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焦作市特色是什么

市 情 简 介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45.5万,其中市区人口80.7万,城镇人口133.1万。
2004年,焦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413元,按现行汇率可折合为1633美元;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2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23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286元、3374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3.9亿元。
焦作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焦作有着便利的交通优势。它地处黄河南北之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境内有焦枝(焦作--枝城)、焦太(焦作--太原)、焦新(焦作--新乡)、月侯(月山--侯马)四条铁路线,有月山、待王两个较大的货运编组站,铁路交通便利。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953公里,公路密度121.6公里/百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境内已建成焦郑、焦晋两条高速,通车里程达72.8公里,正在建设焦温、新焦济、济洛三条高速,“十五”末,焦作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中心城市到各县市均可实现高速连接,届时将构筑起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全市的高速公路网也将与京珠、太澳、连霍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连通,焦作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经济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焦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一是矿藏十分丰富。有矿产资源4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其中煤田可开采储量6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耐火粘土埋藏浅,易开采, 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5049万吨;铁矿保有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量740.6 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32%;石灰石预测储量100亿吨,是生产纯碱、乙炔、水泥等产品的优质原料;硫铁矿保有储量3475.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1%。二是水资源充沛。焦作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富水区,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还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有群英、青天河、白墙、顺涧等较大水库,即将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从中心城区斜穿而过,这些都给焦作带来了充裕的地表水资源;特别重要的是,焦作市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北部山区及晋东南山地约14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均为焦作地下水的补给区,这些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复杂的地质构造控制下,汇集到我市,形成较为丰富的岩溶水资源,目前已探明地下水储量35.4亿立方米。另外,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着约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岗地和砾石倾斜平地,地质坚硬稳固,地层耐力巨大,且近邻矿点、水源、交通干线和城镇,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同时也非常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焦作能够充分保障能源的供应。这里煤炭储量丰富并且毗邻晋东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资源充足,为发展大型火电提供了便利条件,境内现有焦作电厂、丹河电厂、爱依斯电厂、金冠能源等大型电厂,电力装机总容量260万千瓦。正在规划建设的紫陵、九里山、丹河三个电厂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建成后焦作将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已开发建成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月山寺市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等现代休闲娱乐场所。由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青天河五大园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历史积蕴丰厚,拥有府城遗址、嘉应观等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目前已成为一个全国新兴的旅游热点城市,云台山景区已连续六个黄金周占据全省景区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双第一的龙头地位,2004年“五一”黄金周,云台山景区在国家监测的99个重点景区中,又取得了游客人数第8、门票收入第5的良好佳绩。
焦作具备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焦作市根据“依托老城、开发新区,环形扩张,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改造拓宽了东环路、西环路、塔南路等城市交通干道,全面加强了焦南组团、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区的主要道路已经建成,党政机关、中心汽车站、河南理工大学等已完成向南的迁移,城市的发展空间明显打开,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超过70平方公里。国家重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穿境而过,焦作利用天然气管网已经建成,全市能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开展了大规模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活动,大力整治市容市貌,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高。
来焦投资兴业,将可以享受到优惠的政策。为了让外商降低投资成本、快速得到回报,焦作市先后出台了《焦作市鼓励市外投资者投资优惠办法》、《焦作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焦作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焦作市实际利用外资奖励办法》、《焦作市委托招商暂行办法》等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在土地、税收、审批、行政服务等方面给外来投资者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减免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规划、城建、环卫、绿化等费用,真正使外来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能发展。
