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蜀汉忠心耿耿的悲情名将怎么会因几个文官惨遭灭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0

在蜀汉集团的所有武将中,魏延应该是不容忽视的一员猛将。在蜀汉前期,他是仅次于“五虎上将”的一员骁将;到了蜀汉后期,魏延又成为了蜀国的擎天玉柱,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军方大佬。

但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最后却落得了三族被夷灭的下场。这个悲剧的结局,也与他生前的风光形成了鲜明对比,说来也不由得感叹。那么位高权重的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不少人可能会立马想到,魏延是谋反不成才被诛杀的。

但是,这毕竟只是小说家言。此事见于《三国演义》第105回,在诸葛亮死后,魏延终于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魏延)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而这段对话,后来也成为了无数读者的谈资。

魏延与杨仪不合,这是蜀汉集团内部,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可以看到,魏延出身行伍,身上自然有一些鲁莽之气。

尽管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已经如此激烈而又明显了,但是诸葛亮对此放任不管态度,才是造成了魏延悲剧的重要因素:“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值得玩味的是,就连孙权都知道魏延和杨仪不合,会对后来的蜀汉集团造成不良影响。可诸葛亮对此的态度,依然是不闻不问。《三国志·董允传》注引《襄阳记》曰:“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在诸葛亮死前,他曾秘密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按理来说,魏延作为征西大将军,是蜀国最为重要的一位武将,他是有资格参与这场会议的。但是诸葛亮却将他排除在外,将自己手上的军权,特意交给了与魏延不对付的杨仪。这样一来,魏延岂能服气?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可以看到,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终于因为争夺兵权而爆发了。为此,两人还上书刘禅,互相指责对方有谋反之意。

在此情形之下,诸葛亮一系的蒋琬、董允等人,在朝堂之上给了魏延致命一击:“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这样一来,魏延最终失去了刘禅的信任。没办法,魏延只能采取最后一个办法,他想比杨仪先一步到达成都,面见刘禅以诉说原委。

但是,杨仪却不肯放过魏延,他先是派遣何平对魏延进行拦截,然后又令马岱对魏延下了死手。在后者叱责之下,魏延手下的士兵一哄而散,而魏延也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总的来说,魏延从始至终也从未生出过谋反的念头。即便后主刘禅不信任他,魏延首先做的,也是想要先到达成都来自述清白。否则以魏延的军事能力,就算投奔到了魏国,也能有一个很高的地位。对此,陈寿在《三国志·魏延传》中也证明了魏延的清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说到这,还有一个疑问:诸葛亮、杨仪等人,为什么要这样排挤魏延呢?其实,这主要是诸葛亮自己的私心在作祟。一方面,魏延是“部曲”出身,也就是刘备的私兵。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属于刘备的元老集团。从魏延被任命为为汉中太守来看,刘备对其还是非常信任的。而诸葛亮、蒋琬、杨仪等人,却都是荆州集团的代表人物。这样一来,双方难免会产生矛盾。

另一方面,魏延既具有冒险精神(见于子午谷之谋),这与诸葛亮谨慎行军的风格背道而驰。诸葛亮其实也担心自己死后,魏延不会遵从自己制定的国策,从而难免会给将来的蜀国带来灾祸。

从这个动机出发,诸葛亮在魏延之死中,的确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而杨仪,则是明面上的一把刀罢了。魏延死后,蜀国实力再次下降。在蜀国后期,明面上的文臣武将都因为诸葛亮的任人唯亲,而出现了严重断层,最终成为了蜀国灭亡的一大隐患。不知诸葛亮了解到这一点后,他会做何感想?



