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蔡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蔡锷?

蔡锷(1882~1916),中国民国初年军事家。1915年云南护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蔡锷以起兵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名垂史册,不幸英年早逝。在他的追悼会上,他的恩师梁启超先生沉痛地说他之所以反袁是“为国民争人格”。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与梁启超、谭嗣同等结交.,戊戌政变后考入上海南洋公学。
1890年到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及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后复返日本学习军事.
1904年回国,先后到江西、湖南、广西、河南等地军校任职.。
1911年(宣统三年)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1911年10月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发动了“重九起义”。
1911年11月出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协助贵州、四川两省独立。二次革命暗中派兵援助四川熊克武讨袁世凯。事后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授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参政院参政等虚职。
1915年袁策划称帝,加紧对其监视,蔡锷以赴津治病为名,逃至日本,转道香港回云南。
1915年12月25日与唐继尧、戴戡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讨伐袁世凯.。
1915年12月26日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屡获胜利。不久广西、陕西、贵州、浙江、湖南等省相继响应,迫使袁世凯于1916年3月取消帝制。因艰苦转战,积劳成疾,8月赴日本治疗,11月病逝,年仅34岁 。
著有《军事计划》、《曾胡治兵语录》、《五省边防计划》。

蔡锷从底层出来的精英,一生短暂而辉煌,为国不惜献出生命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蔡锷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省宝庆府武冈州山门镇(今洞口县山门镇)一个贫寒农家。幼年在私塾读书。 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接受了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后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复去日本。先入成城学校,继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   
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旋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蔡锷是于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抵达昆明,这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日武昌起义,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云南后的第三天,蔡秘密约集同志刘云峰、刘存厚、唐继尧、韩凤楼、沈汪度、殷承瓛、雷飚、黄永社等计划响应,预定于十二日发动,推蔡为总指挥,以新军为骨干。不料事机泄漏,初九日云南总督衙门的总文案熊范舆、刘显冶把新军不稳的消息密告李经羲和统制钟麟,李、钟会商后拟下令解散新军以杜绝乱源。蔡等知道事机迫切,千钧一发,遂约同李根源率讲武堂学生自西北攻城,蔡自己率卅七协一部分攻东南门。蔡是个有中国传统道德的军人,他深感李经羲对他恩深义厚,不忍迫以炮火,所以在发动攻势的同时,即函请熊范舆火速请李经羲迁赴法国领馆避难。第二天革命军攻占了昆明全城 ,军政学商各界集会公推蔡为“大汉军政府云南都督”,设都督府于昆明城内的五华山,都督府下设军政部、参政部、军务部。云南本赖中央协饷,云南独立,协饷来源断绝,所以革命政府成立后,第一要务是财政上的节约,蔡自定都督月律60元。都督府全体官兵月饷3300余元,并设立富滇银行以维持金融。十六日蔡特派雷飚和彭新民礼送李经羲出滇。派谢汝冀和李鸿祥率师赴四川,迫川督赵尔丰独立;令罗佩金、康恩肠率一军南征;令李根源率一军西巡。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接任贵州都督。后为矫正军人干政时弊,自请解职。
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视。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大学医院,年仅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882年12月18日出生。父蔡正陵,农民,兼做裁缝。母王氏。家世寒微。
松坡从小颖悟,聪明过人。6岁读书,13岁即考中秀才,一方传为佳话。15岁在2000名青年材俊(仅招收40名)中脱颖而出,考入设立于省会长沙的时务学堂。这对他的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就在这里,他认识了梁启超。
湖南虽处内陆,原本闭塞保守。却因出了个曾文正公,开了一代风气,人才鼎盛,思想开明。戊戌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曾氏门生故吏,寅恪先生祖父)是方面大员中唯一公开支持维新者。时务学堂,由其子陈三立协同谭嗣同、黄遵宪、熊希龄、唐才常、皮锡瑞等精英合力开办的,旨在培养维新人材。学堂的中文总教习,就是年方24岁,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一代天骄梁启超。
