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娃念“123”科不科学?怎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数学启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学龄前,为什么教孩子念数字“1,2,3”是不科学的?

在我们传统的方法中,教授幼儿知识一般是以背诵为主,就像我们长大以后的教育以灌输为主。在我们古时候幼儿就开始背诵《千字文》,现在有了数学,就开始背诵数字。这些背诵只是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但对他们的数学能力并没有任何益处或者作用。
对于学龄前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并没有抽象思维,他们对数字表现的意义并不能理解。他们目前的年龄只具有具象思维,也就是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他们有印象,他们有了解,他们知道这是一只苹果,两只苹果,但对数字一和二并没有直觉的思维。所以只是教孩子背诵1234,他们可以背下来,这时候的小朋友都有很好的记忆力,他们可以按顺序从1背到10,再背到50,但是对于其背后所表现的意义是并不能理解的,我们可以听到他们有时候在背诵时会打乱顺序,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他们并不理解数字的意义,也并不具有数学思维。
所以对这种教授幼儿数字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这并不能令他们更早具有数学思维,也不能提高他们今后在数学上的表现。如果想要让孩子有数学上的意识,就要科学的对他们进行数学启蒙。比如把数字和物体联系起来。小孩子喜欢吃糖,可以给他一颗糖两颗糖,这类可以联系实际的数字方法或者进行数字游戏,可以提高小孩子对数学的敏感。

也比如可以多带孩子进超市或者是菜场,让他们参与其中,让他们和大人一起买菜买东西,让他们去交钱,让他们对数字有意识。
总体而言,对于幼儿的数学启蒙,比背诵更重要的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更科学也更有意义。

以下就是一些数学启蒙的建议
建议一,利用环境中的数学,强化孩子数学思维
家长可以适时抛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难题,邀请孩子一起帮忙解决。比如,今天要家庭聚餐,带着孩子数一数要来几个家庭?分别有多少人?他们大概什么时候会到?需要多少个碗和多少双筷子?这可以帮助孩子强化数数的技能,并能接触一些简单却常见的加减运算,培养数感。
今天去超市购物,请孩子算一下其中几样物品的价格并付款,或是让孩子帮你数一数买了多少个土豆,多少瓶牛奶?同样的,重复地帮助孩子进行加减训练,并且能让孩子对金钱有认识,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金钱联系起来,具象化的知识更有利于孩子记忆和理解。
今天出去旅行,多多关注一路上的路牌,距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公里?导航显示还要多少分钟可以到达?虽然速度公式不要求在一二年级就掌握,但前置性的接触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抽象的公式如果能与具体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日后孩子遇到生活应用题,就能很好地理解并解答。
建议二,用“数学的语言”,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思考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数学语言,只是太过简单,所以作为家长可能会忽略这个孩子绝佳的学习机会。家长可以通过提高数学语言在生活中使用的频次,强化数学语言在孩子脑海中的记忆,使其在下一次遇见相似场景时,能够快速回想并模仿你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者回答。
比如,只带了十块钱去便利店,买糖用了三块钱,那么我们剩余几块钱呢?
买淮山时,要长一点的还是短一点的?大盒饼干比小盒饼干多了五包,大的15元,小的10元,我们要买便宜一点的还是贵一点的?要买写字用的笔,要粗一点的还是细一点的?买便利贴,要长方形形状的,还是三角形形状的?
建议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乐趣
比如,让孩子角色扮演超市收银员,帮助你结算金额。除了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2个2个数、5个5个数、接着数等计数方法。土豆买了三袋,一袋有五个,那一共有多少个呢?

中国引以为傲的珠算、九九乘法口诀等,一直被视为国宝,别的国家就算想“抄袭”,也往往不得精髓。

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家长早早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最基础的就是数数了。

在这方面家长们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孩子能从1数到100的,绝对是天才,可是你想过吗?他只会生搬硬套地数,却未必懂得其中的关系。

很多早教班也打出这样的名义,想把孩子都培养成神童,珠心算秒杀众人。但实际上,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如何学会数数,如何建立起数字概念才是最关键的。

在这点上,还需要父母帮孩子做好辅助,助力他打下坚实的数字基础,这是数学启蒙的重要部分。



案例:孩子数数如同顺口溜,但常常“答非所问”

