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各有什么创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18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含义:中国实行海禁;西方新航路开辟。(2分)联系: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不管锁国政策。(2分)(2)模式创新:英国实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或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市场经济模式。(2分)(3)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统治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与推动。(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发展创造条件。(6分)积极影响: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2分);中国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在15世纪,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等信息中国从经济政策角度思考,西方从地理大发现视角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角度作答即可。第(2)问从材料二中“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等信息从自由市场以及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对应材料二,依据材料二“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民主制度、工业革命以及经济机制自我调整角度来归纳答案。第(4)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结合工业革命史实从世界市场形成角度综合分析作答;第二小问联系所学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从小农经济解体以及新式工业发展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二 大国崛起的原因

(1)思想文化的影响力

直到今天,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2)体制创新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学者们还认为,英美两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在英国都是最早地确立。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欧洲移民到了美国以后,等于是在一个新大陆上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它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宪法》,在《宪法》下面有一套很完整的法制体系,通过这个权力制衡,相对来说呢,就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学习与赶超

大国之谜之所以难解,还在于各国的发展模式,从来都无法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他们成为大国的谜底又在哪里呢?

1697年,一批俄国青年来到了荷兰赞丹镇的一家造船厂做学徒,学徒中最出色的是一个身高两米,自称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人,师傅和工友们都推荐他为“优秀工匠”。这个人就是俄国沙皇彼得。彼得大帝的这番举动,拉开了俄罗斯强国的序幕。这位雄心勃勃的沙皇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他要缩短的不仅是与欧洲的空间距离,还有国家实力的差距。

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学习的目的是赶超。在历史上,像俄罗斯一样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国家,还有德国和日本。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

(4)科技创新能力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作为崛起的标志。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从长远来看,一个只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国家不能成为强国。只有这个国家内部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新产品,也就是说,它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只有这样,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人认为美国要衰落了。他们看到美国钢铁工业和重工业的衰落,说美国要完蛋了。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美国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企业中的激烈竞争。所以美国实质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革命是处于领导地位的。

1945年9月6日,在二战刚刚结束、日本正式投降后的第四天,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提出了“21点战后复兴计划”,明确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上维持领袖地位,除非它充分开发了它的科学技术资源。”

五个月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台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的计算机,实际功能还不如今天的一些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却象征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美国率先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这是美国在20世纪后期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今天,它在科研和开发上的投入仍居世界首位,相当于其他最富裕的西方七国的总和。

使美国保持创新活力的,还有它的四千多所大学和70%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美国所拥有的全世界最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使它获得了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而当今的世界,经过二战后六十年的发展,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正在全面到来。

  两国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创新。
  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
  体制、政策与实践 
  【文】南京大学商学院 刘厚俊

  美国经济在20世纪全球经济的表现中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从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还是从现代化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上看,美国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有其独自的特点。它是由美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美国经济自身结构特性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一、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 

  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与其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分不开的。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实行自由企业制度;(2)遵循平等竞争原则;(3)大中小企业并行发展;(4)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分工合理;(5)国际化的市场经济;(6)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7)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

  关于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二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国的市场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它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如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也包括各种特殊的商品市场,如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是美国市场体系中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度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市场突飞猛进,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中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美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反过来,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则是美国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美国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与西方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经济自由的特点尤为突出,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它的形成既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美国幅员广阔,早期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经济自由。美国所谓的经济自由,实际上就是经济资源私有,企业自由生产,消费者自由选择购买。每个经济行为主体的利己之心,构成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每个行为主体的决策是高度分散的,它们依靠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协调。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从两个方面保证了市场的竞争性:一是从所有制方面,二是从企业的市场结构方面。

  美国的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统一。成熟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各运行主体的联结纽带,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市场引导企业,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经济信息和决策依据,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自由企业制度是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灵魂。

  二、市场竞争与科技创新 

  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企业竞争提供了制度环境。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不断创新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并谋求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世纪之末总结美国市场竞争机制的时候,可以发现他既有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共性,也有美国市场竞争的个性。共性表现在它具备市场竞争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争夺内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跨国竞争。就市场竞争的个性而言,美国市场竞争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的干预程度很低,市场竞争的自由化程度较高。

