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有意思的随礼方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见过随份子的,没见过这样随份子的!随份子都有哪些奇葩操作?

随份子现在已经很普遍了,只要去参加婚礼或者是宝宝的满月宴,都少不了包个红包,随个份子钱。这本来也是给喜家送上一点自己的祝福,但是下面这些随份子的操作,真的堪称奇葩操作。
第一,随欠条。一般份子钱都是直接包个红包,当然现在电子支付很方便,主家立个二维码扫一扫也是有的。但不管是红包还是二维码,这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可是偏偏有些人给的就是一张欠条。
红包一打开,里面躺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欠XX份子钱200元,待发工资后补上。最后还祝福对方新婚快乐。看到这样的欠条,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第二,一群人随个吉利数字。一般来说,随份子未婚时是个人的,结了婚后可以夫妇两个一起包一个。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她结婚时请了公司的同事将近20个人。同事倒是都来了,20个人合起来包了一个红包,1314元。
在他们当地基本上去参加喜宴,300元份子钱打底。这20个人才包1314元,也忒小气了一点吧!但是人数又这么多,再加上是同事,也不好意思说些什么。

第三,相隔时间短,份子钱打折扣。有人将随份子钱称为散存整取,意思说分次发出去,一次性收回来。这样的说法其实也不无道理,本来这就是你来我往的,也没有太大的吃亏。有些人比较明事理,自己比朋友早几年结婚,考虑到物价升高,等到朋友结婚时都会意思意思多包一些。

但有些人就不这么认为了,算得可精明了。我结婚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半个月钱一朋友刚结婚,我随了500的份子钱。我结婚时,他人没来,拖人带了个红包,随了288的份子钱,直接打半折。

序言:山东的一个伴郎在参加婚礼的时候,选择用1万张的一块钱随礼,现金堆满了一桌子。这个新郎的声称之所以会用1万元一块钱,只是考虑到兄弟在日后结了婚以后就没有钱用了,所以想要把这1万块钱交给新郎使用。对于这个伴郎的用心良苦还是能够理解的,伴郎声称自己每一次隔一段时间,就会选择去到银行里边兑换出一元钱的新纸币,兑换出1万张显然是非常努力的事情。
伴郎用一万张一元钱随礼对如今的一些伴郎,在考虑给新郎准备零花钱的时候,都是煞费尽心思。在河南有一对年轻人在考虑结婚的时候,伴郎也是直接从布袋里边儿倒出了一盆的钢蹦,这样的一些钢蹦总价值1000元。再看到这样的奇葩随礼事情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这样的一些兄弟之间的情谊,还是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为了能让兄弟攒点私房钱,伴郎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见到过比较奇葩的事情在如今这个社会当中,参加婚礼见到其他事情也是非常的多。而自己见过最奇葩的事情要数,结婚当天开着公交车去婚礼现场,提及到这样的事情,显然会觉得有些奇葩。因为在生活当中见到的去婚礼现场,大多数都会选择乘坐婚车或者是轿车。而选择用公交车当做婚车去往结婚的地点也是有些新奇,同时当公交车开在路面上,也会引来许多人的观光。
伴郎随礼的事情对如今的一些好兄弟,在给新郎随礼的时候,更多都是考虑到在结了婚以后新郎就没有零花钱。为了能给兄弟攒下一些零花钱,就不得不选择直接从银行里边兑换出小额的人民币,为了在日后兄弟能够单独使用这样的一块钱。但却殊不知,等到好兄弟在结婚的时候,也会用同样的方法给好兄弟随礼。

我亲身经历过最奇葩的随礼是,红包里塞了一张纸,纸上歪歪扭扭写着“1000,我结婚的时候你不用随了。”

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婚姻礼俗,馈赠风俗。送礼时,集体合伙,分摊钱财。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

农村随份子习俗,最后在保留着最多传统结婚礼俗的农村地区,这里的送礼风就更有一番特色。村里的小伙娶亲了,可能邀请全村的每户都派一个代表来吃流水席,全村人借此机会热闹一下,按照城里的话来说,有点像个农村版的”Party”,所以很多人就谈不上给红包了,就算给,给20、50的不嫌少,给100也不算多,不过淳朴的乡亲们大多会送来一些自制的礼品,比如腊肉、自家酿的酒等,大家借新人的好事。同乐一番。

