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知识点 (速度啊,好的加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卷答案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2.欲与 ( 之 ) 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小结2

六、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故人具鸡黍 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3. 荆轲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话剧』荆轲刺秦

时间:战国,BC227-228。
地点:燕都蓟,秦都咸阳。
人物:
荆轲——卫国人,齐人后裔。卫人谓之庆卿,燕人谓之荆卿。好读书击剑,为抗秦游历列国。
嬴政——秦王,后称始皇。
太子丹——燕王喜之子。曾为人质出使赵、秦,因不堪嬴政侮辱逃回燕国。
高渐离——燕国人。以屠狗为业,善击筑。
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嬴政逃至燕国。
秦舞阳——燕国人。年十五,十三杀人,年少而勇武,善击剑。

第一幕 亡燕
太子丹踱于正厅,樊於期求见。
[樊於期上,扑跪于地,作长揖。]
樊:太子救我!
丹:(惊讶、纳罕)足下……
樊:太子不曾记得?(抬头)
丹:(定睛,恍悟,忙上前扶起)樊将军!竟何以至此?
樊:於期战败,秦王即欲赐於期死,於期遂狼狈亡至燕地,得以苟活。怎料秦王竟诛於期全族……
丹:秦王之毒甚矣!卿勿恐于秦,且暂居燕国。
樊:殿下救命之恩,於期无以为报,但求为太子效命!(跪地,叩头)
[太子丹搀扶起樊於期,领其下。]

第二幕 固请
太子丹踱于正厅,荆轲求见。
[荆轲上。]
荆:荆轲求见。(下拜)
丹:(惊喜)荆卿!
荆:(沉痛)田光先生已死。先生死前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丹:(朝另一方向下拜,扑跪,叩头,哭)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
荆:殿下节哀。(扶起丹)
[荆轲坐定,太子丹亦坐。]
丹:卿知丹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丹遂质于秦。而丹每每见辱于秦王,实是难忍。丹历千辛万苦乃亡归燕。今秦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已至于燕。秦王至于丹,国仇私恨难以尽数。秦祸日迫,而燕小弱,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时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作揖)
荆:(沉默片刻,为难)此国之大事也,臣驽钝,恐不足任使。
丹:(进前,连作长揖)田先生力荐荆卿可使,故丹深信荆卿之才。诚请卿念此燕之危急存亡之秋,担此大任!
[太子丹见荆轲仍为难犹豫。复上前再拜。]
丹:(急切)荆卿!
荆:(无奈,叹息)敬诺。

第三幕 策谋
荆轲与高渐离坐谈。
[高渐离击筑,荆轲坐于一旁,若有所思。]
荆:(愁苦)渐离已知我事。
高:是。
荆:今王翦破赵,已至燕南界。我迟迟不行,只为……(低头,欲言又止)
高:(停止击筑,神色凝重)待使秦之信物。
[荆轲略一愣,看高渐离,垂目,沉默。]
高:樊於期亡燕,我早已知矣。
荆:(迟疑)太子……
高:直言。
荆:(急切)可……
高:再无他计。
[太子丹急上,至荆轲前住,作揖。荆轲、高渐离起身,回拜。]
高:殿下与卿且谈,臣渐离少陪。
[高渐离抱筑下。]
丹: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使秦而无信物,则秦未可亲也。今秦王购樊将军首级以千金,邑万户。诚得樊将军首级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悦而见臣,臣乃得有报。
丹:(震惊)樊将军穷困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其意。且丹少时在秦与樊将军有故……(面露为难戚伤之色,不语片刻)愿足下更虑之。

第四幕 自刭
荆轲私见樊於期。
[樊於期独酌,荆轲上。]
荆:荆轲拜见樊将军。
樊:(抬头,疑惑)荆轲?
荆:臣乃太子一门客。
樊:(起身回礼)於期不知,愿足下海涵。
[樊於期言毕,二人对坐。]
荆: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今闻购将军首级以千金,邑万户,将奈何?
樊:(仰天长叹,哭)于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今有一言,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何如?
樊:(惊讶,忙凑上前)为之奈何?
荆:(为难,突然避席叩拜)愿得将军之首级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樊:(激动,上前搀起荆轲)此臣之日夜切齿槌心也。乃今得闻教。
[樊於期拔剑自刭。荆轲骤惊,后紧闭双目,落泪,跪于尸旁。太子丹跌跌撞撞奔上,见尸大惊,扑跪遇尸旁,恸哭。]
丹:丹知荆卿必来见将军,随其而至焉,怎料方至此,将军竟已……(伏尸而哭,极哀)
荆:(悲痛,哭)既已不可奈何,太子过哀亦无益。(扶起太子)

