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厉害的皇帝有谁?谈谈你的感受,我说的是东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东汉比较有作为的皇帝都有谁?

光武帝刘秀: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称帝。明帝刘庄:明帝,刘秀的第四子。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
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以孝治理天下。
汉文帝刘恒——开创文景之治,实行“三十税一”,奖励农桑。汉景帝刘启——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成功平叛吴楚七国之乱,稳固皇权。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进一步巩固了皇权。盐铁官营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发动对匈奴战争,开拓疆土,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是汉和帝刘肇,堪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典范,是有能力有手段的君主,也是勤政爱民的明君,假如多给他三十年,可能东汉的历史就会被改写,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如,他就是英年早逝,活了27岁就死了。

为什么说他有能力呢,首先这个孩子从小就活得不容易,他本是宫中贵人所生,却一直被养在窦皇后膝下,窦皇后当然不是真心喜欢这个小儿,就是怕自己以后不能生儿子,为日后筹谋罢了。窦皇后也是个能干的,天天吹枕边风就把刘肇送上了太子宝座,然后呢自然把她的亲生母亲给逼死了,避免将来跟她抢太后的位置,此时的刘肇才四五岁,他什么都不知道。

窦皇后自然开始把持朝政,使得朝中变成窦家人的天下,渐渐地野心越来越膨胀,打起了刘肇的主意,这孩子年龄虽小但不笨,他渐渐也看出些端倪,关于他真正的身世他也听到点风言风语,何况还有朝中老臣的支持和帮助,14岁的他就和窦家的一群大人斗争,不仅没输还成功夺回了政权,窦家那些外戚势力都被他铲除干净。

等到他真正掌权后,他的实力展现出来了,从早到晚都在处理国家大事,而且真心为百姓考虑,多次减轻百姓负担;在吏治方面也没有任人唯亲,而是吸取教训,重用了真正有才干的人,所以整个朝廷的风气也有了大改善,总之在他的励精图治下,东汉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光时刻,创造了“永元之隆”,所以他的能力无需怀疑。
可惜他无法向天再借一百年,甚至连多一天就借不了,27岁的他就病死在洛阳,东汉帝国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最终分裂亡国。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但是后来由于皇帝年纪小,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公元25年登基
公元57年去位
光武帝(刘秀)8
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在位32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公元57年登基
公元75年去位
明帝(刘庄)
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在位18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至今仍存.

公元75年登基
公元88年去位
章帝(刘炟)
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在位13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公元88年登基
公元105年去位
和帝(刘肇)
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在位17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公元105年登基
公元106年去位
殇帝(刘隆)
出生:公元105年--去世:公元106年(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公元106年登基
公元125年去位
安帝(刘祜)
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在位19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公元125年登基
公元144年去位
顺帝(刘保)
出生:公元114年--去世:公元144年(在位19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公元144年登基
公元145年去位
冲帝(刘炳)
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
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公元145年登基
公元146年去位
质帝(刘缵)
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公元146年登基
公元167年去位
桓帝(刘志)
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在位21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公元168年登基
公元189年去位
灵帝(刘宏)
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在位21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公元189年登基
公元220年去位
献帝(刘协)
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

都在这里了,希望对你有用!

个人看法,真正在东汉最突出的两个皇帝:光武帝刘秀 孝明帝刘庄
光武帝刘秀相信我不用说了,颠覆王莽政权,颠覆更始(刘玄)政权,更有光武中兴的美称。开国元首对刘秀的评价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要知道,始皇帝,孝武皇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在元首眼中不过尔尔,而光武帝却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多的不用我说了把。

孝明帝刘庄: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因此,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开战。十六年,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自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65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诸国、耿恭守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然是光武帝刘秀了,别的实在是不行,刘秀出身富农,统一天下用了17年,只比刘邦多用了2年,也是个难得的帝王了。

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汉室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更始、赤眉和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二十余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使后汉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

您好

就汉朝而言,明帝重师长 ,限制外戚功臣豪强,国富民安。但在西汉前期诸帝皆有所为,在汉代影响并不算大
高祖创立汉朝;;文帝平定诸吕;武帝开疆扩土;景帝,昭帝,宣帝虽治国未必高于汉明,但在位之时国库殷实;光武帝复国之君 以上诸人,影响皆大于汉明
另外元帝,成帝之流,虽治国无方,但元帝改革,成帝淫乱,导致汉朝日暮,对于汉朝的影响不下于明帝【如果您说的影响不单单指正面的话】