之前有粉丝和糖果妈妈讲的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她家孩子很早就能从1数到20了,可是却对于5以下的计数不能完全理解。

比如桌子上有5个苹果,妈妈拿走了两个,然后问宝宝还剩下几个呢?他先是试探性地回答“4”?宝妈摇摇头,他回答“3”,还没等妈妈来得及开心,他又会继续往下数,“4,5,6,7”。

很多时候都是如此,孩子只会机械地背数字,却不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分析:孩子会数数不等于“识数”

现实生活中,很多宝宝都会面临这种境况,他们会数数,却不懂得数字代表着什么。

比如,孩子只会按顺序背诵,一时卡核,想不起来在2和5之间还有3和4,那么只好从1开始背诵。

而在实物上也是如此,有宝妈和我说,她家宝宝刚学会数数时,你问她“妈妈有几只眼睛”,她会随意回答“3只眼”,“爸爸有几个鼻子呢?”女儿说“应该是5个!”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缺乏数感,会念数字不等于拥有数字意识,无法理解数字背后的数学原理。



这就涉及到数学启蒙的一个核心概念——数感,它是指孩子能够理解数字的意义,并且能用多种方式来表示数字,可以在具体情景中把握不同数字的相对大小关系,进行简单恰当的运算,知道总和和缺失,能够作出一定的合理性解释。

实验证实:孩子早期认识数字,更多地依赖于视觉刺激

缺乏数感的孩子会犯下哪些错误呢?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先是将6个瓶子和6个罐子摆在一起,然后问孩子哪个多?孩子回答“一样多”。

紧接着,研究人员将罐子之间的距离拉大,而数量并未改变,再问同样的问题,大多数孩子则回答“罐子多”。



研究结果表明:在孩子智力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对数字的感觉就是来源于视觉刺激,所以经常会被假象所蒙蔽,无法分清楚多和少的概念。

儿童教育学家让·皮亚杰曾说,儿童的前运算思维是有局限的。这就需要父母更多的助力才行。



学龄前儿童数字认知规律

以上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教孩子数数是不对的,恰恰相反,教会孩子数数是第一步的,接下来则是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数字认知发展规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启蒙。

先声明,这肯定不是超前教育,而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而来的。所以各位父母既不要把这当成是一种负担,也不要视而不见才好。

3岁前小宝宝是如何认识数字的呢?

5个月:大概知道由2个物体组合的集合,和3个物体的组合是有区别的。

8个月:知道物体大小,如果你让他去选水果,他会选择大的那个。

2岁:能够伸出两根手指来表达自己2岁了。

3岁以后:可以通过语言来说出年龄,大体知道物体大小、多少的区别,但不能精分。

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学习正处于爆发期,数字敏感性会滞后于语言,这是正常的。



✔1岁后宝宝每个阶段的启蒙重点

1~2岁,该阶段数字在孩子眼中就是一个词语,孩子机械的背诵,父母要做的是初步建立起数字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比如说1的时候拿出1个苹果,说2的时候拿出2根香蕉。

2~3岁,此时的启蒙重点是比大小,要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不用精确到具体数量,能明白大体关系即可。

3岁到学龄前,理解数字的构成,如5是由5个东西构成的,4可以分成2和2,或者1和3,6减去3和5减去2,剩下的东西一样多。

这就“数感”,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这样的认知和感觉,对数字较为敏感的孩子,或许在入学前已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了,鼓励但不强求。



✔幼龄期的数学启蒙,优势何在?

密苏里大学曾对此进行过长达多年的追踪研究,研究表明,那些在幼年时期就具备了良好的数字意识,对数学原理有基本理解的孩子,未来在数学学习上更优秀。

相反,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那些从小数字意识就较为薄弱的,后期很难追赶上上优秀的孩子。

数字是数学的启蒙,而数学启蒙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学业和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有远见的家长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开始这项早教活动。



教孩子认识数字,一定是先从念123开始的,这没有什么不科学的,想要做好孩子真正的数学启蒙,就是让孩子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教会孩子数学思维。

如何科学地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

给家长们分享一些数学启蒙的好玩有趣的方式 。

  • 算术篇:请孩子帮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能力,也可以使孩子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喜欢数学。比如平常带孩子去超市,就是教孩子算数的好机会。比如我们看到超市架子上摆了酸奶,就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你可以帮妈妈拿三瓶酸奶吗”?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算三个是多少,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算数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更加独立。能帮助到妈妈也会使孩子获得信心,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 逻辑篇: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发现身边的规律。如地上瓷砖的颜色排列是有规律的,窗帘上的花纹也是按规律排列的,一周七天也是规律,一年四季也是按照春夏秋冬轮回等等。多多向孩子发问,今天周四了,那么明天周几了?为什么后天不用上学?

