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层结构与沉积特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3
地层与沉积特征

东巴伦支盆地根据露头和钻井揭示在前寒武系基底之上发育有前上泥盆统、上泥盆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以及第三系(古、新近系)的沉积盖层。其中生界层序是东巴伦支海盆主要的含油气层序(图6-2)。
1.上二叠统-三叠系巨层序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巨层序在盆地中缺失严重,仅在南巴伦支坳陷分布,而其他层序在东巴伦支盆地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这套巨层序被划分成4个层序:上二叠统-下三叠统、下三叠统、中三叠统和上三叠统。
在东巴伦支盆地的周边三叠统主要以陆相沉积为主。而盆地内部在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时期主要是海相环境。早三叠世后期,盆地大面积暴露于地表,在南巴伦支坳陷侧翼发育河道体系。

图6-2 东巴伦支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据IHS,2008,经修改)
Ingoydjupet群:该套地层发育于三叠系斯基特统-下诺利阶,为海相三角洲、浅海陆架沉积,岩性主要是页岩、泥岩、粉砂岩和砂岩。与上覆Realgrummen群为整合接触(图6-3)。

图6-3 巴伦支海西南地层综合柱状图

(据Gabrielsen R.H.et al.,1997,经修改)
下、中三叠统:东巴伦支盆地的下、中三叠统为陆相(河流-冲积相)、过渡相(三角洲平原)和浅海相(浅水和深水陆架)沉积,岩性为页岩、砂岩和粉砂岩,最小厚度约6000 m。与上覆上三叠统和下伏上二叠统均呈整合接触。
Realgrunnen群(挪威):该套地层属于上三叠统上诺里阶-中侏罗统巴柔阶,与上覆特斯腾格伦嫩群为不整合接触,与下伏Ingoydjupet群为整合接触。
2.中、上侏罗统巨层序
东巴伦支盆地的中、上侏罗统包括从阿连阶到伏尔加阶的地层,为过渡相(三角洲平原)、海相(浅水陆架和深水陆架)沉积,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粉砂岩和煤层,与上覆下白垩统及下伏下侏罗统均呈整合接触。
3.白垩系-新近系巨层序
巴伦支盆地下白垩统主要为浅海相泥岩、页岩和粉砂岩,上部逐渐过渡为海相和陆相交互层,其中陆相沉积物的数量较大。关于上白垩统地层的信息很有限,主要为滨浅海相砂岩,在盆地西南部岩性变细,夹碳酸盐岩和凝灰岩。在巴伦支盆地深水区的尼欧克姆统为深色页岩,浅水区的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与褐煤互层。
在古近纪和大部分新近纪期间,盆地发生隆升,周边大部分地区受到抬升和侵蚀,东巴伦支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滨岸带-浅水陆架环境,以砂岩为主,在盆地西南部主要为泥岩、页岩和粉砂岩,在古近系中偶夹凝灰岩。

(一)地层与侵入岩
本区地层从上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见图1—2),其走向与构造线近一致。沉积类型多样,岩相复杂,厚度变化大。山地多出露古老地层,以古生界最为发育;盆地内塔里木地台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组成,由于该地台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在平缓的古生界上覆盖了近于水平的陆相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其上部的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均为陆相沉积,包括冲积、洪积、风积、湖积、化学沉积、残坡积和冰水堆积等。
区内自元古宙至喜马拉雅期6个构造运动中均有侵入岩生成,以华里西期类型最齐全。蛇纹岩,基性-超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岩均有分布,以正长岩、花岗岩为主。

图1-2 塔里木盆地地质简图


图1-3 塔里木盆地构造纲要图

(二)构造与沉积特征
研究区地域辽阔,地质构造相当复杂。宏观上以塔里木地台为中轴,北侧属天山-兴安褶皱区,南侧为昆仑-秦岭和滇藏褶皱区(黄汲清等,1965)。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以周边山系为边界的中新生代盆地,其边界超壳断裂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演化。现今的盆地构造格局开始形成于古生代的晚二叠世,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此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继承性运动。根据构造演化特征,可划分出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塔南隆起及库车坳陷、北部坳陷、西南坳陷、东南坳陷等三隆四坳7个一级构造单元和22个二级单元(蔡春芳等,1997)(图1-3)。盆地南北向基底构造剖面特征如图1-4。可以看出,在沙漠区内,地块相对较稳定,除个别地段外,中生代和新生代升降幅度不大,而主要是老、新第三纪沉积作用的“填平补齐”,使沙漠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厚度各地变化不大。唯有麻扎塔格山、乔喀塔格山一带和民丰北凸起有第三纪基岩出露于地表(蔡春芳等,1997),也正是它们局部地控制和影响了沙漠区地下水的补给和径流。沙漠边缘的坳陷区中新生代一直处于相对沉降地带,尤其第四纪以来在这些地带沉积了巨厚的松散砂、砾、卵石层,最大厚度达1000m以上,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1-4 塔里木盆地南北向基底构造剖面特征图

