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分几大语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分属几大语系?哪几大?

按照语言的分类法,云南境内的25个少数民族语言可划分为2个语系、4个语族、11个语支。现将这些民族语言系属分类及其有关历史文化介绍如下。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
云南境内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有13个,即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枯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藏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此外,还有一些小族群未被识别。藏缅语族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一带。这里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土地广阔、江河密布、峡谷纵深,地形地脉及气候条件复杂,自然资源富集,人文环境多样性特征显著。
汉藏语系诸语言的共同特点是其基本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而且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在短语中有丰富的类别词。藏缅语族语言的语法次序是先主语,次宾语,又次动词,以及先名词次形容词的结构。该语族中属于藏语支的民族有藏族;彝语支的民族有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枯族、纳西族、基诺族、怒族的一部分;羌语支有普米族;景颇语支有景颇族;缅语支有阿昌族;白语支有白族;另外独龙族语言的语支未定。各民族内部不同支系之间有比较大的方言土语差别。
民族间的语言关系越接近,他们在历史上的文化联系就越密切。藏缅语族诸民族的历史渊源与上古时期活动在西北地区的氏羌人有密切关系。有的是在向西南地区迁徙、流动、定居的过程中,融合当地百濮或百越族系的部众形成的新的共同体。有的是在本土兴起,征服许多氏羌部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集体。因此,古代氏羌人的一些文化特征,如耕牧经济、火葬习俗、父子连名制、转房婚姻、原始宗教信仰等,在藏缅语族民族特别是在彝语支民族中仍有延续。
藏缅语族诸民族不但在语言关系上最接近,有着一系列共同的文化特征,更在族源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都是古代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古羌人亦称氏羌或西羌,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一带。约在4000年至5000年以前,羌人早期南下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为棘(濮)。棘系“羌之别种”,因其所居平坝地区,自然条件较优越,早已发展了农耕。西汉时期及其以前,活动于今西昌地区的“邛棘”和滇池地区的“滇焚”,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公元前4世纪初,羌人自甘、宁、青一带河湟地区南下,到岷江以东至金沙江畔,发展为武都、广汉、越诸羌,与《史记》所载的禽、昆明相接,是羌人南下的较晚支系。在古羌人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为v的基础上,昆明人与濮的融合是形成藏缅语族民族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棘(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隋唐以来,有乌蛮和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藏缅语族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形成与融合发展过程中,活动范围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藏缅语族内部形成了三大文化区。青藏高原是藏文化区,以高原草场畜牧型经济和信仰藏传佛教为主要特征;云贵高原是彝语支民族文化区,以山地混合农业经济和信仰原始宗教为主要特征;而横断山脉则是这两大文化与汉文化互动形成的一条民族走廊,普米、纳西、怒、独龙等人口较少民族就是这条被称为“藏彝民族走廊”中的族群,他们以山地耕牧经济和信仰多种宗教为特征。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民族
云南境内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民族共有4个,即壮族、傣族、布依族、水族。包括了两个语支的民族及其语言,即属于壮傣语支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水语支的水族。从历史源流上看,壮侗语族各民族与我国古代南方的最大一个族群“百越”或称“越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族因其支系繁多、各有种姓,在战国、秦汉时期被统称为“百越”。其中,较大的支系有于越、扬越、南越、闽越、骆越、东瓯、山越、滇越、西瓯等。
百越由于分布很广,各地所处历史条件不同,因而发展演变各异。东南越人早在先秦时期即与中原的华夏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联系密切,互相影响,随着自身政权组织的消亡,加快了与华夏族或后来汉族的融合。岭南和西南地区的越人,有的较早与汉族融合,有的已经演变,形成今天的一些兄弟民族。由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族属渊源、相似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仍然具有亲缘关系。可以这样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民族迁徙与分化融合,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越人产生了不同的族名,而过去曾普遍使用的“越”这个族称也渐渐不见于史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越人后裔有了不同的族称,至宋明时期,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壮侗语族各民族。因而,在不少著作中,学者们又往往将壮侗语族各民族称为“百越民族”。
