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赢得家长信任 家长与老师需要沟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

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不能随意责骂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扬和肯定,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和认可。因此,当孩子失败失去自信心的时候,父母的一个微笑、一声赞许、一句鼓励的话往往会使孩子重新振作起来。另外,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有共同语言,而要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家长就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因为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障碍”处处存在。

父母应该信守诺言,以身作则。有些父母只会告诉他们的孩子该做什么,同时要求他们的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别人,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边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自己却出尔反尔。

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相互理解。父母们,该放手时就放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家长面前再也不是透明的了。他们会有自己的秘密,渴望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可能记自己的日记,有他们自己的信或Email,有自己的电话,有自己的隐私。

尊重孩子,适当保护孩子的自尊也是获得孩子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要在家里翻看孩子的日记电话,不要随便进孩子的房间搜索秘密,记住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同样你的孩子也不例外。哪个孩子不犯错,自己知道并私下教育就好,何必要搞到满城风雨呢。孩子个人的一些隐私,个人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你都要不择手段的去揭开,请问你怎么让你的孩子信任你。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有这样一次机会能在这里和各位班主任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其实,我并不算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但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很多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帮助和科任老师对我的支持,使我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上走了很多捷径。我想:要想做一位值得家长信任的班主任,其实就是做一位细致的有心人。今天,我要谈的主题是《》。在我所讲的这些经验上,其实也都是一些不足为奇的小事,很多班主任也做过,经历过,甚至比我做的好多了。在这里,我仅仅代表我们班主任老师做一个总结,不当之处,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要想家长信任你,你必须让家长对你和你所教的班级有百分百的信心。不管你现在教的是不是一个好班,你要让孩子们感觉到我们班将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我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个班级都是非常荣幸的。为什么呢?当孩子们有这种理念以后,必然会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肯定会将这一信息传递家长,随之家长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不管是你还是你所在的班级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自然得到提升。当然,你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真的付出努力,让自己所带的班级在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成绩,并且还要将班级的成绩及时传递给家长。他们会认为:在一个优秀的班级里学习和生活,自己的孩子各方面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然后,你要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孩子。特别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发展。我们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位教学老师,与之不同的是就是我们要关注孩子的一切。我们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基本的家庭情况要了如指掌,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要特别关注。也许只是一些细微的琐事,你也要想的周到。例如:天气变化,你要随时注意孩子的衣着,提醒他们多喝水,打电话给家长送棉被和厚衣服;下雨天要提醒他们不要滑水;午餐或晚餐抽空去看看孩子们吃饭,替他们盛热汤;青春期发育早的孩子多与他们聊天,主动给他们讲一些早恋和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对于生病的孩子提醒他看医生吃药,随时询问病情;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抱抱他们,给他们一些心理安慰等等。我想你所做的点点滴滴孩子们都会感觉到,并且家长也会传递到这些信息。第三:尽其能力将矛盾减到为零。很多班主任在与家长交往中都会因立场和利益的不同发生一些矛盾。有时一些突发性的事故双方都不想发生却又偶发了。我想班主任要做的是用你的诚意和行动将彼此的矛盾减到为零。我们班在三年级时在寝室里发生了一件受伤事故:一个女孩自己在寝室里蹦了一下就把下巴摔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口子,伤口外翻,看上去非常可怕。我和生活老师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缝针的时候家长刚好赶到,到了以后就质问我们怎么管孩子的,她要去学校找校长。我当时主动承认自己的失误,这比一味把责任推给学校和学生更能赢得家长的信赖。有些教师可能担心这样说会给家长造成不良印象,其实情况也许恰恰相反。主动承担责任,正视问题,不仅不丢人,还是一种勇气,是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种高贵品质。家长看到教师说话客观、公正、实在,反而会更加敬佩你、信任你、支持你;同时因为教师主动承担责任,家长也会慢慢消掉怒气。后来孩子缝针时一定要我也守在她旁边,家长也慢慢平静下来。接着几天孩子几天都没有上学,后来利用没课的下午,我请假去孩子家里帮他把拉下的课都补起来了,顺便送了她一点小礼物。后来,家长没有来找校长,自己担负了所有的治疗费用。 第四:对于家长提出的明示要求或暗示要求都要主动去回应。我们每位班主任经常会收到家长明示或暗示的要求。不管这些是大或小;是合理还是无理;是已经解决还是有待解决中都要及时通过打电话、写联系本或发短信等手段给家长以回应。有时家长会通过联系本或电话给班主任提出一些额外或过分的意见,如果你因生气保持沉默的,那么双方因立场不同而引发的矛盾和误解将会加深。所以,我从不把家长对学校或老师的疑问留过一周,及时将理由或情况反应给他们,这样还能让家长感到你重视他,而且是一位责任心强的老师。 第五:还要利用各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很多班主任在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彼此主动的沟通和交流是增进感情,促进信任的桥梁。特别是在我班有一些教育孩子方法诸多的家长都是我经常聊天和学习的对象,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所以,彼此之间就建立了感情和信任。再加上这些家长个人素质较高,在其他家长当中有一定的号召力,这种信任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在每学期的期末我都会给家长亲笔手写一封信,以一位朋友的身份,给家长聊聊我们学校和我们班这一学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聊聊我们班的现状,孩子的发展方向以及我以后努力的目标。既让家长清楚的了解到这一学期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及班级的发展轨迹,也让家长感受到你这一学期的辛苦和努力。并且用信封包好,有时还奉送一颗糖果,表示我们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最后,我们要用专业教育家长。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学过儿童教育心理学,我们与学生打交道的时间最长,我们最了解孩子的教育,所以,我们是专业的。有些家长不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还一味的埋怨学校和老师,我们就要教育他,改变他的看法。例如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班有一位学生家长(学生中途转学乐器),孩子本身小毛病很多,我也经常在联系本上写出来,期望共同教育,可一直得不到回应。在第一次来开家长会时特别拽,来到教室,车钥匙往桌上一扔,翘起二郎腿,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在我离开教室的空闲,他就说开了,说什么孩子要家长教育,那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干什么?马上明白事理的一些家长就和他理论起来,我一进教室里面静悄悄的,后来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会后我跟他说:你的孩子在学校有缺点、有问题,老师帮你提出来就是在关心和帮助你的孩子,因为我重视你的孩子,所以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改掉孩子身上的毛病。孩子身上有毛病我们不着急吗?家长回去思考了一段时间,给我在联系本上道了歉。家长感到你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他也会感到自己对孩子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上是我在这五年多的班主任经历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因为我的班主任经验尚浅,其中还有一些不合理或不成熟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谅解。我很热爱我的班主任工作,虽然有时也会发发牢骚,但是决不放弃!

