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的文化产业发现的怎么样?越具体越好!最佳答案有加分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西宁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怎么样?越具体越好!最佳答案有加分噢~

  推进西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西宁,怎样开发利用河湟地域沉积的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开拓发掘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构建有个性且特点鲜活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1 发展文化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更加关注文化的、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如人们对于书籍、音像、影视、艺术的需要,对娱乐服务、文化服务、旅游休闲等需要。发展文化产业。以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紧迫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2 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还提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我国第三产业总量不足,比重过低,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以OECD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有33.6%,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北京,文化产业正在超过工业产值,上海经过几年努力,已形成电影电视、出版印刷、文化娱乐为主导的产业基本结构,云南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使之已成为宣传云南、扩大云南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1.3 发展文化产业是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化产业将文化作为基本资源融入到经济运行之中,能够进一步促进技术、知识、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形成和合理的配置,提升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从来都是与其它产业相互刺激、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如美国迪斯尼乐园一个园区的门票是40美元,而每人每天吃、住、行方面的消费要达近100多美元,全年150亿美元的收入中,门票收人仅占六分之一。2008年10月8日,第18届中国(中山)国际动漫游戏游艺产业商贸洽谈会,排名世界前十名的国际知名游艺企业和来自全球近700个专业采购商的参与,使3天的展会实现了12.3亿元的贸易成交额。

  1.4 发展文化产业会推动文化事业改革步伐。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旧体制下单一、狭窄、供给型文化管理模式“造就很多文艺事业单位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长期不敢面对市场,不研究市场,至今不能适应市场的被动境况。”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统一有序的文化市场,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必然会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逐步实现以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实现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为主逐步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的转变,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办文化,促使文化生产单位精心生产好的文化产品,把人民的文化需求真正重视起来。

  2 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宁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青藏高原中心区域性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突飞猛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1 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在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的同时,原创文化产品市场、新兴文化服务市场、特色工艺品市场和农村文化市场逐渐形成,农村文化消费需求日渐扩大。文化中介组织基本成型,逐步成为连接文化生产、服务和消费的有效环节,推动文化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截止2007年底,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575家,其中,文艺表演、广播电视、娱乐场所、出版印刷等核心产业层经营单位1138家,互联网服务、文化中介服务、会展服务、健身休闲等外围产业层经营单位185家,工艺品产销、玩具产销、乐器产销等相关产业层经营单位253家。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496人,全市文化产业年营业收入4.06亿元,年利润1.42亿元。规模较大的社会文化企业有西宁书城和青海新奇工艺装饰公司(该公司2004年被文化部确定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借各种重大节庆活动举办之际,大力培育演出市场,先后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成功举办了“唱响中国”、“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激情广场”等大型演出活动,为开发演出市场积累了经验。民营资本开始大量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图书发行、网络文化、艺术品等产业领域,进一步活跃了文化市场,初步形成国有与民营相互竞争、共同发展、多元并进的产业格局。

  2.2 传统文化得到挖掘。西宁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近年来,西宁市把挖掘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开展“文化中心户”创建、文化大院以及文化中心建设中,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农民画、排灯、堆绣、刺绣、剪纸、根雕、玉雕及民间高抬、皮影、戏曲表演等进行了挖掘。如湟中县农民画不仅走出省门,也走向国际,不少从事农民画创作的群众从中受益。大通以培养根雕和玉雕艺人为重点,在帮助他们开展手工雕刻,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培养、发掘古老民间乐器口弦加工艺人、民间剪纸、刺绣、书画艺人、“花儿”歌手等近1600名,其作品参加各类展销会、演出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湟源县把汇集了绘画、刺绣、堆绣、剪纸、皮影、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排灯作为文化产业品牌,大力进行开发,已初步取得良好效益。至目前,湟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族民间绘画之乡”、大通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花儿)之乡”,“老爷山”花儿会、湟源排灯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文化产业不仅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生产销售从家庭作坊式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公司加农户、能人带动农户、零售批发、团体会展等多种模式。同时,市、区、县专业文化工作者采取专题讲座、现场示范、以师带徒等多种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艺术培训,大大提高了这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

