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粥是谁发明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罐装的八宝粥是谁发明的

  八宝粥
  开放分类: 饮食、生活、药方

  基本特点 健脾养胃,消滞减肥,益气安神。可作肥胖及神经衰弱者食疗之用,也可作为日常养生健美之食品。

  一:

  【原料】香米100克,糯米100克,金丝枣、绿豆、红豆、莲子、枸杞各20克,白糖适量,盐少量。

  【制作】

  1.红枣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再洗净外皮;与绿豆、圆肉、百合、莲子等一起放锅蒸30分钟备用。

  2.糯米、粳米洗净后置锅中,先用文火煮40分钟,再放入上述的各料略煮一下,然后放入冬瓜糖块或白糖,再加少量盐以免过于甜腻。

  3.南瓜切瓜蒂头,挖去籽囊,放入蒸锅中,武火蒸约20分钟,待瓜肉熟后,把以上各料放入瓜盅内再蒸约10分钟即可。

  二:

  【类别】偏方

  【来源】民间方

  【原料】芡实 薏仁米 白扁豆 莲肉 山药 红枣 桂圆 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

  【制作】先将各药煎煮45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

  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


  1》食疗八宝粥
  原料:
  桂元肉10克、银耳10克、玉竹15克、枸杞10克、莲籽5粒、大枣5粒、葡萄干 10克、粳米30克。
  制作方法:
  先将莲籽和玉竹加热煮烂,然后把其它六味原料一起入锅,加热煮熟直 至变成粥状,即可食用了。
  2》玉米八宝粥的加工
  玉米粥是东北地区特有食品,是以去皮去脐的玉米粒(以下简称玉米粒)为主,添加芸豆煮熟而成。八宝玉米粥是在玉米粥基础上配以红枣、花生、黑豆、南瓜块、木耳及桂圆而制成的营养保健食品,具有营养均衡、滋补身体的特点,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辅助食品。
  1.原料配方:
  玉米粒140g、木耳16g、芸豆20g、黑豆20g、花生20g、南瓜块40g、红枣2--6枚、桂圆4--6枚、水3.5kg。
  2.工艺流程
  玉米粒、花生、黑豆、芸豆浸泡--→加水高压煮沸--→加入南瓜块--→红枣煮沸--→加入木耳块、桂圆肉煮沸--→装罐--→灭菌--→产品
  3.操作要点
  ①原料挑选及处理:红枣应选色泽鲜艳、肉质厚、无霉变、无虫蛀的一等干制品,洗净后去核、切块备用。玉米粒、黑豆、芸豆、花生、南瓜均选当年新产的,要求无污染、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黑豆、芸豆、花生浸泡12h(小时)后洗净;南瓜掏瓤洗净并切成1cmx1cm的小方块;玉米粒洗净备用,木耳选用优质东北干制品,要求无杂质、无霉变,用清水浸泡,充分吸水膨胀后洗净切块。桂圆如用鲜果,应选果大肉厚的;如用干制品,应选无霉点、无虫蛀、色泽正常的桂圆干,去壳去核后切块备用。
  ②煮料、灌装、灭菌:为使粥中的各种原料均达到熟而不烂、外观整齐的最佳状态,要采用分步煮料的方法;同时各工序均需搅拌,以免出现糊底。将处理好的玉米粒、黑豆、芸豆、花生混合,加水3.5kg,煮沸30分钟:再将南瓜块、红枣块加入继续煮沸20分钟;最后将湿木耳块、桂圆肉加入再煮沸5分钟即可。装罐后在121℃蒸汽中杀菌30秒,易拉罐包装保存期可达2年之久。
  3》健脾胃的八宝粥
  [原料]
  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做法]先取上述八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作用]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
  [评注]八宝粥超市有卖,温热服用效果较好,健康人食用可强身健体。
  4》八宝粥
  材料:
  糯米1汤匙、红豆1汤匙、绿豆1汤匙、葡萄干10粒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净。
  2.除葡萄干外,放入锅里,加1-2碗水慢炖。
  注:适合1岁半幼儿
  5》黑糯米八宝粥
  原料:
  黑糯米、白糯米、燕麦、红枣、枸杞子、松子仁、莲子、桂圆、冰糖
  做法:
  1·枸杞子、燕麦、莲子用温水泡一下。
  2·全部原料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和冰糖,小火炖煮90分钟左右即可。粗粮干果“八宝粥”是日常食用各色粗粮和干果最好的载体了,黑、白糯米的妙处在于含有很多具有糯性的淀粉多糖,可以为下肠道保有所需的营养原料。
  6》八宝粥
  材料:
  糯米半杯、薏仁1/3杯、红豆1/3杯、桂圆肉少许、莲子60克、清水12杯、砂糖少许。
  做法:
  1.将薏仁、红豆洗干净后泡水待软
  2.将糯米洗干净备用
  3.把薏仁、红豆加12杯水煮约20分钟
  4.把莲子、糯米、桂圆肉、加入锅内续煮至熟透
  5.将砂糖加于粥内即成
  7》金谷八宝粥:
  主要配料: 桂圆、莲子、葡萄干、花生米、红枣、红小豆、绿豆、芸豆、香米、大米等。特点:色泽鲜艳、质软香甜、清香诱人、滑而不腻功能:补铁、补血、养气、安神。食用方法:加5至10倍清水、文火慢煮。食用时可根据口味加糖、折牛奶等。
  8》防癌八宝粥
  湖北省荆沙地区1995年有15名临近退休的老中医联合发起“奉献社会,人人献出一份祖传秘方”的倡议,经过对20多份秘方的论证,筛选出一种具有防癌作用的药膳——防癌“八宝粥”。其原料各地均有售,制作简单,据本地有关专家鉴定:此药膳组合科学,无毒副作用,防癌效果明显,病人易于坚持。
  原料:
  大豆100克,玉米100克,银耳50克,大枣9枚,香菇9个,莲子50克,枸杞子30克,以及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银耳、香菇放人碗内,用开水浸泡,水冷却后将其蒂去掉、滤干。
  2、招大豆、玉米、大枣、莲子和枸杞子用冷水洗净,同银耳、香菇一齐放人砂锅中,加冷水文火煮沸,熬成粥状。
  服法:将蜂蜜调人粥中,分3次服用,每日晨服1次。
  功效:
