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罂而听的原理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伏罂而听的原理: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可以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

伏罂而听出自《墨子·62章 备穴》:“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该段译文:命令陶匠烧制肚大口小的坛子,大小能容纳四十斗以上,用薄皮革蒙紧坛口放入井内,派听觉灵敏的人伏在坛口上静听传自地下的声音,确切地弄清楚敌方隧道的方位,然后挖隧道与之相抗。

伏罂而听是因为挖掘声能通过地下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等这些固体物质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罂内后会引起罂壁内的空气振动,于是通过空气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里。

扩展资料

根据伏罂而听的原理,古代制作出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使用时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需要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

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来执行“听”任务。盲人眼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听瓮在对付隧道攻城战时,最为神奇。如清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进攻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时,城内太平军便在城墙脚下埋设听瓮,侦探城外敌军的动静,导致湘军一时无法得逞。



  • 伏罂而听的科学道理
    答:罂指圆形陶器,伏罂而听意思是把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用来听敌人是否在挖地道)"墨子"里有句话就是这样描述的: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皮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 伏罂而听
    答:罂指圆形陶器,伏罂而听意思是把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用来听敌人是否在挖地道) .这是一种战术.子墨子曰:问穴土之守邪?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适人。适人为变,筑垣聚土非常者,若彭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堑城内,穴亓土直之。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丈五尺...
  • “伏罂而听”的成语故事
    答:罂指圆形陶器,伏罂而听意思是把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用来听敌人是否在挖地道)"墨子"里有句话就是这样描述的: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皮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 墨子有多伟大?
    答: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敌的准备(原文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内迎之)。尽管当时墨子还不...
  • 历史上墨子前去楚国与鲁班辩论的理由是什么?
    答: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敌的准备。原文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内迎之。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明白声音共振的机理,但这个防敌方法却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 伏字成语故事的名字
    答:【成语】: 发奸擿伏 【拼音】: fā jiān tì fú 【解释】: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成语故事】:“发奸擿伏”这则成语的擿是揭发奸邪,使其无法隐藏,形容吏治精明。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汉宣帝时...
  • 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什么?
    答:罂指圆形陶器,伏罂而听意思是把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用来听敌人是否在挖地道) .这是一种战术.
  •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答:3、简答(4分)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答:(1)、小球会振动。(2)、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4、我对“伏罂而听”的解释。(6分)“伏罂而听”的意思是:制作一个大腹小口的坛子——罂,...
  • 伏罂而听成语故事?
    答:语出《墨子-城守-备穴第六十二》。原文是:子墨子曰: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一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 若彭有水浊非常者。——《墨子·备穴》
    答: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皮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备穴: 禽滑厘行了两次再拜礼之后说:“请问古代有善于攻城的人,挖地下隧道到城墙下,绕隧道里的支柱放火,隧道塌顶,以这种方法塌毁城墙,城墙毁坏,城中人该如何对付呢?”墨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对付用打隧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