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为何能成为茶马贸易的鼎盛时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3

宋代茶叶生产的大发展,为朝廷开拓茶马互市贸易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宋代东南地区的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诸路植茶在唐代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东南9路产茶遍及60个州242个县。福建的建州,不但产区集中,产量较多,而且品质优异,引起朝廷的关注.成为全国茶业经济中心,因此北宋政府规定专榷东南茶。

大祖乾德三年(965),茶利“岁人百余万绪”。景德元年(1004),茶岁课“五百六十九万贯”,茶利直线上升,成为国家财政重要支柱,对筹措军响起了关键性作用。

边疆少数民族以畜牧为业,以肉,乳为上,而茶“攻肉食之膻腻,涤通宵之昏寐”。到宋代牧民饮茶已很普遍,已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上至贵族,下至庶民,无不饮者。

以茶易马是诸物资中最佳选择。宋初以铜钱、绢、茶等易马。以铜钱买马,存在三个问题,据史载,综合平衡计算马价,平均每匹约30贯钱,以每年买马二万五千匹计算,耗资七十五万贯,非国家财力所能负担,此其一。北宋初年。铜饯大量流往宋朝统治以外地区。导致钱荒,影响货币流通与市场繁荣。此其二。更为重要的是是,“戌人得钱,悉销铸为(兵)器”,这就等于为对方输送武器,增强了他门进攻的能力。从而削弱了本身的抵御能力,在军事上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其三。所以不能以铜钱买马。

再看以绢买马。太宗、真宗时,宋中央政府二税收入的绸绢每年不足二百万匹。一匹绢值一贯,一匹马值三十贯,则需三十匹绢买一匹马,绢贱马贵。平均每年买马二万五千匹,则中央财政绢的支出几乎占全年二税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也是宋政府财力无法承受的。只有茶货源充足,牧民又喜爱,故以茶易马是中央财政最佳方案,从而推动了茶马互市贸易的发展。

组织机构

买卖茶机构,在成都府路八个州设置24个买茶场。在陕西设置50个卖茶场。卖茶场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全部收购茶农的茶叶,茶商必须向茶场买茶,不能和茶农直接交易。官、商、民一律禁止私贩,许人告捕、治予重罪。

买茶场属茶马司直接领导,但“茶场所在,州委都监,县委令佐兼监”,各级地方长官,均有义不容辞的监督之责。各买茶场并设有专典、库秤、牙人等办理买茶和征税事宜。并制定了各场收购定额和超额奖励欠额惩罚条例。卖茶场主要任务是把四川运去的茶叶按官价出卖或易马,同样属茶马司领导,地方长官也有监督之责,同样制定了销售定额和奖惩条例。

买马机构:熙宁八年,在熙河路设置六个买马场,后又在秦风及四川的黎州、雅州、沪州等地增设。茶马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调整,组织的严密,奖励和惩罚诸措施,对保证茶马贸易政策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实施办法

茶马比价: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比价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宋政府确定“随市增减,价例不定”的原则,是符合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是深谋熟虑的结果。元丰间,马源充裕,一百斤茶可换一匹马。后以茶价格下滑,要二百五十斤茶才能换一匹马。崇宁年间,“马价分为九等(良马三等,纲马六等).良马上等者每匹折茶250斤,中等者220斤,下等者200斤。纲马六等,每匹分别折茶176斤、169斤、164斤、154斤、149斤、132斤”。南宋时,马源锐减,马价上涨十多倍,要千斤茶才能换一匹马。可以看出,茶马比价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马质优劣来确定的,可说是既公平又合理。

为了鼓励吐蕃以马易茶,宋政府还规定易马的茶价低于专卖的价格,这种削价政策,既刺激了战马的来源,又“马来既众,则售茶亦多”,薄利多销,同样获得厚刊。同时又规定好茶专用易马,不得商卖,雅州名山茶是川茶中的上等茶,“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阙”,用名山茶易马,最受少数民族欢迎。

宋代买马分两种,其一曰良马,用于战争,主要来自今青海地区的吐著等少数民族,其二曰“羁縻马,产于西南诸蛮,短小不及格,今黎、叙等五州所产是也。”买这种马的意图有二,一是从羁縻马中挑选一部份良健的为战马,以补充战马来源的不足。二是安抚西南少数民族,使他们不致反抗宋政府。在当时政治、经济中产上了很大的影响。