第五幕 函首
高渐离独自击筑。
[荆轲手捧樊於期头函,神情肃穆,缓步上,至高渐离前止,静立。高渐离止击筑,抬头,见荆轲手捧一木函,顿时了然于心,神色转而肃穆悲戚,双目直视木函,后紧闭双目,落泪。久之,避席起,双手托木函,与荆轲对视片刻,二人同时跪,双手皆高举,共托木函。]

第六幕 急遣
荆轲独立正厅,目极远眺,若有所思。
[太子丹上。]
丹:荆卿。(作长揖)
荆:(转身面对太子,回拜)殿下至此,未及远迎,恕罪。
丹:卿不必拘礼。
[二人坐定。太子丹从袖中取出一锦匣,呈于荆轲前。]
丹:卿使秦需有利器以备。
[荆轲接过匣,取出匕首,细察。]
丹:此乃丹遍求天下之利匕首后所得,赵徐夫人匕首是也。使工以药錊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实天下匕首之至利至毒者也。
荆:(看着匕首)果真非凡。(略一停顿,思忖片刻,转对太子)殿下今特至此,想必并非独为匕首故。
丹:卿之心真如明镜也。自樊将军死,久矣,而秦之于燕愈垂涎,丹深恐燕之祸旦暮之事也。卿独使秦,亦确不甚妥。故丹特令燕勇士名秦舞阳者为副以助卿。(回头)舞阳,觐见。
[秦舞阳上。]
舞:(对太子丹、荆轲下拜)臣舞阳拜见太子殿下、荆卿。
[太子丹点头,荆轲避席回礼。]
丹:(对荆轲)舞阳年方十五,年十三时即杀人,少而勇武,人不敢忤视。为荆卿之副,则万事具备矣。
[荆轲直视秦舞阳,良久不语,甚感不妥,微微摇头。]
丹: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
[荆轲大怒,拍案而起,怒叱太子。]
荆:(愤怒)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我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往。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荆轲提匕首,愤然离去。太子丹、秦舞阳面面相觑,尴尬,俱下。]

第七幕 送别
易水边。荆轲、秦舞阳将上路。太子丹、高渐离着白衣为二人送行。
[四人跪祭路神,叩拜。同起身。]
丹:(担心)荆卿……(停顿)此去任重而道远……(低头,沉默)
[荆轲直视太子丹,不语,转身欲行。]
高:今卿且行,渐离无多言,唯击筑一曲,待卿之功成身反!
荆:(回头,沉默)轲,不胜感激。
[高渐离坐定,击筑。]
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长嘘兮成白虹。
[高渐离击筑片刻,荆轲慨然和之。]
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草木黄落兮雁飞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别故土兮恋关山;
风萧萧兮易水寒,魂魄有灵兮归故园。
[四人皆哽咽。太子丹垂头不语。荆轲唱毕,仰天长叹,再顾高渐离,决然回头,疾行而去。秦舞阳紧随其后。]

第八幕 刺秦
嬴政端坐于正殿,诏荆轲、秦舞阳觐见。
[荆轲手捧首级匣,秦舞阳手捧地图匣,恭立于嬴政前。]
荆: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荆轲、秦舞阳以闻大王。
政:(大喜)荆轲奉樊於期头匣,秦舞阳奉地图匣!
[荆轲、秦舞阳捧匣前行,至嬴政处,秦舞阳忽神色惊慌,低头,眼神游离,手抖。嬴政见秦舞阳状,惊恐,忙起身。]
政:(怒)欲何为?
荆:(笑答)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政:(舒气,复坐下)取舞阳所持地图。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过地图匣。]
政:呈上。
荆:诚请大王恩准荆轲亲上前呈现地图。
政:(略一停顿,狐疑)何故?
荆:地图繁密,非燕国人几不可辨识。荆轲愿亲展地图以尽述其详。
政:(释然)准。
[荆轲上前亲展地图,图穷匕见。嬴政大惊,起身,荆轲顺势左手拉起嬴政衣袖,右手用匕首刺向嬴政。匕首未及嬴政身,嬴政忙躲闪,左袖遂断。嬴政逃下,荆轲追刺。秦舞阳瘫坐于地。嬴政至铜柱前,拔剑,惊慌不得拔出。荆轲再刺,嬴政再闪,未中。下有人喊:“王负剑!”嬴政转身从背后拔出剑,猛斩荆轲左股。荆轲不备,左股遂断,于是左腿跪地,右手向嬴政掷匕首,不中,匕首击中铜柱。嬴政复以剑斩刺荆轲,荆轲被此中八处。]
荆:(知事不就,坐地倚柱,仰天大笑,无奈愤恨)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嬴政刺荆轲胸口,荆轲倒地,死。复刺秦舞阳,秦死。嬴政独立良久,神情惊慌,茫然,喘息。]
政:厚葬荆轲。(低头,沉默)
政:(复怒)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必得燕太子丹之首级!