  既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又有抗癌防癌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肺癌、食道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阴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即现今的"八宝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 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食腊八粥的风俗流传至尽,腊八粥早已经不只是腊八日的食品,罐装的八宝粥成为了人们日常的营养食品。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又能够能增福增寿呢。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本是我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 《风俗通.祀典》:“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蜡”“猎”三字在古人们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 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但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自南北朝始,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这天也是佛教节日,叫做“成道节”。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而另一项古老的腊八习俗——吃“腊八粥”,则相当普遍地衍传至今。 吃腊八粥,已成为腊八特有的节日饮食文化。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以各种米、豆、干果等做成。由于它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是佛教的施斋供品,故又称“佛粥”“福德粥”。腊八粥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明代,腊八粥已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的节令食品。清代,此俗更为普遍。腊八节那天,宫里用大锅煮腊八粥,请僧侣们诵经,帝后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们赐粥。寺院僧侣们这天要举行隆重的育经及剃度活动,以庆祝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同时以杂粮干果等熬腊八粥供佛并馈赠来参加盛会的俗众。 在北京的雍和宫中,至今仍保存着当时熬粥用的大铜锅。 腊八粥的用料因地区与口味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近代多添加珍珠米、薏仁米、麦仁、黑米,有的还放白果、百合、莲子、桂圆、绿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饯食品。这种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甜可口。 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先把大麦米及各种豆洗净,煮成半熟再加入大米、小米,最后放红枣、栗子、莲子、桂圆和糖,用旺火煮熟后,再用文火熬成糊状。煮好后,先盛出几碗,摆在供桌上,祭祀祖先。然后再装在食盒内分赠亲友,时间不得迟于中午。最后全家一起吃腊八粥。 在北京,连家中养的马、牛、羊、鸡、狗、猪等六畜也要喂几勺粥。因传说,天廷要在腊日派管理六畜的牛魔王、弼马温及猪八戒等下凡,查访各家六畜的生活情况。这样做,可使六畜壮实多产。有的地方还要在果树的树干和花枝上也涂一些粥,以祈求明年的果实满枝。还有的地方做完腊八粥后,要冷冻一部分,以后逐日取食,直到腊月二十三祭灶止,取来年有余的好兆头。 伴随吃腊八粥的习俗,民间流传有多种传说。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据传他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为寻求人生真谤,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一天,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此地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他又累又饿,酷热难熬,昏倒在地。幸亏一牧女从此路过,用自己所带的杂粮加上野果,煮成乳糜样的稠粥喂他,才未被饿死。获救后,他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创立佛教。故佛教徒称腊月初八为“成道节”,并于此日吃腊八粥以示纪念。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 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一过腊八,也就开始过年的准备了,但对穷人来讲,还债的日子也逼近了,因为从这时候开始,讨债的会陆续上门。

农历12月8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8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间争相效仿,广为流传,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8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每逢农历12月8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实等杂煮成粥糜敬佛,民间也效法在腊月初八煮这样的粥吃,以消灾除病。宋代杭州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和米煮成的。明清时各地盛行吃腊八粥。