  市场竞争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残酷的和具有破坏性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而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在美国,只要肯奋斗,就有发展的机遇。

  当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它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是落后于欧洲国家。美国的科技是在战后才发展起来并迅速超过欧洲的。促进美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的大力扶持。1993年11月,美国在历史上首次在白宫内设立国家科技委员会,该委员会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并驾剂驱,由总统亲自领导,政府主要人员参加,定期讨论美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和涉及的重大问题,并由政府制定计划,组织攻关。

  美国大多数科技进步和发展,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有组织的研究和开发所创造的。在R&D的全部支出中,政府直接使用的约占1/4。其余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拨给企业、学校和其他非盈利机构使用。其中学校和非盈利机构R&D的大部分来自政府。从美国大学生所获的学位上,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导向。例如,美国和日本授予科学和工程学位人数所占的比例大体相近,但日本85%的学位属于工程系列,15%属于科学系列。而美国工程系列只占40%,,科学系列却占60%。以上对比说明,美国政府在基础研究上担负着主要的责任,,而应用特别是开发则主要依靠企业受市场力量的推动来进行。

  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美国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水平最高的科技人员队伍。归根结底,高科技发展要靠人。人是科技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也是科技知识的载体。1985年美国从事R&D的科技人员超过日、德、法三国总和,到90年代又超过日、德、法国、英四国的总和。在诺贝尔获奖者中,美国人是最多的。

  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战后以来,美国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工程等各个领域,均保持着世界依靠的地位。高科技的发展是美国经济最有力的支撑点,也是下一个世纪国际竞争的最有利的因素。

  三、对外扩张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外扩张的过程。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70年代是美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时期。1970-1980年间共增长308.4%,平均每年递增率达11.9%。80年代,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因至少 美元汇率下跌使对外投资成本提高这两大不利因素的影响,美国对外资本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越来越开放,美国的海外经济扩张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着全球最大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例如,1997年美国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为478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6.6%。

  美国的对外证券投资同样扩张很快。1970年美国对外股票和债券的投资为210亿美元,1980年达到621亿美元,1990年猛升到3423亿美元,到1997年则更增至14463亿美元。美国债券投资对外扩张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胀的措施,使实际债券利息有所上升。同时,全世界金融业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场的行情日益上涨,增加了国际上对金融资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美元汇率下降,美国投资者为减少风险,改持有美元单一货币而转为对外证券投资。加上现代通讯技术和电脑网络的发展提高了金融国际化的程度,使从事国际证券投资在手段上非常方便,这些都促使美国私人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外扩张。

  7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发展很快。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资本输出的最主要手段。到世纪之末,跨国公司已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主要工具。美国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外扩张除了表现为资本扩张以外,还表现为商品市场的扩张。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进出口量长期都位于世界第一。如战后初期的1948年,美国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21.8%,在1998年,该比率为12.7%。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扩张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扩张。20世纪美国政治上的对外扩张经历了一个过程。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都以“中立国”的姿态出现。实行这种政策不仅可以减少参战的代价,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交战双方国家销售武器的途径,迅速积累、壮大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二战中,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战,同英国和苏联一起,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三巨头之一。战后的“雅尔塔协议”构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国的政治势力也已扩展到世界各地。

  战后,在意识形态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是苏联。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冷战”政策。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政治力量,美国于1949年4月建立了以它为首的北约组织。90年代以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制瓦解,美苏关系缓和,冷战基本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化演变为“一超多极化”,即美国仍作为世界超级政治大国位于各国之上,但其地位受到俄、中德、日等国的挑战,不可能独霸世界。1990年,布什总统首次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其含义是以西方大国为中心,争取与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以其盟国分担责任的国际安全体系。由此可见,美国虽然已经到它不可能恢复世界霸主的地位,但仍想以自己的优势来操纵和控制世界事物。

