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名字是谁取的?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中国这个名字是谁取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的?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狄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2.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8] 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发明者不详。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国区域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中国这个词出现的时候是周朝,但是,正式被确定为国名应该是在秦朝,具体的人,好象是秦始皇~~~

指华夏族所居住的中原地区.
例a.《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而当时的“京师”正是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例b.《大雅·民劳》首节:“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与“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对文。
例c.《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例d.《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例e.《三国志》:“驱中国士众”。
例f. 《资治通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例g.《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王国”。相传3000多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测影台遗址),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 是谁给中国起名叫中国?
    答:是康有为给中国起名叫中国,中国第一次出现在外交领域出现在清朝。康熙二十八年,清朝和俄罗斯在尼布楚进行谈判,而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在签订条约中,清朝使用的正式国名为中国。资料考证 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虽然过了几千年,这两个字没有改变,...
  • 是谁给中国起名叫中国?
    答:是康有为给中国起名叫中国。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提出“新中国”的是康有为。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中国起源说明 中华文明即...
  • “中国”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答:“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代学者认为,帝王之所即为“中”,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国”。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古人把神秘的天空看作神界,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是“天中”。这是因为古人观...
  •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答:中国这两个字不是近代人发明的,根据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中国二字是三千多年前的周人发明的,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一个西周古铜器,被命为“何尊”,这是西周初年一个叫何的西周贵族所造,在尊底刻有122个字,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话的意思是说:我...
  •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中国这个名字?
    答:中国从西周开始就叫中国这个名字。中国一词最早见于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出土的一口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译文:我(周武王)已经据有中国,自己已成为中国国民的君王),此外又有“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
  • “中国”,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在哪一年?
    答: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谁起的已无从考详。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最早由谁提出来的?
    答:最早是由张奚若等人提出来的。在1949年7月9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第四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张奚若等人认为名称过长而应去除“民主”二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司徒美堂等许多民主派代表对“简称中华民国”6个字持有异议,认为应确立新国名。
  • 中国这个名字是那个朝代名的、是谁起名,为什么不把中字加上心呢?
    答:"中国"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周朝,具体是在周成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38年,铸造于青铜器“何尊”之上。何尊于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被发现,这件文物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千克。其内底铸有122字的铭文,内容记录了成王迁都至成周(洛邑),并在天室祭祀武王,祈求赐福的情景。铭文中...
  • “中国”这个名字是谁取的?什么是「中国理论」?
    答:1. “中国”这个名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给自己统一的国家起个好名字,选择了“中国”这个称呼。在此之前,“中国”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它指的是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秦始皇将这个词汇用作自己国家的名称,从此“中国”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正式名称。2. “中国理论”是...
  • 中国这个名字是谁取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的?
    答:“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