  2.3 旅游产业势头强劲。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着力塑造“中国夏都”城市品牌,西宁的旅游地位和产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藏药、藏毯、藏族手工艺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民族手工艺品和各地绿色有机食品得到有效开发,扩大了旅游购物消费。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大力挖掘、宣传塔尔寺、“海藏咽喉”、日月山等一批旅游文化资源,创出了自己的旅游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农家乐”、“牧家乐”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帮助农牧民依靠旅游增收。加强诚信旅游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塑造西宁旅游诚信形象。紧紧抓住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黄金机遇,在打造“青藏线”旅游品牌中全面提升城市硬件设施的水准,加大了宾馆、餐饮、车辆、民航等方面的投入,进-步完善了地区交通体系和投资环境。作为青藏经济发展轴线的起点,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人气凝聚力和物流增长量,已成为带动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仅2006年7月1日至8月15日,青藏铁路通车45天,经西宁中转的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据建设部专家统计分析,青藏铁路开通后,由西宁中转的客流量每年将达到60万人次以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课题表明,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后,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将提高到30%左右。

  西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体系不断完善、门类不断齐全、市场日益繁荣、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安置就业的有效渠道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是思想观念滞后。许多文化单位宁可守着旧摊子,抱着日渐易碎的“铁饭碗”,要国家养着,而没有想着通过走产业化的道路,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艺创作。受整体经济水平的制约,市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宁吃一顿饭,不看一场戏”的现象比较普遍,文化消费市场需要大力培育。

  二是产业化程度还相当低。除文化娱乐、音像业等以外,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规模很小,没有过硬的抗风险和竞争能力,其生产水平、经营机构与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特色文化产业还在探索阶段,发展举步维艰。特色文化产业如农民画、根雕、玉雕、刺绣及民间戏曲表演等,品牌意识不强,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少走向市场所需的启动资金,难以形成规模。对濒临灭绝的技艺缺乏必要、有效的保护、传承措施,缺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所必须的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人才队伍。

  三是缺乏完备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文化产业是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还没有完整的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更缺乏完备的法规体系来保障其发展,产业经营中难以体现公平、公正的竞争。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过多地干预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尽管历经多次改革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计划经济模式下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文化经营单位放不开手脚,不能大胆去干。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文化经营中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畸形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

  3 发展西宁特色文化产业对策

  发展文化产业,首要的条件是实现从“市场监管者”向“产业发展推动者”的转变,着重从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环境营造、市场培育、组织协调、重点帮扶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3.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化。只有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文化体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根据西宁市近几年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状况,下一步应将经营性文化产业化作为重点,区别非经营性和经营性文化事业的界线,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经营,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加快建成和调整出一批文化设施,为民间演出市场的开拓和各项文化交流措建平台。建设具有民族和地方表演特色,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俗风情演艺接待中心。推出、展示青海独特的贤孝演唱艺术和河湟眉户、“花儿”、秦腔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其走向市场、走上产业化道路提供载体。整合现有各类市场,建立起专门的特色文化产品市场,改变现在各类文化产品掺杂在各类市场内,有市无场的局面,培育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领军企业和经营业主。

  3.3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与特色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组织开展对西宁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对著名历史人物、文化名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进行系统性挖掘、整理和利用,充实旅游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以自然景观和历史古遗参观为路线,以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活动和地方民族风情歌舞等历史文化传统宣传、讲解、展示为主要内容,以唐卡、堆绣、藏饰、黄河奇石、彩陶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旅游购物为辅的文化旅游新格局。对一些濒临失传、后继无人的传统产业给予扶持、振兴和发展。树立品牌意识,推出亮点,扩大对外交流,展示、推销、发扬光大特色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和工艺美术作品,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化。研究促进旅游业与特色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等旅游服务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建立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考核体系。

  3.4 培育和引导民间演出市场良性发育,扶持民间特色文化演出团体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通过规划制定、项耳引导、业务指导等手段,把分散的文化企业的价值取向、利益趋向凝聚起来,集中各方力量,全面提升西宁地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财政投入方式结合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民间演出市场的良性发展。探索特色文化项目基金管理模式,鼓励专业传媒公司和民营演出团体参与剧目创作、演出策划、节目编排、表演等各环节竞争,引导民间演出市场发育和各演出团体的健康发展。