  军事扩张是美国对外扩张的第三个方面。美国大体上是通过三个渠道来实施其军事扩张的:第一个渠道是通过在海外直接建立军事基地或派遣驻军;第二个渠道是通过由美国参加并领导的国际组织(如北约等)来实施影响;第三个渠道是通过军事援助来扩大其军事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的经济增长是与美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和军事扩张密不可分的。这三种扩张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又相互推动;成为美国经济现代化过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新经济与政企关系 

  “新经济”是90年代中期提出的对美国经济在20世纪最后10年表现的一种新概念。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推动。客观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90年代初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8年美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八大要素中,有六项列世界第一位,总体竞争力水平已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一。这是美国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优势。美国与全球经济的关联度是最高的。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入国。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美国以信息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美国以高科技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形成了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同时,传统工业也已被新的电子工业改造。使高科技产业代替了传统的汽车、钢铁、建筑等支柱产业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政府和企业在美国新经济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美国新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政企作用和政企关系也发生了 一些变化。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归根结底表现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政府对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区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在垄断产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断创造并完善企业自由竞争机制。当垄断产生以后,政府则对他们加以控制,只允许它们获得“合理的”利润,限制它们牟取暴利。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加注意帮助广大小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为它们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险、咨询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美国政府的这些政策,对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虽然在支持小企业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经费支出,但由于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又为政府创造出更多的税收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说明,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作用,激励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它们能够发挥潜能,为繁荣经济做贡献。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有利于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但缺乏对市场的必要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注重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过多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英国体制可以说是介于美国的自由市场体制与欧洲的福利市场体制之间的,“有部分调节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曾给英国带来历史的辉煌,失去竞争力大致也可以解释大英帝国的没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美国里根入主白宫,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段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奇迹,也是我们能找到的英美自由模式的最近例证。他们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去除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分别带领英美两国走出或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困境。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有利于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但缺乏对市场的必要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注重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过多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英国体制可以说是介于美国的自由市场体制与欧洲的福利市场体制之间的,“有部分调节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曾给英国带来历史的辉煌,失去竞争力大致也可以解释大英帝国的没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美国里根入主白宫,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段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奇迹,也是我们能找到的英美自由模式的最近例证。他们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去除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分别带领英美两国走出或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困境。
两国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创新。
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
 体制、政策与实践 
【文】南京大学商学院 刘厚俊

  美国经济在20世纪全球经济的表现中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从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还是从现代化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上看,美国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有其独自的特点。它是由美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美国经济自身结构特性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一、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 

  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与其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分不开的。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实行自由企业制度;(2)遵循平等竞争原则;(3)大中小企业并行发展;(4)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分工合理;(5)国际化的市场经济;(6)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7)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

  关于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二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国的市场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它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如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也包括各种特殊的商品市场,如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是美国市场体系中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度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市场突飞猛进,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中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美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反过来,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则是美国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美国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与西方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经济自由的特点尤为突出,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它的形成既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美国幅员广阔,早期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经济自由。美国所谓的经济自由,实际上就是经济资源私有,企业自由生产,消费者自由选择购买。每个经济行为主体的利己之心,构成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每个行为主体的决策是高度分散的,它们依靠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协调。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从两个方面保证了市场的竞争性:一是从所有制方面,二是从企业的市场结构方面。

  美国的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统一。成熟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各运行主体的联结纽带,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市场引导企业,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经济信息和决策依据,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自由企业制度是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灵魂。

   二、市场竞争与科技创新 

  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企业竞争提供了制度环境。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不断创新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并谋求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世纪之末总结美国市场竞争机制的时候,可以发现他既有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共性,也有美国市场竞争的个性。共性表现在它具备市场竞争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争夺内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跨国竞争。就市场竞争的个性而言,美国市场竞争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的干预程度很低,市场竞争的自由化程度较高。

  市场竞争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残酷的和具有破坏性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而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在美国,只要肯奋斗,就有发展的机遇。

