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有有关延安的民风民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有关延安的传统民风民俗

主要景点: 秦直道 凤凰山 黄帝陵 黄河壶口瀑布 延安革命纪念馆
推荐行程: 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清凉山万佛寺……
餐 饮: 年糕、枣糕,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由黍科糜子、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洋芋擦擦、抿节等也是很有特色的
娱 乐: 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道情以及安塞腰鼓都是当地的娱乐节目。
购 物: 延安新华陶瓷厂生产的紫砂茶具造型典雅、久负盛名;另外陕北小米、砂陶工艺品、陕北苹果、陕北红枣都是当地特产。
住 宿: 可选择一些有当地风情特色的旅馆居住,在延安大学里就有窑洞式旅馆可供选择,一般只需30元就可以住得很舒适
出 行: 210国道通过延安市内,公交每日5:30至17:30有车,每30分钟一趟。
民风民俗: 陕北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异彩纷呈,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道情以及安塞腰鼓地方特色浓郁,伸手延安人民的喜爱。
注意事项: 陕北高原风沙很大,最好带上眼镜、帽子等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你的相机,以防被沙子划伤

亲人深四海,亲情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什么是亲情?字面上就是亲人的情义.我的亲人多的数不清,爷爷辈的、叔伯辈儿的还有哥哥姐姐们,加起来我看得有几十人呢。有的亲人我都素未蒙面,就像陌生人。而有的亲人却时时刻刻围绕在我身边。
我最敬爱的奶奶:在我刚出生后不久,奶奶一直带我了好几个月,奶奶一直带我了好几个月,奶奶用棉花沾水给我擦身子,因为刚出生的我软绵绵的,头都立不住,好像快要掉下来了一样,呵呵…..奶奶亲手为我做小棉袄,小裤子。出了满月,奶奶不放心,跟着我们一家三口回了现在住的地方,带我,为我把屎把尿,很辛苦的把我拉扯大,这些记忆有的来自我小时候的照片,一幅幅画面映入眼帘……每次当我翻开童年记忆的时候,眼眶里总是充满了泪水。还有一些记忆就是听爸爸妈妈说起我小时候的事知道的。4、5岁的时候,奶奶总教我玩“小虫飞飞”作在奶奶腿上,抱着我玩儿。7、8岁的时候,奶奶总是带我到下坡的超市买零食,每次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现在我长大了,学业一天比一天繁忙,很少有机会看奶奶去,得空也就是过年过节去看看。等我高中毕业了,时间相对轻松了,我一定会常看望奶奶的。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早已是满头白发,每次看到奶奶总是有一种辛酸的感觉。这几年,奶奶前后坐过几次手术,住院也是经常的,连过节也是在医院度过的,记得奶奶得的最大的一场大病就是因为吸烟过多而引发的癌症。一开始家里的人瞒着我,但是到最后瞒不住了才告诉的我,我的心当时咯噔了一下,心好像沉到了海底。我哽咽住了,那时我在上初中,还不是很忙,那一会儿一到周末,我就会去宣武医院看望奶奶。因为奶奶的病发现的早,所以做了一个手术就康复了。但是身体却消瘦多了……去年十月,奶奶连续发烧了好几天,被送进医院的几个小时前,奶奶因为发烧四肢无力,摔倒了,大伯立即给120打了电话,就这样被120送进了医院,连续输了十几天的液,那时候是十一,放假那几天我几乎天天扎在医院,给奶奶打水,用毛巾浸水,拧干,折成方块放在她的额头上为她降温。还陪着奶奶上厕所。听到奶奶在床上大喘气,我的心乎上乎下,实在很着急。经过我们全家人的细心照料下,奶奶痊愈出院了。身体逐渐消瘦的她在我心里占有的特殊的地位,此时此刻,我祝愿奶奶健康长寿!
我最可爱的爷爷:今年的7月24日就是爷爷的八十大寿了,身体依旧是健朗的很。从小到大,最护着我的人就是爷爷。他不容别人说我一点不好。哥哥欺负我的时候,爷爷拿着鸡毛掸子就冲出去揍他,哥哥“遍体鳞伤”,我在旁边幸灾乐祸。每次去爷爷家,爷爷总是给我买好吃的,爷爷知道我最喜欢喝红茶,所以,在我每次去之前,爷爷都买好一箱我最爱的红茶等着我去。有一次,爷爷那儿有一箱果汁,各种口味的都有,它给哥哥姐姐一人一瓶,给我了两瓶我最喜欢的口味。有时候给我买吃的还都藏起来,生怕哥哥姐姐们吃了,特意给我留着,我总是微微一笑,眼眶里充满泪水的说:“谢谢爷爷”,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就满足了爷爷。爷爷是表面上比较冷漠,内心却是那么的慈祥,可爱。爷爷总是和奶奶吵架,每次都是处于下方,有的时候不说话,任凭奶奶怎么说,因为爷爷有点耳背,但这不是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爷爷爱奶奶。奶奶生病的时候,爷爷总是守护在奶奶的身边,为奶奶打理衣物,心急如焚,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爷爷无私的爱一直感染着我内心深处的灵魂……爷爷的八十大寿,我一定要为爷爷过最令他难忘的生日…….爷爷,您一定要健健康康的,看着我长到成人,来孝敬您老人家……

