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采用哪些方法解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问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6
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我国的的通货膨胀与解决措施


市场营销专业 资晓霞

通货膨胀的经典定义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过程”,不管是什么因素推动的,只要度量物价水准的指标持续上升,就可以认定经济体系中已出现了通货膨胀。

纵观我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最近几年的房价、食品价格的飙升,股票市场的牛市,形成了很多的过热投资和不良信贷,我国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通胀压力。可以说,我国的通货膨胀以及越来越显性化。

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正悄悄的降临我国,为了避免我国经济出现畸形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调整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提高利率,降低工资水平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分析下我国的通胀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其次,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

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

第三,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

最后,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下面根据以上原因对通货膨胀问题对症下药,笔者认为,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既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多种不同的病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在都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3、对外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4、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5、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措施真正到位。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

6、降低劳动工资水平,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降低劳动工资水平,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

我们应该清楚看到的是: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市场,搅动中国经济;出口通胀双顺差,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盲目在股市和房地产行业追涨,以为政府会调控、保持稳定;发展时期产业投入;奥运拉动;国际经济宏观拉动;80后消费观进步……这都造成了大量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可以预计,到2008以后,前期的投资和宏观市场运营的效果将会显现: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内需不足,物价高低不均。

虽然说政府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措施相应改善了一部分,但中国存款利率提高,只追美元的结果是人民币风险增大:美国现在被次级房贷拖住了阵脚,但早晚会摆脱的,因为欧洲经过6年的经济低迷,终于迎来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本次下降只是一个小波动,所以中国政府要警惕人民币高利率的风险。这些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毕竟,通货膨胀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如果处理措施不当,对国家的经济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相反的经济现象,治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抑制通货膨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是:(1)控制纸币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具体说,我国一般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提高存货款利率,吸收存款,减少贷款,从而减少纸币的流通量;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2)努力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有效供给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这样既增加了商品的供应量,又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既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又保证了经济的发展。 抑制通货紧缩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

一. 通货膨胀简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发生过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针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形式,M�6�1布朗芬伦纳和F�6�1D�6�1霍尔兹曼将其归纳为四种类型:
1.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普遍的超额需求状况。
2.认为通货膨胀是总的或人均的货币存量或货币收入的增加。
3.认为通货膨胀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物价水准上涨,它的预期是不完全的,它会通过成本提高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它不会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它比某种“安全”速率变动地更快一些,它由“货币”方面的问题引起,它是扣除了间接税和补贴的价格度量,而且它是不可逆转的。
4.认为通货膨胀是由外汇汇率或黄金价格度量的或是由黄金 超额需求或官方汇率计算的外汇额需求表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
第一种是从基本现象上给出对通货膨胀的描述,没有指出这一现象的成因。马克思给出的“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造成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即属于此种类型。第二种试图给出通货膨胀的原因,但仍然停留在基本现象层面,而且主观的倾向于收入因素,它可以概括某些通货膨胀的成因但很不全面。第三种也是突出强调是由货币方面因素引起,并给出了通货膨胀的某些属性,特别强调了不会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这是很有意义的,但它没有进一步剖析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没有找到问题的实质。第四种给出的是一种货币层面的现象表述,从根本上放弃了对其内在成因的探求。
我们认为通货膨胀仅仅是一种总供给对总需求比例降低的强烈反应。它通常表现为一个价格水平持续上升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且趋势不可逆转,这一过程的不可逆转是由消费者心理预期失衡造成的。而这一过程可以由经济系统中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化(如货币发行、需求、成本、经济结构、预期、垄断等)引起。
对于通货膨胀的理解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 总供给对总需求比例降低可以表现为多种情况。比如欧洲黑死病后期出现的通过膨胀,是总需求减少,总供给减少比例更大造成的;16世纪白银涌入西班牙造成的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增加,消费者总体需求增加而总供给不能跟上引起的;1918-1920年间前苏联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产品总量短缺,再加上连年战争,生产得不到恢复,战时共产主义的分配物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造成的。
2. 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发行、需求、成本、经济结构、预期、垄断等因素引起,但最终影响的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对社会不信任程度增加,动摇了对社会经济水平的合理预期,这便能够把经济因素中微小的不合理无限放大,甚至造成治理措施不力和社会动荡。
3. 由于国情不同,对于价格总水平上升多少才算通货膨胀各国尺度不同,因此说它是一个与社会结构合文化相关的主观判断指标。比如西方国家物价上涨水平达到5%就可以称为通货膨胀,而我国上涨10%对社会的影响还不明显,这是由于东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差异造成的。