  • 几何与方位:折纸和拼搭积木是非常有效且有趣的认识几何、培养空间感的方法。可以鼓励孩子搭建各种各样的空间,一座有着娱乐设施的游乐园,里面有美味餐馆的大商场等等。还可以与孩子玩寻宝游戏,用数学语言指令(前后、上下、左右、里外等)告诉孩子宝物所在地,鼓励孩子自主搜索探寻,等孩子熟练了各种方位后,可以制作简单的示意图,让孩子参照示意图进行寻宝。



不要僵硬的教孩子去念“123”,而是要让孩子懂得数学的概念,比如教孩子“1”的时候,也要告诉孩子“1”是指单一个体,比如一个苹果,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整体,比如一家人,一个小区等等。

我认为是不科学的,应该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陪着孩子玩耍,在玩的过程中慢慢的去做一些数学启蒙,而不是这种死读书。

  • 小学数学的教学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4/8变成1/2,分子和分母都变了,能说分数不变吗?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反问,逐步纠正学生表述上逻辑不严密的毛病,学生理解也更深刻。最后还要给出一组带分数让学生讨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怎么办?我自己感觉自己好像不是在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也不能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不过我想说明,科不科学要看教学...
  • 小学科学的教案
    答: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研究,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好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种子萌发的有关知识,体会植物的奥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和探究,将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的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难点: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
  • 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如何学好数学?
    答: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教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什么是科学? 中医能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吗?哲学是科学吗? 为什么?
    答:有人在叫嚣说,中医不是科学。可是中医却比所谓的”西医”有用得多。我个人认为中医不能划为科学的范畴,它应该是超越科学的科学。... 有人在叫嚣说,中医不是科学。可是中医却比所谓的”西医”有用得多。我个人认为中医不能划为科学的范畴,它应该是超越科学的科学。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你...
  • 青海上空出现七彩祥云,还变成数字“123”,这意味着什么?
    答:七彩祥云,在民间的传说中总带着一层神秘感。在青海上空出现的数字七彩祥云,如果用科学的方式解释,意味着你很幸运。青海上空出现的祥云。青海海西,曾出现过七彩祥云。当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在海西茫崖地区出现了七彩祥云。七彩祥云还在不断变化,时而变成数字一,时而变成数字二,又变成数字三。这一...
  • 驾校练车,科目二要练多久能通过考试?
    答:驾校练车,科目二要练两周左右能通过考试。科目二是机动车驾驶证考核的一部分,是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的简称,小车C1C2考试项目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曲线行驶(俗称S弯)五项必考(部分地区还有第六项高速领卡)。
  • 在交管123上预约科目三考试,预约后面的数字为什么一直在变?刚开始是...
    答:这是顺序排队的意思。这个排序是按照所有预约当天人员的科目三及格早晚排序的。如果一直有人预约,那么这个排序就会不断变化,考生考试按照这个排序进行。以上次考试时间排序,上次考试时间在前的优先自动安排,上次考试时间为同一天但考试指标不够时由系统随机安排(随机安排优先安排补考)。
  • 如何学好语文
    答: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由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农村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
  • 运动后吃饭吸收快,是真的么?
    答:吸收力好是真的,但是容易变胖的结论却是错的。因为这时摄取的碳水化合物会被优先拿来合成肝糖,而且从运动开始到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体内能量代谢环境反而不利将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所以,如果想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是面包、米饭,选在运动后40分钟到一小时内吃,反而较不容易让这些营养变成脂肪。
  • 如何处理和婆婆育儿观念的矛盾?
    答:一、提前沟通 和婆婆发生育儿观念的不同几乎是每个儿媳都会面临的问题,既然是高概率时间,为什么不能提前准备呢?在生育之前,儿媳可以和婆婆开诚布公的进行沟通,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婆婆一起做分析和预设,在还没有发生具体问题的时候,双方的情绪相对会更平和一些,有利于意见的统一。二、理解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