  延长梆子

  延长梆子是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春节闹秧歌的一种特有艺术方式,也叫下盘古梆子。  
  相传,延长梆子起源于唐宋时期,那时村人用梆子来传递信息驱赶野兽,或者用梆子的击打节奏来传递信息。后来,下盘石村的青年男女每逢过年闹春都要打梆子,用来联络感情,庆贺新春。  
  延长梆子是黄土文化一部分,是陕北黄土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广场艺术。一般分单打、男女对打、群打等表演形式,表演时充分显示出男性的粗犷豪放,女性的温柔娆媚,泞蕴着陕北人民不屈的性格和耿直憨厚的秉性。

  安塞民间绘画的风格

  安塞民间绘画同陕北一脉相承,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安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漫无边际的丘壑、山岗之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逼迫中经受着生存的磨砺,从而激扬了生命本体的精神张力,造就了浑朴宽厚、强悍而富于创造的品质。当你看着这些年龄层次不同的作者,聚精会神地描绘作品时,那粗犷凝炼的线条、浓烈的诙谐的色彩、雄壮浑厚的形象、崇高美妙的意境、随心所欲地行笔运色,无不承受着这种精神品质的遣使。安塞民间绘画既然根植于古老民间文化的沃土,它与新时代新文化观念的融合,必然移植了这块土地质朴纯真的品性,同时又洋溢着新文化的精神风采。民间艺术家们以他们特有的眼力和手法,多角度地观察表现丰富的生活和陕北黄土高原发生的变化。使我们油然品味到陕北人民对自己的土地的热恋之情,善良淳朴且根深蒂固的乡风民情,以及面对现代文明迅速的参与意识。从作品的形象神韵中,我们不仅品味到她们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觉察到苦涩的余韵。《牛头》是一幅象征性的作品,作者以饱满的构图、热烈的色彩、富有装饰趣味的手法,塑造出了亲切、温和、忠厚的老黄牛的形象,使人感到一种美的力量。《回娘家》表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幸福;新郎送新娘回娘家,行至高梁地中,新娘在毛驴上回眸妩媚,新朗前去多情,被毛驴一脚踢来,幽默生动,令人回味无穷。《猴吃烟》的妙趣,《养蚕》姑娘的纯真可爱,《伏虎》老汉的威武劲健,《大公鸡》的雄健有力,《猪头山》的乡间气息,都以真挚的情感传送着她们生活与精神的信息。  
  安塞民间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造形、技巧、色彩以及现代绘画意识掺揉变化的艺术形态。民间艺术家不拘泥於客观形象的摸拟,不受各种理论法度的约束,她们从广度、深度、精微度全方位认识自然和生活,以大胆的想象和虚构、直觉感性的恣意发挥、随意移植手法进行创作。她们把现实生活中极其复杂的内容、形象、色彩,极有韵味情致地表现在生动和谐、妙趣横生的意境之中,既有写意的挥洒,又富装饰的瑰丽。造形中所用的线条、图饰、纹样、破点,在寓意、示意、陪衬、夸张诸般手法的支配下,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真情实感和想象,运笔之於情,造型敷之於神,内容追求充实,意境追求崇高,作品随出现了刚柔虚实、苍劲厚润、粗犷细腻等等微妙的变化,古朴沉稳而不尚浮夸,清新浓艳而不失典雅。  
  安塞民间绘画已引起国内外美术家的瞩目,先后吸引了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收藏作品。十多件作品参展于近两届法国独立沙龙美展。一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在国内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览中不断有作品获奖,民间画家应邀登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台和出国讲学。  
  安塞民间绘画,以她特有的风格已成为陕北黄土高原的精神象征。
  斗鼓-壶口