二.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金融市场中,货币需求随收入Y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利率R增大货币需求减小,且M与价格水平成正比,故得方程:
M=(kY-hR)P (1.1)
其中k,h为常数。我们认为货币供应L由政府调控,所以总是可以满足货币需求,则有:
R=-lM/hP+kY/h (1.2)
即IM曲线,它表示金融市场均衡,以及价格水平不变条件下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在产品市场,GDP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提供的所有劳务的价值总和,它可以分别从生产、收入、支出予以表述,即:
Y=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1.3)
从支出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即家庭部门需求C,生产部门投资需求I,政府部门支出G,外国对本国产品和劳务需求减去本国对外国产品和劳务需求得来的净出口X,则:
Y=C+I+G+X (1.4)
I=e-dR (1.5)
X=g-mY-nE (1.6)
E=q+vR (1.7)
将(1.7)代入(1.6)有:
X=g-mY-n(q+vR) (1.8)
整理前式有:
R=(a+e+g-nq+G)/(d+nv)-(l-b(l-t)+m)Y/(d+nv) (1.9)
该方程给出了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满足产品市场上投资总是等于储蓄的基本关系,即IS曲线。通过IS及LM曲线可知需求价格关系。

Y=(θ2+G)/θ0θ1+M/θ0P (1.10)
θ 0=k+(l-b(l-t)+m)Y/(d+nv)
θ1=h/(d+nv)
θ2=a+e+g-nq

在所有常数给定时,Y与P成反比,若P无限高,则只有(θ2+G)/θ0θ1部分,即固定需求。若P很低则变动部分会很大,若Y已经超出生产能力水平就会出现短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对曲线产生影响,变动政府支出G,等于变动常数项,总需求会左右移动。变动货币供应量会改变曲线形状,向某一方向弯曲(如图1),这就给政府调控总需求留下了余地。
总供给水平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决定,包括人力因素和非人力因素。非人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生产资料,人力因素主要由就业数量、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决定,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短期内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在短期内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稳定,那么在PY图中供给曲线AS就是一个垂直于Y轴的不随P变化的直线,而总供给的改变就由就业数量的变化决定。
e
P P AS
总需求价格曲线 b
d
a AD3
货币发行量增加 c AD1
货币发行量减小 AD2
0 (θ2+G)/θ0θ1 Y 0 Y2 Y1 Y3 Y
(图1) (图2)

在图2中,需求曲线AD1与供给曲线Y1在a相交,那么a点的价格就是总的供求平衡时的价格,这时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供求关系稳定的情况。如果现有供给能力不足,只能如Y2所示,Y2与AD1相交于b点,我们看到由于总供给能力不足引起的总体价格升高,总体价格持续性升高被习惯性称为通货膨胀。若总供给能力能够增加到Y3所示的程度,Y3与AD1相交于c点,我们看到由于总供给增加引起的总体价格下降,总体价格持续性下降被称为通货紧缩,这些都是符合供求变化规律的。下面针对不同诱因的通货膨胀现象根据图形给出简要解释。
1. 增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图1中我们看到货币发行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上弯曲,在总供给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于总供给曲线相交位置上移,代表总的物价水平上涨。我们说在初始阶段这是由于在增发货币后消费者消费欲求增加而总供给跟不上造成的物价水平上涨,一般而言在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稳定的条件下它是缓慢、平和而持续的,可以比较容易的通过政府对社会总供给能力或者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来控制;而在政治经济情况震荡剧烈的时候就可能使人们增加消费的心理转变成对物价水平的平稳恢复失去信心,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不信任,对现有社会结构的敌对情绪,这个时候由于大众行为形成了对货币流通方向和速度的强势控制通过政策手段达到扼制调整的目的就比较困难。比如中国抗日战争到建国前的通货膨胀就是如此,当国民党政府希望控制物价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人民的恐慌了,为了完成内战战备的需要也只好将错就错继续增发货币。
2. 需求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中某一群体的收入和积累正好达到了满足自身生活水平提高底线的时候就可能有一大部分社会需求在短时间内被调动起来,而这个时候由于总供给的不足就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如图2 中某一时期总需求曲线由AD2突变为AD3,受到供给能力不足的影响也会引起价格的持续上涨。它将随着这一群体的需求逐步被满足而逐渐消退,比如90年代出现在我国的抢购风潮就是如此,虽然这种通货膨胀可以由不同的因素引发,但是人们收入和积累增加带来的消费能力的增强是它能够持续的原因所在。在收入层次比较合理的社会中社会需求平稳释放,社会经济平稳运行,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而我国当时的情形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过程的附属产物。
3. 其他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
汇率大幅降低会使以本国货币结算的交易金额大幅度增加,并刺激出口,使净出口大幅增加,这就相当于增加了本国的货币投放量,从而促使了通货膨胀的产生。在图1中表现为固定支出中q增加造成的曲线的右移。
某些企业(比如能源、矿产)的生产成本提高使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从而造成一个时期内社会各部门相继提高价格而引发价格上涨,在图1中表现为固定支出e增加造成的需求曲线的右移。垄断造成的通货膨胀也是如此。事实上此种行为造成的价格上涨是比较平和的,它的持续是由于社会各部门的反应延迟造成的,在一定时期之后自然恢复平稳,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作用很小。
另外,相似项目短期内投资过大也可能引起通货膨胀,这就是一个总需求被突然放大的情况,过多的资金追求一定的商品必然造成价格上涨。同时这一过程还存在银行方面现金紧缺,某些项目缺乏后续资金而难以继续运作,社会需求由于工资的发放而放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货币发行量往往没有太大作用,而且可能由于取款困难引起社会恐慌。针对于此我们说保证投资与储蓄比例的合理性是必要的,重要职位人员的道德考察是必要的,项目评估是必要的。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增大社会供给能力,适当上调并稳定基本消费品物价,跟群众解释清楚现在的经济状况避免社会恐慌,要适当控制不急需的长期投资,适时的调整金融证券市场让资金回流到储蓄上增大储蓄的比例。