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很多有钱或有权办不了的事情,只要有人情在就可以办成。这种比较特殊的社会结构,让很多老外都特别费解,这个人情社会中如果你没有人情关系,那么就一定寸步难行。
比如,喜宴、寿宴、升学宴、百日宴等等,都是体现人情往来的重要场合,平日里有交情的人,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主动送上礼金或礼物。
随礼一方面体现出了礼尚往来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其实随礼也是有门道的,人到中年,这“4种礼”就不必随了,纯属无意义社交。

一、遇事就办宴席的,不必随礼
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比较多见,娶媳妇、生孩子、盖房子、老人过寿,以及小孩过满月、百天等等都要举办宴会。
按照习俗只要是办宴席就要请客,被邀请的人无论是否情愿都得随礼,虽然很多人对此都深恶痛绝,但住在一个村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又不好意思不去随礼。
其实,这种动不动就办宴席的行为,就是赤裸裸地以收礼的名目敛财。很多人都抱着不愿意得罪人的心态,不得不为此勒紧裤腰带。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希望一定要学会拒绝,因为这些经常以办宴席为理由请客的人,往往都是贪得无厌的人,只有及时拒绝才能及时止损。

二、生活中再无交集的,不必“随礼”
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就是有交集,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等,几乎每天都要见面,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长时间在一起工作或相处的人,不仅会培养出稳定的人际关系,而且在关键的时候还能相互帮助。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种交际关系,比如有一种就叫“点头之交”。
这类人可能是邻居,或者是在某种场合结识的”朋友“,由于这种关系非常浅,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如果是这类人找你随礼,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考虑一下,毕竟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三、多年不联系的,不必随礼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慨,无论多好的关系如果平时不联系,久而久之都会平淡如水,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一旦脱离了最初的交往初衷,就会变成熟悉的陌生人。
尤其是朋友去了外地发展,你们又多少年都不联系了,所以这种关系根本没有必要去随礼。就算你念及旧情,也要考虑一下你们是否还有感情。
多年都不联系的朋友,随礼的时候想到了你,难道不是为了让你掏腰包吗?这个时候不要估计所谓的面子,别人都没拿你当回事,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四、来而不往的,不必随礼
《礼记》中写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什么叫“来而不往”呢?简而言之就是你们虽然认识,但却从来都没有礼尚往来。
这样的人只能算是相识一场,彼此之间根本不会有真感情,所以和“来而不往“的人,没有必要发生金钱关系,就算你给他们随礼,等你有事时,人家却未必这么做。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就算你有钱也不能这么花,毕竟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正所谓“好铁不捻钉”,你的钱花出去了不能无声无息,否则被人就会认为你人傻钱多。

根据我国各地的结婚随礼数据调查显示,不同的地方对于结婚随礼的数额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结婚红包都在500元以上;但是在其他省市红包可能就不需要给那么多了。

随礼

最后,想说,所以随礼这件小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关系网和实际情况出发,切勿因小失大,打肿脸充胖子。



第一,随欠条。

红包一打开,里面躺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欠XX份子Qian200元,待发工资后补上。Zui后还祝福对方新婚快乐。看到这样的欠条,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第二,一群人随个吉利数字。

一般来说,随份子未婚时是个人的,结了婚后可以夫妇两个一起包一个。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她结婚时请了公司的同事将近20个人。同事倒是都来了,20个人合起来包了一个红包,1314元。在他们当地基本上去参加喜宴,300元份子Qian打底。这20个人才包1314元,也忒小气了一点吧!但是人数又这么多,再加上是同事,也不好意思说些什么。有人将随份子Qian称为散存整取,意思说分次发出去,一次性收回来。这样的说法其实也不无道理,本来这就是你来我往的,也没有太大的吃亏。有些人比较明事理,自己比朋友早几年结婚,考虑到物价升高,等到朋友结婚时都会意思意思多包一些。但有些人就不这么认为了,算得可精明了。我结婚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半个月Qian一朋友刚结婚,我随了500的份子Qian。我结婚时,他人没来,拖人带了个红包,随了288的份子Qian,直接打半折。

第三,汇礼金

一女子被一位八、九年没有联系过的高中同学邀请出席婚礼,因为没空就委婉拒绝。没想到对方在婚礼后却发来要礼金的信息,甚至还问她:" 礼金用汇的方式 OK 吗?"