来焦投资兴业,将可以享受到高效的服务。焦作在全省首家成立了三级行政服务中心,并大幅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周内办结,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一企一策。制定了《焦作市为外来投资者全程服务办法》,成立了外来投资服务中心,专门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政策和环境咨询、项目审批、注册登记以及案件投诉、户口迁移、子女就学等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实行外来投资者与职能部门的“零接触”。致力于投资环境的评价、考核,制定了《焦作市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和《焦作市投资环境评价办法》,在2002年全省投资环境检查中名列第一,在2003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中名列第二,2004年焦作市又被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来焦投资兴业,将可以享受到安全的保护。焦作专门设立有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建立了快速反应的投诉调解机制,全力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防止针对外来投资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专门制定了《关于建立举报制度从严查处“三乱”行为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举报的“三乱”行为,一经查实,奖给举报人2万元人民币,免去直接责任人的职务,并追究责任单位有关领导的责任。依托市公安局成立了经济110特警队,为企业和生产经营者保驾护航,严厉打击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严肃查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案件。
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来焦作投资兴业,美国爱依斯、英国普林斯顿、韩国电力公社、新加坡RB公司、香港华润、内蒙古蒙牛、黑龙江中植、甘肃兰澳、江苏嘉华、南通远大置业、上海骏利、北京瑞联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焦作,投资领域涉及电力、环保、食品加工、冶金、房地产等行业,许多投资者已经取得丰厚的回报,并有追加投资的意愿。2004年,全市利用外来资金达到93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6640万美元,全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07l平方公里,总人口342万。其中城区面积69.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0万。 焦作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古称山阳、怀州,明清时设置怀庆府,1956年建市。这里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土育、许衡等历史名人的故里,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源地,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还是汉献帝刘协的谪居之地。现存的府城遗址、天宁寺三胜塔、嘉应观、妙乐寺塔、慈宁寺、朱载土育墓等文物古迹于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作矿产资源丰富,是中西部和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资源富集区。主要矿藏有煤炭、铝钒土、硫铁矿石、石灰石等20余种,储量可观。地下水资源充裕,是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都将途经焦作。丰富的资源优势奠定了焦作工业的基础,使焦作从原来的单一煤炭生产发展到现在的能源、化工、机械、冶金、建材、医药、轻纺、食品等综合发展的工业体系。在目前的产业布局中,工业居于主导地位,2003年,工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3%。 焦作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太行山南麓在焦作境内连绵百余公里,山水相依,雄中含秀,独具特色。2004年2月13日,焦作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556平方公里,由神农山园区、青天河园区、峰林峡园区、青龙峡园区和云台山园区五个园区组成,是一座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焦作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国三大粮食高产区之一。这里盛产的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四大怀药”驰名中外。焦作地处豫晋交界,是晋煤南运的交通要道,公路交通比较发达。焦晋、焦郑高速公路成为晋豫两省快速通道。截止200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495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21.7公里,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焦作乡镇企业基础较好。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玻璃钢、造纸机械、皮革皮毛加工等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企业群体。 近几年来,焦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倾力打造经济强县、经济强区、经济强市,全市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对外开放呈现新的局面,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3年焦作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以“四个百亿”为标志,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四个百亿”是,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达到120.1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0亿,达到1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3.8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达到334.2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都有达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 2004年初召开的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工作思路和“巩固好基础,争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基于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竞争格局,市委又明确提出了经济总量进位次、人均指标居前列、发展速度争第一的工作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经过2至3年的努力,使我市的经济总量从现在的全省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3名,发展速度争取达到全省第一。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新世纪、新焦作,新形象。焦作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城市,是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热情友好的焦作人民欢迎四海宾朋光临焦作!