  3.5 打造文化品牌,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是具有商誉影响和商业价值的巨大无形资产。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打造文化品牌,逐步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代表性的民族民间精品演出剧目。深入调查和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大做强曲艺、“花儿”、皮影、雕刻等优势产业。挖掘、展示、推出农民画、排灯、皮影、堆绣、剪纸等艺术精品,开展规模化的旅游文化服务,整合资源,扩大影响力,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6 加强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智力的产业。它需要一大批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又懂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规律的专门人才。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制定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实施引进和激励人才的优惠政策,尤其要加强本土化人才的培养。重点加强经营管理、创作和科技创新等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培养和造就产业领域各级各类优秀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懂文化、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3.7 坚持正确方向,改革创新,共同发展。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强化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布局,调节利益分配,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始终把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途径,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多主体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繁荣和产业壮大。

  3.8 加大扶持与引导力度。西宁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资源配置分散,产业发展缺乏有力引导。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撑和扶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衔接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从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各方面,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促进。通过规划制定、项目引导、业务指导、资金支持等手段,把分散的文化企业的价值取向、利益趋向凝聚起来,集中各方力量,全面提升西宁特色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完善政策。建立健全政镱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落实已有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扶持政策。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特色文化建设。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对新开办的文化企业,按规定免征所得税。企业对文化事业的捐赠,享受有关“捐赠抵税”政策。完善土地扶持政策,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在选址、立项、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在符合城市规划前提下,允许国有文化单位在其原用地范围内提高土地使用率。

高,比其它地方多1600元的高原津贴!

西宁:从历史深处走来

  来自远古的述说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座修建于魏晋十六国南凉时期的黄土台,是最能代表西宁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它高大雄伟,气势非凡,承载了西宁沧桑的历史记忆,以至于不少西宁人会毫不吝啬地将太多的想象和传说附会在它身上。正如一位世代居住在虎台下的西宁市民说的那样:“虎台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先的伟大和崇高。”

  可是,在青海民族大学芈一之教授看来,虎台代表的仅仅是西宁历史中的一个片段。“西宁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应该从历史中去寻根。”芈先生这样说。

  让我们把目光投入到一个更加深广的场景之中,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有可能体味到芈一之先生这句话真正的涵义。

  1973年10月,考古人员在西宁市北川上孙家寨村发现了一个举世瞩目的舞蹈彩陶盆。这个诞生于距今5000年前的彩陶盆,成为了人们研究河湟地区乃至整个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状况时不容忽视的重要物证,它超凡的艺术价值是早期人类智慧的结晶。

  1991年,我省考古人员对西宁北川小桥地区的沈那遗址做了挖掘,距今4000年前到3500年前西宁地区古羌人的生活面貌逐渐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随着考古工作的全面展开,西宁的历史轮廓在我们眼前逐渐清晰了起来。

  芈一之先生考证,出现于《后汉书·西羌传》中的无弋爰剑是第一位被写进史书的西宁先民。

  此后,经历了两汉时期的苦心经营、南北朝时期的兵燹战乱、隋唐时期的文治武功,西宁迎来了更大的辉煌。

  北宋时期西宁被称为鄯州,宋徽宗崇宁三年即公元1104年,鄯州改名为“西宁”,意为西方安宁之意。

  今天,在西宁南绕城快速路一侧,我们依然能看到一段古城遗址,这就是建于北宋时期的青唐城遗址。

  据《青唐录》记载,青唐城“枕湟水之南,广二十里,旁开八门,中有隔城。”

  芈一之先生说:“这样的规模是相当大的,明朝的西宁卫城只相当于它的一半。”从青唐城遗址的规模我们不难看出西宁当年繁荣的盛况以及统治者对西宁这个边陲重地的重视。

  地方史学家杨文盛先生告诉我们,今天的西宁是在西宁卫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杨先生为我们描画了西宁卫城的规模。

  西宁卫城为正方形,周围九里一百八十步三尺,大约5313米,城高五丈,大约16米,开城门4座,每座城门上设有城楼,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虽然今天西宁卫城的遗迹已经所剩不多,但诸如西门、南滩、东关等与西宁卫城有关的地名,依旧被一代又一代西宁人沿用了下来,这是历史留给今天的西宁人最珍贵的记忆。

  2008年,西宁北门城楼重建工程竣工,这项工程再现了西宁卫城的雄伟和壮丽。

  杨文盛说:“西宁北城门的重建,说明这几年西宁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关注。西宁北城门作为西宁市的一道亮丽的景观,有力地提升了西宁的文化品位,增添了西宁的文化魅力。”