“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的土著族群。在越族出现于历史舞台前,我国东南、中南和西南的广大区域内,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都遍布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著名的考古发掘有旧石器时代的“马坝人”“柳江人”“左镇人”“下草湾人”,新石器时代的南宁贝丘遗址、江西的万年仙人洞、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嘉兴的马家浜、太湖杭州湾的良渚文化,等等。其中一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如几何印纹陶,还出现了有规律的文化层叠压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文化的承续性。同时,一些出土文物还与史书上所记载的越人文化特征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说明了古代百越族群与这些史前文化的密切关系。
越人分布地区广泛,史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是说自今越南北部经广西、广东、福建至浙江,都有越人各部杂居共处。不过,百越的分布地还延伸至台湾及西南地区的滇、黔等地。百越虽然分布广泛,但基本生活在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的平原低地或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纵横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自然环境给百越民族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创造也表现出与水相关的特征。如种植水稻、喜吃水产、习水善舟、居住干栏、文身断发、龙蛇崇拜等。由于历史的渊源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民族间的互动关系,壮侗语族各民族与古代越人在文化上一方面表现出承续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壮侗语族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民族
云南境内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民族共有2个,苗族和瑶族。苗瑶语族又分为2个语支,即苗语支和瑶语支。无论从历史源流还是语言、文化特征等等方面,它们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个民族在语言上有亲缘关系。它们共同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各族的地方性族群在语言上有交叉从属关系,如瑶族的“布努”语属于苗语支。这种语言、情感认同上的交叉从属关系,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存在密切的互动。
从族源上看,两个民族都与历史上的“武陵蛮”“五溪蛮”存在比较密切的渊源关系,说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今天的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交界地区是苗族、瑶族共同的“历史民族区”。据记载,大约在唐朝初年,就有部分苗族从湘、黔、川、鄂等地迁入云南东南部地区,随即成了当时南诏统治范围之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以后,分布在云南的部分苗族,曾一度深入到了南诏、大理时期的东部“乌蛮”之中,并在今曲靖一带取得过统治地位。当时的“纳垢部”(今马龙)、“罗雄部”(今罗平)的二部首领都曾以“盘瓠”后裔自称。云南苗族的另一部分,系由元明清时期从黔、桂、川等地陆续迁来。这部分“苗民”“三苗后裔”,指的是清朝以前,元明以后,分别从贵州、广西一带迁来的苗族,其中显然也包括唐朝时期的“四邑苗众”的后裔。而关于瑶族的族源的说法学术界历来有争论,有源于“山越”之说,原始居住地在今江苏和浙江一带;有源于“长沙、武陵蛮”之说,原始居住地在今湖南湘江、资江中下游;有源于“五溪蛮”之说,原始居住地在今湖南、贵州之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瑶族的来源是多元的,包含了“长沙、武陵、五溪蛮”和“山越”。今天的学术界多主张瑶族为“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之后,共同特点为“盘瓠崇拜”。远古时期的瑶族先民,曾与华夏族同居于黄河流域。周代由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成为被称为“蛮”部落群体中的一员。秦汉时期,瑶族先民聚居于湘江、资江及洞庭湖沿岸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扩大了分布地。隋唐时逐步南迁至长沙、武陵、零陵、巴陵、桂阳、衡阳等郡,即今湖南大部分,广东与广西部分地区。元明清时期,瑶族已遍及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诸省了。瑶族迁入云南的时间,记载不尽相同,一说唐代云南就已居住有瑶族先民;另一说瑶族是明清时期迁入的。居住在云南的瑶族同胞,普遍认同其祖先于100多年前自广西迁入。
苗瑶两族由于主体分布的地带山水相连,以长江以南的湖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的山区为主要生存环境,为相互之间的往来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形成了以山地耕猎型为主导的经济文化类型。除了物质文化上的接近以外,社会组织如寨老制、石牌;民间传统信仰如盘瓠也多有类似。
两个民族不仅具有上述历史和文化上的密切关系,而且还有一些相似的民族特点,如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迁徙最频繁的民族之一。由于长期迁徙,形成难以磨灭的迁徙记忆文化如服饰、口头文学、丧葬等;相对集中、大分散、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地域广阔是云南省苗瑶分布的共同的最大特点;苗、瑶两族还形成跨国分布;两个民族的地方性族群众多,内部的语言文化差异比较大;民族内聚力比较强;社会发育长期停滞,血缘和地缘双重性质的农村公社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内部贫富分化、阶级分化不很明显等等。