  壶口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陕西省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乡一带。“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正是壶口斗鼓的写照。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
  四千多年前,黄河洪水泛滥。我国最古老的经书《尚书》中讲到大禹治水,《诗经》中也有大禹治水。在那场空前浩劫中,大禹怀抱济世拯物之心,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坚韧不拔地治理黄河,以至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他的妻子涂山氏是宜川县阁楼乡依锦人,故而当地人尊称大禹为姑父,至今依锦村还有为大禹修建的姑父庙,而一直守望大禹的涂山氏则化作大山躺在壶口瀑布的岸边。  
  《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传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黄河里有一条蛟龙兴风作浪,大禹奋力擒拿它,人们在黄河岸边摆起了鼓阵,成千面锣鼓争抢着涌向瀑布,他们用气势冲天的鼓声来压住黄河的怒吼声,以此来震住黄河的蛟龙,为禹王爷击鼓助威,所以形成了斗鼓。当大禹将蛟龙压在壶口的十里龙槽中之后,人们擂鼓庆祝胜利。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从此以后,斗鼓就成为壶口民间庆祝成功喜悦的一种形式,流传至今。  
  每到农闲季节,各乡都有自己的庙会,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抬出锣鼓,欢聚一场。在未见其形时,数十里外早闻斗鼓之声,如雷贯耳,山鸣谷应。及至近前,则如闻虎啸狮吼,地动天摇。鼓手头扎英雄结,胸挎尺六鼓、手持硬木椎;镲手身披战士袍,脚踏皂布鞋,手执青铜镲。双方列队相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演奏时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如同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分开时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一忽而狂风卷残云,一忽而猛雨打枯叶;聚合时如神龙,凝聚天地威力,一忽而霹雳摧腐朽,一忽而巨浪击顽石,造成一种刀光剑影的战场意境。那场面让千军辟易、万马萧萧,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击鼓会的高潮就是斗鼓。斗鼓不仅要比力气和耐力,还要比智慧与技巧。一队鼓手奋勇挑战,另一队鼓手立即作出回应,用惊天动地的鼓声应战。比赛中鼓动镲飞,脚下的黄土飞扬,也合着鼓的节奏上下翻飞。尘土漫处,只闻鼓声激,不见击鼓人,空气似乎也燃烧了起来,人影飘摇,惊心动魄。观众围在鼓手的周边,呼嚎呐喊,以至面红耳赤、声嘶力竭。斗鼓中曾经出现过一方镲划破对方鼓的事,可见其激烈。最后,斗鼓在一方取胜的欢快气氛里结束。  
  壶口斗鼓使用的乐器不多,只有鼓、锣、镲三件,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打击技巧的变化有正击、轻击、边击、邦击;镲有擦击、抛击、闷击、平击;每种击法还可细分,共打法技巧不下几十种。传统配置比例是一鼓对一镲。演奏方法是主鼓指挥,锣主奏,群镲齐鸣,众鼓争威,上百面鼓,成百付镲,共鸣齐奏时,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大禹征服蛟龙的威风。  
  表演时,表演者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镲手有“双人对镲”、“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舞”成了“武”。演奏中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镲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酣畅淋漓之感,“武”又成了“舞”。 
  二00五年,壶口斗鼓全面推出,在延安、西安等多次演出,引起轰动。八月,中组部长贺国强、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功国、延安市委书记王侠在壶口瀑布旁边观看了壶口斗鼓,非常高兴。  
  壶口斗鼓具有黄土高原质朴俊美的风情和黄河壶口豪迈奔放的风骨。既有陕北文化的醇厚,又有关中文化的酣美;它结合了陕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晋南威风风锣鼓文化的的精细,是秦文化和晋文化的精妙结合,它特有的艺术形式使它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陕北鼓林的姣姣者。黄河雄风天下扬,壶口斗鼓的雄壮气概将给世人带来的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和扬眉吐气的感觉盛宴。

