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遭到全国仇视,皇室留在紫禁城,国民为何不反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的覆灭,宗室皇族的命运都十分凄惨,但是清王朝灭亡后,亡国之君溥仪不仅保留皇帝尊号和小朝廷,而且其他皇族人员也都继续住在紫禁城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溥仪剧照)

1912年2月12日,是终结清王朝政权的日子。

这天,临朝称制的隆裕太后以皇太后的名义,向全国颁布了退位诏书。她在诏书里说:“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

同时,6岁的溥仪宣告退位。

准确地说,清王朝的覆灭比起历朝历代的覆灭,要柔和得多。

要知道每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总是会引发多年的战争,以致民不聊生,血流成河。

而清王朝的和平退位,则是在不动一刀一枪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新旧政权交替,避免了将饱受苦难的国家,再次拖入内战的深渊之中。

那么,是谁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

这就得说到袁世凯。

袁世凯这个人,慈禧太后在位的时候,就一度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他不仅军权在握,而且在朝廷中也很有影响力。

不过,比起大清王朝专职补锅匠李鸿章,袁世凯显然对大清王朝缺少忠心。准确地说,他更像个政治上的狐狸,随时都在谋算着为自己捞取最大利益。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病逝,遵慈禧太后遗诏,3岁的溥仪登上了帝位。而他的父亲载沣则被任命为摄政王,替溥仪料理国家军政事务。

于公,载沣要解除袁世凯的权势,以消除他的朝廷中的影响力。于私,载沣也要为光绪皇帝报仇。只是迫于形势,不能诛杀袁世凯,但随后载沣仍然以“足疾”为由,让其卸职还家,做富家翁去了。

辛亥革命爆发后,举国上下纷纷响应,不是这里闹独立,就是那里发动武装起义。最让载沣头痛的是,由于北洋新军唯袁世凯为马首是瞻,因此对朝廷的命令根本就是阳奉阴违。

眼看无力回天,载沣知道他自己不是收拾烂摊子的料。思来想去,能调得动北洋新军的就只有袁世凯,所以走投无路的他只得再请袁世凯出山。

(载沣剧照)

袁世凯也明白,这是朝廷把他当救世英雄了。


既然是英雄,那自然得傲娇一把,所以他以“足疾未愈”为由,拒绝了湖广总督的官职。

眼看朝廷岌岌可危,焦头烂额的载沣,只得交出军政大权,回去抱孩子去。

而重新掌握了军政大权的袁世凯则在朝臣和北洋将领的贺喜中,风风光光地走马上任了。

果然,袁世凯上任后,就下令北洋新军猛攻汉口,炮轰武昌,并且迅速就收复了汉口。

捷报传到宫里,隆裕太后激动地对跪在地上的袁世凯说道:“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

可惜隆裕太后看走了眼。此时的袁世凯,虽然在隆裕太后面前“表忠心”,但他早在暗处对革命党暗送秋波,表示支持革命。

其实,此时的局势对于革命党也并不是很有利。一方面虽然各地纷纷独立,但是北京周边的省份依然在清朝廷的控制之下。此外西方列强环伺,时刻想要瓜分中国。当然如果把清朝廷逼急了,一场内战无法避免,和袁世凯统领的北洋新军比起来,革命军的力量显然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发生内战,结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的努力,也许就会付诸东东流。

所以,以大局为重的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了密约。表示如果袁世凯能让溥仪退位,就让他出任大总统一职。

(袁世凯剧照)

虽说大总统和皇帝的概念不一样,但是在袁世凯看来,这也是“万人之上”的职务,袁世凯的小心脏在听到这个约定时,禁不住砰砰直跳。

毕竟袁世凯也知道清朝廷的气数已尽,再说子幼母弱,溥仪一个小孩子,隆裕虽临朝称制,但她根本不具备慈禧太后那样的铁腕手段。与其做清朝廷的救世英雄,死后得一个“忠武”的谥号,不如自己另做打算。

所以,袁世凯决定逼迫溥仪退位。为此,他做了三件事。

其一就是勾结列强,制造恐慌。西方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愿意看到中国分裂。所以他们愿意扶持袁世凯,而袁世凯也和他们勾结一气,让他们向清朝廷施压,并放出列强要攻打清朝廷的风声。

其二就是恐吓隆裕太后。袁世凯一再告诉隆裕太后,革命军已成燎原之势,其势力极为壮大,并且马上就要打到北京城来。到他们打进城来后,宗室皇族就会惨遭杀戮。为了把戏演得更逼真,袁世凯还命人朝着紫禁城轰了几炮。

其三就是以《清皇室优待条件》,利诱隆裕太后同意让溥仪退位。

优待条件中,既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小朝廷,同时民国政府每年还拿出400万两白银供养溥仪和其他皇族。

隆裕太后本来就对政治一窍不通,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再说此时的的皇亲贵族们早就吓得逃的逃,跑的跑,连个替她拿主意的人都没有。所以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隆裕太后最终同意让溥仪退位。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溥仪继续住在紫禁城里对新政权是利大于弊。

