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学佛前辈同修一个关于孝和弟子规的问题,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您好,请教同修: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和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两个讲座,对于刚学佛的人更适合听哪一个讲座。

因人而异各取所需,一个是中国传统做人的基础准则,一个是佛法修学基本道理,修学佛法离不开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必须要学,尤其是学佛,人都做不好,谈何成佛?你觉得不自在,这恰恰证明你需要学,因为你现在是随着你自己的习气在走,而不是随顺性德,所以才会觉得不自在,学习弟子规也不是死板机械的学,而是要把弟子规的精神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冬则温,夏则凊,在古代没有现在的条件,自然只能这么做,但是现在就可以提前把空调开好,父母需要休息时再关掉,使父母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虽然形式变了,但本质是一样的,不是要我们一昧的模仿古人的形式,那是迂腐,不是真懂。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是啊,父母说的一定要去听从,照做,这才是真孝啊
如果父母的这个命令是错误的,是对不起天地伦理的,那怎么办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那要柔和地劝谏,劝谏不听从,等父母高兴了在劝,父母不听我们劝,打我们也不要有怨恨

你要首先感谢父亲对你的教导,并认可他说的和白人女孩结婚有他的道理,可是你还要和父亲说,你和白人女孩不习惯,有许多意识形态的问题,而中国女孩就有好多优势,不要着急,要很柔和地说,要委婉。

首先我告诉你弟子规虽然讲孝道,但是不是佛法.

佛法是出世法总赅世间法.弟子规讲的只是世间伦常.也有适用的条件性的,何况亲有过,谏使更,也是弟子规里的吧.
佛法讲孝道,更多是讲多世父母,众生皆曾互为父母,更多的是讲因缘,要随顺因缘,化解业力.

佛教所阐述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说到孝顺,中国人几乎没有反对的。数千年来的观念所然。在佛法中也提倡孝顺。同时也提出了父母的义务。《善生经》中讲述了其中的要点。
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
作为父母的孩子,要做五件事情来孝顺父母。
第一件:供奉无乏。
供养父母,钱财、生活物品、看护辅助等劳力,这都是供养父母的范围。总之是令父母生活无忧。物质条件要能够满足。具体条件可能会因为各自的原因而不太一样。有人富裕些,有人穷困点。看各自的客观条件。
但是不可令父母困乏、生活困难,这样是不可以的。令其有基本的物质条件是最低标准。
第二件:自己做的事情要先和父母说
其实和现代讲的:多沟通,意思非常相近。自己的情况、计划、工作,有事没事都和父母念叨一下。有重大的决定一定提前和父母说一下,讲一讲。并不是说让父母替你拿主意,而是不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难过。因为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不跟父母说,父母是比较担心的,而且做什么根本不打招呼,让父母感到被忽视,心里自然不会愉快。有远行,要和父母讲目的地、行程什么的。目的也是如此。
孝顺其实并不是光付出财力,还要多多和父母交流。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父母所做的事情恭顺不逆。不要反对。父母要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意图,有什么想法。这个要尊重,要恭敬,不要故意反对,非要拧着劲来。
父母亲作为自己的长辈,付出了不少的辛苦,理应获得尊重、获得尊敬。这一点是任何形态的社会和制度公认的。
这个并不是形式上的,对父母要鞠躬,要磕头。那未必是真的,除非父母爱好这个,就希望看这个,那倒是。真的孝顺体现在行动和态度上,父母有什么想法、爱好、愿望,想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这个会让父母很开心的。其实这就是孝顺的目的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父母正确、正当的要求、教导不要违背。说到这一点你不得不佩服释迦牟尼佛的智慧。这里谈到的原则是非常恰到好处的。佛没说父母的要求不可违背,而是在父母的要求教导之前加了一个标准。
父母有没有可能会犯错误?肯定会的。否则不会出现这么一句。正确的教导,对自己有益的教导不应该违背。这个准则,无论是从佛教角度,还是普通人的角度都适用。
即便不是佛弟子,不知道佛教,这个原则也适用。普通人在社会中对那些父母正确的要求、教导,也应该不去违背,这才是孝顺。
正当、正确的要求是指那些符合十善业的标准的要求和教导。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偷盗,那肯定不是什么正当的事情。这个要求就不必“不敢违背”了。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出,真正想要孝顺父母,首先自己要懂得什么是正确、正当的,心里有正确的标准才能有正确的选择。
社会上的确有不太像话的父母,教导儿童乞讨、偷盗、或者虐待、打骂等等。这个时候孩子不该“不敢违背”,我们也不该鼓励其逆来顺受,令父母与孩子都造恶业。
从这里如果做父母的也应该知道,随时反思自己的要求和教导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正当。
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父母所做的事情,如果是正当的职业、事业,是合理的,那么就不要去障碍、去断送掉。
貌似和上一条相差不大,上一条着重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上。这一条是反过来,孩子对待父母的事情上。标准一样。孩子对待父母所作的正确合理的事情要支持,要尽量帮助。不可想办法障碍,断送掉。
那么父母所为恶业呢?需不需要断送?这个就要看具体的情况。还要结合个人所处的民族、风俗习惯。不可一概而论。
佛教对于孝顺的概念就是如此:供养父母不能令其生活困难,有重要的事情先和父母讲,多沟通。对于父母正当合理的教导、行动、事业,都要尊重顺从、支持。这就是孝顺。

