只有近三十年才开始大规模证券化、虚拟化,而中国经济过早地推进证券化进程,实际上是一种欲速则不达的行为。

  七、中国金融实际部门和学术界有一批盲目迷信美国金融的“崇美派”。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把“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作为最核心的升学考试课题,因此,许多高学历以及留学人员都是这两门课相当好的人员。由于这些人员,尤其是中国数十万英语老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英语和了解美国上,因此,他们无形中不自觉地“言称必美国”,无形中充当了“亲美派”的角色。

  本来,“亲美”或亲其他国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但一旦到了迷信的程度,就失去了理性判断,就容易出问题。在中国金融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中,相当多就有浓厚的美国情结,因此,他们极端容易以美国为中心来思考中国的金融问题。中国外汇基金购买黑石、购买“两房”债券以及将中国大量外汇长期持有美国债券等,笔者认为,尽管不排除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投资决策者是没有真正从中国和全球经济及金融考虑,而只是简单地从自身兴趣或过度地夸大美国“月亮圆些”的角度来作出的判断。

  我就认为一些留学美国甚至在华尔街打拼过的金融人士,这些人除了英语好、数学好外,实际上,并不熟悉美国国情,也不熟悉中国国情,甚至并不真正懂得金融和经济,而只是喜欢用一些“技术分析工具”或“金融工程技术”来显示自身的能力。对于其中有些人的智尚和能力我是佩服的,但同时对他们作出的决策的科学性则是特别怀疑的。

  八、大学的专业设置盲目追赶世界一流,模仿美国大学,危害开始显现。我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曾经极力主张大力发展三门课程及专业:一是中西文化比较,二是市场营销学,三是流通经济学。但另一方面也极力反对过度重视两个专业:一是法律,二是金融工程。之所以反对后两者,是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大力开设法律专业的条件并不成熟,无论师资还是社会及制度环境,而至于“金融工程”完全是一帮不熟悉中国金融发展上教授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社会需求盲目开设的。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无疑与金融工程有关。虽然我不反对金融创新,但对于这类金融工程技术在中国的实际可行性则一直是怀疑的,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无须在大学里开设此类专业培养此类人才。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居然形成了一股“金融工程”的热潮。但愿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这股热潮泼点冷水,给它降降温。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实际以及盲目随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实际上,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还有许多,例如,中国如何看待自身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会来临吗?美国金融危机是否意味着美元霸权开始终结?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参与下的世界多元货币体系开始萌芽?如我在《欧元横空出世》(1998年出版)一书中所说的“华元”是否成为与美元一样强势的货币?在现有体制下专家意见对政策形成有多少作用?如何看待资本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等。这些就不一一作出分析了。

我想只有一点:按照社会经济规律办事一切将会稳步前进,一切按实际出发!

  •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验教训启示
    答: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成全球性危机。目前要对这场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评估还为时尚早,但其中的教训可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应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实实在在产品和服务...
  •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对中国的启示
    答:它们所持有的证券大大贬值。另外,尽管非金融机构80%的贷款是完全抵押的,但这些抵押品在一个下降的经济体中价值很低。这些因素都使非金融机构在经济出现困难时马上陷入困境,从而引发整个金融部门的危机。如何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防止金融危机的四道防线...
  •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摘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使中国金融环境受损、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投资出口下降、消费降低等,但是危机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有利于储备资源、开展跨国并购、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吸引外资、压缩泡沫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等。所以这次...
  •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应吸取的教训
    答:现在中国的三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应该先铲平哪座?美国在解决了教育和医疗“按需分配”的前提下,在解决住房的问题上栽了跟头。因此,引起了这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中国还在“按劳分配”的阶段,教育只是十年“义务教育”,医疗只有部分人能报销40%左右,总结这种可能是在20-30年以后才有可能...
  •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2008美国金融危机启示
    答: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我国部分外汇投资遭受了重大损失,对美出口减少,但本土的实体经济体系受到的冲击较小。1.中国金融机构在此次...
  • 金融危机下中国发展的思考
    答: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政府为此采取的强有力措施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从更宏观层面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动因,从中寻找出规律与启示,对于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对抵御金融危机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危机和资本主义与生俱来,是一种基因病...
  •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答:给我们的启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的头上都敲了重重的一棒。他们惊慌失措,想尽各种措施进行救市。我们不禁要问,这次救过去了,下次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清晰无误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经济危机是必然的,并且有周期性,是在所难免的。要想消灭它...
  •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同时,政府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总体而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应对危机,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金融监管以及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些措施有助于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并实现稳健发展。
  •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5. 政策调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政策调整,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等,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政策调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短期阵痛,但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
  •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答:这些政策在缓解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地方债务风险、资产泡沫等。7.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促使中国政府和企业重新审视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产业面临调整和淘汰,而一些新兴产业得以发展。总之,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金融、社会等各个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