麻烦采纳,谢谢!

  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卦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这里是诸多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数不清的历史名人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影响颇大。
  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北畔,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种植粟等粮食作物。从焦作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除发现有大量的石铲、石斧、石镰、蚌刀等生产工具外,还有水井、房屋等原始农业生产迹象。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农业已十分发达。焦作古代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以采矿、冶炼、制陶、编织和工艺美术为主。战国时期已有了煤炭开采业,至明清时期具有了相当的开采规模,延续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称。从考古发掘的文物看,春秋时期这里已开始青铜器制作,东汉时山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冶炼基地之一,宋代出现了以制作兵器、农具为主的作坊群。
  据史志记载,全市有60座历史古城,其中城区有6座;祠庙335所,其中城区70多所,现在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83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44处,县级492处,城区内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21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6处,市级81处。道清铁路、泽煤盛矿井、福公司办公房和钱庄等体现着近代煤城的历史;焦作工学院(今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当今焦作仍熠熠闪光,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黄帝时期,是一个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时代,农耕、住宅、渔猎、制衣、蓄水、制作陶器等百业兴起。皇帝崇尚“科学”,对于有发明创造的人,就封官加赏,指派他专门负责某一个行业的事务,发挥其专长。
  焦作一带为“宁”的封地。宁是一个人名,是焦作一带的部落首领。这一带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领的名称,被称为“宁邑”。至今修武简称为宁,云台山名为“宁北山”,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个文化渊源。
  黄帝的名字,出自对黄色的土地的开发,对农业的开发。同一个时期,宁这个人为什么被以宁命名?是与家庭血缘文化有关,与生育文化有关。是宁这个人结束了无家族、家庭的人类社会状态,开始以血缘关系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亲养关系区别、延续、壮大后代。创立了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社会组织方式。
  焦作一带,故称怀川,又叫河内。黄帝部落活动于河南、河东,开始了农业文明的时候,三河之中的河内宁部落,开始了家族文明。河内,山环水抱之间,河流纵横,湖泽相连,水丰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乡的宁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种的地方,泥土烧出陶质,给了宁人制作陶器的灵感。
  宁地的土质适合制作陶器,这有后世当阳峪制作绞胎瓷、绞胎陶为证,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窑、瓷窑为证。宁首制陶器,擅长制作陶器,黄帝封其为“陶臣”,人们尊称其为“子”。这个“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义,是有所授受的意义,后世祀奉其为陶神。
  公元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意大利人罗莎第以代理牧师身份,打着调查“中日战后情形”的旗号来到中国,发现了焦作这块蕴藏着优质无烟煤的宝地(焦作无烟煤被英国女王称为“香砟”,选作皇家专用)。罗莎第返回欧洲后,于1897年3月在英国伦敦坎农街10号组织起了一个英意联合公司,并按照英国法律注册,命名为英国福公司,简称福公司,随后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由英国驻沪总领事詹美森任总董,策划掠夺山西和焦作的煤炭资源。他们采用施加压力,玩弄经济手段等方式,迫使清朝政府就范,并通过河南巡抚刘鹗做英国福公司买办,来拓展福公司在华业务。1898年3月27日,由光绪皇帝钦准,清政府总理衙门与福公司签定了《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运输各色矿产章程》合同九款,1902年7月20日,福公司在未经清政府正式签约批准的情况下,公然开工修筑道口三里湾码头至焦作矿区的铁路。该年年底才与清政府议定道(当时浚县道口镇,今滑县道口镇)泽(当时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铁路章程。次年,清政府允许福公司修建“道泽铁路”的道口至清化(当时河内县清化镇,今博爱县清化镇)一段线路。
  河南省最早供自来水的城市是焦作,始于1908年,当时英福公司利用煤矿一、二号井,安装上抽水设施,井台上建一外砖砌方形,内铁质圆形水塔,抽水至塔,通过管道供自来水。
  河南省最早使用电灯、路灯的是焦作,始于1919年,当时英商福公司及其职员家户均有电灯。中山东街(现新华街)装路灯十多盏,牛铃式灯型。
  河南省最早的一个发电厂是焦作电厂。其前身是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矿附设电厂,建成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1925年爆发的焦作英商福公司煤矿工人大罢工,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声势之猛,在我国的工人运动史上是少有的。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焦势力,有力地动员鼓舞了焦作民众。它声震中原,誉满神州,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和著名共产党领导人的极大关注。瞿秋白、刘少奇、赵世炎、王若飞等就曾先后著文和谈话进行评价和赞扬。1926年3月13日,即焦作罢工工人签署复工条件的第十一天,毛泽东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重要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中,毛泽东热情洋溢地把焦作煤矿大罢工与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罢工、开滦煤矿罢工、广州沙面罢工以及“五卅”惨案后上海、香港等地的罢工相提并论,称赞他们“特别能战斗”,对焦作煤矿1925年反帝大罢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此,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彻底革命精神,成为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财富。直到现在,“特别能战斗”精神还一直被各行各业沿用,引申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等一系列思想理念,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民族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牺牲奉献精神构成了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最深刻最丰富的内涵
  焦作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
  夏朝 属冀州,称覃怀地。
  商及西周 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
  东周 为晋南阳地。
  战国 属魏、卫二国地。
  秦 属三川郡。
  西汉 属冀州河内郡。
  东汉 属司隶部河内郡。
  三国 属魏国冀州河内郡。
  晋 分属司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
  南北朝 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
  后魏 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东恒农郡。
  隋 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
  唐 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
  五代 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
  北宋 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
  元 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
  明 分属河内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
  清 属河南省怀庆府。
  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1945年9 月8 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 月改为焦作县。1949年10月15日,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焦作矿区划归河南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7 月9 日,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59年12月1 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60年8 月15日,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建置,并入焦作市;撤销温县建置并入沁阳县。1961年10月5 日,恢复修武、博爱、温县建置,归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74年1 月19日,焦作市属河南省和新乡地区双重领导。1982年3 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1983年9 月1 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6年1 月,温县、武陟、孟县、济源、沁阳五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济源县改为济源市。1989年,沁阳县改为沁阳市。1997年,孟县改为孟州市,济源市归河南省直接领导。2002,焦作市辖沁阳市、孟州市两市,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四县和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个城区,计116 个乡(镇)办事处。

