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止谤的翻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3
有没有周厉王止谤的原文及翻译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选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西周厉王为止谤而最终被国人赶出都城的行动称为国人暴动。厉王在国内大肆行动,损害了国人们的利益,国人们都窃窃私语,议论厉王,厉王听说后,非常不高兴,下令禁言,召公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公仍一意孤行,国人们在路上见面后也只有以眼神交流,矛盾愈积愈大,最终形成了国人暴动,实际上是周王与贵族们的权力之争。

翻译:

厉王残暴,国人指责国王。召公告诉说:“民众不堪忍受现在这样的生活啊!”厉王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指责的人。(谁)被告发,就杀死他。国人没有敢说话的,道路上(见了面)用眼睛(互相)打招呼。

厉王很开心,告诉召公说:“我可以制止指责啊,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样是阻隔它们啊。防民众的口,比防川水更难。河川堵塞然后溃堤,伤害的人必定更多,民众(的怨恨)也是如此。

所以治理河川的人挖开迂塞让水按照所引导的(方向)流泻,治理民众的人让他们发言宣泄。所以天子听政,让公卿到列士献诗。

瞽官献曲(民间歌谣),史官献(记载古王事迹的)书,师官读箴言,瞍官念赋,蒙官诵读,百官劝谏,百姓(口耳)传言,(国王身边的)近臣尽力按法度约束(国王),亲戚作为补救帮着察看,瞽、史官(的职责)是(用歌谣和史实)教诲(国王),老师整理这些,然后国王对它们进行分析决策,这样(国王)事情做得就不会谬误。

民众有嘴,如同大地有山川,财物使用的事物(都是)从这出来的,如同它有便于繁衍的肥沃的低湿原野,衣服食物在这里生长(出来)。

口用语言说出来,(政治的)好坏在这就(显)出来了,施行好的(政策)备有(以前)失败的经验,这些就是用来增加(国家)财物、(民众)衣食的基础啊。

民众心中所想的就从口中说出来,好的就施行怎么可以堵塞啊?如果堵塞他们嘴,那又能堵多久呢?”厉王不听,在这时国人没有敢说话的,三年后,(厉王)就被流放到彘。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此文出自春秋·左丘明《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周厉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任用佞臣,封山占水,不让人打柴、渔猎,断绝广大民众的生计。他还增加平民的负担,对邻邦进行不义的征伐。他倒行施,横征暴敛,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也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这篇文章叙述周厉王凶残暴虐,对民众的压迫、剥削无所不用其极。到头来,终于被民众驱逐、流放。第一段点明事情的起因在于厉王弭谤;第二段由此引出召公的劝谏之辞——反弭谤;第三段交代弭谤的自然结果,又验证照应第二段谏辞。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修辞设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明人民的意见不可阻塞,无法壅蔽。如果暴虐无道,一意孤行,甚至以杀人相威逼,尽管暂时使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但终将“川壅而溃”。

“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宣民言有大利”,全文妙在善于运用比喻,贴切巧妙,论证生动,笔意纵横,浑然一体,极尽行文变化之妙。

这篇文章“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这是“在道理上讲”的,而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笔法十分新警。

前后叙述描写,紧紧扣住国王与民众,如以“王虐”、“王怒”、“王不听”为一条叙事线索,和民众的“谤王”、“莫敢言”、“流王于彘”一条线索,交织对立,叙事有序,起伏照应,极为精细。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前422年),单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孔子编订六经,左丘明为解析六经之一《春秋》而著《左传》,亦著《国语》。《左传》《国语》两书记录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推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 “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参考译文
周厉王很残暴,百姓都公开地指责他。召穆公告诉大王说:“百姓忍受不了国王暴虐的政令了。” 周厉王十分恼火,得到卫国的巫人,派他们去监督那些公开指责的人。如果告诉他有人指责他,就(下令)杀了那些人。百姓都不敢再说话了,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互相看看,代替要发泄的怨言。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穆公说:“我能制止别人的指责,大家都不敢说了!” 召穆公说:“这只是一种阻碍。堵住百姓的口比防止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河堤,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是如此。所以治理河道的人要疏通它,让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导他们,让(他们)说话。百姓有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一样,财物从这里出来的;好像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百姓衣食的资源都从这里出来的。由于百姓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和坏才能体现出来。百姓认为好的就加以实行,百姓认为不好的就加以防范,这才能使百姓的财用衣食大大增加。那些百姓心中担忧这些问题而从口中说出来,他们考虑成熟就自然从口中说出来,怎么能堵得住呢?如果堵住了他们的口,能有几个人赞助你的呢?” 周厉王不听从。因而百姓都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三年之后便将国王放逐到彘那个地方。