第四,小静和小丽是好闺蜜,小丽结婚时小静给了 500 块份子Qian。近日小静要结婚,没想到小丽却说家里有事不能参加婚礼,连份子Qian也没给。小静越想越气,便到两人都在的同学群里将此事大肆宣传了一番,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第二天,两人一到公司吵了个天翻地覆,拉扯着报了警 ...

第五,某网友一个老同学突然打电话邀请他去参加婚礼,他因为没时间婉拒后,对方竟然发来了账号,并明确提出建议价 2688 元,该网友表示,内心很纠结。

第六,某网友刚办完婚礼,结果一个同事在 QQ 上直接跟他说:她年前要离职回老家,以后结婚应该也没机会请大家去,让他把之前包的 300 元红包还给她!第七、刚刚才办完婚礼的李先生立马又搞了一桌只有四位同学的聚会,被邀请的人都是没去参加李先生婚礼又漏送礼金的。参加聚会的一位同学表态:" Qian送到了,以后不会联系了,我以后婚礼也不需要他还礼。"



1、礼尚往来时,随礼之事不要攀比,更不要炫耀

亲戚之间,随礼就是互相经营感情的一种方式,无论礼物贵重与否,只要心意到了就可以。可是很多人却在各种随礼中,误解这种礼节。


尤其是某个亲戚办喜事时,来了很多共同的亲戚,大多数人在随礼之时,都是意思意思的,而一些好面子的亲戚,总是会想胜人一筹,觉得谁随了200元份子钱,我条件比他好,关系比他跟主家更要好,我就要比其他多随一点,礼数压过他们,面子也更好看。


而且这样随了礼也就算了,有些人还特别喜欢拿来炫耀攀比“我随了几千,怎样的牛气,而谁只随了几百,太抠门太寒酸”。虽然你有钱有条件,随了大礼,是挺不错的,但以此拿来炫耀和攀比,就招人恨了。心态不好的亲戚,喝多二两酒,说不定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矛盾。

2、对条件差的亲戚随礼时,要真诚不求回报

亲戚之间,肯定会有贫富之差,有人躺着都吃喝不愁,有人每日拼命打工,却还要为生活发愁。所以,如果我们是前者,有条件有经济的,那么在给条件不好的亲戚随礼时,要表现大方且真诚点,不要在乎他们的回报,只希望他们能过得更好。


可能有人会说:“我有钱,那是我的自己努力挣来的钱,凭什么要我给他们?”也有人会说:“随礼肯定是要讲究回报的,谁也不会无动于衷为他们付出那么多!”其实,随礼是有很多种意义,随礼不一定是施舍,也不一定是互利,他有时候也是一种帮助和增进亲情的方式。尤其是我们对家庭条件差的亲戚随礼,本质上是一种客套,但实质中,我们主要还是以帮助他们为主。利用随礼帮助亲戚,这样受到帮助的亲戚,也不会因此而感到难堪,毕竟随礼是一种礼数,不是直接的资助。

3、对贪婪的亲戚,要懂得减少来往和随礼

亲戚多了,也是个复杂的圈子,有些亲戚值得我们去深交,而有些亲戚就没必要了。遇到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的亲戚,我们除了要少来往,还要减少随礼。


因为对人贪婪的亲戚随礼,你随礼是热情的,他们接受会比你更热情,有时候也会嫌你随的礼数不够,然后不断向你索求更多。


我大舅是个开饭店的,以前很照顾我的小舅,无论我小舅办什么喜事,大舅走上前帮忙,随礼也是最多的。但是前些年开始,我大舅就和小舅减少来往了。因为我的小舅太贪婪,把大舅对他好的,当作一种理所应当。

4、礼物往来时,随礼之物不要太计较,主动吃亏也是福

亲戚之间会产生矛盾的根源,往往都是因为有人太过于计较。所以,我们要想亲戚之间关系和谐,除了在一些责任和义务不要斤斤计较以外,在礼尚往来之时,也要不要过于计较,有时候学会主动吃亏也是一种福。