很多时候通货膨胀的产生并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某些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比较明显,某些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比较隐蔽罢了,但这一切都表现在供求关系变化层面,因此我们说在通货膨胀研究中没有新的理论,只要根据不同外部条件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就可以判定。通货膨胀和一般价格调整的区别只是作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影响较大而已。同样可知通货紧缩也是供求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困扰我国的通货紧缩是由于两方面因素引发的,首先是分配结构问题,其次是货币滞存问题。

二. 通货紧缩简论
一.我国现阶段通货紧缩的诱因
我们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通货紧缩现象是由于分配结构不合理和货币滞存造成的。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劳动能力不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而在城市发展中对进城农民工的需求有限,再加上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造成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实施缓慢,占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切实的改善。宏观来看就是社会总需求不能被有效调动而又存在着大量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提高的人口,这样总供给的相对过剩可以构成通货紧缩。再看城市方面,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产品,经出卖得到货币收入,这一货币收入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最后到达欲以之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手中,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货币量小于最初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量,我们就说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货币滞存。货币滞存可以表现为家庭和企业的货币窖藏(因非交易目的而持有现金)、银行存差(商业银行存款额大于贷款额的差额)等。货币滞存使货币供给量中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长期积累的货币滞存可以形成通货紧缩。这种滞存可能由社会经济体制、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人们预期不良、经济安全感减弱引起;也可以由民族文化中积淀下来的消费习惯引起。前者表现为自我保障意识增强,缩减消费和投资;后者表现为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消费欲求下降。在整体上都表现为包括窖藏在内的储蓄增加,银行存差加大。在我国现阶段的通货紧缩现象是由上述两种原因共同促成的。这是由现代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力度不够,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某些与西方社会现代化思想抵触的东西有较深的群众基础,以及各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等因素决定的。

