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黄梅戏昆曲有什么相同之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京剧黄梅戏昆曲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民族艺术的精萃。

  昆剧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简称昆腔、昆曲或昆剧。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它的发展,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借张野塘、谢林泉等到民间艺术家的帮助,总结北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宛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行当概述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的唱工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的念功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的做工(一)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的做工(二)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行当塑造的现代人物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一)
  ·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花旦行当的代表人物(二)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行。

  “弋阳腔”也叫“高腔”,诞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地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掘取精华。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就形成了“京腔”。

  逐渐,“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也改演“京腔”戏。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辉煌了一段时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全国各省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演戏庆寿。首先,“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来。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当时,被统称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为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的庆典演出结束后,没有南返,留在了北京。从当年的十月中旬起,他们就转入民间戏曲舞台献艺了。

  “徽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带,所以,又被称为“安庆徽”。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声腔以〔二黄调〕为主,以〔昆腔〕、〔徽调〕、〔吹腔〕、〔四平调〕为辅,十分丰富。“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四大徽班”能同时走红于北京,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同是“徽戏”,却各具特色。“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戏;“四喜班”擅长演以“昆腔”见长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久看中老年的戏,乍看童伶戏,顿觉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精于翻扑跌打,擅长武戏,而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武打场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瞩目。

  “徽”、“汉”两个剧种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再加上受北京语言的影响,声腔逐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发生变化后的唱腔称之为“京调”。

  “徽戏班”的挑梁演员程长庚和“汉戏班”的著名演员余三胜,为了生计,北上至京,分别加入了当时在北京的“三庆班”和“春台班”。北京唱念俱佳的“票友”张二奎“下海”后,从“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他们的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凭借自己精湛的唱念功力和渊博的艺术才能,在“京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地方戏曲“声腔”、“表演”之精华,融会贯通,纳为己用。他们保留了“徽戏”的激昂,“汉戏”的委婉,吸取了“昆曲”的小巷,随时可以听到对“四大徽班”的赞扬之声。“徽戏”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戏园几乎都被“徽戏班”占领。

  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汉戏”的〔西皮〕。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

  “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大的“徽戏”所占领。“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静穆、“乱弹”的繁茂,对“京调”进行了不间断的创造和革新,逐渐使其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终于,在咸丰年间,一个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晋京,到京剧的诞生,大约经历了六十年左右的孕育过程。

  京剧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 这个贴子最后由fengling在2005-1-4 10:46:02编辑过 ]


  冬日的一轮红日下站立着无所畏惧的射手。他们是后羿的传人,可以在凛冽的寒风中用最乐观的心情追寻自由的梦想。



  • 中国戏曲种类及特点
    答:2、越剧: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3、黄梅戏: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 怎样区分京剧昆剧越剧川剧豫剧黄梅戏
    答:一家之言哈 京剧:音很高,用假嗓,发音比较接近普通话 昆曲:灰常慢,文辞非常之文雅,吴侬软语,北方的孩纸不看字幕估计听不懂 越剧:小清新,以江浙方言为主,速度比昆曲快 川剧:四方方言特点明显 豫剧:河南方言特点明显,个人感觉唱腔比较直 黄梅戏:小清新,比较接近普通话 其实你多听听自然也就...
  • 戏曲的种类及特点(表格)
    答:还有,戏曲有没有共同的特点,有哪些?戏曲最大的共同特点是虚拟化,程式化。虚拟包括虚拟化的动作和虚拟化的空间和时间。程式化,就是动作要按照规定的做。比如京剧。特点:技术上概括起来就四条。1有声必唱。2无动不舞。3不许动作写实。4不许实物上台。至于艺术上的特点就很多了。像百科里说的 京剧...
  • 几个主要戏曲剧种及简介
    答:1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越剧、秦腔、评剧、豫剧、川剧、黄梅戏等。2 昆曲(Kun 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贯云石做过...
  • 中国戏剧的种类有哪些呀还有特点
    答: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
  • 越剧 京剧 昆曲什么的戏曲有什么区别么?
    答:4、服饰不同:越剧中的花旦多以纱布的为主、水袖较长,小生多以巾头、生帽、束腰,老生胡子粘上去,总体妆容较淡;京剧和昆曲中花旦多用包头装扮,妆容较浓厚。5、唱腔不同:越剧唱腔较为柔美,听起来十分惬意,一般为女小生居多;京剧唱腔较大气、铿锵有力;昆曲唱腔婉转、优雅、唱速缓慢。参考资料...
  • 如何评价京剧、越剧、昆曲?
    答:第一次看越剧,是茅威涛和陈辉玲的《陆游与唐琬》,被茅惊呆了,感叹,戏曲的扮相、身段竟也可以这么美,被迷得不行,后来,看遍了她的所有作品,《五女拜寿》,《何文秀》,后来又看了王君安,君安是真小生气质,干净不油腻,跟茅年轻时的扮相也有得拼。尤其是微微欠下身,一边扶扇子,说一声“请...
  • 八大剧种 八大剧种有哪些
    答:4、黄梅戏: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它也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5、评剧:评剧曾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除京剧外,中国评剧院是全国唯一一个带国字头的地方戏曲剧院。6、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之母,它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
  • 黄梅戏和昆剧和京剧有什么不同
    答:京剧显得贵气些,豫剧则偏粗犷。至于黄梅戏和昆曲、越剧在风格婉约上的近似,大概是因为都是南方剧种,但三者还是有很多不同。譬如越剧擅长才子佳人戏,风格上却不像昆曲阳春白雪得有些晦涩,黄梅戏源自乡间村里,则难免乡土气重些
  • 黄梅戏是一种地方戏种,与国粹京剧比起来,黄梅戏表演方式有哪些优势?
    答: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