当然,强调两个民族的共性,并不意味着否定他们各自还有鲜明的特点。实际上,两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瑶族比苗族的开放性要更大一些,表现在语言上有比较普遍的兼语现象,在宗教上受到内地道教的影响比较深,社会的分化程度较之于苗族要更加突出等等。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
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的语言都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与东南亚的孟族、高棉族等民族,在历史源流上有密切关系。从族源上看,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三个民族都同出于古代的百濮族群,居住相对集中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地区。根据现有的汉文历史文献,我国的孟高棉语族民族没有经过跨度大、长距离的迁徙,民族分化也相对较晚,很难在唐代以前的汉文献记载中将它们完全区分开来。
百濮族群也是我国南方古代一大族群,因种群繁多而被称为“百濮”。在古代南方,分布于东部的濮人大多与越人融合为一体,西部之濮则与孟高棉语族各民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汉晋时期,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先民被称为“苞满”“濮”“闽濮”等,主要分布于今云南保山及其西南地区。唐代,滇西及滇西南的一部分濮人,由于其内部在经济上、文化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开始分化为不同的族群,其中一部分被称作“望蛮”“望苴子蛮”,这一部分与今天的佤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另一部分濮人被称作“朴子蛮”,他们与今布朗族、德昂族有族源关系,主要分布在北至金沙江两岸,南达今西双版纳广大地区。元明清时期,濮人后裔进一步分化,出现了蒲蛮、蒲人、哈瓦、崩龙等称呼,他们与今布朗族、佤族和德昂族有直接的承续关系,分布格局也与之基本一致。
我国孟高棉语族各民族均为典型的山居民族,如佤族的阿佤山、布朗族的布朗山、德昂族的三台山等,是这3个民族最知名的聚居区。长期以来,他们主要分布在适宜稻作的亚热带地区,以旱地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纺织、茶叶种植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昂族有“古老茶农”之称,布朗族聚居的西双版纳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产茶区,而茶叶种植在佤族经济收入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这3个民族主要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社会发育相对滞后,直到现在,仍有极少数群众还在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同时,由于人口相对较少,这3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较多,如小乘佛教的信仰即来自傣族的影响,并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在当代社会,他们的传统文化也同样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和保存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教育素质,成为这些民族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他民族
除上述介绍的云南22个少数民族之外,云南少数民族中还有蒙古族、满族、回族3个外迁民族。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语支。元代落籍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因与其他民族杂居,其原有蒙古语已发生变化,在对外交流中多使用汉语或彝语,但蒙古语并未完全消失。满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满语支,17世纪40年代,大量满族入迁中原,汉族移居山海关外,满汉交错杂处,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频繁,满族逐渐普遍使用汉语汉文。到目前,仅有黑龙江一些边远地区满族聚居村寨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居住在云南的满族习用汉语汉文。云南的满族主要于清代进入。回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元代迁入中国内地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7世纪以来侨居中国沿海广州、泉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和波斯商人的后裔。在长期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交往发展中,逐渐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到明代初期形成了回族。史籍中记载大量回族人入居云南始于元代。1253年,即元宪宗三年,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回混合军10万人平大理国,这是大量回族入居云南之开端。回族普遍通用汉语汉文。但在回族内部交往中,还保留着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形成3种语言汇合的形式。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则使用统一的阿拉伯文经典。

5个。1.汉藏语系2.阿尔泰语系3.南亚语系 4.南岛语系5.印欧语系