  欢天喜地闹洞房

  古人云:人生两大喜事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自然是人生的头等大喜事,父母亲戚喜,近邻朋友喜,当然最欢喜的要数新郎新娘。迎娶、拜亲、入帐等各项礼仪完毕后,便有一项最为热闹、最不能简化的习俗——闹洞房。黄龙的闹洞房同其它地方基本相似:它把整个婚礼推向了高潮。  
  洞房的称谓十分古老,据说源于原始社会的洞穴时代。后又叫帐房,现多称新房,但黄龙城乡人民仍沿袭洞房之说。  
  闹洞房全过程包括“闹房”、“熏房”、“听房”三部曲。闹房当然是重头戏。  
  陕北有个古老的土俗,即新婚人洞房后才算正式夫妻。既成夫妻,合当庆贺、戏逗一番。新婚当天晚上,掌灯时分,新娘坐帐,新郎备茶、酒、烟、糖、瓜子少许,邀请姐夫辈、姐嫂辈、表弟妹辈、户族中能诳能要的爷爷、奶奶辈以及同事、同学、朋友、战友等人帐坐席,新郎举行简单的敬酒、敬烟礼仪后,闹房正式开始。闹房又叫耍房,其形式多样,说、唱、做、学,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文、武、酸、辣,包罗万象。众多闹房者一般有一人主持,他人附和,新郎新娘任从安排指挥,一一应付,不得拒绝,更不能发脾气、冷场。传统的闹房节目大都很文明、高雅,诸如新人握握手、唱支歌、喝交杯酒、说说对口词、点燃过桥烟、空中吃苹果等。这些说起简单,可做起来不容易,总要花很大力气,劳不少口舌,方能完成一个节目。原因是过去结婚年龄小,羞羞答答,加之结婚前双方大多未曾见面,更没说过话,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为。因而,即使十分平常的几句话,新媳妇却难以启齿;即使很普通的一个动作,新郎也没有勇气在广众面前准确地完成。随着时代进步,结婚青年已十分成熟老练,又加之自由恋爱,感情交流十分深入,因而,现代闹洞房比过去要激烈,节目内容复杂,完成难度大。  
  闹洞房突出一个“闹”字,不但要闹,而且要闹好。原因有三:其一,不闹不安宁。俗传鬼中好色者乘隙入帐作祟,大闹则吓跑。其二,不闹不亲爱。小两口不言不语,拘拘束束,难以打破僵局。其三,不闹不热闹。日里炮乐齐鸣,晚间却冷冷清清,气氛不和谐。闹房多在夜里十二点以后结束。  
  个别调皮后生将事先备好的辣椒、花椒、烟叶等呛味十足的东西点燃从烟囱投下,盖住洞口;或从炕洞塞进,使洞房中充满呛味,人们把这种恶作剧称之为“熏房”。  
  折腾半宿,新人在房中门外,各处观察一番,确信无疑之后,放心入睡。其实角落隐蔽的、翻墙越人的,早巳潜伏门外听房内动静。此乃“听房”。  
  随着时代的发展,闹洞房的习俗将日趋文明。

  布贴画

  布贴画,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它以粗布为原料,用袋装染料直接高温染制成各种颜色,由巧手妇女剪贴而成。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民间美术画乡”的延川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位于延安以东的黄河岸边,受鄂尔多斯草原的影响和蒙汉民间艺术相互渗透,其民间传统艺术具有独特魅力。延川人在当地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布贴工艺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补花布饰手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贴画。所谓布缝,就是大面积的拼贴,包括贴块、缝合、镶花和拼接;所谓补花,就是小面积的花饰纹样点缀,即在一块底布上贴、缝、镶上有布纹样的布片。  
  延川布贴画所表现的内容,有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动物、花卉和各种吉祥图案,追求沉着和浓烈的色彩,在大胆夸张的画面之中开拓新意,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延川人着装戴饰,喜欢红、黄、蓝、绿,布贴画充分反映了当地民众的共同心理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心灵手巧的延川人,把一块块不同形状的布块,便成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布贴画,使之折射出当地固有的民族社会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和审美观所赋予的光彩。  
  布贴画与当地群众的生活关系密切,如:农家妇女用各种颜色的碎布头剪贴虎头、花卉和各种吉祥图案,缀纳在儿童衣帽和鞋子上;有的剪贴成“鱼戏莲”装饰在新婚男女的枕头上。