在佛教中对于父子、夫妻、上下级、师徒等等关系,向来是双方面要求。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也需要有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善生。子于父母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父母对待孩子,有五件事情。在这里注意经典说,父母以这五件事情,敬亲其子。父母对孩子用到了敬字。这个在中国传统的孝顺可能是看不到的。
孩子也需要尊重。不可因为他是小孩子,就可以忽视。这里体现得是佛教的平等观。
父母的责任首先是:
一者制子不听为恶
简单说就是不要做坏事。父母首先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善恶标准,令其不要作恶。造恶业则有苦果。痛苦必将伴随。这是最重要的义务。
二者指授示其善处
教导孩子什么善,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合理正当的。怎么才是好的。做得到做不到先不说。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善恶的标准。所以说是示其善处。展现给孩子怎么做是好的。
这个和上一个不同。上一个是强制性的。这个不是强制性的。
善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非常好,甚至父母自己都是如此。所以能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标准,一个健康的人生观,健康的人格是父母的责任。
三者慈爱入骨彻髓
父母对孩子的慈爱是一种责任。因为孩子是需要爱的。要在父母的关爱中才可能健康成长。所以如果作为父母生了孩子却不给与关爱,那就是没有尽到义务。
以前的时候,或许现在还存在,在农村的一些地方,生了女孩子就非常忽视,女孩子得不到关爱。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这样的父母就不是合格的父母。
甚至有的以孩子为牟利的工具,功利性太强,就失去了慈爱的源泉。在佛教中,父母养育子女并非是功利的。
至于生了孩子不仅不慈爱,反而是虐待打骂,那就根本没有做父母的资格。
四者为子求善婚娶
为孩子张罗门好婚事。这话其实对大多数父母来说都是有点多余。这是天经地义的嘛。
当然在古时候,因为父母的主导性更重一些,所以如果父母不积极争取,孩子就没什么办法了。
现代社会,这个问题的侧重有些变化。父母多数都有这个愿望。但少数也会有其它的想法,功利性的目的多了,考虑子女幸福少了些,甚至直接就是功利占主要成分,那就要不得了。
五者随时供给所须。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提供日常生活的种种。这个是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养育孩子的物质条件。
同样的道理,这个物质条件也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并无一定的标准。
佛教中对父母的责任就是:教育孩子有正确的观念,不作恶事,关爱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人生帮助,比如婚娶。
佛教对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讲的很清楚,各有各的责任和义务,范围清楚明晰。大家了解后依照奉行,自己和家庭都会幸福美满。
【转自地藏论坛】

你和你家人好好沟通,婚姻对象只能随缘,不能勉强的。还可以说,不管那里的人,还要注重人品才行,婚姻生活、工作之类的。
注:《弟子规》不是佛教的,那只是一本善恶掺杂的世俗书论。连儒家都不承认的。
在家学佛生活指导有《善生经》,有个原文+白话参考的,你百度:在家必读-《善生经》(求财、交友,亲子/师生/夫妻关系等) 地藏论坛


