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2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解?



这句话意思是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找到自己的真心。

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

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妄想分别,对境界引发的相续心;心,指的是离开了事物的相续心,已不住,突破了无明的干预。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无住心、非心。

扩展资料: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

金刚经是实相般若,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以开学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

“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 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所以六祖闻此二句,立时悟道。

然则六祖何以一闻便悟?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早已见性。何以故?试看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于此偈语,知六祖已悟无住本性之体,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传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体用不二之理。后来即依此教化学人,大振宗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今略说之。金刚经是实相般若,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以开学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云何体用?“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所以六祖闻此二句,立时悟道。然则六祖何以一闻便悟?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早已见性。何以故?试看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於此偈语,知六祖已悟无住本性之体,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传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体用不二之理。后来即依此教化学人,大振宗风。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麽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是。

住,本意是停止,引申为控制和把握。金刚经中,应云何住,是说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控制和把握自身,所以后面跟着说云何降伏其心。
通常我们会认为既然要把握自己的思维,那么是不是于一切事一切行为都需要有所规范有所界定,必须依赖于什么,其实真正的佛法是活泼的,不是死板的。应无所住,就是于一切世间事物不生起执著和贪恋,止于所当止,对任何事都保持好一个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就不会产生烦恼痛苦。同时又要行于所当行,就是在任何事物和任何变化中去思维觉察的智慧。心,是指觉察之心,也就是生起觉悟。
整句话是告诉我们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要懂得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智慧觉悟的方法道路就是这样产生的。

1.应无所住。例如:
心不住于钱财,视金钱如粪土,都是身外之物。

2.而生其心。例如:
生起大慈悲心,把全部的钱,都送给需要的人,让他们幸福快乐。

所谓"无所住"就是叫人不要执着,要坦然,缘来则应,去而不留,"生其心",就是生清净心,达到心无杂念的境地,最终做到皆能放下,获得能量.可见,只有当心无所住的时候,才能留住最现实的当下.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解释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不生执着心,才能生清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指的是因为对色、声、香、味、触的向往而引发的执着心。这句话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指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着,犹如...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解?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心境,意味着应该摆脱对事物的执着和留恋,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清净的心态。解释:1. 应无所住:这里的“应”表示应当或必须。“无所住”意味着不执着、不留恋于任何事物。它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欲望的境界,提醒人们不被外界的事物所牵绊,不被内心...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意思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解?
    答:这句话意思是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找到自己的真心。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妄想分别,对...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去祈求结果,但要有认真去做的心。 放在俗世简单来说:就是你只管按你的本意去做,不要去担心做出来的结果。 这样就没有困忧了。指的是人对世俗、对复物质的留恋程制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
  • 什么叫无住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云何体用?“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 是用...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详细解释:(1)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2)此真心不是能对外境乃至内定境有了知、觉知的意识觉知心。更不是修成动中定力时,能於六尘...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意思?
    答: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我国禅宗六祖惠能未得法前,五祖弘忍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得传衣钵。(六祖坛经行由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直译是什么意思?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做事不要去祈求结果,但要有认真去做的心。这句话出自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通过解构佛本身的庄严,阐明佛法的真谛是“庄严净土”。净土、极乐世界不只在西方,或是某个缥缈的所在,也可以就在身边,就在当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六祖...
  •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什么?
    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对色声香味触法有所住,引发的相续心;心,于相离相,是名为相,于空离空,是名为空,此心又可以起般若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