以焦作地区为主体区域的历史文化,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具体、权威的称谓,可是,在其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却有不同的称呼和说法,如“山阳文化说”、“覃怀文化”、“怀文化说”、“怀川文化说”、“河济文化”、“河内文化说”等。尽管众说纷纭,然而,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性、发展的根源性、文化的原创性、辖域的一致性、史实的重大性、内容的丰富性、广泛的包容性、思想的基础性、影响的辐射性、延续的长期性等特性,彰显着文明辉煌,却不容置疑。下面,择要述之:

一、独特的地域性

焦作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其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今焦作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北部父亲般的大山----太行山和西北部的王屋山(二山一脉相承,前者是南北走向,后者是东西走向)抵御着西北风的狂暴劲吹,是为“山阳大地”;南部是母亲似的大河----黄河和伟岸的邙山,故称“河阳之地”。

太行山,在我国的史籍中有诸多名称,《列子》谓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经》谓之“五行山”、“盘古山”,《隋书地理志》谓之“王母山”,《太平寰宇记》谓之“皇母山”、“女娲山”等。《括地志》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山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从华北平原西望,山势陡峻挺拔,山高林密,形势非常险要。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山地被沁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人称其为“陉”。著名的“太行八陉”在河南省境内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自古为河南地区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今焦作境内的太行山地区,在古代历来被视为兵家争夺之要地。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五长河流。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直对北岸武陟县嘉应观乡御坝村)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伟人毛泽东说:“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可见,黄河之伟大,黄河在人们心目中位置之重要。

焦作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走出高原、走出大山塑造的第一座城市。黄河在焦作市境内流经孟州(最西端是西虢乡)、温县、武陟三县市,境内河道长98公里,现年均流量1440立方米/秒。在焦作市境内沁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沁河流经沁阳、博爱、温县、武陟四县市,在武陟方陵汇入黄河),境内河道长80公里。

太行山层峦叠嶂;母亲河渊源流长。焦作地区,自然风光,秀美壮丽。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气,成就了焦作文化之大势。

《史记》中说,中原指的是“三河”一带,即夏都河东、商都河内、周都河南,明确是指洛阳黄河段的南边、北边、西边,即在今河南西北部,豫、晋两省交界一带。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而焦作正初于这个核心之中。

二、发展的根源性
树有根,水有源。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多有论争,但无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中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的地位在学术界历来是不争的事实。河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
犄角怀川,双阳大地,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土质肥沃,得天独厚。这里良好的地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发展。

