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白酒酿造方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酒的酿造方法有哪几种 中国传统酿酒有哪些方法

酒的品种繁多,就生产方法而论,有酿造酒(发酵酒)和蒸馏酒两类。酿造酒是在发酵终了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青酒等,出现较早。蒸馏酒是在发酵终了再经蒸馏而得的高度饮料酒,主要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现较晚。
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气里、尘埃中和果皮上都附着有酵母菌。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变成酒浆,自然形成酒。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人类酿酒的历史约始于距今四万~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人”阶段。当时人类有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食物,从而有条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人类最早的酿酒活动,只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
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又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这才使得酿酒生产成为可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耕作农具,即出现了农业,这为谷物酿酒提供了可能。《中国史稿》认为,仰韶文化时期是谷物酿酒的“萌芽”期。当时是用蘖(发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脚杯、小壶等酒器,反映出酿酒在当时已进入盛行期。中国早期酿造的酒多属于黄酒。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扩展资料:
1、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
2、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
3、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
4、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酒制造


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流程分为粉碎、配料、润料和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加水堆积,入池发酵、出池蒸酒等8个工序。
1、粉碎: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后用电磨磨成过标准筛的原料。
2、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人工翻拌均匀。夏季是时候一般用25%的辅料,冬季一般用30%的辅料。
3、润料、拌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1小时左右,让粮食充分的吸收水份,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要根据面湿而不粘,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凭借着自己的手感一捏就可以感觉出来。
4、蒸煮糊化: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让面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由有经验的酿酒师用手捻来就能感觉到蒸煮程度。
5、冷散:将蒸好的面楂用木锹铲出甑锅放倒干净的地面上用木锹摊薄、匀,进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数次冷散,温度达到夏季为20—22℃为宜,冬天为16—18℃为宜。
6、加曲、加水堆积:将泠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7、入缸发酵: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缸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地缸一般埋在地下,缸口与地面平齐,缸的间距为10—20cm。入缸的酒醅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份含量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份在0.5—0.6。Be′之间,发酵时间一般是21天。
发酵的时候要掌握白酒度数的变化,一般应该是遵循“前缓升、中挺、后缓落”的原则。也就是入缸后,温度逐步上升,发酵中期,温度应该稳定在一个时期,然后再到发酵的后期,发酵温度缓慢的下降。
前缓升:一般是入缸到6—7天温度升到25—27℃,酒醅发甜,说明白酒的发酵正常。
中挺:从入缸的第8天到11天,温度降升至32—34℃,连续四天。
后缓落:从入缸12天到21天,温度逐渐下降,每天以下降0.5℃为宜,出缸时酒醅的温度降至26—28℃,发酵好的酒醅应该要有不硬、不粘的感觉,色泽呈紫红色。
8、出缸蒸酒:白酒发酵到21天的酒醅,需要用竹篓抬出至甑锅边进行蒸馏,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来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来操作,流酒的时候蒸汽应该按照,大气追尾”的原则来操作,接酒的时候应该依照酒花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凭借着酿酒大师傅的经验来判别,接酒一般接到0°。酒头、原酒和酒尾都分级分缸储存,一般储存6个月以上酒体才成熟。

甜白酒 酒酿 醪糟

小时候看外婆捂甜白酒感觉特麻烦成功率还贼低🤔今年快过年了我就试着捂了一小盆哈哈哈再也不用出去外面买了😝

用料  

糯米    1000g    

安琪酒曲    8g    

凉开水    770克左右    

甜白酒 酒酿 醪糟的做法  

  • 称量好糯米洗净泡一宿(就泡到一撮就碎那程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泡好的糯米倒入蒸锅上面戳动使其受热均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水烧开放凉(注意一定要用凉开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蒸好的糯米放在大一点的无油无水的盘子里晾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把酒曲和放凉的水融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放凉的糯米放在个无油无水的容器里加入适量的酒曲水抓匀到每一粒都是分开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把米压实中间弄个小洞把剩下的酒曲水撒在表面盖上保鲜膜一定要盖严实不能漏风
    这时我们可以用小棉被把它包起放在温暖的角落让他发酵72小时左右就可以吃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冬天的话发酵时间可能会长一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小贴士

    一定不能有油
    不能拿去太阳下晒
    中途千万别打开!

