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乡镇政协委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乡镇政协工作委员会旳工作有哪些

 政协委员,最低一级的政协委员是县政协委员。没有乡镇政协委员这一概念。
  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全国政协委员即参加全国政协的各单位的代表和特别邀请的人士。各级地方政协委员即参加各级地方政协的单位的代表和特别邀请的人士。
  (一)产生过程要
  想当政协委员,首先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政协委员的产生程序是:参加各单位政协的提名推荐,中共党委有关部门对推荐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并同各推荐单位协商,形成建议名单,再将建议名单报到政协常务委员会进行协商,经全部常务委员过半数同意通过,才能成为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的任期是5年。政协委员的产生机制是邀请制。这种被动的形式无疑折损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自觉,只剩下一种荣誉,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少看到有谁拒绝了政协委员的邀请,更没看见谁主动辞职。显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为他们承担了成本。因此,关键的是要改革政协委员产生机制,即使不能立即采用人大代表的选举制,也可以先行申请批准制——既尊重了委员的主体意愿,也有益于调动委员们的积极性,并借诸准契约的形式约束委员行为,完善制度且有利于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素质。
  (二)基本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有:在本会会议上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通过本会会议和组织充分发表各种意见、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该地方重大事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对违纪违法行为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有声明退出政协的自由;在受到警告或撤销参加资格的处分时,可以请求复议。政协组织依法维护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民主权利。
  (三)履行义务
  遵守和履行政协章程;遵守和履行政协会议作出的决议。
  (四)相关区别
  人大是国家机构,而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非国家机构,不履行国家职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权力机关。政协是参政议政机关,是我党和民主党派共同协商解决国家大事的机构,政协是参政。
  在中国宪法体制中人大高于政协,法律法规的通过需要人大通过才能生效,特别是重大法律法规;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

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层政协工作
新的历史时期,基层政协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作,从而不断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工作者,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围绕中心,搞好调研,切实发挥参谋作用。
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两大重要职能,而搞好调研是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调研的过程也是民主监督的过程,通过调研可以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协委员在调研过程中听取汇报、实地视察和基层群众接触,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已经实施了民主监督这一职能。在调研结束后形成的调研报告,即有调研中存在情况的综述,也有针对问题提出的若干意见和建议,调研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基层政协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琐碎而繁杂,只有紧扣党委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才能使政协工作重点突出,抓住关键,找准履行职能的切入点。由此可见,围绕中心、搞好调研、服务大局是基层政协参政议政的基础,是建言立论的重要渠道。

一是围绕重点,选准课题搞调研。选准课题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是决定调研成果能否转化的关键。调研要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好的课题组织调研,力求选题新颖,内容实在,建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围绕难点,组织专家搞调研。政协委员来自各个不同的界别,在界别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在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领域可能没有专业性,有的难点问题如果没有该行业的专家介入,很难掌握问题的核心所在,那么形成的调研材料就可能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两点,一是可以组织跨界别的委员联合调研,这样可以聚集人才,集思广益;二是聘请在某一领域有一定专长的专家协助调研,从而使调研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是围绕热点,发动群众搞调研。政协委员是各个界别的代言人,在做好为各个界别情况反映的同时,也要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注重广泛性。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政协工作的光荣传统。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委员深入群众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接触,深入了解,真正掌握群众之想、群众之所急、使调研更具有群众性、普遍性,从而架起党委、政府沟通群众的桥梁,使党委、政府知民情、顺民意、得民心。

