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出孝子”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有出息的儿子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严父出孝子"是自古流传的育儿观念,它显然与今天我们提倡的民主教育、快乐教育是背道而驰的观念。很多家长朋友也是心存疑问,家里的"熊孩子"该不该有一个"严父"去惩治他。

同一小区的赵大哥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他对待儿子亮亮的教育非常严格,但凡亮亮有丁点儿行差踏错的行为,轻则批评,重则打骂。用赵大哥的话说"'严父出孝子',自己那一辈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亮亮却对赵大哥吼道:"我最讨厌你了,你不是我亲爸爸!没有人的爸爸这么打孩子的。"这句话如闷雷炸响在赵大哥的脑海中,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对于孩子有那么大的伤害。

跟赵大哥一样,生活中仍旧有一些家长奉行不打不成材的"严父"教育政策,他们全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用过激的手段激怒了孩子的叛逆之心。关于"严父出孝子"的育儿哲学现在还管用吗?先从关于责骂、体罚孩子的危害开始说起。



一、责骂、体罚孩子的危害都有哪些?

1、 孩子安全感缺失

正常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情绪都是很稳定的,不会因为暴怒而去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很有安全感。反之,有过被责骂、体罚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是安全感缺失,总是担心某天又会挨打,所以遇事也爱往坏处想。

2、 谨小慎微、害怕犯错

犯错后就必然挨打的孩子,他们会有内心的不安定,犯错就会挨打在内心里形成条件反射。往往为了避免犯错挨打,所以他们很多事情都不敢尝试,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谨小慎微。

3、 处理情绪能力弱

父母打骂孩子,多数是情绪激动的时候,而孩子也会受到情绪过激的影响,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很容易喜怒无常,遇事也习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4、 对人缺乏信任感

一个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很难有和平的好心态,他们的内心被不安、恐惧等负面因素所占据,所以当他们与人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对人缺乏信任感,习惯于过度保护自己,不肯敞开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以尊重孩子、爱孩子为前提,减少打骂、责骂,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才能养育出一个思想健康、阳光积极的好孩子。

二、 关于打骂教育也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来对待

1、0-3岁阶段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我们很清晰的指导,在0-3岁的幼儿阶段,孩子的道德感、是非观都没有形成,他们只是注重于自己的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所以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是不能用体罚的手段。

2、3-6岁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步萌芽出是非观,也是家长树立孩子三观的黄金时期,当孩子违反了原则性错误的时候,除了讲道理,可以辅助一些轻微的惩罚手段,让孩子明白有些规则是不能违反的。



3、6-12岁以上

到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羞耻心和自尊心,对人、对事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不适宜用打骂、体罚的手段来教育,而是应该耐心给孩子将明白道理,让他们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家长强行的扭改。

"严父出孝子"是一个育儿古训,但也不能刻意去曲解"严",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立较高的教育标准,但是不能存有过激的思想,也不能用过激的行为去教育孩子。

三、用爱的教育去取缔打骂教育

1、 冷处理

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可以避免硬碰硬,不要企图去刺激孩子的情绪,不搭理孩子的冷处理办法是比较有效的,当孩子取闹无果后自然而然的冷静下来。

2、 自然后果法

在不伤害孩子身体健康为前提之下,很多孩子经常犯或者屡教不改的错误,让孩子亲自自己去承担后果。要知道再好的道理也比不上亲自体验来得奏效,当孩子明白了这件事的后果让他有不愉快的经历或者体验,下次自然就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 讲明道理

要跟孩子心平气和的讲道理,比如什么东西是危险的不能碰,如果碰了就会受到伤害,家长可以列举一些生动的比喻,一如打翻了开水瓶会被烫伤,就跟你打预防针时候一样的疼。要知道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对于未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想去尝试,但家长告知了他体验过的后果,他就会有了惧怕之心。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这是卢梭的至理名言。对于孩子的犯错,家长要理性看待,如果是屡教不改或者是过于顽劣的孩子,迫不得已要采取体罚教育,那么家长也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四、不得已采取体罚教育,家长要注意些什么?