时务学堂开办之后,两年间共招考三次,录学生200余名。蔡锷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所谓“白帽轻衫最少年”。成绩却很出色,与李炳寰、林圭并称为三大高材生。梁启超对他特别赏识,勤加扶掖点拨,师弟之间建立了历久弥坚、终身不逾的深厚感情。
戊戌政变发生后,陈宝箴去职,时务学堂被停办。松坡先后到武汉、上海、日本,辗转求学。1900年回国参加唐才常在武汉组织的自立军反清起义,事泄失败,师友多人遇难。松坡幸免,但受到强烈刺激,乃改艮寅为锷;更不顾梁启超等人的反对,下决心投笔从戎。次年再去日本,改学陆军。
1904年10月,以优异成绩在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与蒋方震、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冬天,回国服务,各方竞相争聘。那时的“海龟”,好象比于今远为稀缺,也更加走俏。
回国后,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担任军职,备受各方政要器重。
1906年,清廷在河南举行新军秋操演习,作为军界新锐,松坡奉令观操,并充任中央评判官。就在这时,他第一次见到袁世凯。这两个大佬的恩怨情仇,耐人寻味,活脱脱一对生死冤家。
1911年夏天,在云南编撰出版重要军事著作《曾胡治兵语录》。7月,云贵总督李经羲奏准朝廷任命蔡锷为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任命:10月10日,辛亥武昌首义爆发。
10月30日夜,昆明重九起义爆发。次日,昆明光复。11月1日,起义官兵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众望所归,被推举为云南都督。时年二十九岁。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第二年10月,松坡奉调到北京,在中央政府担任多项职务。当时,他对袁氏持理解、支持态度,试图帮助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厉行统一和建设,反对孙中山动辄兴兵。又主张军人的“不党主义”。期间,与恩师梁启超过从甚密。
1915年下半年,袁项城利令智昏,帝制自为的狼子野心渐露。对松坡,则一方面密加防范,一方面多方羁縻。他对左右亲信说:“此人之精悍,远在黄兴及诸民党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松坡已看穿此公的鬼蜮伎俩,不为所动,另有盘算。但他是一个智深勇沉、劲气内敛的人,虚与委蛇,不动声色。
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帝位。19日,蔡锷摆脱监视,历尽艰辛,间关万里,抵达旧治昆明,与云南督军唐继尧等决策反袁,先礼后兵。先通电规劝。但袁氏泥足已深,不肯回头。25日,蔡锷、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武装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四川,与袁军进行坚苦卓绝的战斗。袁世凯人心丧尽,内外交困,做了83天可怜巴巴过干瘾的关门皇帝后,于该年6月6日一命呜呼。次日,黎元洪就任大总统。中华民国国体得以保持,护国战争胜利。中央政府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但松坡因患当时还属不治之症的喉结核,又戎马倥偬,尽瘁国事,已经病体难支。视事未久,就向中央政府请假治病。8月9日,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两袖清风出夔门。月底到上海,随即东渡日本,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治疗。
1916年11月8日,再造共和的一代伟男蔡公松坡在日本逝世。时年三十四岁!
临终前,口授遗电,由好友蒋方震、石陶钧记录代呈中央政府:
1.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
2.意见多由于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
3.在川阵亡将士及出力人员,恳饰罗、戴两君(指在四川分别代理其职务的罗佩金、戴戡二人)核实呈请恤奖,以昭激励;
4.锷以短命,未克尽力民国,应行薄葬。
数年前,有朋友出书,名之曰《常常感动》。我很不以为然,觉得太过小资。起码如我辈,是很难被什么东东感动啦。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松坡遗嘱。不怕各位见笑,追念前贤,对照现实,在下尝为之感慨以至于有泪盈睫。
三.平生功业
奇才盖世又一辈子不合时宜的苏东坡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毛泽东一生何等事功。可他说,自己一生也就做了两件事:驱蒋;发动文革。倒刚好是一破一立。
蔡锷短暂的一生,建树非凡。举凡政治体制、宪政研究、军事教育、治军思想、诗词对联......,可述者甚多。
但最为壮伟的功业,无疑是以下两端:其一,领导昆明辛亥重九起义,光复云南;其二,拒绝一切利诱,克服无数险阻,冒死犯难,发动领导护国运动,并亲冒矢石,以重病之身在第一线指挥作战,终于挫败了神奸巨蠹袁世凯,粉碎了洪宪皇帝梦,让千年帝制从此成为历史,再造共和,为国民争得了人格,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这些,大家应是耳熟能详,无须在下细说。梁某只挑一个刚好与松坡平生这两件大事存在某种因果关系,极见此公眼力手段,又不大为人所知、所注意的轶事,作为注脚。以见事所必至,理有固然。
1913年,时任云南都督的蔡锷将调到中央政府任职。云南带兵将领谢汝翼、李鸿祥等,都对即将出现的遗缺很感兴趣,跃跃欲试。但蔡锷另有想法。他保荐时任贵州都督的唐继尧回滇继任。贵州“改土归流”之后才设立行省,地狭民穷,一切惟云南马首是瞻。当时又流行本省人治理本省的说法和做法,唐、谢、李都是重九起义的中坚分子,又都是云南人。以小易大,衣锦还乡,唐继尧当然喜出望外。可谢、李就不乐意了。李鸿祥更是向松坡力争,说:唐已外任,就象已经出嫁的姑娘,应该向外谋求发展,不宜再回娘家争权夺利。松坡知人甚深,不为所动,并作好相应安排。结果,唐继尧顺利出任云南都督,贵州都督亦由与蔡、唐有深厚渊源的刘显世(黔人)继任。



