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大唐最后是如何把这场暴乱平息的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唐朝至此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是怎么平息的?

唐肃宗即位以后,依靠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兵力,又调集了西北各路军队,准备反攻。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坚守南阳,从而挡住叛军南下的通道,保障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源。叛军到处掳掠屠杀,入长安以后,也大肆杀掠,关中和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叛军在多处战斗失利。
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儿子史朝义杀害。次年,唐在回纥兵的帮助下,夺回了洛阳。史朝义退至河北自杀。安史之乱到此平息。

拓展资料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

唐肃宗即位以后,依靠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兵力,又调集了西北各路军队,准备反攻。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坚守南阳,从而挡住叛军南下的通道,保障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源。叛军到处掳掠屠杀,入长安以后,也大肆杀掠,关中和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叛军在多处战斗失利。
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儿子史朝义杀害。次年,唐在回纥兵的帮助下,夺回了洛阳。史朝义退至河北自杀。安史之乱到此平息。

拓展资料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

如果大唐真能凭借军事实力平定安史之乱,那就可以继续再造盛唐帝国了。安史之乱后,大唐朝廷已经没啥存在感了。甚至,有人直接说大唐已经亡了。因为安史前后的大唐,就是完全两种不同存在的物种。前一个高光至巅,世界性的大帝国;后一个黯淡无光,只具有区域意义。


所以,安史之乱,并不是大唐通过军事实力平定的,甚至也不能说是通过政治手段平定的。因为都不好意思说是平定,河北三镇就是证明。

01.安史叛军是当时的最强军事存在

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这就是安禄山的实力,既有军事实力又有经济实力。范阳军,打遍天下无敌手;河北道,财甲整个大帝国。

所谓八镇之首,是指天宝时的缘边十节度使,分别是范阳、平卢、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以及岭南的经略使。


应该是雄冠十镇才对啊。平卢一直居于范阳之下,范阳节度使往往兼任平卢节度使,所以两个可以看作一个。岭南是经略使,比之节度使还差一级,所以说雄冠八镇之首。

河北道是经济中心,就不论了。那凭啥范阳军这么厉害?

能跟范阳比权量力的,也就河西节度使。其他节度使无论是士兵数量还是士兵质量,都没法比。但是,河西节度使要稍逊于范阳。

一个原因是河西地区太穷,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所以还得靠朝廷周济。但是范阳不需要,因为河北有钱。简单说,撇开大唐朝廷,河西无法完全支撑河西节度使的这支军队。但是,撇开大唐朝廷,范阳军不仅能活,而且可能会活得更好。


另一个原因就是河西节度使,从皇甫惟明开始就没啥好结果,王忠嗣到安思顺再到哥舒翰,连续更迭。虽然安思顺和哥舒翰也能干些年头,但不足以形成对河西军的绝对控制。安禄山就不一样了,从公元744年当范阳节度使,一直干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而且,还被叛军尊为圣人、宗教领袖。范阳军这种凝聚力,是河西军没法比的。

所以,安史之乱一爆发,大唐根本就干不过三镇安史叛军,而三镇安史叛军主要就是范阳军。

02.安史叛军打遍天下无敌手

虽然安禄山兼任河北道采访使,但是河北的地方部队,也就是团结营,根本就不忠于安禄山。但忠诚在实力面前,可能不值一提。安禄山范阳起兵,河北道的地方部队只能开城投降,根本就没法打。


职业军人打民兵,不算本事,即便突破洛阳、横扫河南,也不算本事。因为能跟安禄山较量的,只有河西、朔方这两镇职业军人。但是,潼关血战的结果却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你这还怎么打?

那也不能说安禄山打遍天下无敌手,等西北边军集结完毕,才能一决高下。这个允许。长安反击战,大唐打胜了,而且还把洛阳给收复了,把安庆绪打回黄河以北。

实际的情况则是:李嗣业的陌刀队虽然很厉害,但是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四千回纥骑兵。大唐借助外力,才把叛军赶出两京。

然后,就是邺城之战,大唐九节度使麾下号称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结果呢?一个安庆绪死活消灭不了,等史思明的大军一到,又把大唐打成了至暗时刻。安史叛军再入洛阳,而且兵向长安。还好史思明死了,所以叛军停止了进攻长安的步伐。


之后就是将近两年时间的休战,大唐真心打不动了。后来的变数,也不是回纥人再次参战,而是安史叛军内部搞起了分裂。这个毒蛇巨蟒,分成了四头蛇,分别是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等四支军队。但是,这四支军队,大唐一个也消灭不了。

在史朝义战败逃跑后,大唐是以一种政治协商的方式平定了安史之乱。不仅一众安史旧将没被追责,而且还能担任节度使。所以,安史叛军根本就没被消灭。册封的四个节度使,也不听大唐的,自己在自己地盘上搞起了独立王国,形成了一直骄横的河北三镇。

03.河北三镇一直让大唐头疼

投降了,但还不服,这就是大唐治下的河北三镇。那么,大唐可以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啊。换节度使、插地方官,这是政治手段,也得把这伙人给收拾了。政治手段不奏效,那就继续军事手段,也就是接着打。


一个原因是大唐朝廷一直受困吐蕃,吐蕃这个外患比河北三镇更要命;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卖力跟着大唐朝廷打三镇的地方军队;再一个原因就是河北三镇一直就不好打,根本就打不动,这伙人太厉害。