二.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法
我国的通货紧缩表现为总体需求的不足。在图2 中,定义Y1为现有供给曲线,AD1为应当与之相适应的需求曲线。而我国现有的需求曲线为AD2,明显可以看到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价格偏低,如果企业希望发展只好走打价格战以争取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的路子,这和现实中的情况是相同的。我们说改变通货紧缩的现实,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给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使总需求曲线由AD2的位置恢复到AD1的位置,增加总需求。我们看到扩大内需的政策提出以后我们的内需拉动大部分是靠增加政府支出G的方式实现的,这种固定需求的增加致力于改变社会整体的投资环境,而投资环境改变对需求的拉动作用在短期内是不明显的。我们前面提到在短期内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稳定,而总供给的改变就由就业数量的变化决定。如果我们能够增加就业数量就可以达到提高总需求的目的。
对于已经供给相对过剩的社会在现有的经济部门中增加就业数量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们提出采用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集中征调以从事风沙源治理、植树造林、水网改造等大型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的方案,项目资金和劳动者报酬以增发货币形式支付。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首先,这些项目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只是一直以来都认为它们是占用大量资金又很难在短期内看到经济效益的项目而无法实施。直接增加城市居民工资待遇不会有附加的社会效益产生,而这些项目的建设都有相当大的社会效益,还能够平衡现有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各种弊病,构造更加合理的经济环境。其次,这种劳动密集型项目在生产资料和工具方面不会大量占用资金,它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基建项目,因此就不会由于对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过大冲击而引起通货膨胀。第三,主要项目费用发放给本来没有什么收入的劳动者,潜在的社会需求可以直接得到释放,这就起到了拉动内需的作用,并且达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而如果是直接增加对原有城市居民的货币投入就可能在短时期内增加货币滞存,而在未来的某个时期这一部分收入和积累又可能突然释放而引发通货膨胀。第四,由于这些项目往往有地域因素存在,就使得这一部分资金的流通范围相对狭小,这就不会直接对现有的供给部门造成大的冲击,而是比较平和的汇入其中。第五,由于地域性因素和项目行为的长期性,它在刺激需求的同时刺激相关社会部门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并会逐渐构成一个完备的经济系统,如果能够使人群依托于某些小城镇,无疑会对小城镇建设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符合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六,与新兴行业的产生不同,它对社会总供给的增加不会以商品和劳务形式直接汇入到经济系统中,这就不会对本已过剩的社会供给雪上加霜,因此必然会对通货紧缩的治理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那么这样大规模的增发货币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呢?我们认为不会。首先,它是对社会上新增长的劳动价值的肯定,这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新兴行业的崛起,而与其他新兴行业不同,它的社会价值是无需论证而人所共见的。对新增价值的肯定采用政府增发货币形式拥有社会认可的理论基础。其次,它的实施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一个时期开发项目的多少,需要人员的数量都可以直接控制,就算有些闪失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那样难以控制的局面。第三,如上所述,我国当前的供给能力过剩并存在相当大的开发空间,这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而这些项目的资金是可以在平缓可控的前提下汇入经济系统中的,所以说不会发生社会需求忽然放大所带来的通货膨胀。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初始阶段不要同时上马过多的项目,这样可以给各个供给部门一个充分的反应时间。要选择一个整体经济运作相对平稳的时期开始实行,以免公众把同时发生的不良经济现象与之相联系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要低调操作,以免别有用心的人以此大肆宣扬通货膨胀的消息,造成民众不必要的恐慌。要保持汇率稳定,避免金融市场对此事件的恶意炒作。要保证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供应充足和物价稳定。这些都是初始阶段所必须考虑的,而在方案平稳运行之后对于某些方面的要求就可以适当放宽了。
在经过对通货膨胀理论模型的研究之后,我们认为上述方式对于扩大内需,消除通货紧缩是行之有效且立竿见影的。而这个过程又可以与城镇化建设、农村人口转移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相结合,是一条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问题是正常的经济问题,从经济学来说,任何社会经济都处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动态平衡中。 一般有国家发改委来管理,手段似乎是宏观调控。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市场上的货币都是有规定的限制,通常会采取税收,增加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发行国债,加息等方法抑制市场投资过热。

一般都采用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通过两种政策的或紧或缩,来调节

通常情况下会采取扩大内需、减员增效、货币减持、增加储备等方法来缓解。

  • 国家采用哪些方法解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问题
    答: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稳定社会预期等。具体措施包括:1. 调整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2. 调整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总需求。3.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供给。4. 稳定社会预期...
  • 对付通货膨胀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答:1.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削减财政支出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支出而减少政府的需求,从而缩减总需求。其措施主要有:减少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削减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企业与个人的税收...
  • 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一般包括以下措施:(1)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削减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二是削减转移性支出,包括各种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尽量消除财政赤字,控制总需求的膨胀,消除通货膨胀隐患。(2)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可以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降...
  • 通货膨胀怎么办国家
    答:一、宏观货币政策调控 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国家一般会选择调整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物价。二、加强财政管理 国家会采取财政措施,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控制政府投资规模,同时加强对价格的管理和监督,避免不合理的涨价导致进一步通胀。三、保障基础民生用品供应 为了...
  • 通货膨胀怎么办可以这样解决
    答:5.国际合作:政府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应对通货膨胀。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手段,来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6.个人和企业的应对措施:个人和企业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例如,个人可以调整投资策略,增加储蓄和投资,以应对通货膨胀的风险。企业可以调整生产...
  • 通货膨胀国家会采取什么政策
    答:法律分析:通货膨胀时,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有:1、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存贷款利率;3、减少货币发行量;4、执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即有预算盈余);5、提高税率;6、增加银行的“定向票据”;7、减少贷款发放量;8、减少政府财政招标采购量等。通货膨胀时期一般采取紧缩...
  • 如何解决通货膨胀
    答: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
  •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各实施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通货膨胀时,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有:1、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存贷款利率;3、减少货币发行量;4、执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即有预算盈余);5、提高税率;6、增加银行的“定向票据”;7、减少贷款发放量;8、减少政府财政招标采购量等。通货紧缩时,国家就要实施积极的财政...
  • 通货膨胀的国家措施
    答: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一种调节总需求的宏观间接控制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总需求,并促使总需求更近于维持充分就业和物价比较稳定所需求的水平。在经济出现总需求过度,并造成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时,便采用限制性货币政策来抑制这种通货膨胀。(这种政策主要是国家...
  • 国家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答: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