松坡将军啊,护国军神啊

出师未捷生先死 一生无缘小凤仙

  • 蔡锷将军的情感世界:两个女人可以有一个丈夫,但她们不会是朋友_百度知...
    答: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纳过妾,所以从不对外主动介绍潘蕙英存在,以至于大家都知道蔡锷有一个妾,但是不知道这个妾室姓甚名谁。 潘蕙英是蔡锷在云南做督军时娶的,而刘侠贞与潘蕙英也就在蔡锷到北京任职的那段时间一起生活过,之后从现在资料看,两人离开北京后再无交集。 蔡锷离开北京后,...
  • 护国军将领有谁
    答:唐继尧,云南本地人,晚清秀才出身,毕业于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滇系军阀的代表人物,蔡锷1913年主动辞去云南都督后,他逐渐掌握实权,成为地方实力派。李烈钧,江西人,父辈曾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毕业于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黄兴相熟,并经黄兴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领导国民党"二次革命"中的江西...
  • 蔡锷致妻潘惠英的家书家书介绍
    答:1915年12月,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蔡锷将军在云南与袁世凯的帝制之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联合同仁组建了护国军,担任第一军总司令,率军深入川南,与袁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多次向妻子潘惠英夫人寄出家书,用以传达军中的动态和情况。这些信件最初由潘夫人妥善保存。然而,命运多舛,...
  • 蔡鄂云南起义——1915历史事件
    答:蔡锷自1915年10月下旬在天津与梁启超等人商定袁军事计划后,一直在北京寻找南下的机会。然而,邪恶的网到处蔓延,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特务的监视。28日以咽喉疾病为借口向袁世凯请假五天。根据程远的视线。11月3日假期到期,我要求续签,去天津就医。袁可以续假七天。蔡锷到了天津,实现了南下计划的第一步...
  • 护国将军相关介绍
    答:王文杰导演更是实力派,荣获“全国十佳导演”称号,他执导的《北方有佳人》等电视剧均创造了极高的收视佳绩,获奖无数,包括多次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两次金鹰奖。《护国将军》的主角之一,历史上著名的护国将军蔡锷,是中国近代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1911年的云南辛亥起义和1915年...
  • 中国一些近代名人的简介
    答:中国近代四大美男 一、周恩来(1898年3月5日 ~ 1976年1月8日)原 籍 浙 江 绍 兴, 出 生 于 江 苏 淮 安。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总理 近代中国第一号大美男首推咱们敬爱的周总理,我想总理的生平就不详细介绍了。用他自己的一句话,就可以大致概括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
  • 蔡锷后人对小凤仙一直藏着蔡锷照片有什么看法?
    答:张洗非独自生活了许多年。后来,经村里人介绍,她嫁给了在邻村烧锅炉的李振海。这时,她已经到了中年。李振海比她大五岁,有一个14岁的女儿。回忆她和蔡锷在一起的日子就像做梦一样 虽然她的第二任丈夫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是他很老实很老实,他们的生活很穷但是很温暖。她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
  • 小凤仙一直藏着蔡锷照片,蔡锷后人: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
    答:张洗非独自生活多年,后来经村子里的人介绍,嫁给了邻村烧锅炉的李振海。这时她已经人到中年了,李振海比她大五岁,还带着一个十四岁大的女儿,再回忆起当初与蔡锷在一起的日子,就像做梦一样。她的第二任丈夫虽然只是普通的工人,但是为人忠厚老实,两人的生活贫苦却不失温馨。 她从来没有对任何人...
  • 小凤仙晚年患上痴呆症,死前紧攥蔡锷照片,蔡锷的儿子:自作多情
    答:小凤仙离开了京城,搬到了另外一座城市,化名为张洗非, 认识了和蔡锷十分相似的军人。 小凤仙也将心里对蔡锷的爱默默隐藏,和军人结了婚。可是好景不长,丈夫在一次外出后便再也没有了音讯。张洗非又开始漂泊,独自一个人生活了很多年, 后经人介绍又嫁给了烧锅炉工人李振海。两个人虽生活贫苦但相互...
  • 谁知道黄兴和蔡锷关于民主革命的行动或思想
    答:1905年7月下旬经宫崎寅藏介绍,与孙中山在凤乐园会晤,共商建立全国性革命组织。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提议推举孙中山为总理,被孙中山指定为庶务,居协理地位;又提议将《二十世纪之支那》移交同盟会,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年底离日经香港潜入桂林,发展革命组织,策动郭人漳、蔡锷反正。1902年(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