醪糟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都有生产,有补气养血、活血消肿、生津助消化等功效,适合乳汁不通、伤痛等症患者食用。




1.将大米洗净后加水蒸煮;
2.待煮熟的大米冷却后,加入酒曲混合均匀(酒曲比例在20%-30%之间,具体看个人需要);
3.将混合好酒曲的大米倒进陶缸中进行发酵(陶缸要用布盖好,同时要保证发酵环境温度控制在25-28℃);
4.酒糟撒入甑桶,通过蒸煮进行蒸馏;
5.蒸馏出酒后,得到新酿原酒;
6.新酿原酒装入陶坛,密封后,放在地窖里陈酿(放置2-3月后,即可取出饮用,此时口感香醇,味道柔和)。

中国酿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在石器时代,人们发现了用乳酿酒的方法,紧接着发现了野果能够发酵成酒,又发现了谷物发芽生酒的现象。
在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中,人类逐步积累起谷物酿酒的知识,并开始用生活中剩余的谷物酿酒。传统白酒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粮食酒(烧酒),
其酿造工艺流程如下:
大米蒸煮摊冷加曲拌料发酵蒸馏陈酿粮食酒

  • 白酒的酿制方法
    答:即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固态糖化,半固态和半液态发酵,然后蒸馏而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任何成品白酒都要进行勾兑,勾兑只是白酒酿造中“必须”和“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之一。固态法、液态法、固液结合法都是国家允许的白酒生产方法。
  • 广西天龙泉白酒的酿造工艺有哪些?
    答:总之,广西天龙泉白酒的酿造工艺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白酒酿造方法,通过精心的选料、浸泡、蒸煮、制曲、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过滤和灌装等环节,最终酿造出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的白酒。这种酿酒工艺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也为中国白酒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 白酒酿造的工艺流程
    答:白酒中的香气成分复杂,包括醇类、酯类、酸类和醛酮类物质。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导香气成分不同。白酒酿造的工艺流程(续):- 纯粮酒苦涩味的去除:通过降低用曲量和发酵温度,以及在成品酒中使用土麦冬叶和活性炭脱味,或采用勾调和调料的方法调整。- 处理异味:高锰酸钾溶液处理法可解决因原材料...
  • 白酒有哪些正宗的酿造方法可以分享?
    答: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酿造方法独特,融合了古代智慧与现代工艺,形成了多种正宗的酿造方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白酒酿造方法:大曲法 大曲法是白酒酿造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采用大曲作为糖化剂,以高粱、小麦、大米等为原料,经过蒸煮、发酵、蒸馏等多道工序制...
  • 白酒的酿造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发酵方法?
    答:白酒的酿造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发酵方法:固态发酵法:这是中国传统的白酒酿造方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在这种方法中,酿酒原料(如高粱、小麦、大米等)首先经过蒸煮,然后与酒曲混合均匀,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会分解原料中的淀粉,产生糖分,然后再转化为酒精。这种...
  • 白酒有几种酿造方法 白酒的酿造方法有几种
    答:1、固态法白酒。即纯粮固态发酵,采用高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通过在窖池中或地缸中发酵,然后上甑蒸馏,蒸出70—85度之间的原酒(基酒)。再通过长期储存、陈化老熟、勾调降度后成装为成品酒。根据固态法白酒的工艺和香气、口感风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场上消费者见到的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
  • 白酒制作过程
    答:即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固态糖化,半固态和半液态发酵,然后蒸馏而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任何成品白酒都要进行勾兑,勾兑只是白酒酿造中“必须”和“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之一。固态法、液态法、固液结合法都是国家允许的白酒生产方法。
  • 怎样在家自己做白酒
    答:3、把装酒糟的木桶放到锅中,然后用毛巾把木桶口围起来。4、在毛巾上放一口干净无水的铝锅,注意要让木桶内部密封不透气,不能漏气了。5、在铝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大火烧开,水有点烫手时换水。6、换水后再次烧至烫手,然后取出木桶里的大碗,这样白酒就做好了。
  • 忠县乌杨白酒的酿造工艺有哪些?
    答:杀菌处理后,装入玻璃瓶中,密封保存。总之,忠县乌杨白酒的酿造工艺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白酒酿造方法,通过选料、制曲、蒸煮、拌曲、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装瓶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这种酿酒工艺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为中国白酒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传统式的茅台酿酒方法是什么?要些什么样的设备?要做一个小型的要多少...
    答:茅台酒与其他白酒工艺相比,在顺应茅台镇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其独特巧妙的工艺内涵。概括茅台酒酿造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季节性生产,是茅台酒酿造工艺区别于中国其他名白酒工艺的地方,也是茅台酒工艺的巧妙之作。 传统茅台酿造方法如下:高温堆积发酵是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