把云南各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分为母语型、双语型、多语型和母语转用型4种类型。 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的40%以上;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人口的1/3。全省所有市县都有少数民族分布。人口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5个。 多民族构成了与相应的多语种。25个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使用汉语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操26种少数民族语言。其中,景颇族有两种语言,一是自称“景颇”的景颇族使用的景颇语,一是自称“载瓦”的景颇族使用的载瓦语。瑶族有两种语言,一是自称“勉”的瑶族使用的勉语,一是自称“布努”的瑶族使用的布努语。怒族有3种语言,即碧江自称“怒苏”的怒族使用的怒苏语,兰坪、泸水自称“柔若”的怒族使用的柔若语和福贡自称“阿侬”的怒族使用的阿侬语。这26种语言中不包括未定族称的克木人、芒人等的语言。 这26种语言分属汉藏、南亚两大语系的藏缅、壮侗、苗瑶、孟高棉4个语族,藏、景颇、彝、缅、苗、瑶、壮傣、佤德昂8个语支,其中藏缅语族中的白语、普米语、怒语(阿侬、怒苏、柔若3种语言)、独龙语等语言的语支未定。 属汉藏语系的语言有藏、景颇、彝、哈尼、傈僳、拉祜、纳西、基诺、卡卓(通海蒙古族语言)、载瓦、阿昌、白、普米、怒(阿侬、怒苏、茅若3种语言)、独龙语等语言。其特征为:在语音方面,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在语音上的重要特点。声调能区别词汇意义,在有些语言里,声调还能区别语法意义。声调同声母、韵母的关系很密切,三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为条件。声调同声母清浊而分阴阳,这一规律在整个语系中具有普遍性。汉藏语系语言的声调发展不平衡,从调值来看,数量最少的只有两个,最多的12个。壮侗语族、苗瑶语族之间声调的特点比较接近,都是四声八类系统,声调对应关系也比较明显。汉藏语系许多语言的元音分长短,以壮侗语族最为普遍,许多语言的声母有清浊对立,并存在共同发展的趋势。一部分语言还保留有复辅音声母,复辅音以二合的为多,还有少量为三合的。有些语言,元音分松紧两类。其作用主要是区别词汇意义,有些语言还能区别语法意义。在语法方面,汉藏语系各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比较固定。虚词种类较多,在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各语言都有一些形态变化,包括语音交替,增添附加成分、重叠等各种语法手段。在词汇方面,除藏缅语族有些语言有较多的多音节单纯词外,汉藏语系大多数语言的词主要由单音节的单纯词和多音节的复合词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其中有些词在语音上有双声、叠韵组成的现象。 属南亚语系的语言有佤、布朗、德昂等语言。南亚语系语言的特征:在语音方面,主要特点是辅音系统比较整齐。塞音清浊的对立比较普遍,有独立的清音送气系列。在孟高棉语族的不少语言中,有内爆发音作为前声门化鼻音和流音的情况。词尾塞音常常是不除阻的。元音系统比较丰富,元音常区分为高、前、中、后4级。长元音很普遍,但鼻元音不常见。除少数语言有声调外,南亚语系诸语言多数不是声调语言。在语法方面,句子的一般语序为主语—动词—宾语。形容词通常跟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后面。句法中也使用唯被动结构,常用前置词而不同后置词等。在词汇方面,词的结构通常是一个主要音节,有时前面可再有一个次要音节。大多数词根是单音节的。前缀和中缀比较普遍。 云南的少数民族,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语言环境不同,人口多少、聚居和杂居的情况也不同,各民族语言的情况和受其他民族影响的情况就有很大差异,因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现代语言使用的情况看,大致是这样:有的民族基本只使用本民族语言;有的民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有一部分人兼通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有的民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有一部分人还兼通两种以上民族语言;有的民族本民族语言消失,已通用汉语。因而,根据以上情况,可把云南各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分为母语型、双语型、多语型和母语转用型4种类型。 母语型。这类民族主要聚居在边疆地区,虽有一部分人(学生、干部、工人、军人等)通汉语,但其民族的共同交际语为本民族的母语。如怒江的傈僳族、迪庆的藏族、德宏的傣族、景颇族、西双版纳的傣族、沧源、西盟的佤族、澜沧的拉祜族、贡山的独龙族和怒族等。 双语型。双语现象在云南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象中较为普遍,同时又是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这类民族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居住在内地平坝地区和各民族交错聚居、杂居的地区,他们除了使用本民族语言外,已有一部分人兼通汉语,如白族、纳西族、壮族、蒙古族和杂居或分片聚居于内地的彝族、苗族和哈尼族中的一部分人,聚居或杂居于金少江和元江两岸的傣族有一部分人也兼通汉语。一种情况是居住在边疆地区人口较少的一些民族,他们除了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有一部分人兼通本地区另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如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的拉祜族、哈尼族、佤族都有一部分人兼通傣语。怒江的怒族、白族、彝族中的大多数人兼通傈僳语。文山的瑶族有一部分人兼通壮语。丽江的白族一般兼通纳西语。 多语型。这类民族一般人口较少,与邻近的民族联系密切,他们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兼通邻近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语言。如德宏的德昂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一部分人还兼通景颇语、傣语。