为揭示海底沉积物在垂直海岸线方向上及垂向上的沉积环境,本次调查分别在象山湾以南、三门湾、台州湾、瑞安近岸海域,垂直海岸线布置了4条剖面,沿剖面线方向间隔2 000~2 500 m布置一个柱状剖面采样站位,共设柱状剖面采样站位26个,同时在其他海域布置了14个柱状剖面采样站位,柱状剖面的深度在1~4 m不等,剖面包括了三角洲、障壁岛海域和开阔海域等典型海洋地貌单元。

通过对以上柱状剖面样品的粒度组成及参数分析研究,总体上可将浙东近岸浅海的上部沉积地层分为泥质粉砂和粉砂2层。

1.泥质粉砂地层

该层为区内最主要地层,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以灰色—黄灰色为主,含水量较高,软塑—可塑状态。层厚变化明显,自几十厘米至几米不等。第四、五号剖面显示有生物遗迹如虫孔,内充填粉砂,部分钻孔见贝壳碎片。部分钻孔见泥炭层或炭屑。另外以细砂或粉砂薄夹层为特征。该层总体粒度参数统计如表6-6所示。粒度分布在直方图上呈单峰态正偏态,粒度较集中,在概率累计曲线上主要为悬浮组分(总70%)与跳跃组分(占30%),总体分选差。

表6-6 浙东近岸泥质粉砂地层沉积物组分含量及粒度参数统计

2.粉砂地层

该层为本区分布较为普遍的地层,除2号剖面外,主要以粉砂夹层的形式出现,其厚度变化也较大,但大多小于1m。以灰色—黄灰色为主,含水量较高,软塑-可塑状态。偶见贝壳碎片、虫孔及泥炭层。粒度参数统计如表6-7所示。

表6-7 浙东近岸粉砂地层沉积物组分含量及粒度参数统计

粉砂地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在直方图上呈单峰态正偏态,粒度分布集中。在概率累计曲线主要为跳跃组分(占60%)和悬浮组分(占40%),从沉积物组成来看,中值粒径在6.1~6.9Φ之间,表明粉砂是主要的组成成分,约占总体的70%,另外粘土含量次之,约占28%,砂的含量很小,仅为2%~3%。体现了一种低能的近海沉积环境。

从柱状剖面钻孔资料分析研究,近岸浅海浅层地层结构有以下特征。

1)象山湾以南Ⅰ号剖面表层以粉砂地层为主,仅在近岸(23~24钻孔)的表层有泥质粉砂层。其余都以泥质粉砂为主,个别钻孔中间有粉砂夹层。

2)椒江口及口外的地层变化较其他地区频繁,表明水动力环境和物源有较大变化。椒江具有山溪性强潮河口的性质,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1.72×108m3,输沙量约110×104t,其中75%左右的水沙主要集中于4~9月向海输送。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4.01 m,最大潮差达6.3 m,淤积物90%以上来源于长江海域输沙或潮汐和风暴引起大陆架再悬浮向岸搬运,尤其在冬半年,盛行北风吹送沿岸流携带大量悬沙自北而南,由于椒江口喇叭形地形的束缚,使潮流速向岸增加,在河口形成最大浑浊带,纵向跨度约20km,主要为粉砂和粘土2个粒级。河口口门底质几乎全为粉砂质泥,仅在心滩发育砂质粉砂等沉积物。由于径流和潮流的相互消长,最大浊度带的摆动即形成了粉砂和泥质粉砂的互层,在柱状剖面上互层层理清晰,变化频繁,与悬砂浓度的变化相对应。