  • 魏延对蜀汉最初忠心耿耿,为何后来却走上谋反之路?
    答:魏延根本就没有想要谋反,这只不过是蜀汉内部的权力争斗而已,“魏延谋反”这一事件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在军中他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仅次于诸葛亮,所以说他根本没有必要谋反,已经有如此地位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谋反,何况他的地位是刘备一手提拔上来的,谋反倒会落下个不知恩图报的罪名。一、...
  • 三国中忠心耿耿,却被诬谋反惨遭杀害还被灭三族的武将是谁?
    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争不断,涌现出了家喻户晓的名将,比如关羽、张飞等。但在三国时期,若论境遇最惨的武将,非此人莫属,他勇猛过人,忠心耿耿,却被人诬陷造反,最终惨遭杀害,被灭三族!更令人遗憾的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他也被写成脑后有反骨之人,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接触过《三国演义》...
  • 赵云对蜀汉忠心耿耿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答:论资历的话,这位常山猛将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愿意放弃主公,而且任劳任怨,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怎么看赵云都应该是蜀国的栋梁之才才对。那么,为何子龙兄不被刘备所重用呢?原来,赵云太过于忠心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将有点“直男”的感觉,因此经常干些让刘备生气的事情。也就是说,刘使君经常被赵云...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被关羽擒获的庞德对蜀汉如此抵触?
    答:马超在被夏侯渊击败后,在关陇无法立足,只得率领部下进入汉中,投奔张鲁。此时马超的手下,只有庞德和马岱两员将领跟随。马岱是马超的仅存的几位亲属之一,对马超自然忠心耿耿。而庞德则是因为忠义之心,才不畏艰险一直为马超效力。但是,马超的性格以薄情寡义著称。他为了自己的私心,不顾留在京城的亲族也...
  • 姜维当初是被迫投降蜀汉的,为什么最后会对蜀汉忠心?
    答:姜维是蜀国后期名将,他继承了诸葛亮抑制率领蜀军进行了多次北伐,并且在刘禅投降后还在考虑复国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姜维对蜀国是忠心耿耿。但有人可能有会疑问,姜维原本是魏国人,凭什么要为蜀国做到这个地步。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姜维的上级抛弃了姜维,这才导致姜维走投无路投降了蜀国,另...
  • 张飞行为莽撞,为何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呢?有何特殊原因?
    答:其主要原因如下,张飞虽然为人莽撞,但性格耿直,十分忠义,对刘备忠心耿耿、张飞在三国中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历史人物,符合宋朝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张飞勇猛,且身上有赫赫战功,具备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的资格。张飞虽然为人莽撞,性格耿直,但十分忠义,对刘备忠心耿耿一提到张飞,我们便不由得会想到一个满脸...
  • 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答:刘备蜀汉政权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一方面是因为五虎上将跟随刘备时间非常长,军功累累,对刘备也忠心耿耿,同时个人军事素养过硬,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第二个原因,则是关键,因为巴蜀地区无名将,军事人才匮乏,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冒着被巴蜀人民批判的声音,也只能取关张马黄赵为五虎上将的原因所在,...
  • 姜维原本身为魏将,却为什么会对蜀汉忠心耿耿?
    答:姜维北伐虽有穷兵黩武之嫌,但是身处蜀汉那种局势,如果不一直保持对外作战,不保持着大家的斗志,那堕落的速度,将会是非常快的。纵观华夏历史,凡是割据蜀地的势力,有几个落得了好的下场?川蜀之地太养人了,生活太安逸了,一旦放下斗志,基本就没啥前途了。说回姜维身为魏将,却为何对蜀汉忠心耿耿,执意攻打自己的“母...
  • 在绵竹之战中,蜀军是怎么遭受惨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答:这是因为当时蜀军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是姜维率领的军队,他们是蜀汉主要的野战部队。这时,这支军队被钟会牵制在剑阁,一时无法脱身。因此,这支对抗邓艾的蜀军是刘禅的禁卫军。这支军队在平时是仪仗性质的军队,很少有机会参加战斗。这也是这支军队中,包括有大批老将子弟的原因。虽然他们对蜀汉忠心耿耿,可是由于实战经验...
  • 为什么蜀汉重臣诸葛亮不能称之为永恒之相?
    答:因为诸葛亮就是看不懂大局,嫌弃细枝末节,对什么都要俯首帖耳,也就是说他身边有差的人才,但是有好的人才不用。他是个搅局的庸人,不知道民智。他几次伐魏都没有成功。这是做官的大忌。图片来自网络。然而诸葛亮的问题是,诸葛亮对蜀汉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诸葛亮只能说是忠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