  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样,多者十几样均可。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豆子掺在一起熬煮的,十分隆重。用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加上姜桂等调料掺入大米煮成腊八粥,取其有温暖手足、滋补身体的功效。也有用豇豆、金针、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腊八粥,这些是“细腊八”。普通人家吃的腊八粥,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煮成,是所谓“粗腊八”。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有些产玉米的山区,逢到腊八,以玉米代替稻米,做成“腊八麦仁儿”吃。农家风俗是每到腊八这天,都要做一顿腊八粥吃。腊八粥,就是尽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东西,都可适量地放一点在锅里,黄豆、绿豆、豇豆、豌豆、地蛋、山芋、胡萝卜及小麦粉、玉米粉、高梁粉、大麦粉等,杂七杂八煮成一锅粥。常说吃得全,长得全。

  腊月,就是一年到了,一年到头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吃全了,这样才能有全面的营养。这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过了腊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腊八粥时,把当年地里长出来的五谷杂粮,各种蔬菜都吃到,什么都不嫌弃,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到的一切都是爱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长得好,都能获得丰富。

俗话讲: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
中医理念中也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指的就是(腊八粥/与中药八位药材吻合)
就是说:腊八粥是耐寒食品,起源的时间与《伤寒杂病论》的时间吻合,《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是否:借助佛门弟子便于腊八节举行诵经活动,有待考证!
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粥的做法:红小豆、胡桃、松子、柿、粟、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红糖等。腊八节这天也是佛教节日--“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遭难被牧女所救,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此后,佛门弟子便于腊八节举行诵经活动。并用干果、杂粮煮成“腊八粥”。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合家聚食,还馈送亲友邻里。今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和江南部分地区,特别是洞庭湖南部地区人民仍保留着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虽然原料上有些变化,但营养健身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八宝粥又名腊八粥,佛粥,汉族传统节日食品。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八宝粥具有健脾养胃,消滞减肥,益气安神的功效。可作肥胖及神经衰弱者食疗之用,也可作为日常养生健美之食品。

仲景,佛门弟子,有很多种说法和版本

  • 爱迪生发明的东西有哪些?
    答:留声机,灯泡
  • 八宝粥 作文
    答:八宝粥 今天晚上,妈妈煮了一锅八宝粥。我边吃边问:“爸爸,八宝粥是不是一位厨师发明的?”爸爸说:“不是。这个说来话长了。这里有一个典故呢。”于是爸爸给我讲起了这个典故。原来,古代有一位名叫朱元章的皇帝。小时候,他家里很穷。有一年的腊月初八,他饿得到处找东西吃。突然,他看见...
  • 中国传统节日美食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的美食介绍
    答:4、八宝粥 八宝又名腊八粥,佛粥,中国传统节日食品。每年的腊月初八,按照我国的传统,很多地方都有吃“腊八粥”的习惯。所谓的“八宝粥”,其实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腊八粥”。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八宝粥具有健脾养胃,消滞...
  • 八宝粥能否带去韩国
    答:不行,绝对不行。因为他们会告诉你,八宝粥是韩国发明的。
  • 八宝粥做法
    答:八宝粥的发明,最先是腊八节,是汉族人的一种传统的节日食物,八宝粥并不是只用到了八中食材,而是用了多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熬煮,在腊八节的`时候食用,因此被人们叫做八宝粥。因为八宝粥中大多是以平常养生食材制成,五谷杂粮较多,所以八宝粥具有健脾养胃,安神静心的作用,患有肥胖症的人可以多多食用...
  • 读《发明的故事》有感
    答:读《发明的故事》有感 6看到发明,我就想到发明家们一些稀奇古怪的事,这几天看了《发明的故事》一书后,我更是感受到了科技独特的趣味性。书中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我回味无穷,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罐头食品的发明。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吃的八宝粥、喝的椰子汁等等的灌装食品,是拿破伦为了给远征的军队准备新鲜...
  • 腊八节是谁发明的?为什么发明?回答出来后再找我
    答: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
  • 第一次煮八宝粥写作文
    答:大约一个小时过去了,一锅香喷喷的八宝粥出锅了。我美滋滋地喊起来:“快来尝尝陈玥艺小厨师熬的八宝粥香不香?”爸爸妈妈都笑了。 6. 【八宝粥作文】 八宝粥今天晚上,妈妈煮了一锅八宝粥。 我边吃边问:“爸爸,八宝粥是不是一位厨师发明的?”爸爸说:“不是。这个说来话长了。 这里有一个典故呢。”于是爸...
  • 八宝粥瓶子是怎么发明的
    答:八宝又名腊八粥,佛粥,中国传统节日食品。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 瓶子(bottle),容器,一般口较小,颈细肚大,多用塑料、瓷或玻璃制成。常用于装液体物质(例如:水,油等)。
  • 罐装的八宝粥是谁发明的
    答:1》食疗八宝粥 原料:桂元肉10克、银耳10克、玉竹15克、枸杞10克、莲籽5粒、大枣5粒、葡萄干 10克、粳米30克。制作方法:先将莲籽和玉竹加热煮烂,然后把其它六味原料一起入锅,加热煮熟直 至变成粥状,即可食用了。2》玉米八宝粥的加工 玉米粥是东北地区特有食品,是以去皮去脐的玉米粒(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