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仰韶村遗址发现疑似水泥混凝土,这是怎么回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河南仰韶村遗址发现疑似水泥混凝土,经大佬点拨,去查了点文献,发现这可能算不上太新鲜的事儿。可能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出土的是类似的东西。


        李最雄先生提到大地湾遗址的F901、F405房屋“在建造地面时,大量应用了人造粘土陶粒轻骨料和以这种骨料为集料,料礓石烧制的水泥为胶结材料的轻混凝土。”随后进一步解释了“料礓石烧制的水泥”:“石灰石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粘土等杂质……烧石灰时,随着石灰石中粘土含量的增加,烧成的生石灰和水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熟石灰的能力逐渐变弱。如果石灰石中粘土等杂质的含量超过8%左右……会使生石灰的性质产生猝然变化,即这种生石灰由气硬性转向水硬性,明显具有水泥的性质。”“F405地面的胶凝材料的制做工艺为:先将料礓石锻烧,然后粉碎,掺和约10~20%的红粘土。”

       九十年代初,在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F15等房基居住面发现类似水泥性能材料的混凝土构筑层,其厚度达2~3厘米,施工方法及其色质与现代水泥地面几乎无异,该房址的年代(经树轮校正)为3019 B.C.~2709 B.C.(ZK~2660)。 

      考古工作者还在F19的附属建筑部分发现了有可能是倒塌的房顶堆积:最上面一层用近似水泥性能的材料构筑,抹得很平。下面是3-5层红烧土,一般每层厚0.03~0.05米,仅最下面一层厚达0.15米,且这层红烧土的内面都发现有起承重作用的椽子痕迹。这种做法相当于现在的现浇,因此F19的屋顶相当于现在的混凝土。

      因此,这次的发现可能是第三例,现在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是,这种技术是各自独立发明的,还是说某一地的先民发明了这种技术之后通过交流传播到了其他的聚落,也许可以纳入新石器时代不同聚落间的交流这个更大的话题下讨论。



这是近日考古学家在河南仰韶村发现的,目前发现的石块成分还有待考察与研究。

这说明我们古代的人就是非常有智慧,而且说明古代的房屋也是疑似混凝土的结构,所以也帮助了我们更好的探索古人的智慧。

这件事情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考古团队在考古的时候发现了水泥混泥土,极大的把我们工业文明向前推算了很多年

是因为在这里5000多年前就有了混凝土的使用,说明当时建筑技术这方面还是比较成熟的。

  • 仰韶村遗址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疑似水泥混凝土,古代基建也很疯狂吗...
    答:仰韶村发掘的遗址里出现了疑似5000年前的水泥混泥土,引起网友们的无限遐想,纷纷猜测,我国古代基建也很疯狂吗?可能真没错,基建和种地,可能都是我国的传统艺能。一,国防基建——万里长城仔细想想,我国古代的基建还真不少。万里长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主要就是用于抵御外敌入侵。就是...
  • 中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房屋建筑材料,早前的房屋建筑材料是什么样的...
    答:中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房屋建筑材料是树木(含竹)和天然的石头,你没有看错,就是树木和天然的石头,不是泥砖,也不是烧制的红砖和加工的青石块(像修建长城的加工石块),非常简陋;在森林地带,森林不仅为远古的人类提供树上的果实,捕猎的动物,干净的水等食物来源,还为人类栖息提供的必不可少的...
  • 中国5000多年前,究竟有没有可能出现水泥混凝土?
    答: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也许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很忙碌的,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5000多年前,也许那一代人他们过得很辛苦吧,中国5000多年前,我认为是没有可能出现水泥混凝土的。因为在5000多年前,那时候人们都住在一个木房子...
  • 河南三门峡市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勘探取得重要成果
    答:为深入了解豫西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水平、聚落形态及社会复杂化状况,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考古资料依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市文管所、灵宝铸鼎原文管所、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于2018~2019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对数处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图一),...
  • 仰韶文化遗址在哪里
    答:仰韶文化遗址在哪里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坐落在仰韶村南边的缓坡台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仰韶文化遗址东北到西南长900余米,西北到东南...
  • 仰韶村遗址第一次发掘有什么发现
    答:遗址的发掘收获相当丰富,发现大量的文化堆灰层和袋形灰坑,获得了一批磨制石器、骨器、蚌器和大量陶器。这些器物分装为11箱,用火车运送到北京。以后,又经中国政府同意,将部分器物运到瑞典,建立了远东古物博物馆。刚从美国归来的学者袁复礼在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不仅对遗址进行全面测量(...
  • 仰韶村遗址的遗址保护
    答:2000年,清代洋湖村古民居得到搬迁。2001年,三门峡市举办“仰韶文化发现80周年纪念大会”,邀请了国内外专家进一步探讨该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开发。1961年8月,成立了仰韶村文物保护小组,并开始收集文物,建立文物陈列室。1966年4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测量和全面钻探,明确了重点保护区和...
  • 仰韶文化遗址在哪里?
    答: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的缓坡台地。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的缓坡平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距渑池县城10公里。是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民国十年(1921年),仰韶村遗址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其文化被...
  • 仰韶村在什么地方
    答: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部的缓坡台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距渑池县城10公里,为5000至7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 。民国十年(1921年),仰韶村遗址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其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先后进行了3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
  • 仰韶文化遗址在哪里仰韶文化遗址在什么地方
    答:1、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2、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这是当作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1921年,经中国政府批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进行了首次发掘。根据出土文物,确认是我国远古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