你找中国女孩不算不孝。因为中国女孩理解中国的风俗人情,她会对你父母亲更好,更孝顺。这才是真孝。你父亲可能开始不大高兴,慢慢地他会接受的。祝你顺利。

我觉得你的父亲有点偏执,这跟他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有问过你父亲为什么一定要白人,我的意思是你的父亲为什么被人看不起,不然他不会寄托与你的。还有从你自身也可以试试,那就是你变的很强,几乎在当地很伟大,那么还有人看不起你父亲吗。
对于这件事呢,其实你想想以前几乎都是父母之命,现在几乎很民主了,所以你不必那么悲观,你也会多一丝宽容。但是,你也不能没自己想法,由你的想法来,别人只能参考。你说你若娶了一个不喜欢的老婆,你父亲都最后也真的会开心的吗?以前的人理解佛法不一定都是对的,那为什么有些事到现在要改变的,我不是说佛事错的。你得自己处理对与快乐的平衡点。
不过我觉得这是无法由别人来的,这是你的命运。呵呵呵,乱说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 请教一下学佛的同修
    答: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是无条件的,不管子女对母亲好与不好,子女长相美丽与丑陋,子女性情胜劣等等,母亲总是无分别地对待,我们学佛就是学习佛陀无分别地对待一切有情,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这样就没有了不公平等等。虽然这么说,要达到这种境界却不是马上就能达到的,需要有个训练的过程。佛的教法...
  • 为什么说学佛人能念佛往生就是最大的孝
    答:永远离苦得乐~~其它都是有漏'(白忙)~ 宗教:(1)净化人心~增长智慧~陪养正确的人生观=>导致人际关系变和谐~家庭也和乐~工作上乐观进取..自然会有好报应~(2)修炼上天堂~永远离苦得乐~(真正的治本~无漏)..(3)一人得道~全家受益~他们可以成为你的众生~全家人永远在一起’(这是真孝)…...
  • 恳请大德同修开示: 我是这样理解“随缘”这个词的:比如,我要照镜子...
    答:在家孝顺父母,要有孝行,孝道;出门要“出则弟”,就是看到别人,把自己放低,把别人都当成自己的兄长一样对待;“谨而信”,说话做事严谨、有信用;“泛爱众”,对大家都持平等心,一视同仁,有慈悲心;“而亲仁”,亲近善知识;然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前面几点做到了,还要不忘记自己学习。所以,儒家告诉我们,怎么来...
  • 请问各位对佛法有一定研究的人一个问题
    答:请问各位对佛法有一定研究的人一个问题 我研习佛法有些日子了,发现许多经(比如我经常看的地藏经和药师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问”——翻译过就是“我这样听说”,而且也没有标明作者,只有译者。是不是依此推理这些经并不是... 我研习佛法有些日子了,发现许多经(比如我经常看的地藏经和药师经)开头都是“如是...
  • 学佛人的家庭如何越过越和睦
    答:学佛人的家庭,当依佛制定的六和敬来生活。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 有问题请教学佛的师兄们
    答:2.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维义理接住连续。3.每一品的名称要读,是经品的中心要点。4.念完后要回向正确的回向顺序:从小到大,由自向他;1先回向自己、在世亲人、同修;2历代六亲眷属;3回向给冤亲债主(那些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为他们祈福,求得...
  • 向各位学佛的同修善知识们请教!!!
    答:你若说是‘人’呢,人人都知道是有个‘人’。那么知道有个‘人’,就好办啦,也容易了。这个‘人’是谁呢?就是‘佛’。说那我是不是佛呢?你也是佛;他是不是佛呢?他也是佛;我是不是佛呢?也是佛,却是还没有成的佛。成了之后,那是一个真佛,现在是个假佛。假佛也可以做真佛,真佛...
  • 恳请所有学佛同修帮助?
    答:楼主师兄法安:末学以为,师兄此举不可取,不可行。何以故?如无“拣择眼”,收录“高僧大德”著述流传,将令后世学人受其邪说笼罩,断法身慧命;名望越高,信受者越广;流毒绵延不绝,极难清除。师兄自身,亦将成就“毁坏佛法”之共业而同坠无间。末学上述,并非危言耸听;现具两例以说明其危害:一...
  • 佛弟子怎么称呼老师和同修?
    答:从这一天之后,行冠礼的时候,你的同辈,你的兄弟们、同学们送一个字给你,以后就称字。大家都称你字,不称名。你做官了,从前在朝廷做官,皇帝也称你的字,不称名,这对你尊重。如果皇帝称你名,那你有罪了,你犯了法有罪这大家称你名。所以他有很多规矩的。如果有德行、有声望,连字也不称...
  • 本人刚学佛,有些疑惑难解,希望各位同修师兄能帮忙
    答:二 心诚的快就很快 如果对佛菩萨信心不大的话 就很难说了 六道轮回的所有终生都曾经是我们的家人或者父母,都曾经做过我们的冤亲债主.以轮回来看,没有说是远亲债主还是亲人,这辈子来看,也许有亲人和仇恨的人.那些冤琴债主只是跟你缘分比较深,所以你可以在寺庙立一个牌位,超度他们,就写众生的名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