第九幕 碎筑
秦始皇端坐于正殿,平静。
政:召高渐离。
[高渐离抱筑上。]
高:拜见陛下。(叩拜)
政:朕久闻高卿之善击筑,闻筑声者无不流涕而去者。朕今虽一统天下,亦好乐甚矣。欲置卿。奈何卿尝与太子丹、荆轲过从甚密。今丹、轲二人已殁,故朕姑免卿一死,命人以熏香曜卿之目,使卿目盲,以拜卿为乐官。朕之良苦用心,愿卿可察矣。
高:谢皇恩。(叩拜,复坐定于筑前)
政:卿今既已为朕之乐官,可否为朕击筑一曲?
高:诺。
[高渐离击筑。始皇闭目静听,良久,不自禁,言:“善。”遂起身走近高渐离以近听。高渐离闻始皇既近,自觉时机已到,忽止击筑,举筑砸向始皇。始皇大惊,躲闪,未中。]
政:(惊恐)尔视朕为雠!
[始皇拔剑。高渐离起身摸筑,欲复举筑扑始皇,始皇以剑刺高渐离喉,高渐离落泪,倒地,死。]
始皇:(呆立良久,低头,闭目,半晌)厚葬高渐离。朕将终身不复近六国之人。


剧终

参考资料:《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刺秦王》原文
秦将王翦(jiǎn)破赵,虏 (lǔ) 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yè) 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yì)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gāng)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wū) 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lù) 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suǐ) ,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zhèn) 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fǔ) 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hán)封之。
於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cuì) 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wǔ) 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 yì )冠(guàn)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hè) 而歌,为变徵(zhǐ) 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guān)。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mán)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shǎo)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è),卒(cù)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 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chuāng)。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jī)踞(jù)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 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一、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

2、 今日往而不反者

3、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4、 秦王还柱而走

5、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古今异义

1、 秦王购之金千斤

2、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3、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4、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6、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7、 愿大王少假借之

8、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9、 持千金之资币物

10、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三、词类活用

1、 进兵北略地

2、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 箕踞以骂曰

5、 樊於期乃前曰

6、 皆白衣冠以送之

7、 其人居远未来

8、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9、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0、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四、特殊句式

1、 见燕使者咸阳宫

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5、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6、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五、一词多义

1、 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2、 引

秦王惊,自引而起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君子引而不发

3、 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盖当蓼洲洲公之被逮

将军身被坚执锐

4、 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今其室十无一焉

5、 图

图穷而匕首见

乃骇而图之

不图子自归

6、 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7、 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还柱而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一樽还酹江月

8、 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土崩瓦解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 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一、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
2、  今日往而不反者
3、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4、  秦王还柱而走
5、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古今异义
1、  秦王购之金千斤
2、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3、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4、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6、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7、  愿大王少假借之
8、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9、  持千金之资币物
10、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三、词类活用
1、  进兵北略地
2、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  箕踞以骂曰
5、  樊於期乃前曰
6、  皆白衣冠以送之
7、  其人居远未来
8、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9、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0、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四、特殊句式
1、  见燕使者咸阳宫
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5、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6、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五、一词多义
1、  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2、  引
秦王惊,自引而起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君子引而不发
3、  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盖当蓼洲洲公之被逮
将军身被坚执锐
4、  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今其室十无一焉
5、  图
图穷而匕首见
乃骇而图之
不图子自归
6、  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7、  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还柱而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一樽还酹江月
8、  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土崩瓦解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
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
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
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
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
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
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
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
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
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
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
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
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
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
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
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
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
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
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
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
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生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
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
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
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
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
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
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
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
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
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
“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
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
所欲,以顺适其意。
久之,荆卿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
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可
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
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
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
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
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而报将军之雠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
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受拔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则将军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舆?”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
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仗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
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俱,其人居远未来,
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
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
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
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
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
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
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
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拔秦
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
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
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
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
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
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
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轲也。”
于是秦大怒燕,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燕王喜、
太子丹等皆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
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五岁而卒灭燕国,而虏燕王喜。秦兼天下。
其后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