3)表层地层自陆向海变化频繁,水体的季节性周期变化是导致沉积地层变化的主因。浙江省海岸蜿蜒曲折,河口港湾众多,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对沿岸潮流有屏蔽作用,使水动力相对变弱,并且物源供应稳定,沉积了大量的细粒物质。浙江沿岸水体受长江径流的制约,使东南沿岸水团的主体,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长江入海径流增加,在长江口外形成长江冲淡水,一部分贴岸南下,形成近岸流,而东海沿岸流在西南季风作用下向北运动;冬季长江流量减少且盛行偏北风,长江冲淡水在浙江省沿岸向南运动,流速减小,这种变化是影响本区近岸浅海沉积作用的主要因素。



  •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
    答:图3-15 风暴岩的结构组分 (5)颗粒结构 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其沉积物颗粒组构具有不同的特征,馆上段并不是单纯的河流相,有三角洲沉积、也有滨浅湖沉积; 有正常沉积,也有事件沉积; 有牵引流沉积,也有重力流沉积。下面重点描述湖泊环境的沉积作用,其地层主要是馆上段下部 Ng34,Ng44。 本区馆上段下部 Ng44以石英砂...
  • 沉积演化特征
    答:在分析各构造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述区域地质背景的演化过程,讨论其沉积特征。 (一)Ⅳ构造层 Ⅳ构造层也称“印支构造层”,即古特提斯边缘沉积层。如前所述,南海北缘地块当时位于南海中部特提斯北侧(图2-31),应广泛发育Ⅳ构造层,可能后来经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强烈改造而较难识别。Ⅳ构造层的地震反射层序...
  • 地质构造的若干特点
    答:本区从全球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的宏观角度,曾有多种论述与命名。为进一步阐述本区构造面貌,重点讨论地壳演化的几个特点。 一、地壳浅层的地质结构多元配置的独特性 1)各构造层(包括某些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是海峡西部地区,出露或保存于地表者延展范围小,连续性差,因此,在许多地区是原本处于地下不同深度、不同压...
  • 地层和沉积岩的关系
    答:而沉积岩的形成也是由沉积物在地球表面上堆积而成,但与地层不同的是。它经过了更加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如压实、水化、脱水等,最终形成了具有岩石结构的沉积岩。2、地层与沉积岩的分类 地层和沉积岩的分类都是按照它们的时代和成因进行划分的。地层可以按照时代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也可以按照...
  • 构造地质学笔记:沉积岩层原生构造
    答:水平岩层,层面近乎水平,其位置、厚度和地质界线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地质地图。而倾斜岩层,尤其是单斜构造和经典的“V”字型特征,展示了地壳运动的力量和复杂性。岩层的厚度,包括真厚度、视厚度与铅直厚度,是理解岩层厚度变化的关键。倾斜岩层露头宽度,与地表坡向紧密相关,揭示了地壳表面的动态...
  • 浅海和海岸平原地层的叠加样式、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答:沉积物体积分配反映了沉积物搬运、改造与自生自源作用(Cannibalization)、净堆积速率之间的平衡,它可以由伴随地层基准面旋回的A/S条件的变化来解释。 沉积物体积分配控制或影响着各种规模的沉积学和地层学属性,包括相构成、相组合和相序、原始地貌要素保存程度、岩石物性、地层结构、不同成因间断面的出现频率等。可以...
  • 怎么描述一个地区地层的沉积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答:地区地层的沉积特征 包括地层的形态、产状、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垂向层序和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等方面状况。
  • 地层与沉积砂体分布特征
    答:库车坳陷白垩系发育陆相的多种沉积体系,同样发育了多种储集砂体类型,为本区的油气储集提供了多种地质体。 通过对塔里木北部地区内数十口钻井及野外露头的地层岩性厚度的统计,结合地震资料,可见白垩系具有北西-南东向较厚,逐步向两侧的北东、南西方向减薄,在区内不同位置白垩系具有明显的顶剥底超现象,其中受北部...
  • 沉积岩层理构造图片
    答:层理是沉积岩最特征、最基本的沉积构造。层理中各层纹相互平行者称为水平层理,层纹倾斜者称为斜层理,相互交错者称为交错层理。分隔不同性质沉积层的顶、底界面称为层面,该沉积层就称为岩层。层面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波状起伏的。岩层的顶面和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厚度。层厚可以薄如纸,也...
  • (二)河道砂体正演分析
    答:利用实钻井统计的基础资料,根据本区地层结构和沉积微相特征,建立不同的模型系列,利用正演模拟技术对预测地质模型进行地震模拟,从而分析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并与实际地震剖面对比,不断地调整地质模型,使模拟地震剖面与实际地震剖面最大的相似,因而能够大体掌握井点以外目的层的展布范围,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地震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