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是不是都是壮族? 壮族和汉族有什么区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壮族和汉族有什么区别

1、语言不同。
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
2、风俗不同。
例如中元节,壮族一般过七月十四,与壮族共同居住的汉族也有些过七月十四,但汉族的多数一般过七月十五,再如壮族普遍实行二次葬,而汉族多数没有二次葬,只有两广的部分汉族有跟壮族一样的二次葬。
3、文字不同。
壮文是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抽象文字,古代壮族也跟东亚各国各民族一样使用汉字书面语文言文,但是壮族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根据汉字的六书构字法。
创造了符合壮语的类似汉字的表意抽象文字,这种文字看起来象汉字,但是不懂壮语的人一般是看不懂的。而汉族不使用这种方块壮字。

扩展资料
壮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两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
清代中叶以后,土葬成为主要葬法。壮族的土葬,以“二次葬”为主要葬式。二次葬,也称捡骨葬、拾骨葬,壮族称之为“金罈葬”、“金钟葬”等。其葬法是:亲属死后,以薄棺就近埋葬,起“长墓”;
待三五年筋肉腐朽后,再掘坟开棺捡其骨骸装进陶制的“金罈”中,然后择定风水宝地埋葬,起“圆墓”。前述壮族的火葬,也是用“金罈”装储骨灰,然后择地而葬,也属于二次葬式。
近代以来,有个别富贵之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一般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并不看重,也不认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壮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壮族的性格还是可以的,比较好相处.长的也和汉差不多,至少我觉得比藏族好相处多了.
简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近三、四十年来,这种建筑形式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


壮族服饰各地不一,广西西北部,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妇女,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穿黑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是自织的土布,现多用机织布。过去有凿齿(即打掉一两颗牙,再装上金牙)、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妇女有嚼槟榔(也称吃蒌)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榔槟是必需赠送的礼物。壮族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广西人并不是都是壮族,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水、仡佬等各个民族,壮族和各个民族共同发展,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融洽关系。

区别:

1、语言不相同。壮族人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

2、外貌不同。壮族相对汉族人,眼角内眦的比例要更小,眼睛看起来更大更圆。鼻子相对来说更宽更扁平。壮族人的眼窝也更深一些。

3、生活习俗不同。例如中元节,壮族一般过七月十四,与壮族共同居住的汉族也有些过七月十四,但汉族的多数一般过七月十五,再如壮族普遍实行二次葬,汉族没有。

扩展资料: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等省。壮族不仅人口众多,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民主建政和划乡建政,原来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雇农被发动起来,壮族乡村社会旧有的宗族、家庭社会文化网络进一步被瓦解。

根据广西人民的意愿,1958年3月15日,撤销了桂西壮族自治州建制,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建立了省一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主要方言分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壮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族



壮族和汉族的不同在于:名称的来源、种族祖先、分布三个方面。

一、名称的来源不同

1、回族

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读音“壮”,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僮”。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壮”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会误读。从此以后,僮族一律改写为壮族。

壮族除自称“布壮”以外,还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侬”、“布央”、“布曼”、“布饶”、“布傣”等自称。“布”,在状语中是“人”的意思。

2、汉族

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汉族别称“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

二、分布不同

1、壮族在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

2、汉族在中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据1990年的统计,中国10.39亿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92%,其中汉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江苏、浙江分别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则分别为37.58%和2.05%。

三、种族祖先不同

1、汉族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中原地区为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2、回族

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先秦时期,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一带的西瓯、骆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当时还处于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分兵五路,进军岭南,在越城岭一带曾遇到西瓯人的强烈抵抗。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率兵开通灵渠,通粮饷,运军队,秦军才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地区,并在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壮族



广西人并不是都是壮族,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广西人和壮族是两个概念,之所以认为广西人是壮族人是因为广西的壮族同胞比较多!
壮族的分布:集中分布在广西中西部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来宾、柳州六市大部,贵港市西北部、防城港市北部、钦州市北部,云南东南文山州,广东连山,越南北部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北件省。
壮族和汉族的区别: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不同!
其实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没必要深究他的区别,只要记住大家都是中国人就行,当然你想研究壮族文化,这事支持的!

壮族与汉族最大的区别就是语言不同,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壮族的风俗也与汉族不尽相同,例如中元节,壮族一般过七月十四,与壮族共同居住的汉族也有些过七月十四,但汉族的多数一般过七月十五,再如壮族普遍实行二次葬,而汉族多数没有二次葬,只有两广的部分汉族有跟壮族一样的二次葬。还有就是文字不同,壮文是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抽象文字,古代壮族也跟东亚各国各民族一样使用汉字书面语文言文,但是壮族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根据汉字的六书构字法,创造了符合壮语的类似汉字的表意抽象文字,这种文字看起来象汉字,但是不懂壮语的人一般是看不懂的。而汉族不使用这种方块壮字。

全国的壮族人大多数是在广西的.壮族和汉族没什么不同,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