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支气管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支气管炎
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这个病名朋友们都不陌生,前面文章介绍了几种肺炎,那么支气管炎与肺炎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就来详细介绍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婴幼儿病情监测以及怎样预防等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
是由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
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
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
炎症

支气管炎
主要原因

病毒

细菌
,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
烟雾粉尘

污染大气
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
吸烟
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
过敏因素
也有一定关系。
支气管炎多为散发,一般无流行倾向。
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然变化时

年幼

年老

体弱者
易发生。绝大部分的支气管炎
不具有传染性
,部分病毒感染有一定的
传染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在男性患者的发生率稍高于女性。
我国人群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为3%~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10%~15%。北方人群患病率高于南方,农村人群患病率高于城市。
支气管炎的分类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这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等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2、慢性支气管炎
这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3、喘息性支气管炎
即哮喘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炎伴有喘息发作,临床以咳嗽、喘息、气促、两肺哮鸣音为主要表现。
4、过敏性支气管炎
这是由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支气管炎症,主要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而高反应性则与气道上皮受损和暴露于过敏原等有关。
5、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这是临床上少见的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的肺细支气管闭塞性疾病。
6、毛细支气管炎
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三凹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支气管炎的传播途径
因微生物感染导致的支气管炎,尤其是
病毒
性的,
具有一定传染性
,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样,其通过
飞沫、密切接触
等方式传播。
支气管炎的病因
生物

非生物因素
均可导致支气管炎的发生。在生物因素中,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
的病因之一,
少部分患者可有细菌
感染的情况。
年龄、免疫等生物因素可能影响支气管炎发病或急性加重,
支原体

衣原体
感染亦可导致支气管炎。
非生物因素包括季节变化、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颗粒)、烟雾的吸入等,均可导致支气管黏膜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一)基本病因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常见病因是微生物,以
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其他的微生物因素包括
细菌

肺炎衣原体

肺炎支原体
等;
(2)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均可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起急性损伤和炎症反应;
(3)常见的吸入致敏原,如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动物毛皮排泄物,以及对细菌蛋白质的过敏,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移行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急性炎症反应。
2、慢性支气管炎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吸入,免疫、年龄和气候因素等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3、毛细支气管炎
主要是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占50%以上,也是最容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暴发流行,危害极大。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见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人群聚集生活环境、热带多雨季节、无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低于1个月、年龄小于12周、奶瓶喂养、母亲妊娠时嗜烟、早产、患心肺疾病或抵抗力低下等均是隐患因素。
4、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可能的病因很多,包括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结缔组织病、病毒感染、史蒂芬-强森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等。非移植相关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较少见。有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也特指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的儿童毛细支气管炎。
(二)诱发因素
季节变化、吸入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吸入过敏原、吸烟(≥20支/天)等可能诱发急性支气管炎发病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支气管炎的症状与表现
支气管炎
主要临床表现

咳嗽

咳痰
。其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一般起病较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慢性支气管炎一般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
(一)典型症状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咳嗽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表现,开始为干咳,后出现咳痰,病程后期可出现黏液脓性痰。许多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也伴有气管炎,表现为呼吸及咳嗽时胸骨后剧烈疼痛。咳嗽通常持续10~20天,偶尔会延至4周甚至更长。如迁延不愈,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
2、慢性支气管炎
缓慢起病,病程长。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咳嗽以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
3、毛细支气管炎
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天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5~7天时达到疾病高峰。
4、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又称哮喘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喘息、气促、两肺哮鸣音为主要表现,常可反复发作。
5、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症状和体征往往呈现非特异性。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逐渐进展的气促,常伴有干咳、喘息。
(二)伴随症状
支气管炎的伴随症状与并发疾病有关。
1、当伴有
发热、寒战、头痛、肌痛、腹泻
等症状时,可能同时合并了
流感病毒
感染或
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
2、偶见
儿童患者发生喘鸣
,发热少见,如果检查提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血白细胞升高常见,
可能合并儿童百日咳