  多元文化塑造魅力西宁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

  西汉时首批屯田的汉族进入西宁,从而拉开了西宁地区的移民史。此后,从辽东远道而来的吐谷浑与当地的羌族杂处,建立了吐谷浑王国;唐代吐蕃进入河湟谷地后,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式;自元朝起,大量的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牧民和商人不断迁入西宁,使得西宁迎来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高峰期;到了明代,大量外地移民又迁入西宁,这些五湖四海的移民,不仅与当地人民一起促进了西宁的繁荣和进步,而且还创造了西宁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在西宁市南山之巅,矗立着一座威仪的寺院——南禅寺。南禅寺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据说,最初的南禅寺是由山门、关帝庙以及依托关帝庙修建的戏台组成。后来不断得到扩建和修葺,并最终演变成了今天西宁地区著名的佛教庙宇。

  土楼山与南山遥遥相对,土楼观就静卧在土楼山山腰上。因为土楼观和南禅寺遥相呼应的地理位置,西宁人习惯于将土楼观称为北禅寺。

  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湟水又东,径土楼南,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可见土楼观的历史之悠久。

  历史学家考证,土楼观原为东汉时期,当地人为护羌校尉修建的祠堂。东汉后期,佛教传播到河湟地区,土楼祠堂成为了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的作用逐渐加强,经青海西去天竺的僧人日益增多,土楼祠堂也迎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到了清朝,土楼祠堂逐渐变成了道教的活动场所。

  其实稍谙西宁历史和地理的人都知道,这南北二山上的一寺一观,只是西宁多元文化现象的一个缩影。千百年来,南禅寺和土楼观,以及矗立在西宁市大街小巷的各民族人民建造的标志性建筑,一起谱写着西宁的和谐,为西宁营造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赵卫忠是一位来自深圳的摄影家。2009年8月2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我走过了中国的许多城市,像西宁这样在一城之内融合了汉、藏、回、蒙古、撒拉等诸多民族文化元素的城市,很少见,这是西宁市最独特也是最珍贵的文化财富。可以说,不出西宁市你就能领略青海各民族的风情。”

  文化多元化,为西宁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这几年随着“中国夏都旅游圈”的形成,有关部门把西宁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景区、景点纳入“中国夏都”旅游圈中,西宁依托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记者从西宁市旅游局了解到,目前,西宁已经拥有了塔尔寺、藏医药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馨庐四个国家级4A景区,东关清真大寺、南山公园、人民公园、赞普林卡、老爷山五个国家级3A景区。以西宁为中心的各类知名节庆、赛事活动已达12个之多,并且来西宁旅游的人数逐年递增。

  西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里,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这几年西宁市对文化保护的巨大投入。

  2004年,西宁沈那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西宁市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在开工仪式上说:“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变化,更需要内在文化的丰富支撑,文物就是文化的记忆和延伸。合理开发利用沈那古文化遗迹,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沈那遗址博物馆彻底改变了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至今无博物馆的现状。通过对沈那遗址近十年的研究宣传工作,沈那遗址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了我省的文化品牌。”

  2004年7月30日,位于西宁市为民巷内的一座距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的西北民居迎来了它的新生。它就是被称为馨庐的马步芳公馆,这一天馨庐整体修缮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在修缮的基础上,馨庐内还成立了青海省民俗博物馆。

  2008年,西宁市有关部门开始了对城隍庙的勘察。

  2009年5月5日,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与西宁观众见面。《天域天堂》是西宁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工程之一。这是一部围绕打造旅游名省的发展战略,展现夏都西宁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剧目。《天域天堂》将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更好地推介大美青海,魅力夏都。

  而这些也只是西宁人在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所做的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因为这些艰辛的付出,展现了西宁这座古城深刻的文化底蕴。

  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孔佑鹏这样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精神面貌和人文气质的体现。这几年西宁市加大了对文化古迹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这是西宁人文化意识的改变,西宁将大有作为。”

西宁:打造青藏高原的中心城市

  青海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西宁市的发展,2008年1月10日,省委书记强卫在参加全省两会时提出,要把西宁建成“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同年12月3日,省委书记强卫调研西宁市城市建设发展时提出“城市要有特色、建筑要有个性、市民要有精神”。