1、 不要秋后算账

当迫不得已要惩罚孩子,那么最好就是当场做,让他将做错事和接受惩罚两者的时间点能够联系起来,不要事情了结之后再惩罚孩子,否则为了惩罚的惩罚就失去了意义,反而还让孩子有不愉快的体验。



2、 不要当着外人面体罚孩子

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当着外人尤其是当着小伙伴的面惩罚了孩子,孩子会认为这是自己的奇耻大辱,会延伸出很多负面想法,比如父母不疼爱自己,或者丢了颜面等。如果真要动手打孩子,那么第一法则是不要当着外人的面。

3、 不能经常打孩子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这是老一辈人都知道的道理,如果长期打骂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心理发生变化,不单是不惧怕挨打,反而会变本加厉变得刀枪不入,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也很容易跟人发生吵架斗殴等过激行为。

"严父"并非是指父亲这一角色,它泛指了孩子成长中其他的长辈。但不管是谁扮演"严父"的角色,都不能过火,否则只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失去童年的快乐。



在现代,严父出孝子指的是在一些具体的大事上面父亲要对孩子作出一定的指导,所以我认为严父还是能出孝子的。

严父出孝子这个方法培养孩子,有可能会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孩子,从而达到让孩子做得更好

很多有儿子的家庭,都吃“严父出孝子”这一套。他们父母认为,男孩子调皮、皮厚,就应该对他们严厉一点,不然孩子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他们未来成功最重要的导火线。

能,孩子在年少时候必须得由父母正确的引导,严格才能比较好培养儿子,但是得严格并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能一味的严格。

  • 为何世人皆说“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呢?
    答:由此可见,过分的娇惯必定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讲道理。如果父母真的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好,那么要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来引导他,让他明白世间生活的种种。并不是通过打骂或者是严厉的方式。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惩罚,但是千万不能惯着他,不要只会导致她越来越放肆。总而言之,严父出孝子,慈母多...
  • 有句成语叫什么,严父出什么的
    答:母子相见后,母亲抱着儿子大哭起来,谁知,他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说:“这都是你的错,小时候我做错了许多事,你都不教育我,才会使我落得今天的下场。”后人便有了“慈母多败儿”一说 。此话过于绝对,按照很多国人习惯的凡事走极端的思维方式,延伸至“棍棒底下出孝子”就不奇怪了。实际上...
  • 棍棒底下出孝子下一句是什么?
    答:【出处】:民间俗语 棍棒式家教,是与蜜糖式家教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一些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骄纵导致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在这种情境下,传统“棍棒教育”有所抬头,“狼爸虎妈”的严苛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常言的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中国古代也的确用这种教育方法...
  • 过分严厉其实在摧残孩子的兴趣,为何大多数家长都是如此?
    答:因为家长认识不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总认为孩子就应该严厉管教,其实就是过分的严厉在摧毁孩子兴趣,只是家长没有意识到。
  • 为何中国自古以来皆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答:本人已经是一名大学生,我的观点就是:中国的家长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传承下来的家教方式。“子不教,父之过”,“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耳熟能详的俗语。为何中国自古以来皆如此呢?这种教育方式我其实可以归咎于家长的耐心不够与无能。一、为人父母无人教其实,没有人教人如何为人父母,他们只能够根据自己...
  • 严父多孝子,慈母多败儿 为什么
    答:孩子天性就是至善至纯的 ,“败儿”就是表现为,任性,自私,遇到困难就退缩,担当不了责任,成为败家子。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败儿”,但是我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在助长孩子成为“败儿”,家长你敢放松,孩子就敢放纵。“严父出孝子”。我们主张父亲威严,做事有底线,孩子的要求想得到,最后...
  • 严厉的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帮助?严父好还是慈父好呢?
    答:严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系着孩子成长。做好父亲首先教育小孩多做好事,善举,在家里给孩子做好课后辅导教师。以爱的方式教育小孩,,父为家严,严父要用指令的方法教育小孩。小孩不对,便用处罚的方法教育小孩。用家威的方式教育小孩。古代言情曰,家严出孝子。二种教育方式均可。好父亲该是慈...
  • 怎样培养懂事的孩子?
    答:2、应该避免采取严苛的教育方式 许多家长们总是觉得“严师出高徒”,因此也会有“严父出孝子”。事实上,严厉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在行为上限制了孩子们,但是孩子的思想却有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殊不知,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童年留下不可抹去的“阴影”。生活中也是有许多...
  •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答:无理由的发泄愤怒情绪,经常打孩子,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负面影响:长期被虐待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时常难以掌控自己的脾气,成年后使用暴力的比例也很高。他们不懂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往往处理问题极端和冲动。5、语言虐待型父母 习惯性的对孩子冷言恶语、辱骂和贬低。这种父母我们生活中...
  • 我教育孩子都是先打后理,这样的教育正确吗
    答:只要理对打是没有错的,前提是理对,你做的是对的;一方面孩子能懂得更多的道理,知道该做什么,为什么去做及不该做什么与其中的原因,另一方面能树立你的威信。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教育孩子的精华——打(严父出孝子:父可以理解为家长,孝可以理解为好的思想,在古代孝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