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河南三门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介于东经110°21′42″至112°01′24″;北纬33°31′24″至35°05′48″之间。东北接洛阳市新安县、东临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栾川县;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和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相望。

三门峡的名字来自于一个远古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为了疏导黄河洪水,用神斧在现在三门峡大坝的地方,劈开了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从此滔滔黄河水向东流去,黎民百姓得以免受水灾之苦,三门峡因此而得名。

三门峡市东西横距153公里,南北宽132公里,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处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间,山区面积5750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777平方公里,川原面积969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54.8%、36%和9.2%。

三门峡市交通便利。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横穿2市(义马市、灵宝市)1区(湖滨区)2县(渑池县、陕县);郑(州)潼(关)公路(310国道之一部)平行铁路横亘东西;呼(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北(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路(209国道)穿过湖滨区、陕县、灵宝市和卢氏县;南(渑池县南村)阎(洛阳市嵩县阎庄)国防公路纵贯渑池县。黄河三门峡公路大桥与山西省相连。

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机关驻地湖滨区,位于文明路南、崤山路北、上阳路西、六峰路东之间,东距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地郑州市246公里(铁路营运里程)。

三门峡市 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管辖陕县、渑池县、卢氏县、灵宝市、义马市、湖滨区等三县两市一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15万。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三门峡市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豫西边陲,被誉为镶嵌在黄河岸边一颗璀灿的明珠。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边缘,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六十万年以前,这里就留下了华夏祖先的足迹,五、六千年前就有较大的氏族部落,约在公元前21-前11世纪,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国时置三川郡,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

续至明、清。建市后一直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三门峡市交通便利,陇海铁路横贯东西,310和209两条国家公路干线纵横交汇,黄河水运直达潼关,洛阳至灵宝高速公路已经全线开通,县(市)区之间公路相通连接成网,通讯设施先进,联络便利。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矿藏57种,占河南省的60%;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34种,已开发利用的27种,其中黄(黄金)、白(铝)、黑(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煤、锌、锑、硫铁矿、玻璃石英砂岩、铸型用砂、砷等17种矿为全省之冠;钼、铀、铅、银、磷、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石墨等9种矿居全省第二位。这些矿藏不仅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而且分布相对集中、覆盖浅、易开采,共生、伴生矿产多,益于综合开发利用,可谓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和能源开发基地。 三门峡市土特产品种类多,质量好,分布广,历史悠久。以灵宝为主的苹果驰名中外,灵宝大枣久负盛名;渑池仰韶杏全国独有,牛心柿饼为古代贡品;卢氏的木耳、蘑菇、猴头、核桃、板栗、山楂、猕猴桃等在全国享在盛誉,山区有“天然中药库”和“一步三药”之称;崤山烟叶连续十年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奖,有“代云烟”的美誉。 1986年三门峡升格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格局,商业贸易十分活跃,农、林、果、烟、牧各业发展迅速。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4.3亿元,财政收入6.75亿元。 三门峡市区座落于黄河之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城市建设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大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各项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目前市区建成面积已有24.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23.58万人。

三门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华夏的古老文明,祖国的今朝胜迹,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国的壮丽河山,在这里巧妙地结合与展现。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车马坑群、荆山轩辕黄帝陵、战国时代的秦赵会盟台、老子著《道德经》处函谷关、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还有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豫西窑洞民俗旅游点、三面环水的黄河游览区、风景名胜亚武山、陕县甘山森林公园、避署胜地温泉风景区、屹立于滔滔黄河中的中流砥柱、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坝。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烂漫的山花遍及城乡。 主要旅游线路黄河游,开辟于1986年4月,至今已举办过七届国际黄河旅游节。“黄河之旅”线路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14条旅游专线之一,推向国际市场。旅游季节,乘船游览在碧波荡漾的黄河之中,既可观赏“黄河落天走东海”的磅礴气势和沿岸的乡土风光,又可感受船行柳梢、鱼跃水面的神话境界。 游黄河,览胜景,五州并肩共振兴;开三门,迎宾朋,四海携手共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峡已与国内15个城市及日本的北上市、澳大利亚的墨累桥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已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三门峡正以奋发进取的姿态迎接二十一世纪。


  • 三门峡主要景点有哪些?
    答:是一座以禅宗为主的寺庙,内部有佛殿、藏经阁、禅房等多个建筑,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此外,灵宝寺还有一座美丽的荷花池,游客可以在这里赏花、散步,感受一下寺庙的宁静和美丽。以上就是三门峡主要景点的介绍,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
  • 三门峡的介绍
    答: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1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2三门峡面积10309平方千米,224.11万人(2013年常住人口),辖2区(湖滨区、陕州区)、2县(渑池县、卢氏县)、32个县级市(义马市、灵宝市)和1个...
  • 河南三门峡景区三门峡大坝景点介绍
    答:黄河三门峡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北跨山西省,西邻陕西省。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由于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这里峡谷险峻、景色秀美,两侧的山体蜿蜒起伏。三门峡大坝景区内的...
  • 河南三门峡景区仰韶大峡谷景点介绍
    答:仰韶大峡谷风景区位于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大峡谷北邻黄河小浪底库区,处于河南“三点一线”主要旅游线路上,是河南省骨干旅游线“大黄河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仰韶大峡谷占地50平方公里。由原始聚落、养生谷、禅趣谷、龙虎峡、卧羊峡、金灯峡等六条大峡谷组成,峡谷集幽、...
  • 三门峡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答:3、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玉皇山是河南省的西部房脊,它是秦岭余脉主支伏牛山系,主峰为玉皇尖,海拔2057.9米。这里环顾群峰、千山如海,既可以享受一脚踏二县的乐趣,也可以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4、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 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总面积为3800公顷,最高峰海拔1884以米,...
  • 河南三门峡景区三门峡博物馆景点介绍
    答:三门峡博物馆位于宝轮寺塔北侧,是在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捐资200万元的基础上,于1989年11月建成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总的建筑风格是: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古朴庄重,秀丽典雅。三门峡博物馆主要收藏三门峡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和自然资源标本。三门峡地处晋豫陕3...
  • 河南三门峡景区三门峡人民公园景点介绍
    答:位于三门峡市区崤山路的人民公园1957年建园,原名三门峡市湖滨公园,建成之初只承担城市绿化、育苗、果园和公园建设任务,1973年正式命名,1975年5月1日对外开放,是三门峡市区建成最早并投入使用的城市公园。几十年间,它一直颇具人气,是集观赏、游乐、休闲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公园。人民...
  • 河南三门峡景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景点介绍
    答: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三门峡市南部甘山林场境内,公园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以景迷人,境内主峰甘露峰海拔1886.6米,耸峰八十四座,峰峦叠嶂,巍峨壮观。春天,万木吐绿,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夏日,绿树成荫、蜂飞蝶舞、溪水潺潺;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丹枫流霞...
  • 三门峡黄河大桥简介 三门峡黄河大桥介绍
    答:三门峡黄河大桥简介1、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之间的黄河之上。2、全长1310.09米,宽18.5米,是209国道(苏尼特左旗—北海公路)连接晋豫两省,跨越黄河天堑的特大型桥梁。3、大桥由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铁道部大桥局一处施工建设。设计运用年限为100年,孔...
  • 河南三门峡属于哪个市
    答:历史沿革介绍: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约在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