就东汉而言,刘庄可以说是除光武之外影响力最大的皇帝:
东汉皇帝自和帝之后,无一满二十岁,且不掌权,影响甚微
掌权的前四帝中,光武复国之君,文治武功,影响第一。另外章帝掌权仅12年,又奉行休养生息之道;和帝用宦官导致政权分散,影响皆不及刘庄
【东汉获得庙号且没在献帝时废除的皇帝只光武,明帝,和帝三人】

在中国历史上,明帝的经营西域 ,治理黄河,注重农业科技可谓有一定影响。
但在中国几百皇帝中,也就中等吧
前文也已提到了,一些极端开明或堕落的皇帝对一个朝代的影响很大;而诸如明帝等守成之帝,则影响就要打折扣了

答案已经修改过了,均系自己手打
望对您有所帮助

汉光武帝开创了东汉王朝,这是漏不掉的。

再来是明帝和章帝,这两个皇帝跟汉武帝一样,击溃匈奴军团,扩展大汉领帝,他们两个统治的传段期间,达到了东汉的最高峰期,史称明章之治。

  • 汗顺帝刘保是个怎样的皇帝,汗顺帝下一任皇帝是谁呢?
    答:为了平息战乱,把全国的兵权交给了岳父的儿子。最后,他毒死了东汉王朝的第十位皇帝。汉顺帝刘宝,生于元初二年(115)。他是汉安帝刘祜的唯一儿子。他的母亲是李氏,一个宫女。在东汉时期,太后和太监总是和皇帝一起玩。皇帝没有实际的话语权,一切都取决于太后。然而,每一个想晋升为幕后听政的...
  •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他未称帝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答: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刘秀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谥号光武,庙号世祖,葬于原陵。早年经历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
  • 东汉统治时间持续了195年,但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为何却远不如西汉?
    答:西汉是在乱世的基础上开国的,东汉是在刘家的基础上开国的,老百姓们心里都扎根在汉了,所以刘秀开国是打着光复汉室的称号,也比较容易控制全国。不过,在人们的认知中,东汉除了开国皇帝刘秀和灭亡皇帝汉献帝外,其余的皇帝大都一无所知,更别提别的人,而西汉从开国皇帝刘邦到汉宣帝刘询大都比较有名,...
  • 对于在位两百多天的东汉皇帝刘懿,你了解多少?
    答:阎显兄弟控制了政府,行事威严,杀死并赶走了安帝身边的宦官,垄断了权力。同年10月27日(125年12月10日),刘毅病逝,在位206天。宦官孙承密谋杀死阎显和蒋敬,并任命安帝的儿子刘保为汉文帝。汉顺帝继位后,以臣子的礼节埋葬了刘毅。因此,有些历史学家不把刘毅算作东汉的皇帝,而称他为济北王。
  • 东汉初年的皇帝都有谁呢?
    答: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明皇帝刘庄,章皇帝刘炟。
  • 东汉王朝25年建立。东汉初年的开国皇帝有谁呢?
    答: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刘秀。东汉时期先后共有14位帝王在位,其中光武帝刘秀为开国皇帝,在位时期(公元25年~57年)。其后是汉明帝、汉章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昆阳大捷...
  • 汉安帝刘祜是个怎样的皇帝?他为东汉带来了什么?
    答:他们先发制人,派人去安帝御前告状,说杨震是外戚“邓氏故吏,有怀恨之心”汉安帝下令将杨震免官,遂被遣返乡里。杨震报国无门,痛心疾首,饮鸩自杀。125年,汉安帝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忽然得病,三月到达叶县时驾崩,终年三十二岁。谥号孝安皇帝。而另一场宫廷斗争也拉开了帷幕。
  •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他有着怎样短暂的一生?
    答: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早年经历 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因父亲、解渎亭侯刘苌...
  • 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最后的结局怎样?
    答:不过五六年左右,渐渐成长起来的刘协开始想着逃离董卓的掌控,东汉已经在外戚干政和傀儡皇帝这件事情上很多年了,刘协想要通过一己之力改变这样的局面,他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冒险击杀董卓。董卓是大将军,是从沙场之上拼取下来的功名,他天生防备心很强,一般不亲近的人根本不能近身。刘协便开始和董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