  在遥远的欧洲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许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少女住在城堡里,有三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

  一名勇士送给她一顶皇冠,一名勇士送给她一把宝剑,另一名勇士送给她一块金砖,但少女对谁都不钟情,她只好向花神求助。

  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就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砖变成球根,这朵由皇冠、宝剑、金砖演变的鲜花就是象征爱情的郁金香。

  2009年7月25日,记者从西宁市人民公园绿化部门了解到,其实,郁金香本就生长在青藏高原,这种名贵的花卉是在1554年从土耳其引入欧洲后成为了许多国家的宠儿。

  郁金香重返故乡

  西宁引种郁金香是十几年前的事。

  1989年西宁市人民公园引种郁金香获得成功。

  1994年,西宁市人民公园在园内举办了第一届郁金香花展。

  此后,观赏郁金香就成为了西宁人每年春夏之交不可或缺的一项生活内容。

  随着郁金香种植的成功,有关部门看到了它潜在的经济价值,青海郁金香花节在高原古城应运而生。

  西宁市花卉协会高级工程师王清萍介绍,郁金香属冷凉性花卉,在全国来说,只有青海最为适宜种植。上世纪末,我省意欲打造郁金香种球基地,挖掘郁金香的潜在价值,因此有关部门开始在成功举办了数届郁金香展的基础上,筹划举办大型郁金香节。

  2002年5月,首届中国青海郁金香节在西宁举办,就是在这一次花节上, “中国夏都”这个全新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也就是从那时起,“以花为媒,推动夏都品牌,展示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了西宁各族人民的共识。

  2009年8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旅游局获得了这样一组数据:

  2002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22.2万人次,旅游收入48100万元;

  2004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32万人次,旅游收入52140万元;

  2005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46.5万人次,旅游收入56300万元;

  2006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64万人次,旅游收入61370万元;

  2007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80.6万人次,旅游收入68734万元。

  2009年,郁金香节和中国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联姻,为期4天的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郁金香节上,共有29个省区市代表团、3930多名国内外嘉宾及客商参会参展,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36项,项目总签约额398.74亿元。

  这些逐年递增的数字,足以说明郁金香花节已经成为了促进西宁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西宁赢得“夏都”美誉

  考古研究表明,古时的西宁是一个草木葱茏、气候温润,极其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时光的变迁中,西宁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气候恶化、植被退化等诸多的生态变化,并最终形成了今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的张忠孝教授,是一位对青海的气候变化和地质演变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他说:“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大气较为干爽。每年6月、7月、8月份,正当全国许多城市酷热难熬时,西宁却凉风习习,凉爽宜人。”“西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夏天,气候特点是春秋相连,夏天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无炎热相逼,无蚊虫叮咬,是个难得的避暑胜地。”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西宁在前不久刚刚揭晓的第六届(2009)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荣列“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第五位。

  2009年7月24日,北京客人赵宏臣漫步在水井巷内的藏饰店前。他说,自己虽然是第一次来西宁,可是对西宁并不陌生,因为这几年,青海先后多次在北京举办了以“中国夏都”为品牌的旅游宣传活动,有关部门甚至还把广告做到了北京地铁站,西宁已经成为了许多外地人最向往的避暑胜地。

  西宁的夏天是清凉的,“中国夏都”的文化品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来西宁旅游避暑的外地游客与日俱增,从今年6月份,西宁的大小宾馆就出现了“一铺难求”的局面。

  省内一旅行社的经理这样说,入夏以来,他们每天都要以250名至300名的游客量往青海湖景区发送客人。

  据铁路部门反馈,从2005年开始,每年夏天,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发往西宁的火车基本满员。

  航空部门介绍,目前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在西宁增加了航班数量和航线。

  无怪乎一位在西宁从事旅游业的人士这样感慨:从2002年的首次推出到今天,“中国夏都”城市旅游品牌作为西宁旅游的代名词,许多外地人正是通过这个品牌走进西宁、了解西宁的。

  生态西宁吸引世界的目光

  古人认为一座城市最合理的布局,历来有背山面水、背阴朝阳的讲究。西宁海拔2275米,它背靠青藏高原,面朝中原大地,形成了仰观高原、俯察东南之势。这样的布局完全符合古人对城市山水的要求。