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很早就在太行山系中活动,繁衍生息。汗牛充栋的史籍记载,考古调查及发掘的1092处文物点和50000多件文物有力地证明:焦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三河文化(河东、河南、河内)的发祥地之一;无论是焦作市城区,还是焦作辖区的边缘地带,焦作历史文化连绵延续、发展不断。目前已经发现的沁阳邘邰祖先洞、博爱汉高城和六堆峪、济源王屋山4个地点的旧石器文化,说明距今5—3万年前先民已在这里生息。据1960年《博爱县志》记载:在汉高城村西山发现面积为1300多平方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曾发现有石片、化石等。距今9—8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孟州子昌、沁阳捏掌和紫赵、焦作九里山、济源长泉和邵原,不落后于全国同时期的考古文化,从遗址里出土了石耒、石铲、石磨盘等。从这些工具来看,当时焦作地区的农业生产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之后的距今7—5千年前的3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和更多的龙山文化遗址的数量和水平于全国同时期的文化是齐头并进的。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发现的博爱县金城龙山文化中期古城址,为全国独一无二;温县徐堡龙山文化中晚期古城堡,面积之大、保存之完整、内含之丰富、筑城技术之先进在全国少见。为研究龙山文化向夏文化过渡、城市等级制度和发展历史、史前城市形态、我国文明的起源、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筑城技术、古气候、古环境、水利史(沁河和济水的变迁)等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这表明黄河和济水孕育的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已率先进入文明时代。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时代里,这里上演了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剧,留下了丰富的遗迹。从母系社会转型为父系社会的三大部落的活动区域,是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在济源太行山西段的王屋山、天坛山地区(如黄帝祭天战蚩尤等),以炎帝为首的部落在山西省高平市羊头山和河南省沁阳市神农山地区,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在河北省的太行山一带。太行山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黄河水经过大禹治理,顺流入海后,济源、焦作的怀川大地逐渐干涸,人类先祖开始由山区到今华北平原活动、定居。原始社会末期,这里的“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这里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从中华文明史之源看,学术界关于人类文明形成的标志,主要有原始农业、城邑、金属器具、文字以至国家的雏形,最能反映社会组织进化的就是城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不约而同把重点锁定在中原,经考古研究后发现,“黄帝”创业活动的重点地域即今灵宝西坡遗址、“禹都阳城”即今登封王城岗城址、“夏启之居”即今新密新砦遗址、夏代中晚期都城即今偃师二里头遗址、济源原城遗址等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城邑都在河南。焦作地区有新石器时期--汉的博爱县西金城龙山文化城、温县徐堡龙山文化城、早商的府城古城址、夏商时期的温国故城等等。这些考据证明,由黄帝开始的5000年文明史,起点就在中原地区。在此前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最早摆脱了蒙昧和野蛮,选育、栽培、收割和加工农作物,发展了原始农业;炼铜、制造工具,发明了冶金术;使用契刻符号图画文字记载表意,创造了文字;开启了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建立了城市;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初现了文明曙光。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源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者在河南出生和活动,或者在河南建都立业,经过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由中华人文始祖衍生出了数以千计的姓氏,流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中大姓的绝大部分源头在中原,据考证起源于河南的大姓有72个,而这其中起源于焦作的姓氏有46个。如:温、覃、苏、雍、鄂、于、樊、巩、苟、蒋、卜、安、程、晁、陆等,甚至日本的板上、大藏、原田三姓也来源于焦作,系汉献帝刘协的后代避难到日本后发展成的姓氏。

三、文化的原创性

焦作历史文化对构建整个中华文明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开创作用。无论是远古神话、黄河水利文化,还是古老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文明肇造,乃至重大科技的发明与中医药学的重大发现,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里是人类始祖和神话传说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共工堙水、鲧障洪水、大禹治水等,在这里起源并广为流传。

先民们用石器“刳木为舟”,创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禹治水已“陆行载车,水行载舟”。焦作,是大禹治水建立功勋的第一座丰碑;焦作,有万里黄河千里长堤的第一个堤头;焦作,有黄河河工引吭高歌的第一支号子。黄河北岸,一马平川,草长莺飞,扬柳堤岸,故渡人家,淳朴风情,展现出古老神秘的黄河文化、水利文化。

焦作地区与黄河南岸的郑州至洛阳一带,自古就是沟通大半个中国的水上运输中枢。黄河、洛河、沁河、丹河、卫河、汴水等自然河流和隋唐大运河等人工河流交汇于此,发达的水路漕运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也谱写了无数华丽的篇章。

这里,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是以阴阳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焦作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四、辖域的一致性

