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时代,小心别让孩子成为「电子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如今,电视、电脑、网络已经日益深入每个家庭,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精彩的虚拟世界同样在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却迷恋上了电子产品,甚至很痴迷。家长十分担心,孩子们户外活动越来越少,伙伴交流越来越少,相反,游戏越玩越溜,网友越来越多,如此下去,孩子成为十足的“电子控”该怎么办?有关人士提醒,青少年尤其是低龄孩子若长期迷恋电子产品会造成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会形成电子产品依赖症,对孩子的伤害极大。

孩子爱上电子产品

“有时候觉得让孩子早点接触高科技产品挺好的,可是孩子一上瘾我就开始担心了。”说起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缘由,市民李先生说,当时主要是觉得孩子太闹腾,周末几乎被孩子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后来发现孩子对手机游戏挺感兴趣的,索性就把手机扔给了孩子,这样就可以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可是时间久了,问题就来了。由于长期接触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现在儿子的视力越来越差,经常说眼睛疼。

跟李先生一样,许多家长表示,以前之所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主要是觉得孩子会变得很安静,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知识开阔眼界。可是时间久了,就发现孩子们过分依赖电子产品:同学交流,每天发无数条简讯;几分钟就会去查看一下QQ,看有无新的信息;手边放著权威的英语词典不查,非用手机上的字典功能;遇到困难不思考,依赖电脑上网搜寻;偷偷地用手机玩线上游戏,一玩就没完没了。这些孩子完全成了“电子控”,给身体和智力发育带来了不良影响。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

电子萤幕是直接发光体,画面色彩亮丽,不停闪烁的萤幕 *** 性大,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为泪液蒸发多,孩子会觉得眼睛干涩,眼睛启动“自我保护”功能,眨眼频率自然增多。如果是表浅的频繁眨眼一般可消除,但若进一步发展成习惯性频繁眨眼,矫正起来就费力了。此外,若长时间地盯着电子萤幕看,儿童容易诱发近视。

儿童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对心理发育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孩子被“电子化”后,就会削弱其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能力,家长们必须警惕起来,因为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交流障碍。当孩子长期处于电子萤幕的 *** 中时,就会削弱他们面对真实世界的能力,也会使一些孩子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出现障碍,甚至变得胆小怯懦,语言沟通能力下降。而且,孩子过早关注电脑、手机等,易对电子产品产生眷恋,与小伙伴的交往兴趣下降,不愿融入周围的环境,缺乏与人沟通的体验,影响幼儿健康情感的培养。

正处在发育中的幼儿,最适合他们的是传统玩具,包括玩偶、积木、蜡笔等。宝宝可以通过在游戏中的抓握等,练习手指功能,使他们的十个小手指更灵活。但现在,手机或平板电脑通常只需要一根手指便能操作,孩子们也仅需要一两根手指就能搞定所有的游戏,这必然会影响他们手指功能的发育。而手指功能对大脑和智力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一旦孩子的手指功能被弱化,其智力的正常发育也势必受到影响。

用心陪孩子是最好解决方法

看到家里的小“电子控”们,家长也是一筹莫展,应该怎么办?真的要让孩子们与“电子”隔绝吗?

专家表示,将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离是不可能的。其实,防止孩子被“电子化”的做法有很多,而最佳的方法就是用心地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要,让他们知道还有很多事物 和游戏比电脑或手机更有趣,不要让电脑、手机成为孩子的“保姆”。

在孩子的养育和教育中,物品本身并不是重点,真正需要关注的永远是亲子关系。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这些电子玩具或是看光碟,让其成为与孩子交流的媒介,并在恰当的时候用少量的话语解释或补充,既不影响孩子自己学习,又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家长应该经常腾出时间来跟孩子聊天,了解其生活需要与兴趣,提高孩子判断是非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合理安排好孩子学习、娱乐作息时间,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另外,家长尽量不要给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的生活应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充足的户外活动,各种需要动手操作的、能促进人际互动的活动。

家长应多亲自陪伴孩子去看、去听、去触摸真实的动物和植物,以及自然界的一切,让孩子在自然界中体会到电子产品所没有的乐趣,从而弱化他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不要让电子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不要让玩具、礼物成为不能陪伴孩子的补偿;不管是让他们看电视还是玩电脑、手机,都应该给孩子约定好玩耍的时间,一旦超过,则要从下次玩耍的时间里扣除或者拒绝他们玩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