  西宁不仅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地带,而且西宁还是三水汇聚之地,这样的地貌使得西宁形成了集高山平湖与田园风光、江南水色与辽阔莽原、金色海洋与丹霞赤壁为一体的自然风光。

  站在西宁城中,远望南北二山,但见南山山峦绵延,柔曼起伏,拥城而来;北山丹霞耸立,壁立坚劲,彰显阳刚之气。这样刚柔并济,两山夹峙的地理地貌在全国都很少见。

  俯身观水,只见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三条巨川绕城而去,河滩湿地上草木葳蕤,植被丰茂。这样的景色,在都市人倡导回归自然的今天,无疑极具吸引力。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自有记载以来,西宁的大气、山水、田园、农作物都没有受到有害元素的污染。加之西宁市民大多热衷于美化环境植花种草,这就形成了西宁绿阴匝地、遍地鲜花的生态环境。“处处涌泉,户户垂柳”曾是西宁多泉的真实写照,这几年,西宁加大了城市绿地建设和城市绿化树种的改造,麒麟湾公园、北门泉等绿化工程的完工,为西宁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良好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人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如今每逢周末,南川河畔的小游园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泡上盖碗茶,尽情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兴之所至,他们还会加入到唱“花儿”的行列,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更有那兴致极高结伴而来的人,带齐了乐器行头,拉开场子自娱自乐,引得路人驻足旁观。于是有人这样评价西宁:“如此悠闲的生活方式,只有成都可以媲美。”

  著名驴友、作家游永波也这样赞誉西宁:“在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生态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西宁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全可以和许多欧洲城市媲美。”

  如今“生态西宁”已经成为了继“中国夏都”之后,青海呈现给世界的另一张标志性名片。

  多元文化在此交融

  西宁虽然地处偏远,可发达的交通网络将它和祖国内地连在了一起。

  据了解,西宁距首都北京的铁路里程为2090公里,距上海的铁路总里程为3401公里,距广州的铁路总里程为3215公里,在交通工具日益先进的今天,这样的距离简直就是须臾可至,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了西宁发展旅游的可能,而发达的航空网络,更是让西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青藏高原上的交通枢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者梁红在考察了西宁的交通情况后说:“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建设,让未来的西宁市成为了青海省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并有可能发展为青藏高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青藏高原旅游服务基地。”

  交通的便捷带给西宁的是文化沟通的便利。走在西宁的街头,你几乎可以听到全国任何一种方言,吃到很多外地的小吃,有专家指出,当代西宁文化辐射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

打破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西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西宁的文化品位,拉动了西宁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树立了西宁对外宣传的良好形象。但不能否认的是,西宁也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观念落后等发展困境。

  文化产业何去何从?7月30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内相关专家,并期待着他们的观点能给我们带来启迪。

  “总体上看,西宁文化产业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西宁目前文化产业仍处在较低发展层次,与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不相称。”谈起西宁文化产业建设,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马进虎这样说。

  马进虎认为,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表现在认识和发展观念落后、产业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五个方面。

  马进虎说,目前西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散、弱、小的状况。同时,基本上是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此外,不少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雷同,各自为政,产品项目大多一窝蜂,要么均是乡村旅游,要么都搞节庆活动,质量没有保证,没有着力发展地区独特的文化产品项目,难以形成互通有无的文化产业链。同时,西宁文化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经营运行机制僵化,经营活力不足,目前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和品牌。此外,市场法制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消费市场经营不规范,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而这一切无不制约了西宁文化产业的发展。

  马进虎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西宁市太阳部落经理岗毅先生说,很长时间,西宁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演艺业呈现出了一拥而上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演艺业的发展。岗毅希望能有更好的途径打破这个瓶颈。

  马进虎针对这一情况说:“西宁文化产业类企业在逐渐增多,可企业内部能胜任文化策划、工艺美术研发、设计的人才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广阔的新兴领域发展。更重要的是,西宁对文化资源的内涵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以批量涌现。”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专家崔永红对于马进虎的观点十分赞同,他对解决这样的难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品,只有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并通过产品的打造,才能培育出高品位的文化品牌,进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