文化的发生、发展、繁荣,自然地理环境是其客观条件;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是其根本基础和主观要件。今焦作地域在夏朝禹分九州时,为冀州覃怀之地。这里不仅为国都所在地,而且还以此为大本营,积极向外发展,国力逐渐强盛。殷商时期,覃怀地区为其畿内地,而祖乙也曾都邢邱,即今温县一带。盘庚迁殷后,该地区仍为其政治和经济中心。在殷商甲骨文中,有“覃”的地名。覃地是商王来往和重要的田猎地,卜辞所记甚多,如“甲申卜:王其于覃”、“甲辰卜:翌日乙,王其于覃无灾吉”。《尚书·禹贡》中说:“覃怀底绩,至于衡章。”意思是说,覃怀这个地方治理的范围,到横着的漳河那里。

西周时,这里为畿内地,是王室直接统辖的行政区域;东周时期称南阳,先为畿内,后为晋所得,当时的范围大概指今天的浚县以西至济源、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区。战国时,这里属魏、韩,置阳樊、温、攒茅、向、怀、州、盟、扈、宁、卷等县;秦实行郡县制,这里属三川郡,置怀、武德、波、山阳、州、温、河阳、平皋、修武、野王、沁水等县;历代均有建制,且置县大同小异。自东周至隋代,这里均置有怀县;自唐至金,这里置怀州;元、明时,设怀孟路、怀庆路;清朝时,置怀庆府。从行政建制和历史沿革来看,焦作地区自夏建制以来,辖区内曾有诸多县制;“怀”由县制为州制、为路制、为府制。从空间地域来看,辖区范围逐渐扩大,超出了现代焦作地区的范围,但焦作地区是其核心地带。因此,焦作历史文化的主体区域,是在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西接逶迤的王屋山、东连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这样的一个范围内。

五、史实的重大性
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历史舞台的中心,战乱时期是必争之地,和平时期是首善之区,许多史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作用,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生动的写照。古代,焦作地区曾是洛阳王都辖区;当代,洛阳是焦作地区西南的紧邻。五千年文明史中,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既有决定王朝更迭的重大战役,也有奠定宏图霸业的诸侯会盟;既有牵动天下的治国方略,也有关乎兴衰的重大改革;既有儒释道法的思想巅峰,也有为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政治统治开凿的大运河;无不浓墨重彩地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如:大禹临终时将职位传给伯益,他的儿子启出兵杀死伯益并建立夏朝,开创了以后历代王朝由一家一姓世袭统治的先例,禅让制由此被世袭制所替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的2000多年中,这里经常烽火连天、干戈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春秋末战国初,诸侯在这里会盟,留下温县盟书(沁阳盟书)。公元前263年,秦伐韩,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新莽军的河阳大战。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山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唐朝中期的河阳战乱。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山,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制起义军向北发展……

这些重大史实,对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意义,不仅左右着中原地区的发展,也事关全国的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对历史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不仅决定着古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推动着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对历史兴衰具有转折意义,不仅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也反映着中华文明的曲折演变。

六、内容的丰富性
优越的物候和区位条件,长期的中心地位,使中原大地成为古代中国社会万千气象的折射镜,使中原文化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万花筒,焦作历史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了内容丰富、涵盖广泛的特性。