试想,历代亡国之君,虽然王朝灭亡了,但是影响力却还不小,特别是一些遗老遗少们更是把其作为复辟大旗。因此让溥仪和皇室成员继续住在紫禁城里,且给予优待,一方面安抚了皇族,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监视作用。

还别说,在袁世凯做大总统的那几年,溥仪和那些满清遗老们倒也相安无事。

只不过在他去世之后,由于段祺瑞等人没有重视溥仪身份的特殊性,没有继续做好善后事情,才先后闹出张勋复辟和到伪满洲国做傀儡皇帝的事情来。



  • 溥仪为什么退位
    答:袁世凯总揽政府大权,接着便下令北洋军猛攻汉阳,炮击武昌。南北内战爆发后,华南地区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朝中央,但清廷仍控有北京附近省份。最后孙中山与袁世凯密约,若袁能使溥仪退位,就让他担任大总统。袁世凯便一面胁迫,一面劝说好让溥仪退位。袁世凯一面施加压力,一面提出优待条件作为诱饵。
  • 冯玉祥到底该不该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答:综上所述,冯玉祥不该那么早把溥仪赶出紫禁城,起码等中华民国政府稳定以后,再做出决策。而满清朝廷已经把所有的财产转移给了中华民国,政府也不再担心什么,所以当时供养满清皇族是最好的办法。供养溥仪等皇族,架空权力,保持皇室可以稳定蒙古、西藏、满洲等各族,为中华民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冯玉祥...
  • 冯玉祥到底该不该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答:不过对于民国来说这充分说明了自己继承清政府的合理性,这也让民国以及后人认为他们的主权更替属于正常的行为,是得到了所有人同意的行为。而且也通过保留皇室也废除了很多条约,这些条约都是对我国来说很不合理的。不过冯玉祥直接把皇室中人赶走这种行为看起来很不地道。其实如果把溥仪囚禁在紫禁城的话更好的...
  • ...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好几位大明星,其实都是皇室后裔
    答:1908年11月14日,膝下无子的光绪帝去世,大权传到了溥仪的手上,但是皇帝的位置溥仪却坐得并不牢靠, 在1912年的2月12日就被迫退位,清朝宣告灭亡。 那么,身为已亡大清的格格,溥仪的 7个妹妹沦为普通人之后,究竟落得怎样的结局? “休得胡闹, 紫禁城中只可有皇上,不能有哥哥。” 照顾溥仪的小太监严厉的呵斥韫...
  • 清朝亡国后,十几万的皇族都去哪了?
    答:但是还有些皇族在清朝没有灭亡的的时候大量敛财积累了雄厚的财富,而这一些人为了避免清朝灭亡后给自己带来麻烦会选择移民出国。其实上面说的这两种人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有一些皇族仍抱有复辟清朝的梦想会选择去当汉奸危害社会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溥仪到东北给日本人建立起来的伪满洲国当皇帝,成为日本人的...
  • 冯玉祥把清朝王室赶出紫禁城到底是对是错?
    答:当年11月,冯玉祥强行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从法理上讲严重的说不过去。1911年清帝退位时,袁世凯与清朝皇室达成了协议,允许溥义在紫禁城成立小朝廷,民国政府不得干涉其内务,每年民国政府向紫禁城提供400万两白银的花销。民国历届政府袁世凯、黎元洪、段其瑞都认真履行了协议。冯玉祥在将溥仪赶出故宫的过程...
  • 清朝皇室在紫禁城中生活 讲汉语还是讲满语
    答:清朝皇室在紫禁城中生活 精通满汉双语。清朝皇子从4岁起就必须接受严格的多语种教育,满、汉、蒙、藏 四种语言是必修课。如果这四门功课不及格是不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所以大多数皇子精通满汉双语,很多人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语或藏语,乾隆本人还能讲维吾尔语。清朝王公大臣与皇帝在上朝时分民族情况而...
  • 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为何张作霖知道后勃然大怒呢?_百度...
    答:这个协议对于满清皇室来说绝对是非常值的,因为清朝灭亡是必然的,他们能够得到这样的好处完全就是出乎预料的啊!但是当时的中国十分混乱,这也注定这些想要在紫禁城中过着与世隔绝生活的满清皇室不会太长久,果不其然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临阵倒戈带领士兵攻入了北京城,冯玉祥早就看溥仪不爽了,他...
  • 满清皇室在清朝灭亡之后最痛恨的人是谁?
    答:而且袁世凯变相地算是保护了晚清皇室,给予他们生活上的优待,并且承认他们在紫禁城的地位,每年还给予400万两的生活费。这比直接被武力推翻赶尽杀绝的结局要好得多。想想清朝在明末时期对明朝皇族的所作所为,晚清皇室已经相当庆幸了。所以说袁世凯也不是晚清皇室最痛恨的两人之一。那么到底是哪两个人呢...
  • 退位后的溥仪没有威胁,为什么冯玉祥还要把他逐出紫禁城?
    答: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很多地方都宣布了独立,百姓对朝廷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来的呼声是清政府承受不住的。当年溥仪才上位三年,年仅六岁的他做不了清政府的主,于是当时朝堂一切事物都是由他的养母隆裕太后做主的。隆裕太后非常清楚当时的局势,在与政府签订了“清皇室优待条件”以后就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