  当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它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是落后于欧洲国家。美国的科技是在战后才发展起来并迅速超过欧洲的。促进美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的大力扶持。1993年11月,美国在历史上首次在白宫内设立国家科技委员会,该委员会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并驾剂驱,由总统亲自领导,政府主要人员参加,定期讨论美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和涉及的重大问题,并由政府制定计划,组织攻关。

  美国大多数科技进步和发展,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有组织的研究和开发所创造的。在R&D的全部支出中,政府直接使用的约占1/4。其余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拨给企业、学校和其他非盈利机构使用。其中学校和非盈利机构R&D的大部分来自政府。从美国大学生所获的学位上,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导向。例如,美国和日本授予科学和工程学位人数所占的比例大体相近,但日本85%的学位属于工程系列,15%属于科学系列。而美国工程系列只占40%,,科学系列却占60%。以上对比说明,美国政府在基础研究上担负着主要的责任,,而应用特别是开发则主要依靠企业受市场力量的推动来进行。

  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美国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水平最高的科技人员队伍。归根结底,高科技发展要靠人。人是科技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也是科技知识的载体。1985年美国从事R&D的科技人员超过日、德、法三国总和,到90年代又超过日、德、法国、英四国的总和。在诺贝尔获奖者中,美国人是最多的。

  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战后以来,美国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工程等各个领域,均保持着世界依靠的地位。高科技的发展是美国经济最有力的支撑点,也是下一个世纪国际竞争的最有利的因素。

   三、对外扩张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外扩张的过程。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70年代是美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时期。1970-1980年间共增长308.4%,平均每年递增率达11.9%。80年代,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因至少 美元汇率下跌使对外投资成本提高这两大不利因素的影响,美国对外资本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越来越开放,美国的海外经济扩张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着全球最大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例如,1997年美国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为478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6.6%。

  美国的对外证券投资同样扩张很快。1970年美国对外股票和债券的投资为210亿美元,1980年达到621亿美元,1990年猛升到3423亿美元,到1997年则更增至14463亿美元。美国债券投资对外扩张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胀的措施,使实际债券利息有所上升。同时,全世界金融业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场的行情日益上涨,增加了国际上对金融资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美元汇率下降,美国投资者为减少风险,改持有美元单一货币而转为对外证券投资。加上现代通讯技术和电脑网络的发展提高了金融国际化的程度,使从事国际证券投资在手段上非常方便,这些都促使美国私人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外扩张。

  7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发展很快。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资本输出的最主要手段。到世纪之末,跨国公司已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主要工具。美国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外扩张除了表现为资本扩张以外,还表现为商品市场的扩张。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进出口量长期都位于世界第一。如战后初期的1948年,美国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21.8%,在1998年,该比率为12.7%。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扩张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扩张。20世纪美国政治上的对外扩张经历了一个过程。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都以“中立国”的姿态出现。实行这种政策不仅可以减少参战的代价,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交战双方国家销售武器的途径,迅速积累、壮大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二战中,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战,同英国和苏联一起,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三巨头之一。战后的“雅尔塔协议”构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国的政治势力也已扩展到世界各地。

  战后,在意识形态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是苏联。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冷战”政策。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政治力量,美国于1949年4月建立了以它为首的北约组织。90年代以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制瓦解,美苏关系缓和,冷战基本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化演变为“一超多极化”,即美国仍作为世界超级政治大国位于各国之上,但其地位受到俄、中德、日等国的挑战,不可能独霸世界。1990年,布什总统首次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其含义是以西方大国为中心,争取与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以其盟国分担责任的国际安全体系。由此可见,美国虽然已经到它不可能恢复世界霸主的地位,但仍想以自己的优势来操纵和控制世界事物。

  军事扩张是美国对外扩张的第三个方面。美国大体上是通过三个渠道来实施其军事扩张的:第一个渠道是通过在海外直接建立军事基地或派遣驻军;第二个渠道是通过由美国参加并领导的国际组织(如北约等)来实施影响;第三个渠道是通过军事援助来扩大其军事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的经济增长是与美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和军事扩张密不可分的。这三种扩张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又相互推动;成为美国经济现代化过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新经济与政企关系 