二、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切实做好社情民意工作。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力求做到四点,一是要把握重点,既要反映“路不平、灯不明、车乱停”等生活琐事,更要着眼大政和全局,着眼于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对一些冷僻、隐蔽的问题,也要进行客观的反映和理性的思考。二是要力求真实。注重调查研究,务求真实,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三是抓住时效。反映社情民意要有预见性,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有造纸厂性,做到知道得早,反映得快,解决得主动。四是注重实效。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不能光停留在群众的不满上,要帮助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三、注重质量,讲求实效,努力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提案的提出和办理是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形式,在提案工作方面要抓住提案的质量和提案承办的质量。提案质量要注重三性,即超前性、客观性、可行几至。把好两关,即提案质量关和提案立案审查关。凡是低质量的提案一律不予立案,可转作社情民意和一般问题处理,一经立案的提案要紧抓不放,办到头。提高提案办理质量,一是要召开重点提案交办会,做到三明确,即明确承办单位、承办时间、承办效果。二是采取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从委员提案中选出一些涉及面广、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提案,由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三是跟踪督办。可实行委员跟踪和舆论跟踪的办法,委员跟踪就是要有选择将有条件能办到的提案让委员介入提案办理过程,实行全程跟踪或间接跟踪,从而对提案承办部门办理提案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舆论跟踪就是要对一些办理及时和办理较好的部门予以宣传,起到鼓动作用,对没有办理或没有及时办理提案的部门予以曝光,从而可以起到监督作用。

政协委员,最低一级的政协委员是县政协委员。没有乡镇政协委员这一概念。

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

全国政协委员即参加全国政协的各单位的代表和特别邀请的人士。各级地方政协委员即参加各级地方政协的单位的代表和特别邀请的人士。

扩展资料

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有:在本会会议上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通过本会会议和组织充分发表各种意见、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该地方重大事务;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对违纪违法行为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有声明退出政协的自由;在受到警告或撤销参加资格的处分时,可以请求复议。政协组织依法维护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民主权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最低一级的政协委员是县政协委员。没有乡镇政协委员这一概念。
  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全国政协委员即参加全国政协的各单位的代表和特别邀请的人士。各级地方政协委员即参加各级地方政协的单位的代表和特别邀请的人士。
  (一)产生过程要
  想当政协委员,首先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政协委员的产生程序是:参加各单位政协的提名推荐,中共党委有关部门对推荐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并同各推荐单位协商,形成建议名单,再将建议名单报到政协常务委员会进行协商,经全部常务委员过半数同意通过,才能成为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的任期是5年。政协委员的产生机制是邀请制。这种被动的形式无疑折损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自觉,只剩下一种荣誉,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少看到有谁拒绝了政协委员的邀请,更没看见谁主动辞职。显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为他们承担了成本。因此,关键的是要改革政协委员产生机制,即使不能立即采用人大代表的选举制,也可以先行申请批准制——既尊重了委员的主体意愿,也有益于调动委员们的积极性,并借诸准契约的形式约束委员行为,完善制度且有利于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素质。
  (二)基本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有:在本会会议上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通过本会会议和组织充分发表各种意见、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该地方重大事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对违纪违法行为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有声明退出政协的自由;在受到警告或撤销参加资格的处分时,可以请求复议。政协组织依法维护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民主权利。
  (三)履行义务
  遵守和履行政协章程;遵守和履行政协会议作出的决议。
  (四)相关区别
  人大是国家机构,而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非国家机构,不履行国家职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权力机关。政协是参政议政机关,是我党和民主党派共同协商解决国家大事的机构,政协是参政。
  在中国宪法体制中人大高于政协,法律法规的通过需要人大通过才能生效,特别是重大法律法规;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

哪有乡镇政协委员啊。政协组织只建到县一级,在乡镇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写联络组啊工作组啊啥的,也是将县政协委员划分到各个组里以便开展活动。乡镇没有政协组织,更没有乡镇政协委员,只有在乡镇工作(生活)的县级及以上政协委员。

  乡镇政协委员是县级以上政协机构派出在乡镇工作的人员。
  乡镇本身没有政协委员,政协机构只设到县级,乡镇和街道没有政协机构。
  政协委员是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反复酝酿协商推举产生,经全国或地方人民政协常务委员会同意成为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的权利有:在本次会议上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讨论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参加本会组织的视察、参观和调查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