3、当伴有
发热、咳嗽剧烈
等症状时,可能并发了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
感染,其潜伏期为2~3周,2~3天起病,表现为刺激性感染,可能有聚集性发病特点,须关注患者是否有接触类似患者的经历。
当喘息,若喘息明显时,则为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可能合并支气管哮喘。此外,有部分患者可伴肺气肿,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
5、对于<3个月的小婴儿,可能伴有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的情况,或可出现呼吸暂停,此时可能伴发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相关检查
1、X线胸片
可无异常发现,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患病时间较长的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可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
2、血液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并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轻度增加;细菌感染时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血沉加快。
3、痰培养
一般不做常规检查,当要确认是否细菌感染或治疗效果不好时,进行痰涂片或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等有时能发现致病的病原体。
4、肺通气功能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吸流速-容量曲线在75%~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通常根据症状、体征、X线表现、血常规检查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是,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一个临床诊断,对于没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重要的是需要与肺炎等下列疾病相鉴别。
1、肺炎
这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重要的鉴别手段是胸部X线或CT检查。
2、气管炎
急性损伤和炎症反应时通常同时累及气管和支气管,导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3、哮喘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
4、咽炎
急性咽炎指的是咽、扁桃体或鼻咽部的炎症过程,表现为咽部或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渗出或黏膜疹(溃疡或疱疹)。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淋巴组织以及系膜下的慢性炎症,咽部存在痒感、干燥感、痛感以及异物感等均为慢性咽炎的常见临床表现。
支气管炎的治疗
支气管炎的治疗一般是采用的对症治疗手段,即止咳、化痰、平喘等。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除非明确有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
(一)急性期治疗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若剧烈干咳或少痰,可使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剂。咳嗽有痰或痰不易咳出者可用盐酸氨溴索、桃金娘油提取物化痰。伴有支气管痉挛、气流受限时可用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不需要抗菌药治疗,尤其是对于未明确病原者,抗菌药更不宜常规使用。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选用青霉素类,亦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百日咳杆菌感染推荐阿奇霉素。流感病毒感染可予以奥司他韦。全身不适及发热为主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剂。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
急性加重期主要以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治疗为主。抗菌药物可选用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镇咳祛痰可选用复方甘草合剂、复方氯化铵合剂。平喘用氨茶碱或茶碱控释剂、β2受体激动剂加糖皮质激素吸入等。
3、毛细支气管炎
大多数患儿临床表现为轻度,对于中、重度患儿需要密切观察评估病情,如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给予低浓度氧疗。急性期可根据病情给予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3%高渗盐水等。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
4、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疗以快速缓解症状,改善通气,持续有效降低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预防并发症为原则。急性发作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M受体拮抗剂解除痉挛、舒张支气管。
(二)一般治疗
支气管炎患者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吸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供氧,保证足够营养供应。
(三)药物治疗
1、右美沙芬
用于咳嗽无痰或少痰,过量使用可导致兴奋,精神错乱和呼吸抑制,有精神病史者禁用。黏痰多者慎用,孕妇慎用。
2、喷托维林
用于咳嗽无痰或少痰。若使用本药7天后症状仍无好转,应立即就医。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在药师指导下使用。青光眼及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3、盐酸氨溴索
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耐受性通常较好,偶有轻微的胃肠道副作用。过敏反应极少出现。
4、桃金娘油提取物
适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急、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5、支气管舒张剂
常用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茶碱类、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等。
(1)β2受体激动剂
根据作用持续时间不同,分为短效(作用持续4~6小时)和长效(作用持续12小时)。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的代表药物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代表药有吸入的福莫特罗、沙美特罗,口服的丙卡特罗,透皮贴剂妥洛特罗。