焦作历史文化里有人类的起源、物种的发生、社会的演变,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重要内容。从远古人类到现代人的演进和形成,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这里是人类演变的一个缩影;从将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到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家禽,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的动植物品种大多最早在中原地区选育成功。博爱县西金城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陶罐里储存的小麦,对研究小麦在我国的出现和传播路线,以及中原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的人地关系演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夏代建立以前,善于养殖的雍人迁居焦作一带,从事畜牧业生产;夏代初年,善于种麦的麦人迁居沁阳一带,从事农业生产;井人在帝尧时代就开始了“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夏末他们迁居怀地邢邱一带,从事农耕生活,开创了灌溉农耕文化。殷商时期,焦作地区为商王朝重要的经济中心。周时,覃怀地区为“邦内甸服”,其“甸服”之“甸”,乃是指收取租税供给衣食之地。文献中还有“天子之甸”的记载。因此,覃怀地区乃是供给天子衣食以及祭祀所需物品之地,是周王室的主要经济支柱。焦作地区出土的西周铜犁头,有力地证明了这里农业的发展水准。东周时期,该地区夏收小麦秋熟禾,一年之中,既有夏熟,又有秋收,表示土地已过渡到了连种制,并且创始了轮作复种制。轮作复种制的推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该地区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不仅如此,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日益丰富,手工业发展,商业也异常繁荣起来。焦作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柄铁剑和一些铜镜,映照出这里当时先进的工艺技术。《旧郡志》说:“太行北峙,沁水东流,近带黄河,远揖伊洛,舟车都会,号称陆海。”《史记·货殖列传》说:“河济之间千树荻,坐以致富。”《盐铁论·通有》记载焦作:“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正因为如此,古代的焦作曾经成为洛阳向西北、东北联系山西、河北的地区性大都会。《史记·货殖列传》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三河”地带缔造了华夏文明。“三河”地带乃是国家的经济中心,而其中的“河内”地区也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的粮仓、国家的经济中心。农业的发达,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为该地区文化的发生、发展、繁荣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再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原地区最早跨入先进社会形态的大门。无论是政权更迭、制度创新,还是新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产业形态的产生发展;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艺术品种形式的丰富,还是重要军事战争的发生、军事理论的孕育和军事人才的成长;无论是科技发明、科技巨擘,还是官办的教育机构、民办的著名书院、世人敬仰的教育大家,都可以在中原找到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

我们参观博物馆,看到藏品显示的特点是“多、全、土”等。“多”就是多种多样,藏品极为丰富;“全”就是囊括各个发展阶段、各个朝代;“土”就是在本地挖掘出土的最多。其它地方很多博物院、博物馆,没有像焦作这样,其藏品都是“土生土长”的。

七、广泛的包容性

通过经济交流、战争讨伐、人口迁徙、宗教传播等众多渠道,焦作历史文化。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形成了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融合深化。夏代建立以前,善于养殖的雍人迁居焦作一带,从事畜牧业生产;夏代初年,善于种麦的麦人迁居沁阳一带,从事农业生产。夏商周三代,洛阳以成为国家的都城、权力的中心,焦作地区成为联系山西高原、伊洛盆地和华北平原的通道和门户,是拱卫洛都的屏障。太行山羊肠坂道上的天井关、白陉关、王屋山上轵关,黄河边上的孟津渡口成了军事要塞;黄河、济水、沁河、丹河(卫河上游)成了攻防天险,这种独特地理环境的军事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夏文化就是越过孟津渡口北上,在沁河西岸建立都城---原,积聚力量,再通过轵关和天井关进入晋南扩展地盘的;先商文化就是从太行山东路南下至新乡地区,商人看着奔流的黄河水(当时黄河未改道)无法通行,西折到沁河东岸长期定居下来,并在与夏人隔沁河对峙时建立了商军事重镇---府城。商人壮大实力后西渡沁河和济水,跨黄河孟津渡口南下进入伊洛盆地灭夏。

商周之际,武王伐纣,从孟津渡黄河,在焦作地区整军备战(修武),焦作人民箪食壶浆迎侯明主(待王)……至今,焦作地区的许多地名都还见证着历史文化的交融。

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经蒙古高原、山西高原向南迁移,北边紧邻山西的焦作,是北方少数民族到达平原的第一站。汉朝时,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已传入这里,融入文化之中。

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原后,却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焦作地区和白马寺隔黄河而望的东汉千载寺、北魏净影寺、月山寺、圆融寺、万善寺等等,都历经风雨,长期兴盛。

八、思想的基础性

焦作历史文化中的突出思想,如老子在温县东口悟的“道”、柳下惠的后人承继的“和”、孔子的高徒卜商(子夏)阐发的“仁”,汉魏以来形成的孝道思想(24孝中焦作占4例),魏晋南北朝形成的“玄学”等,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容; 焦作历史文化中的重大节气、民俗活动,如自夏历颁布形成的岁时节日、长期形成的婚丧嫁娶习俗等,都繁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活动。例如:我国传承已久的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观赏菊花的习俗就源于云台山茱萸峰周边地域,后来被国家定为“老人节”、民间称为“孝道节”。一名著名考古学家说:中原以外的文化区都紧邻或围绕着中原文化,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这些外围的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文化是花心。正是花心的不断绽放,才形成了中华文化这朵绚烂的文明之花。