  崔永红认为,西宁发展文化产业当务之急是要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崔永红还说:“资金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西宁经济欠发达,资金相对困难,单纯依靠政府有限的投入不可能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因此,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西宁财政应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鼓励和带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时积极开辟形式多样、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出台鼓励政策,吸引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境外资金进入文化产业。”

  针对西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崔永红给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西宁有关部门应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从市场准入、运营、竞争等方面规范青海省的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经营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积极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观念。同时文化产业自身也要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与开发,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技术更新传统文化产品与服务,提升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崔永红认为,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兼备文艺专业素质和市场经济素质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特别要注意培养或引进一批既具有开放的文化创新思维,又具备现代科技素质与经营才能的人才,并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现有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造就和凝聚一批懂生产、懂经营、善管理和德才兼备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

  依托文化西宁旅游前景无限——访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孔佑鹏

  持续多年的夏都旅游热在今年达到了新的高峰。进入6月以来,西宁市大小宾馆均出现了“一铺难求”的情形,旅游车辆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8月3日,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孔佑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青海省对“大美青海”的宣传力度加大,环湖赛、攀岩赛、黄河抢渡赛等一系列赛事的举办,以及西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宁旅游业的进步。

  记者: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年来西宁旅游人数出现井喷的现象?

  孔佑鹏:首先西宁是青海唯一的中心城市,首位度比较高,它是我们青海旅游的一个集散中心,大部分来青海旅游的人,都要经过西宁,这就使西宁的旅游设施占全省的70%以上,这是西宁最大的优势。

  这几年省上提出了建立旅游名省的战略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也确定了西宁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把西宁建设成高原旅游的目的地和集散地,并根据这个目标,做了很大的投入,这些工作极大地促进了西宁旅游业的发展。

  西宁是青海旅游的富矿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再有,“清凉夏都”和“生态西宁”是我们对西宁旅游推荐的两大品牌,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比如配合青海省的有关部门在中央媒体上对西宁旅游产品做了大量的宣传,还有我们在北京地铁站上也做了主题宣传等等。

  今年国家旅游局为了扩大内需,要求我们将发展旅游客源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国内,按照这个指示,我们在西宁旅游的客源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和产品推荐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西宁。

  在西宁市,我们还给所有星级宾馆都配备了西宁旅游指南和旅游折页,希望能给游客在西宁的旅游带来帮助。

  记者:您怎么看待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孔佑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离开文化,旅游业将谈不上发展。

  西宁除了依靠清凉的气候和原生态的景观吸引游客外,更重要的就是依靠多元的文化来吸引游客。

  西宁的建成史有2100多年,各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交相辉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包容诚信的文化品质。

  来异地旅游就是因为有文化的需求,是想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特色。一个具有旅游潜质的地方文化,应该满足游客求新、求知、求异的心理需求,我认为西宁的文化特色完全能够满足外地人对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心理需求。

  记者:目前西宁市针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做了哪些工作?

  孔佑鹏:我们知道,文化产业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几年,西宁在针对旅游业的文化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旅游线路设置上,我们有宗教旅游线、体现民俗的旅游线、体现生态环境的旅游线,这些旅游线路的设置,就体现了西宁特有的文化。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 西宁市简称宁,因取“西陲安宁”之意而得名。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西宁有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2261米,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地势自北向 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 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西宁市现辖城东区、城中区(含城南新区)、城西区、城北区、海湖新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及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总面积7649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38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11月1日,西宁市总人口达220.87万人, 占全省39.25%,城镇化率达到63.7%。

西宁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设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为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中转站。五代北宋时称青唐城,是吐蕃唃厮啰的国都,成为东西商贸交通的都会,兴盛一时。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入青唐城,改称西宁州(取名西方安宁之意),建陇右都护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宁府。1914年裁西宁府,设西宁道。1926年,撤销道,改为西宁行政区,设西宁行政长官。1946年西宁改县为市,成为青海省省会。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仍作省会。

西宁市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从文艺的表达方式看,有戏剧、曲艺、歌舞、音乐、民歌等。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豫剧、秦腔。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民歌主要有汉、回、土、撒拉族喜爱的“花儿” 和藏族的“拉伊”等。其中2010年西宁市的“汉族民间小调”,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7)。此外,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黄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西宁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7.34万人,占总人口25.96%。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宗教并存,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谱写了灿烂的发展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使西宁显现出包容、友好、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特点。

