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十姐妹是哪几位,越剧十姐妹还有几位健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尹桂芳(1919年12月1日——2000年3月1日),女,着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尹喜花,浙江新昌人,1919年12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西门外小龙潭村(今属七星街道下坎村)。越剧小生流派——尹派艺术创始人,被称为“越剧皇帝”,“越剧十姐妹”之一。10岁入越剧之乡的嵊县学艺,后改入醒狮剧社、大华舞台跟班。

  出科后在宁波、绍兴、杭州等地演出。1946年在上海创建芳华越剧团,1959年随越剧团迁往福建。历任上海、福建芳华越剧团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等职务。

  曾在《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屈原》、《梁山伯与祝英台》、《江姐》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党员。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等。11岁入四季春越剧科班,14岁开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到上海,1942年起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称为“袁派”。

  参与整理并主演了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编演了历史剧和现代剧《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等。1946年,演出了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

  1953年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女,别名范竹山,浙江嵊县黄泽镇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1953年10月,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获1949-1955优秀影片奖。

  1951年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1951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协商会议特邀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和协商会议委员(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傅全香(1923年8月30日——),原名孙泉香,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33年,她入四季春科班学习花旦,1940年以《恒娘》一剧声誉鹊起。

  1943年在“四季春”挂头牌,50年代初期,傅全香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她广泛借鉴京昆和评弹的唱法,在程派“真声假一点,假声真一点”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特色:嗓音明亮宽广,细腻传神,唱腔俏丽多变,表演富于激情,创立了越剧“傅派”。

  徐玉兰(1921年12月27日——),汉族,越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1年,祖籍浙江新登。1933年入新登的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她改唱小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老闸戏院,当时是与施银花搭档。

  1947年9月组玉兰剧团。与王文娟合作始于1948年。1952年参加中央文工团越剧队,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西厢记》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剧院。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

  学生和传人有徐小兰、金美芳、刘丽华、汪秀月、钱惠丽、郑国凤,徐持平、翁荔英、钱丽亚、张小君、刘觉、汪涛等,其中以金美芳、钱惠丽、郑国凤、刘觉最具代表性。

  • “越剧十姐妹”还有几个健在?
    答:越剧十姐妹 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竺水招、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 尹桂芳 生于1919年,卒于2000年 袁雪芬 1922年3月26日出生,健在 范瑞娟 生于1924年,健在 傅全香 生于1923年,健在 徐玉兰 生于1921年,健在 筱丹桂 生于1920年,卒于1947年 竺水招 生于1923年,卒于19...
  • 越剧十姐妹是哪几位,越剧十姐妹还有几位?
    答:“越剧十姐妹”是十位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
  • 【越剧】越女十姐妹?
    答: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竺水招、徐天红、张桂凤和吴小楼是著名越剧演员,人称“越剧十姐妹”。1947年的旧上海,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多么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自由地演戏啊!为了筹款创建越剧实验剧场和越剧学校,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
  • 越剧十姐妹以外还有哪些越剧名家
    答:越剧十姐妹指的是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徐天虹,吴小楼,张桂凤这十位演员。王文娟,金彩凤,吕瑞英,毕春芳,戚雅仙,张云霞,陆锦花,马樟花,筱水招,筱桂芳,陈少春,金宝花,周宝奎,曹银娣,屠笑飞,张茵,史计华,江涛,刘觉,杨文蔚等演员也较为出名。
  • 越剧十姐妹如今还有三人在世一
    答:“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
  • 越剧十姐妹是哪几个
    答: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
  • 越剧十姐妹简介
    答:越剧十姐妹名单 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竺水招、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 袁雪芬自述越剧“十姐妹”的来历 1946年5月,我们雪声剧团将鲁迅先生的《祝福》改编成《祥林嫂》,搬上越剧舞台后,紧接着又演了《洛神》。但越剧改革遭到了恶势力的反对,这年8月27日,我离家去电台播音...
  • 越剧十姐妹都是谁?他们都有什么代表作?
    答:竺水招,袁雪芬,范瑞娟,筱丹桂,徐玉兰,王文娟,吕瑞英,傅全香,尹桂芳,金采凤。
  • 越剧十姐妹分别是谁
    答:越剧十姐妹分别是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陆锦花、傅全香、徐天红、吴小楼。越剧十姐妹是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越剧改革初期结成的越剧女演员群体,她们在越剧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女演员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才华,在推动越剧艺术的发展和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尹...
  • 越剧十姐妹是哪几位,越剧十姐妹还有几位健在
    答:尹桂芳(1919年12月1日——2000年3月1日),女,着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尹喜花,浙江新昌人,1919年12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西门外小龙潭村(今属七星街道下坎村)。越剧小生流派——尹派艺术创始人,被称为“越剧皇帝”,“越剧十姐妹”之一。10岁入越剧之乡的嵊县学艺,后改入醒狮剧社、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