召公谏厉王止谤 翻译
翻译:厉王残暴,国人指责国王。召公告诉说:“民众不堪忍受现在这样的生活啊!”厉王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
师,让他监视指责的人。(谁)被告发,就杀死他。国人没有敢说话的,道路上(见了面)用眼睛(互相)打招呼。

厉王很开心,告诉召公说:“我可以制止指责啊,都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样是阻隔它们啊。防民众的口,比防川水更难。河川堵塞然后溃堤,伤害的人必定更多,民众(的怨恨)也

是如此。所以治理河川的人挖开迂塞让水按照所引导的(方向)流泻,治理民众的人让他们发言宣泄。所以天子听政,让公卿到
列士献诗。瞽官献曲(民间歌谣),史官献(记载古王事迹的)书,师官读箴言,瞍官念赋,蒙官诵读,百官劝谏,百姓(口耳)
传言,(国王身边的)近臣尽力按法度约束(国王),亲戚作为补救帮着察看,瞽、史官(的职责)是(用歌谣和史实)教诲(
国王),老师整理这些,然后国王对它们进行分析决策,这样(国王)事情做得就不会谬误。民众有嘴,如同大地有山川,财物
使用的事物(都是)从这出来的,如同它有便于繁衍的肥沃的低湿原野,衣服食物在这里生长(出来)。口用语言说出来,(政
治的)好坏在这就(显)出来了,施行好的(政策)备有(以前)失败的经验,这些就是用来增加(国家)财物、(民众)衣食
的基础啊。民众心中所想的就从口中说出来,好的就施行怎么可以堵塞啊?如果堵塞他们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厉王不听,在这时国人没有敢说话的,三年后,(厉王)就被流放到彘。

  • 周厉王因为什么被赶走呢?
    答:周厉王因为什么被赶走?主要由 “厉王止谤”和“国人暴动” 两件历史事件造成的。《左传 国语》有一篇记载,叫《召公谏厉王止谤》,里面说得比较清楚了。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说周厉王“厉王止谤”故事的。意思是堵住百姓的嘴,不让他们说话,...
  • 道路以目词语解释
    答:《国语‧周语上》和《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有被人们通常称之为「周厉王杀人止谤」的故事。 周厉王统治周朝时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冤沸腾。 厉王不听劝谏却采用特务手段对付人民,他派人去卫国(河南淇县)请了很多巫师,在首都镐京(陕西西安以西)...
  • ...厉王虐,国人谤王。”到“三年,乃流王于彘”的翻译!拜托帮帮忙啦!谢 ...
    答: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
  • 《邵公谏厉王谤》的整篇翻译
    答:【译文】《邵公劝告厉王消除公开指责》周厉王(周天子,名胡)残暴,住在国都内的人公开指责厉王。邵穆公(名虎,周王的卿士)报告说:「百姓受不住您的支使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周代诸侯国)的巫者,让他监视批评历王的人。把谤者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裏没有谁敢再说话,在路上...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翻译是什么?
    答: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召公谏厉王弭谤》: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翻译: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翻译为民者宣之使言翻译
    答:《召公谏厉王弭谤》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这篇...
  • 周厉王就因为止谤而被国人赶出都城中国人称行动叫什么?
    答:西周厉王为止谤而最终被国人赶出都城的行动称为国人暴动。厉王在国内大肆行动,损害了国人们的利益,国人们都窃窃私语,议论厉王,厉王听说后,非常不高兴,下令禁言,召公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公仍一意孤行,国人们在路上见面后也只有以眼神交流,矛盾愈积愈大,最终形成了国人暴动,实际上是...
  • 翻译句子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
    答:意思是堵住人们的口,比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河流被堵塞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多。百姓也如同河流。因此,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让水畅流;治民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防:阻止;甚:超过。该句子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
  • 周厉王弭谤的实质是什么结果?如何收入本文的现实借鉴意义
    答: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召公谏厉王弭谤》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 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
    答: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