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员,82岁被授予院士称号,成为香港大学之宝,怎么做到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保洁员袁苏妹,82岁被授予院士称号,成为香港大学之宝
一生只会写5个字,她是如何赢得这一荣誉的呢?
"三嫂"二字,未曾上过学,也并没有向香港大学捐过巨资,何以有资格成为这所近百年历史学府的荣誉院士?
要知道,当年与她同台领奖的其余三人分别是汇丰银行行政总裁、香港富豪李兆基长子、香港资深大律师郭庆伟。这在当时引起轰动、引发社会上的极大争议。
除此之外,袁苏妹的事迹还登上了当年的重庆高考语文试卷上,其作文材料就是基于袁苏妹的故事,让学子们以"情有独钟"为题,写一篇作文。
2017年,袁苏妹与世长辞,港大校长马斐森发文:她为港大留下光辉传承;港大官网主页:永远怀念你!
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洁工,何以引发如此众多的怀念以及这么多人的哀悼与纪念?这一切殊荣均源于袁苏妹为港大、为港大学子默默奉献长达44年,人生的一半时间都献给了这所大学。
从29岁到73岁,半辈子奉献给港大
袁苏妹,原是广东东莞人,在丈夫家笑没中排行老三,后来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香港,1957年,年仅29岁的袁苏妹随丈夫进入港大,没想到在港大一待就是44年。
她从服务员做起,先后做过厨师助理、厨师、宿舍保洁员,最后成为港大宿舍的灵魂人物。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这是港大几十届学子对袁苏妹的亲切租罩表述。
三嫂是一个普通人,是港大普通的员工,几十年如一日,做饭、打扫卫生。她对港大学子如同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要亲。有人头晕,她会主动煲药熬粥;学生在图书馆奋力学习,一不小心错过了饭点,无论多弊升闹晚,她都一直等待,为他们做夜宵。
也正是源于这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呵护,让三嫂成为学子心中的妈妈。对三嫂的记忆,还不只在于她的身影,还在于味蕾的冲击。马豆糕、马拉糕、老火汤、炒河粉......成为学子们夜夜苦读后期盼的美食。
三嫂做的一手好大西米红豆沙,西米直径足有一厘米。对此,一位港大学子感叹道:"好大一颗哦!"并且在言辞之间忍不住夸赞三嫂的手艺。但是美食的背后是一个人付出的辛勤劳动,为了将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守候两个多小时,为了呈现红豆沙最完美的口感,她会在里面加入最新鲜的椰汁。
做马豆糕也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食材要用慢火煲一个小时,期间还要一直搅拌。
70年代,三嫂因为心脏出了问题,无法继续担任厨房的职位,于是转去做大学堂的清洁工。做清洁工的三嫂依旧辛勤工作,耐心、关照学生。
学生们会在饭堂开派对,往往因为狂欢而忘记时间,折腾到凌晨两三点,这个时间点早就过了三嫂的正常下班时间,但她从来都不催促和责备学生,而是耐心地等待派对结束,然后一个人默默地收拾啤酒瓶子、清扫地上的零食垃圾,清洗满地污渍。
那个凌晨还独自在饭堂拖地的身影,深深地印在学子们的脑海里,挥抹不去,永远铭记。
三嫂是把港大学子个个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的,一旦他们生病发烧,就会不辞辛苦好好照顾他们。她很怕自己将来有一天得了老年痴呆,因为她害怕自己忘记这些孩子的名字。
这就是那个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三嫂。
读懂了三嫂,才明白了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一件如此平凡的事,是如此难得!
读懂了三嫂,才懂得"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真正含义。
三嫂一以贯之坚持长达44年,荣誉院士的称号当之无愧!

  • 保洁员,82岁被授予院士称号,成为香港大学之宝,怎么做到的?
    答:2009年,香港大学将荣誉院士颁给了一个普通的校园保洁员——袁苏妹。自从1995年港大颁授名誉院士以来,这是港大第一次将名誉院士颁给一位普通的员工,也使得82岁的袁苏妹成为首位平民院士。一辈子只认识五个字:自己的名字以及称号"三嫂"二字,未曾上过学,也并没有向香港大学捐过巨资,何以...
  • 袁苏妹履历
    答:年届82岁的袁苏妹,即我们熟知的“三嫂”,昨天身着由旧生慷慨赞助定制的深紫色长衫,出席了大学名誉院士的颁发仪式,这一荣誉使她成为自1995年设立名誉院士以来,首位获得此殊荣的非管理层员工。她的故事始于东莞,二战期间随家人来到香港,因丈夫排行第三而得名。三嫂的传奇始于1957年,她随丈夫加入香...
  • ...大学把“荣誉院士”称号授予了外号叫“三嫂”的82
    答:略 解读这则材料,既可以从袁苏妹的角度入手,对其所作所为和生命价值等做多角度剖析,亦可从香港大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港大做法的时代意义:(1)学会尊重身边的普通人。在人们的意识中,劳动者常常被分成三六九等,职位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既有对英雄伟人辉煌业绩崇高品格的弘扬与崇拜...
  • 袁隆平的介绍
    答:袁隆平,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现居湖南长沙。195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无党派,研究员。1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
  • 院士是什么?怎样成为院士?
    答:成为院士的条件如下所示:1、在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
  • 李四光的资料
    答: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训之 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随父亲入村塾...
  • 院士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答:“院士”成为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中科院院士路甬祥 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2] 。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中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3月,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过...
  • 如何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答:院士一般授予那些在学术或技术应用上具有重大或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专家,其称号因其学术性和荣誉性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关注度。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信息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
  • 彭士禄院士先进事迹2022心得感悟
    答:彭士禄院士先进事迹心得感悟1 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连日来,彭士禄院士深藏功名、矢志报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尤其是在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传承红色家风,矢志科技报国”的高尚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