西宁市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现代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315、109国道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向四周延伸,总铺轨里程1300余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铁路中心枢纽。 西宁机场每年客运吞吐量以45%的速度递增,现已实现和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通航。2011年伊始,西宁机场二期工程核心建设项目,航站楼现已开工建设。1997年6月开通的“兰—西—拉”(兰州—西宁—拉萨)通讯光缆工程,是青海、西藏联接全国各地及世界数十个国家的重要途径。
西宁市把旅游业作为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生态产业,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青海建设成旅游名省的战略规划。西宁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不断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天路起点,中国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环西宁200公里“中国夏都”旅游圈。利用已开辟或正在开辟的环青海湖旅游线、黄河源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宗教朝圣旅游线、世界屋脊旅游线、青藏铁路旅游线等十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青海湖、日月山、塔尔寺、原子城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风俗文化。西宁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十大安静城市(社会噪音),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及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等。目前西宁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西宁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已形成了群众体育、传统民族民间体育、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晨练的人数不断增多,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传统的赛马、拉巴牛、摔跤、武术等体育活动有声有色;竞技体育成果显著,西宁市湟中县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王丽萍、王军霞、孙英杰等体育名将均在此进行过赛前集训。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大型赛事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的知名度。特别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

西宁市依托全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青海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能、动植物、矿产、石油、天然气、盐湖等资源已成为拉动青海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全省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其中煤、锂、芒硝、石膏、钠盐、镁盐、铁、铜、锶、冶金用石英岩等均居全国前列。风能、电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随着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节”、“青洽会”、“藏毯博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的知名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走进高原,走进西宁,旅游观光、投资置业。

四海的宾朋,我们尊贵的客人,来吧,雪域古城欢迎您,高原夏都欢迎您,喝一碗甘洌醇香的青稞美酒,温暖你我炽热的心灵!

  • 西宁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答:西宁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0100MA7541D1XK,企业法人周海春,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西宁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文化场馆建设、维护、经营开发;文化休闲产业经营开发;文化艺术交流策划;影视传播;书画艺术品、文化演艺、文化园区、广告传媒、特色文化产业项目...
  • 青海西宁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有什么习俗 ?经济状况以及气候。越具体越好...
    答:西宁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
  • 青海西宁市怎么样?
    答: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在青海建省之前,属于甘肃省, 和宁夏的银川一样,就是因为建省的时候,青海和宁夏发现居然没有一座成规模的城市做省会,于是当时的长官们大笔一挥,把西宁划给了青海,把银川划给了宁夏,这才有了我们这座高原古城。 美丽的城市,很多人口中的“三高城市” 经常说西宁市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城市...
  • 西宁有哪些区
    答:具体如下:城西区重点发展科技和服务业,在电商和数字经济领域有显著成绩;城东区是传统的商贸物流中心,同时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而城中区则是西宁的文化和教育中心,聚集了许多知名学校和机构。这些区域各有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了西宁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每个区都在西宁市的总体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
  • 第一次来西宁应该去哪玩?西宁必去的景点推荐
    答: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届时,各地群众云集,规模盛大。2、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中心,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又名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馆内展出了大量的唐卡、图片、医疗器械和古籍。博物馆由青海金诃藏药投资兴建,...
  • 青海林川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答:青海林川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是2017-08-22在青海省西宁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创业路108号11层1131室。青海林川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3300MA757GX9XR,企业法人祁军林,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青海林川文化旅游产业有限...
  •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邮政编码是什么?
    答:城西区是西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商务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西宁市的经济支柱之一。这里交通便利,青藏铁路、兰青铁路、青藏公路等多条重要交通线路贯穿而过,是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文化上,城西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如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等,这些都是伊斯兰教文化和藏传...
  • 青海丝路研学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答:青海丝路研学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18-06-20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1号。青海丝路研学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30100MA758QUT7X,企业法人豆双录,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青海丝路研学...
  • 青海的夏都在哪个州县
    答: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西宁的发展也是青海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开发力度的加大,西宁作为夏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其旅游和文化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西宁将会更加美丽和繁荣,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夏都。
  • 西宁旅游景点 西宁旅游景点排名
    答: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园区经二路36号,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以天圆地方的古老主题,对藏式建筑风格高度抽象和再现,融藏族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与管委会、园区广场形成“三位一体”统一和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2005年3月破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