  子长剪纸

  在陕北黄土高原,无论是延安地区,还是榆林地区,几乎每户人家窑洞的窗棂、门上、窑顶、炕围、米囤、面缸上,都贴有剪纸的装饰。  
  心灵手巧的陕北人用一把剪刀,一沓红纸,剪成各式各样的纸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剪纸艺术。剪纸各地都有,而陕北的剪纸最著名,艺术成就最高。陕北剪纸分延安、三边、绥米、黄河沿线的神府佳。陕北剪纸是剪纸艺术的一个地方流派,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欣赏魅力,又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剪纸艺人多为巧妇,既有年逾花甲的老大娘,也有年轻媳妇,还有七八岁的女娃娃。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凡是看到的、听到的都可剪成。传统剪纸有喜庆丰收的“连年有余”,盼望吉利的大红公鸡、威风老虎,望子成龙的龙生贵子、麒麟送子,有祝愿延年益寿的鹤鹿同春,有期望幸福的富贵不断头、勾连万字、蛇盘兔等,还有表现爱情和生命繁衍的鱼闹莲、石榴牡丹、鹰抓兔、葫芦生子、抓髻娃娃、莲生子、鱼生子等,总之,飞禽走兽,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图案花纹、自然风貌、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在表现手法上,大胆取舍,变形夸张,既纤细秀美,剜空透亮,又粗犷大方,浑厚古朴,达到洒脱中见细腻的艺术效果。  
  新剪纸内容多和生产活动与民俗活动有关。当地农民习惯于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这十二属相来纪年,并根据农历季节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所以,陕北农村妇女爱剪十二属相纸花。每年春节前夕,除旧布新,家家户户都在雪白的窗纸上,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除逢年过节外,婚姻嫁娶也贴剪纸,结婚时洞房贴双喜窗花,甚至定亲喝酒的酒瓶上也贴纸花.有的地方,媳妇临盆生娃娃之前,婆婆先在房门上贴老虎,说是有了老虎把门,妖魔不敢进屋摄走娃娃。在麦收时节,如遇阴雨天气,农妇就剪几张手持扫帚的人儿纸花,悬挂门前,或贴于树干上,其目的是祈求纸人扫掉天上的阴云,好让太阳出来晒麦子。  
  近几年,好些陕北大娘作为民间剪纸艺人走出陕北,走向全国,乃至走向国外,作剪纸艺术表演,搞剪纸艺术展览,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欢迎,有的不惜耗巨资购买收藏。

  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源于唐代。其曲以《承天》、《九真》等道曲为基准,唱词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随着道教的衰落,道教故事渐为民间故事、神话、传奇、小说所取代,扩大了道情的题材。陕北道情的表演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的。形式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它有音乐声腔,既吸收了陕北民歌、小调的音乐旋律,又吸收了陕北说书的音乐节奏,至今仍保留着陕北说书"平调"的调式。它的唱腔分老调与新调。旧社会百姓受欺压,唱出的调低沉、忧伤、委婉、缓慢、无限悲痛与思念,这些调多为C调。边区政府成立后,穷人翻身当家作主,唱出的调变得热烈、激昂、明朗、欢快,这些调多为G调。同时,它也受晋剧、秦腔影响,在行头、叫板、道白的腔调上基本一样。道情曲牌可分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大类共百余首。前者与板鼓、小镲、小锣等配合使用,后者与堂鼓、大镲、大锣配合使用。陕北道情在延安及延安以北几个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子长、延川两县老百姓最为喜爱。近年,一些作者对道情大胆进行改革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美术》、《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数十种报刊杂志进行过介绍。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