宁蒗的普米族,除使用普米语外,一部分人还兼通藏语、彝语、纳西语,有的还兼通汉语。除上述民族之外,布朗族部分人兼通傣语和佤语,阿昌族部分人兼通傣语、景颇语,基诺族多数人兼通傣语和汉语。 母语转用型。这类民族本民族语言已消失,而通用汉语。回族、满族历史上已通用汉语。云南水族的本民族语言也基本消失。除上述民族外,昭通的彝族和昆明市郊区的白族大部分已通汉语。内地民族杂居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各有一部分青少年只会讲汉语,已不懂本民族语言。 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杂居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群众和内地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教师、工人、医务工作者、解放军、公安干警等,他们在长期与当地少数民族一同生产、生活和建设中,许多人不同程度也掌握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这些人既能使用汉语还兼通一种少数民族语言。 云南是个边疆省份,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3国的边界线总长4061公里。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彝族、哈尼族、有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16个少数民族分别与3国跨境而居。境内外同一少数民族大多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本民族之间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样:“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的。” 云南的多民族、多语种构成了与其相适应的多文种。云南少数民族原有文字种类很多。据50年代调查,原有民族文字的11个少数民族中,共有23种。其中,傣文5种:西双版纳傣泐文、德宏傣纳文、傣绷文、金平傣文、新平傣文。纳西文4种: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和外国传教士拟制的拼音文字。傈僳文3种:一种为维西傈僳族汪忍波创造的音节文字,另两种为外国传教士所拟制。彝文2种:彝族原有文字(又称:老彝文)和外国传教士所拟制的拼音文字。景颇文3种:1种景颇文和2种载瓦文。藏文同西藏藏文。苗文、拉祜文、佤文、独龙文(又称日汪文)各1种,均为外国传教士所拟制。除上述22种民族文字外,历史上还有“方块壮文”、“方块白文”、“汉字式哈尼文”和“方块瑶文”。 这些文字的字形和体系相当复杂。傣族的傣泐文、傣纳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皆来源于古印度梵文字母系统,都是拼音文字,与泰国的泰文、缅甸的缅文、柬埔寨的柬埔寨文和老挝的老挝文同属一个体系。傣泐文与泰国清迈一带的傣允文(兰纳傣文)和缅甸景栋的傣痕文以及老挝寺院中所使用的经文,从字母形式到拼写法、正字法都是一致的,只在书法上有些差异,实际上是同一种文字。藏文是公元7世纪由图弥三菩札仿照当时梵文体系的那伽俐体创制的。老彝文、罗罗文、毕么文、西波文、韪书等。关于老彝文的起源和历史沿革,无定论。老彝文在彝语东部、南部、东南部方言区比较通行。纳西族的东巴文,发展到近代已有少数的形声字,也使用假借的方法,但基本上是一种象形表意字文字,这种文字大约创制于晚唐时期。纳西族的哥巴文、玛丽玛萨文和傈僳族汪忍波1924年创造的傈僳文,都是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字形略象汉文,但笔画比汉文简单。纳西文、傈僳文和载瓦文各有一种是用拉丁大写字母颠倒正反形式表示声母和韵母的拼音文字。苗文、哈尼文和一种傈僳文,其字母字形有方的、圆的、大的,也有小的,这3种文字的特点是每个字由一个大写字母和一个小写字母组成,大写字母表示声母,小写字母表示韵母,韵母可放在上方、右上角、右侧、右下角,以位置的高低表示声调的高低。新平傣文、方块壮文、方块白文和方块瑶文是以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一部分借用汉字,一部分在汉字的基础上通过增减笔画而创造的。其余的拉祜文、佤文、独龙文等文字均为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这些文字在历史上使用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比较通用,如藏文、傣泐文、傣纳文和景颇文;拉祜文、傈僳文和苗文主要在信教群众中使用;有的虽在很少一部分地区使用,如汪忍波创造的傈僳文,只在维西县几个区的傈僳族群众中使用;纳西族的玛丽玛萨文,只在维西县自称玛丽玛萨的一部分纳西族居民中使用。除汪忍波创造的傈僳文和纳西族的玛丽玛萨文是本民族农民自己创造自己使用外,其他文字几乎都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 这些文字中,除藏文、傣泐文、傣纳文、彝文和纳西族的东巴文有较丰富的手抄本或木刻经文和其他文献资料外,其他文字留传下来的资料很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50年代起,党和人民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和组织专业队伍,对哈尼、傣、傈僳、拉祜、纳西、佤、景颇、苗、彝、白等10个民族语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先后帮助哈尼、傈僳、纳西、佤、景颇(载瓦支系)苗、壮等7个民族创造了9种文字(其中哈尼族、苗族各2种);帮助傣、拉祜、景颇(景颇支系)3个民族改进了4种文字,其中傣族为2种。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帮助独龙族在原有文字(日汪文)的基础上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方案(草案);根据苗族人民的要求,帮助苗族改进了滇东北老苗文;开展了对原有彝文的规范工作。除属彝语北部方言区的彝族可用凉山规范彝文外,其他5个方言区则在原有彝文的基础上,规范一种以表意为主的彝文方案。 到1989年,云南已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独龙族等14个民族正在推行或试行22种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教育、社会扫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可以说云南是民族语言文字的宝库。在历史长河中,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以自己语言文字为标志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使祖国的文化宝库更加丰富。在社会主义时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被开发和利用,在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来源:云南民族文化网)