(2)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支气管舒张作用弱于β2受体激动剂,常见药物包括短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SAMA)和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LAMA)。
(3)茶碱类药物
具有舒张支气管、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由于其治疗有效浓度范围较窄,毒性反应相对较大,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临床使用较多的为氨茶碱或多索茶碱。
6、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目前国内上市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有布地奈德(BUD)、丙酸倍氯米松(BDP)、丙酸氟替卡松(FP)三种。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临床常用的包括甲泼尼龙、泼尼松、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等。
(四)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会根据不同证型予以施治,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五)前沿治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在纤维支气管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一项用于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抽吸,收集肺泡表面衬液,用于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检查的方法。
支气炎的预后情况
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预后良好,少数体质弱者可能迁延不愈。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若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可较好地控制症状;部分患者控制不佳可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预后不佳。
支气管炎的并发症
1、慢性支气管炎
可同时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3、肺动脉高压
是肺动脉内压力异常升高的疾病或病理生理综合征,存在肺循环障碍与右心高负荷,可导致右心衰甚至死亡。
4、肺心病
是一种由呼吸系统结构或功能障碍导致右心室肥厚或扩张,进而引起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就医指南
支气管炎若仅表现为咳嗽或咳痰,可考虑服用抗病毒、止咳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
对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特别是接受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快速下降;
2、慢性、逐渐进展性FEV1下降;
3、在较长时间的稳定期后出现FEV1快速下降。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护理
(一)预防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增强体质,避免劳累;
2、保暖,支气管炎患者的抗寒能力差,当遇到寒冷刺激时,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此病复发或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
3、戒烟,克服不良生活习惯,不能熬夜;
4、带口罩,雾霾及其他空气污染较重的时候可通过佩戴口罩防止吸入刺激性或有害气体或颗粒;
5、预防感冒,在易爆发流感的时期需要特别注意,可在医生建议下接种流感疫苗。
(二)家庭护理
1、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等知识,特别是提出本病发病时间长,治疗周期也长,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思想。
2、环境护理
避免有害及刺激性气体,厨房内最好安装抽油烟机。患者居住的房间室温应相对稳定,以18~20℃为宜。冬季空气干燥,应适当增加房间内的湿度,相对湿度应以50%~60%为宜。经常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3、用药护理
支气管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急性发作期要给患者按时、准量地应用控制感染、祛痰、止咳的药物。缓解期的治疗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
4、氧疗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氧疗的时间较长,在氧疗过程中应注意氧疗流速,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
5、祛痰护理
对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患者应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排痰。要经常变换体位,教会患者排痰技巧,家属协助拍背,利用重力作用排痰。
(三)生活管理
1、适量运动
结合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运动中尽量采用缩唇呼吸或腹式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时在各运动中做1~2次腹式呼吸,携带氧气运动时,注意氧流量的调节。
支气管炎患者可进行的运动方法包括放松训练、胸廓放松训练、步行训练、四肢/躯干肌力训练等。
2、戒烟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吸烟的危害,要劝告患者戒烟,同时提醒患者家属,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无烟环境。
3、饮食调理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蜂蜜、山药、白果、核桃、梨、枇杷等均对支气管炎患者有一定的作用,可适当食用。
患者饮食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并要控制食盐的摄入。
(四)病情监测
对于婴幼儿支气管炎患者,可通过以下几项指标进行病情监测。中、重度患儿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特别注意事项
支气管炎患者在运动中出现以下自觉症状时应中止运动,包括胸痛、重度呼吸困难、强烈的疲劳感、眩晕和恶心等。
总结:支气管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然变化时,年幼或年老、体弱者易发生。绝大部分的支气管炎不具有传染性(病毒感染者除外)。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注意保暖、戒烟、戴口罩可以减少患病,反复患病者可以接种疫苗。

  • 五个月的宝宝支气管炎怎么治最好
    答:很多宝宝在五个月大的时候,家长可能发现,宝宝有呼吸不太正常,检查之后,可能得知宝宝得了支气管炎。得知这种情况,家长都会比较忧虑,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才能让宝宝恢复健康。那么,五个月宝宝支气管炎怎么办?首先,如果五个月的宝宝有支气管炎的情况,那么家长一定要带宝宝尽快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