一、幼师应该掌握一点家庭教育常识,前进自身的威信。
教师具有家庭教育的常识,会更好地向家长报告剖析幼儿的生长开展与缺乏。有针对性地宣扬一些科学育儿的常识、办法,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剖析点拨并提出主张,协助家长处理具体困难,然后前进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赖。
二、发挥自动作用,增强信赖感。
(1)自动介绍状况,搭建爱情的桥梁。
教师应自动担负起树立相互信赖的职责,自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状况及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比如幼儿的健康、心情、行为、人际关系等,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活动及要求,包括教师为处理幼儿的问题而采纳的一些办法等,然后使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的目的和办法,合作教师的作业,获得好的教育作用。
(2)自动消除顾忌,防止误解
教师要自动了解家长的顾忌,领会家长的心思,捉住需求沟通的问题,挑选恰当的机遇、方式,待人以诚地与家长沟通观点,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顾忌,获得家长的信赖。
三、考究说话技巧,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1)独自批判,防止损伤家长的爱情。
教师向家长反映状况时,一般是在下午幼儿离园时,这时家长和幼儿许多,假如不留意,其他的幼儿和家长会听到,影响批判的作用。也简单发生不良的结果。所以应该独自暗里进行。
(2)先报喜,后报忧。
幼儿的长处、点滴前进都要先通知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许与希望。多表彰幼儿,然后再耐性诚实地指出问题所在。
(3)用讨教式的情绪和口气提出观点。
把责备变成“讨教”,采纳讨教式的批判。如:“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您能讲讲吗?您能和我谈谈孩子在家里的状况吗?”把找出问题的自动权让给家长,耐性地听取家长的定见,使家长发生同伴般的亲切感,会发生杰出的作用。
四、要教育幼儿热爱和敬重家长
(1)教师能够当令适合地经过幼儿这个前言,向家长表达尊重之情。
在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幼儿给家长送张贺卡、演个节目、唱支歌等,使家长在行为上感受到教师的敬意和尊重。
(2)教师不要当着幼儿的面谈论家长的缺陷,评判家长的对错。
教师与幼儿家长即便有不同的观点,也要留意选用恰当的办法,与家长真诚交换定见,给予热心的辅导,依据家长的特色,机敏地协助家长前进教育素养。防止当着幼儿的面与其他教师谈论家长,评判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