  • 云南名族风情文化有哪些?
    答: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根据语言之间的异同,又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语支”;同语支的语言关系最密切,保留的共同点也最多。语支之下又包括若干语言。按照语言的分类法,云南境内的25个少数民族语言可划分为2个...
  • 请问大理方言属于什么语系什么语族呢?
    答:汉藏语系(英文:Sino-Tibetan languages)是语言系属分类的一种,分为汉语族和藏缅语族,是用汉语和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457种语言。一般认为这个语系至少包含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以及壮侗语族,共计约四百种语言。藏缅语族不但分布广,而且语种多、差别大,这意味着藏缅语族源远流长,...
  • 请问谁知道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啊 ,高手帮忙回答一下啦_百...
    答:蒙古族主体: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但云南蒙古族说一种彝语支的语言)回族:汉藏语系汉语支汉语 (但海南岛的回族说一种混合语,叫做“回辉语”,是南岛语族的占语的一个语言跟汉语混合形成的语言)普米族:藏缅语族彝语支 独龙族:藏缅语族羌语支 怒族的语言也分不同的语支,其中分为怒苏语和一...
  • 少数民族语言分为几个语系
    答: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按照语言谱系分类,主要分布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个语系。2. 历史上,这些语言曾被称为“印支语系”,并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3. 壮侗语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侗台语族”。4. 汉语在语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并且使用者数量庞大,约有9680多万人(...
  • 云南26个少数民族有哪些
    答:2、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3、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4、布依族 ...
  • ...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中国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几个语系
    答:1、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和满族通常使用汉语。其他民族则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一些民族甚至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语言。例如,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则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总共分为五个语系。2、汉藏语系包括壮侗语族的壮语、侗语、傣语等;藏缅语族的藏语、...
  • 云南的民俗文化
    答: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根据语言...
  • 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6个语系。( )
    答:当前中国56个民族共有100多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在文字方面,中国有29种文字,包括汉字和28种现行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汉语中,又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话等方言。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壮语、侗语、苗语、瑶语、藏语、...
  • 少数民族彝语类是什么意思
    答: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语言被称为彝语。彝语是一种以音节为基础的语言,有许多不同的方言和语系。在中国,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根据统计数据,彝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彝语类指的是彝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家族,包括彝语、苗语、侗语等多种语言。彝语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
  • 中国的56个民族按语系分类怎样分?
    答: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使用约130余种语言和30种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汉语是汉族的语言,也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同时也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除汉族外,许多少数民族也使用或兼用汉语。现代汉语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