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的学说与老庄的学说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孔孟(儒家学说)与老庄(道家学说)有什么不同如题 谢谢了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活的亲身体验,正是道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孔子和孟子则远离隐者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思想历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庄子。

一、老子哲学思想与庄子哲学思想的共同点:崇尚自然,有质疑宗教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这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二、老子哲学思想与庄子哲学思想的不同之处:
实际老子思想有据可考的只有一本道德经,而传世的道德经与马王堆出土的古本道德经还有些差异,可以肯定的是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其哲学思想简单说是崇尚自然,没有超自然的“神”的概念,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辩证思维,有质疑宗教的倾向。庄子的思想也大致如此,是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并带有自己个性的解读,相对来说是,庄子的思想更加丰富主要原因应是留下的史料更丰富的原因。
有政治上,相对来说,老子更积极,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而庄子则有避世的思想。但抛开政治,二者的哲学思想都是积极的,其宇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都有超越那个时代的积极意义。
三、补充:
老子的著作只有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而《庄子》成书于先秦,《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三篇,约六万五千多字。

老庄与孔孟是我国古代两大教派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者

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也指老学与庄学的合称
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即:无为而治
核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影响体现: 汉朝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发展,开创“文景之治 ”

孔孟:是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主张: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仪:注重“礼”,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法先王、行仁政的思想
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
影响体现:汉武帝时,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取得了思想的空前统一,稳固了国家政权

  • 孔孟的学说与老庄的学说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答:感觉孔孟之道,讲究仁义,重在修身养性。庄子则强调一切顺其自然,超然物外
  •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与老庄的道家思想有何差异?
    答:1、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
  • 孔孟之道与老庄之道的区别。
    答:区别:1、孔子是儒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2、孔子思想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老子思想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3、孔子主张恢复到周,老子主张恢复到尧舜。儒家主张用 “德”来整治天下,达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氏族社会,用“道”来整治天下,要做就...
  • 庄子思想与孔孟思想的区别!
    答:二、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 (一)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儒家...
  • 庄老之术与孔孟之道的区别?
    答:所谓老庄之道,是指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学派的学说;而孔孟之道当然就是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概括起来,老庄之道讲出世;孔孟之道讲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孔孟的的学说了。由此,拿分别拿老庄和孔孟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东西;老庄之道:1、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 孔孟老庄说孔孟与老庄
    答:在教育领域,华东理工大学将孔孟老庄学说纳入大学生知识结构,认为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明了人生道理,通过《中国文化导论》等课程,学生们得以理解和接纳这些传统智慧。学生张娴玲在学习老庄思想后,学会了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人际关系得到了提升。周教授则强调,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文化,而非...
  • 马克思主义可以指出孔孟老庄的哪些弊端
    答:首先应区别老子、庄子是属同一派别,孔子、孟子则是另一派,俩派观点对立,虽孔孟之间也有观念认识区别,但总的认识一致,均属仁、义、礼、智、信式的儒家思想,而老庄则被划到法家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思想家,与老庄孔孟之道的根本区别是:马具唯物性和科学性,更显现代的民主自由之先进性,老庄...
  • 孔孟和老庄思想的最基本内容
    答:回答:孔孟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 孔孟与老庄思想的比较及他们对古代仕子文人的影响
    答:精简之后的,参考一下吧 (1)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 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
  • 老庄之“道”与孔孟之“道”不同?为什么说儒道互补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逻辑...
    答:孔孟之道与老庄之道最主要的不同是,他讲究用道来统治世界,用一种规范性的东西来约束万物的运行,其体现的是人力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学习,对修养的提高,来体会道,并将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所以中国古人一直讲,进则齐身治国平天下,而退则独善已身,这固然本来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