  延川木刻

  木刻,中国木刻版画,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以古元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版画家,充分发挥木刻短小精悍,易于掌握,便于战斗的特点,配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立下不朽的功绩。  
  延安一代青年木刻工作继承老一辈版画家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和借鉴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遗产,创作了一批具有强烈地方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版画作品,延川县文联秘书长、青年版画家刘宏祥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刘宏祥,男,生于1970年7月29日,陕西省延川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版画艺委会委员,延安市美协理事,延川美协秘书长。刘宏祥同志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抓住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中的典型加以提炼,然后进入创作。每幅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亲切感人,同时吸收民间剪纸、布堆画、石刻等姐妹艺术中的营养,刀法大胆,黑白强烈,粗犷有力,得到美术界的广泛注意,被誉"延安青年木刻"的继承人。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型展览中获金、银、铜奖,有三十多幅作品被法国友人及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一百余幅作品发表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名字及业绩收入《世界优秀人才大典》、《国际文化艺术人才典》等多部辞典中。

主要景点: 秦直道 凤凰山 黄帝陵 黄河壶口瀑布 延安革命纪念馆
推荐行程: 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清凉山万佛寺……
餐 饮: 年糕、枣糕,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由黍科糜子、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洋芋擦擦、抿节等也是很有特色的
娱 乐: 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道情以及安塞腰鼓都是当地的娱乐节目。
购 物: 延安新华陶瓷厂生产的紫砂茶具造型典雅、久负盛名;另外陕北小米、砂陶工艺品、陕北苹果、陕北红枣都是当地特产。
住 宿: 可选择一些有当地风情特色的旅馆居住,在延安大学里就有窑洞式旅馆可供选择,一般只需30元就可以住得很舒适
出 行: 210国道通过延安市内,公交每日5:30至17:30有车,每30分钟一趟。
民风民俗: 陕北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异彩纷呈,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道情以及安塞腰鼓地方特色浓郁,伸手延安人民的喜爱。
注意事项: 陕北高原风沙很大,最好带上眼镜、帽子等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你的相机,以防被沙子划伤

清涧的特色是什么?

  • 追加100!急求延安市内便宜干净的宾馆/旅社/招待所!!!7个大学生在延安住...
    答:著名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和“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均在此举行,享誉盛名的“延安精神”就诞生于此。 延安杨家岭石窑宾馆距市中心商业区3公里,有窑洞268孔/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窑洞群。宾馆服务设施齐全。设有不同档次规格的套间、标准间客房200余孔/间。独具陕北风情的特色餐厅,可同时供300...
  • 急求!!!延安大学是个怎样的学校? 忠实评价 偏僻与否 是否发达城市_百度...
    答:很冷的,不过环境很好,这里的人都很拼命,我就是本地人,这所大学文科还不错,山比较多,花费也比较大,不过对广东人来说是9牛一毛了,如果想锻炼自己就来吧!!!城市不太发达!!!~~~
  •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资料 急求!!!
    答: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
  • 急求!!!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答:代码8142,专业我知道的有11石油化工技术10应用化工技术14油气开采技术
  • 急求!!茅盾《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 急求一篇3分钟左右的诗歌朗诵稿件。 时间长点也没关系,我可以自行剪 ...
    答: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
  • 急求一篇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做好长点~谢谢
    答:其实这样也真是有点冤得慌,你倒是找个会游泳的下去啊。咱们中国人和西方人喝水也不一样 。我喝什么水呀?冰水,一饮而尽!可是以前咱们中国人对客人最热情的举动就是给滚烫的热水,过去斯诺到中国来采访,他在日记中说:当我踏上延安土地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和东方人是多么的不同。为什么呀?他见着毛主席的时候,...
  • 急求,明天就要去延安了,从延安去壶口乘什么车,在哪乘,几点发车,几点回...
    答:在延安火车站边上的汽车站,有壶口专线旅游车,好像是7点多一班,到壶口11;00多,大约13;30返回,8点多一班,12;00多到壶口,14;30返回。不过最近听说7点多的那班因为车辆更新,可能暂时停运一段,请您审查清楚。以免耽误您的行程
  • 急求:宝塔上的那个塔叫什么名字?
    答: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 急求《回延安》朗诵的配乐,有合适的给位大虾给点建议啦!谢谢
    答:红旗颂噻!你给要那么憨?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