历史意义

宋代与吐蕃等少数民族通过茶马互市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紧荣。首先扩大了茶和马的市场,推动了畜牧业和茶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其他商品的交换,高寒草原地区的牛,羊、兽皮、药材和其他农副上特产大量流入汉族地区,而汉族地区的绢、布、陶瓷、食盐及其他手工业品和农副土特产也大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不但促进了当地手工等产业的发展,同时频繁的经济贸易活动,也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交流,对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社会进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茶马贸易在政治上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吐蕃驱马来买茶,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既有官员,也有百姓,与汉族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接触,这就有利于促进双方的沟通,增进理解与友谊。

西北地区的吐蕃就是通过茶马交往而愿意接受宋王朝的统治,边疆地区也比较安宁,并共同抵抗西夏的进攻。西夏与宋对峙,茶无来源,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满,迫使与宋一度议和,购进茶叶。所以茶马贸易对增强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宋王朝的巩固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 茶叶为什么在宋朝那么珍贵
    答:还有就是茶叶的外交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大家通过茶马贸易来加深双方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更是加深了双方的友情。并共同抵抗西夏进攻西夏与宋对峙,茶无来源。所以对于北宋的人民来说,那可是不能一日无茶!从全球来看,不仅是影响了北宋,茶叶还成功地影响了周边的国家为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增加联系,而茶叶传播...
  • 宋朝经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商税制度和禁榷制度吗?
    答:因此,茶马贸易对增强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宋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虽然禁榷制度为宋代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禁榷制度最大的害处就在于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封建自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史专家姜锡东认为:禁榷制度排斥、限制私人经营,垄断产销经营之...
  • 茶马盐铁,这几样,为何是以前国家最大的买卖?
    答:茶马盐铁是古代国家最重要的贸易物品,也是古代中国国家最大的买卖之一。主要是因为这些物品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需求,对于国家的经济和民生至关重要。首先,茶、马和盐都是古代中国的战略资源。茶是饮料,也是文化符号,特别是在唐宋时期,茶叶成为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马是军事资源,用于战争和交通...
  • 茶马古道起源于什么时期
    答:茶马古道最先起源于唐宋时期。“茶马互市”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最早是用于朝廷与藏民粮食和战马的置换商道,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最终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现今的茶马古道遗址多分布在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剑川县的沙溪古镇、祥云县的云南驿、普洱市的那柯里...
  • 最早的茶马古道是在哪个时期形成?对当时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根据史书记载,唐宋时期的茶叶市场最为繁荣,因为茶马互市不仅可以给朝廷提供一笔可观的收入,使得军费粮草的开支不再紧张,还可以通过这样的经贸活动来维护当时西南边境的安全。特别是在宋朝,契丹、女真等西北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于当时宋朝政权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因此利用贸易往来同西部的藏民搞好关系对于...
  • 关于茶马古道的资料.
    答:“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
  •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答: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三大发明外传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上: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建筑技术、科技著作和天文历法成就突出。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学校制度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史学成就突出。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
  • 宋代茶文化发展状况
    答:二、茶的礼仪和文化宋代时期,茶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交礼仪,茶人们注重茶道礼仪的规范化和仪式感的提升。同时,茶文化也逐渐融入了文学、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在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得到普及和传承。三、茶马古道的繁荣与发展宋代时期,以茶为主要商品的茶马古道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往来的...
  • 宋代的贸易方式有哪些?
    答:清代,由于茶叶产量增加及对于马匹需要的增长,茶马贸易更加兴盛。蕃坊与蕃市中国与海外的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唐宋时期,与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有贸易关系,东南沿海对外贸易日益繁荣。中国在那里开辟了广州、泉州、明州(宁波)、杭州、扬州、江宁等9个与外商贸易的港口(其中以广州、泉州为最大)。在...
  • 宋朝为什么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巨大成就?
    答:⑸从地理条件看,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一直到宋朝,吐蕃、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相继兴起,控制了西北的河西走廊一带,唐宋王朝因此与西亚、欧洲各国的陆上联系受到阻碍而中断,东南亚的海路成为宋王朝对外交往的必然选择。2、概况:表现:到南宋时,从海路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东南沿海出现了许多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