  “新经济”是90年代中期提出的对美国经济在20世纪最后10年表现的一种新概念。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推动。客观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90年代初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8年美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八大要素中,有六项列世界第一位,总体竞争力水平已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一。这是美国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优势。美国与全球经济的关联度是最高的。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入国。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美国以信息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美国以高科技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形成了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同时,传统工业也已被新的电子工业改造。使高科技产业代替了传统的汽车、钢铁、建筑等支柱产业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政府和企业在美国新经济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美国新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政企作用和政企关系也发生了 一些变化。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归根结底表现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政府对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区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在垄断产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断创造并完善企业自由竞争机制。当垄断产生以后,政府则对他们加以控制,只允许它们获得“合理的”利润,限制它们牟取暴利。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加注意帮助广大小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为它们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险、咨询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美国政府的这些政策,对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虽然在支持小企业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经费支出,但由于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又为政府创造出更多的税收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说明,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作用,激励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它们能够发挥潜能,为繁荣经济做贡献。

英国应该是完全自由经济模式的开创者,毕竟在一战前是世界头号强国,而美国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先行者。

  • 英美模式使用的环境
    答:英美模式,全称为英美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英美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 政府通过鼓励创新、竞争和降低收入差距来促进经济增长。2. 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通过干预和调节市场经济,使市场更公平、更稳定。3. 政治体系中,三权分立和民主制度使政治更稳定、更公平。综上所述,...
  • 英美两国历史渊源
    答:自1607年美国成为英格兰在北美最初的长期殖民地开始,英国和美国之间就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英国和美国虽然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冲突,但两个之间亦有着极为深厚的友好合作关系,被称为英美特殊关系。现在英国仍然将英美之间的关系定为英国的“最重要的两国间关系”。美国也将美英关系视为美国最重要,最持久...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点
    答:③对亚非拉:客观上摧毁传统自然经济,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促使新的经济因素发展壮大,促进了近代化。 B.消极 ①灾难和落后:经济侵略造成了一些地区贫穷落后,带来灾难。 ②附庸和危机:在世界市场中,亚非拉处于附庸地位,列强之间的剧烈争夺,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其他国家,影响非常大,破坏性增强。 5....
  • 英美两国从尽量多的方面对比
    答:三、英美选举制度之比较 ——英美的普选制 英美两国的选举制度是以普选制实现权力委托的,实行普选制是两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特征,但由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传统不同,两国实行的普选制也有所区别。 英国的普选制实际上只是公民选举下院议员的制度,代议机关中的国王和上院都是非选举产生的。根据宪法惯例,内阁政府...
  •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有哪些
    答:1、自发性。当涨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加大生产投入;当减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减少生产投入。2、盲目性。市场的范围之大使得谁也无法客观宏观的去分析观察,参与者们大多以价格的增幅程度来决定是否参与,与参与程度。3、滞后性。参与者盲目自发的投入生产,而生产是一个相对于价格变动耗时较长的一个过程,...
  • 英美近代改革对中国的意义
    答:而与中国这一历史阶段相关的英美的历史时段就在于1800年左右的英国和1900前左右的美国。两国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如何解决现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尖锐冲突和矛盾的方法对于我们是有所启示的。 一、关于英国 英国现代化转型首先起始于文化方面的思想变革和转型。首先在文化方面建立起一套让社会各阶层均可接受的共有...
  • 高二下历史主要知识点
    答:①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②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
  • 英美与其他欧洲大陆国家 会计模式有什么区别 急急急!!!
    答: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大陆法系国家重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职能的一种表现。 在英美法系国家,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充分重视“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因此政府极少干预公司的具体事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英美两国留存收益的分配由公司自行决定的做法了。由于法律上没有作强制性的...
  • 高分悬赏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内容!(一定要有各国崛起详细原因)_百度...
    答: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参考资料:参考《大国崛起》百度百科 ...
  • 英美经济的不同点
    答: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因为两国的文化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其两国经济的文化内在核心都是“炮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