九、影响的辐射性

焦作历史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汉献帝、山阳公刘协的后代远渡日本,在那里产生了三个姓氏。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从焦作流向涿郡(今北京),过往的不仅仅是客商行人和船只货物,还有思想文化和远征高丽的军队。著名的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贬居潮州的时间仅7个多月,却因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延师兴学等积极作为,赢得当地士庶的永久怀念,一代文豪,官名落而文名显,潮州人甚至神化了的韩愈,以韩愈的姓命名事物在潮州比比皆是,古代命名的有“韩山”、“韩江”、“韩木”等,现今潮州市区仍有昌黎路、昌黎小学等,它们反映出潮州命名者特定的文化心态,以韩愈的姓和号命名,反映出潮州人至今对韩愈的怀念与崇敬。在潮州昌黎路中段,潮州博物馆前,有一巍峨的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坊额题着“昌黎旧治”、“岭海名邦”八字,流露出潮州人自古就有的因文化名流韩愈治潮而产生的自豪之情。潮州西湖公园内,涵碧楼后面山坡上,有一“景韩亭”,亭内正壁中有据说是韩愈所书而由清代潮州知府龙为霖主持摹刻的《白鹦鹉赋》石碑。潮州北郊韩江北堤旁有“祭鳄台”,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迁至韩山,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被潮州人视为潮州城的标志。韩愈极大地影响了潮汕文化。唐宋时期兴盛的瓷都当阳峪,聚集数万名工匠,因战火变乱,一些工匠避难南逃到江西、湖南,技艺在当地逐渐流传。明清时期兴盛的“怀商”,足迹走到哪里,便把精神面貌和经营理念展现在那里,给世人留下了“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 、“南京到北京,不如怀川精

您好!断云泽为您解答: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希望您满意!来自团队 新兰史海

  • 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是什么?
    答:以焦作地区为主体区域的历史文化,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具体、权威的称谓,可是,在其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却有不同的称呼和说法,如“山阳文化说”、“覃怀文化”、“怀文化说”、“怀川文化说”、“河济文化”、“河内文化说”等。尽管众说纷纭,然而,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性、发展的根源性、文化的原创性、...
  • 焦作的文化与艺术有什么?
    答: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
  • 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答:焦作主要历史: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焦作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焦作特色:焦作工业以煤矿为主...
  • 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答:焦作也是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包括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以及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向秀。此外,焦作还被誉为太极拳的发源地,这种内家拳术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在经济发展方面,焦作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工业结构。这个结构包括了能源、机械、化工...
  • 焦作的历史文化遗产
    答:3.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
  • 焦作有哪些人文历史景点
    答:焦作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焦作古称山阳,是人类早期活动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在此留下了众多珍贵史迹。焦作圆融寺 圆融无碍禅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始建于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为“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西晋、后赵僧人佛图澄国师(二三一~三五一)所...
  • 焦作原来叫什么?
    答:焦作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地貌:焦作市北部山区及晋东南山地约1400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均为焦作地下水的补给区,这些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复杂的地质构造控制...
  • 焦作云台山有哪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值得推荐?
    答:焦作云台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景点。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景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这是云台山最主要的景点,包括了云台山主峰、云台山大峡谷、云台山古建筑群等。这里山峰险峻,峡谷深邃,古建筑古朴典雅,是游客们领略云台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最佳选择。云台山古建筑群:...
  • 你对焦作的印象怎么样?
    答:人文方面,更是令人称道,太极鼓里陈家沟等人文文化举世瞩目。 焦作的煤炭资源早在上个世纪已经枯竭,因煤炭产业的存在而带来的污染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焦作环境优美,道路整洁,到处洋溢着现场城市的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焦作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结构,和其他同类药材相比,...
  • 焦作有哪些知名人文景观?
    答:焦作的知名人文景观有: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八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