但是,到了唐宪宗时代,大唐还是把河北三镇给收拾服了。三镇的节度使,要么主动入朝当官,要么直接辞职不干。这时候,大唐朝廷想让谁当河北三镇的节度使都行。但是,无论谁当这三镇的节度使,也搞不定已经形成军事利益集团的三镇职业军人。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魏博牙兵,就是三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的亲兵部队。天下就两类人最牛,一个是长安的大唐天子;一个是魏博节度使的牙兵。就是这种局面,三镇节度使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问题不在节度使而在三镇军事利益集团。

五代十国的乱象逻辑,就是皇帝听将军的、将军听士兵的。而这个乱象逻辑,就是从大唐的藩镇演变而来的。



朝廷任命雍王李适为统兵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兵讨伐史朝义。郭子仪向回纥借兵10万,唐军和回纥军一起打进了洛阳城,史朝义败逃莫州,不久,史朝义的部下见大势已去,纷纷向唐军投降,史朝义看到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便自杀了。至此,历时7年零3个月的安史之乱被彻底平定。

杀掉安禄山,马嵬坡下将杨贵妃赐死。这些都是史书上记载的,最后结果,当然,这场暴乱也使得大唐由盛转衰。

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唐辉煌百年,本土百年未产生战事,战备松驰,安史叛军如秋风扫落叶,仅用了35天的时辰,就占据了大唐的东都洛阳。

回过神来的唐军在各地都开展了有效的抵当,特别是张巡许远在睢阳,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在太原,都有力的停止了叛军,而高仙芝哥舒瀚先后固守潼关,也是安史叛军迈不外的坷。

第二阶段安史自乱阵脚,李唐迎来喘气之机,长安沦亡李唐危在夙夜早晚,本来这是安史叛军最好的机缘,但安史叛军却内部起火,李唐的头号克星安禄山被本身的儿子安庆绪给干掉了,而李唐新即位的唐肃宗李亨重用郭子仪李泌一武一文两大支柱,不变了政局,在军事上也渐渐呈压服性趋向,安禄山死后第二年,郭子仪就率兵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安史之乱,大唐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场动乱平西,而且都不是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完全因为安史叛军却内部起火。这也就导致大唐由盛转衰。

  • 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么步步衰败的
    答: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么步步衰败的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组织发起了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称“天宝之乱”。叛乱发生之后,安禄山将他占据的地盘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大唐的国家。这就是“大燕”。安禄山自称“大燕”的皇帝,不会再...
  • 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样一步步衰败的?
    答: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联合发动的军事政变,虽然这场政变以被镇压结束,仍然对此后唐代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场政变不仅带来了社会混乱等现象,更造成藩镇割据、边疆不稳的局面,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次事件之后,唐代从这些方面一步步走向衰落:1 1. 藩镇割据。这...
  • 安史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又是怎么平息的
    答:杜甫的“三吏三别”正是对安史之乱这一无情现象的有力控诉。八年的安史之乱下来,曾经接近五千万人口的盛唐,余下不过一千多万的人口,其他的人都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节节败退,马嵬兵变 安史之乱初期,高仙芝与封常清据守潼关,通过严筑军事防御工程把守着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样的严防...
  •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答: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由于藩镇自雄,中央政权变得虚弱无力,几次企图削弱藩镇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国家再没有能力与藩镇较量。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动乱,这场动乱几乎摧毁了李唐政权,...
  • 安史之乱爆发后,对于唐朝如何征兵平乱,正史中为何鲜有记载?
    答:不过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还要多亏一位大诗人的作品,杜甫在他的诗中记载了这场暴乱的过程。杜甫所生活的时代,恰巧是唐朝由盛到衰的时代。公元前755年的“安史之乱”是这时代剧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开元盛世”,又经历了“安史之乱”。可以说他是这一时期的见证者。当时的杜甫...
  •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答: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虽说这场暴乱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却对唐朝后来的统治产生不小的影响,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点。即便后来消灭了叛军,也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也已经大幅锐减,远远不如当初的状况。由于这场反唐叛乱的指挥官是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除了属下的唐兵之外,...
  • 当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是如何应对的呢?
    答:在古代战争中,由于受到交通和媒介的制约,所以各种军事上的应对,通常都是滞后的。比如说安史之乱,安禄山于11月9日起兵,他的老巢范阳被折腾得惊天动地,但两千多里之外的长安城却对此一无所知。直到6天后的11月15日,长安城才证实了安禄山起兵的消息。唐玄宗此时的心情想必是极其恼怒,却也是极为...
  •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答:唐朝灭亡的原因: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动乱,这场动乱几乎摧毁了李唐政权,给社会、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安史之乱成为唐代历史的转折点,乱前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乱后的唐朝则进入了衰落阶段,并最终走向了灭亡。安史之乱中“安”、“史”指的是安禄山与...
  • 安史之乱后,繁荣昌盛的大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败的?
    答:唐玄宗在年轻时也是一代明君,将唐朝带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但后期的他,还沉浸在年轻时所创下的丰功伟业中,沉迷于杨贵妃,渐渐荒废了朝政,又大力扶持安禄山,使得安禄山生了反叛之心,从而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安史之乱。这场动乱长达七年之久,虽然最后这场动乱以安禄山、史思明的失败所结束,但经历了...
  • 大唐由胜转衰的安史之乱,是如何发生的?
    答: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是如何发生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bai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