亲戚之间随礼,是没法做到“等价交换”的,尤其是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农村的。城里的人往往会送很华丽的礼物,什么好烟好酒,什么进口产品。而农村的人送礼,往往会比较淳朴,自己种的瓜果蔬菜,自己制作的农产品等等。



我见过有意思的随礼方式,比如说大家都是整百整百的随礼,而有些人则使用零钱或者硬币随礼,一下子引起大家的目光。我觉得只要是真心随礼就好,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好事。随礼应该讲究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要及时。随礼钱一般是在婚前或者是婚礼当天给新人的,婚礼结束后给不太合适,因为在有些长辈看来,补随礼钱就是“补婚”,寓意新人会再次结婚。且有些地区认为“补礼”是“迟礼”,与“吃你”同音,不吉利。2、数字要吉利。结婚是一件大喜事,对于一些事情还是会比较忌讳的,随礼钱当然也要遵循这个原则。金钱数额要避开“4”等谐音不好听的数字,可以选择“6”(六六大顺)“8”(恭喜发财)“9”(长长久久)这些数字,比如666、888、999等作为随礼钱就是不错的。3、根据关系亲疏而定。与新人的关系亲近程度不同,那么随礼钱的金额也不同。与新人关系亲密,那么随礼钱就会给得多些。与新人关系一般的,随礼钱则要给得少些。



第一,随欠条。
红包一打开,里面躺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欠XX份子钱200元,待发工资后补上。最后还祝福对方新婚快乐。看到这样的欠条,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第二,一群人随个吉利数字。
一般来说,随份子未婚时是个人的,结了婚后可以夫妇两个一起包一个。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她结婚时请了公司的同事将近20个人。同事倒是都来了,20个人合起来包了一个红包,1314元。在他们当地基本上去参加喜宴,300元份子钱打底。这20个人才包1314元,也忒小气了一点吧!但是人数又这么多,再加上是同事,也不好意思说些什么。有人将随份子钱称为散存整取,意思说分次发出去,一次性收回来。这样的说法其实也不无道理,本来这就是你来我往的,也没有太大的吃亏。有些人比较明事理,自己比朋友早几年结婚,考虑到物价升高,等到朋友结婚时都会意思意思多包一些。但有些人就不这么认为了,算得可精明了。我结婚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半个月前一朋友刚结婚,我随了500的份子钱。我结婚时,他人没来,拖人带了个红包,随了288的份子钱,直接打半折。

第三,汇礼金
一女子被一位八、九年没有联系过的高中同学邀请出席婚礼,因为没空就委婉拒绝。没想到对方在婚礼后却发来要礼金的信息,甚至还问她:" 礼金用汇的方式 OK 吗?"

第四,小静和小丽是好闺蜜,小丽结婚时小静给了 500 块份子钱。近日小静要结婚,没想到小丽却说家里有事不能参加婚礼,连份子钱也没给。小静越想越气,便到两人都在的同学群里将此事大肆宣传了一番,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第二天,两人一到公司吵了个天翻地覆,拉扯着报了警 ...

第五,某网友一个老同学突然打电话邀请他去参加婚礼,他因为没时间婉拒后,对方竟然发来了账号,并明确提出建议价 2688 元,该网友表示,内心很纠结。


第六,某网友刚办完婚礼,结果一个同事在 QQ 上直接跟他说:她年前要离职回老家,以后结婚应该也没机会请大家去,让他把之前包的 300 元红包还给她!

第七、刚刚才办完婚礼的李先生立马又搞了一桌只有四位同学的聚会,被邀请的人都是没去参加李先生婚礼又漏送礼金的。参加聚会的一位同学表态:" 钱送到了,以后不会联系了,我以后婚礼也不需要他还礼。"



  • 长沙一女子给闺蜜随礼1000包辣条,你如何看这如此“重”礼?
    答:一、别出心裁的随礼个人认为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随礼,一般我们见过随礼的方式可能都是现金或转账,见过最奇葩的是兄弟们,将钱换成一元,然后带来随礼,也真的是非常壮观。这个随辣条也是第一次见。二、让闺蜜终身难忘这个闺蜜也是真的宠朋友,既然她喜欢辣条,就给她买很多很多,让她的婚礼变得终生...
  • 山东一伴郎用1万张1元钱随礼,现金堆满桌子,你还见过哪些奇葩的事?
    答:在河南有一对年轻人在考虑结婚的时候,伴郎也是直接从布袋里边儿倒出了一盆的钢蹦,这样的一些钢蹦总价值1000元。再看到这样的奇葩随礼事情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这样的一些兄弟之间的情谊,还是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为了能让兄弟攒点私房钱,伴郎们也是费尽了心思。见到过比较奇葩的事情在如今这个社会当中...
  • 河南一男子因随礼9999个硬币而被网友吐槽,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随礼方式
    答:一、河南男子的想法有创意,别出心裁令人感动。河南省一名男子,在参加自己好朋友的婚礼仪式上。竟然扛着9999个一块钱的硬币,作为礼金送给朋友。男子的举动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目瞪口呆。很多网友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新颖有特色的随礼方式。我个人觉得,河南男子是一个情商比较高的人。他用9999...
  • 在农村,你见过一场婚宴设两个账房收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随礼的?
    答:我感到非常的奇怪,不是大堂哥结婚吗?怎么随500块钱还少?(农村随礼,村里人最多也就50、100)老公说,哪啊,是大堂哥和二堂哥一起结婚,设了两个账台两个礼薄,我总不能就随一个人吧!我赶紧就又给了老公500块钱,让他随两份礼。后来听婆婆说,当天有好多人,都只带了一份礼钱,结果到...
  • 现在农村吃酒席,一般随礼多少钱比较合适?
    答:所以随礼时要么你都随个188,168,199这种很吉利的数字,要么就你凑个整数给一百,二百,六百什么的。千万别随例如148,248,147等等这种沾4又带7的数字。如果被办酒席的主人家发现了,有涵养的人可能还能忍着不动声色让您吃完酒,事后再背着你将你骂个狗血淋头。要是遇上脾气冲的,或许直接当时就...
  • 同事结婚随礼要注意什么?
    答:现如今,在职场上,大家都会在公司收到一些“红色炸弹”,公司有大有小,员工有多有少,如果有和你不熟悉的同事结婚请客,并且把请柬发到了你的部门里,而你和这位同事并不熟悉,甚至没有见过面,即使见面以后也不认识,可以说是素不相识,只是同事关系,你会去随礼吗?一、不熟的同事结婚需要随礼吗...
  • 山东一男子拿1万张1元钱给兄弟结婚随礼,你如何看待他的举动?
    答:小编在网络上面看见了一则非常有趣的新闻,在山东德州,有一名男子参加自己朋友婚礼的时候,拿了一万张一块钱给自己的兄弟随礼。这也是前所未闻的一件事情,居然拿了一万张一元的钞票给自己的兄弟随礼。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感情是非常好的,只有感情过硬,才会开这种玩笑。男子为何会有这样的...
  • 你周围有哪些无厘头的份子钱?
    答:一人又给了500,结果我结婚,提前告诉他的,结婚前一天,我看他怎么还没到,打电话不接了,给我回了一个短信说出去打工了,后来我哥们组织着我们三又距了一会,也没说我结婚的事,不是钱多钱少的事,总感觉心里不痛快,我那个哥们在我结婚的时候也没来,机票都订了,单位临时有事也没来成,随了...
  • 你身边都有哪些需要随礼的事情,具体怎么办的?
    答:所以需要把上礼的人都一一记录下来,心里大概有个数,日后对方家里有了事情,也需要把礼钱换回去。当初记录多少,日后就换回去多少。当然多给也没关系,都是亲戚朋友,也不需要斤斤计较什么。随礼也是为了表达一种祝福主人的心意,有些时候,关系很好,主人也会把钱退回去,因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 ...一男子因随礼9999个硬币而被网友吐槽,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随礼方式?
    答:这样做也是方便这对新人来日参加你的婚礼的时候,按照你送的礼金或者礼品,来决定送给你多少礼物或者礼金。其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硬币”成为了一种很火爆的“整蛊方式”,有的员工合法拿到了公司的赔偿,结果拿到的几万块钱全是硬币,有的人给朋友送礼物也是用硬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