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对录音证据的法律效力很感兴趣,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
录音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录音证据是通过合法方式收集的,则具有法律效力。
一、录音(录像)证据是否可以成为证据
      首先肯定地说,录音或录像证据是法律允许的证据形式之一。在《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八种形式的证据,其中第四项是“视听资料”也就是录音录像证据。在《民法典》第1137条中,也有“录音遗嘱”的规定。所以,视听资料法律允许的证据形式,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问题在于,很多录音证据是在未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偷录取得的。
二、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的录音证据是否合法
      按法律规定,非法取得的证据是不可以作有效证据的,录音证据如果是非法取得的,也仍然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0条规定: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该条款对视听资料作了明确的限制,首先就要求是“合法手段取得的”!那么,在对方不知情、未同意的情况下,偷录是合法手段还是非法手段呢?在司法实践中,这要看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是与对方当面或电话沟通过程中,偷偷录制双方沟通的过程取得的视听证据。一般认为属于合法取得,有效。
      2、如果是采取在他人居所、工作场所等安置偷录设备,或者是采取其他非法手段取得的视听证据,一般认为不属于合法取得,无效。

三、录音证据的证明力强吗
      在司法实践中,确实有不少案件,因为录音证据起了关键作用,让持有该证据的当事人胜诉。这样的案例不时就有报道,有些人就以为手持录音证据就万事无忧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刚才提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70条,对录音证据所加的限制,除了“合法手段取得”外,还有其他限制。比如“有其他证据佐证”、“无疑点”。
      《民事诉讼法》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一般来讲,如果只有录音证据,没有其他佐证,得到法院支持是有难度的。
      另外,由于当事人缺乏经验,录音内容不清楚、不准确,无法和其他证据相互佐证,也导致有些合法取得的录音证据,最终不能成为定案依据。所以,录音证据的收集,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
四、收集录音(录像)证据要注意什么
      录音取证并不简单,是有技术含量的,根据司法实践,杨文战律师总结了十大要点:
      1、要以合法手段收集。这一点是基础,前面分析过了,判断合法性在参考很多因素,通常来讲,双方当面沟通时一方持录音设备或者电话沟通时一方直接电话录音,从手段上讲,都是合法的。
      2、谈话内容要有一些基本要素。谈话内容中要有时间、双方身份、地点等因素,在案件往往有重要作用,最好沟通过程中有明确确认。
      3、录音取证要尽早。在双方没有发生大的矛盾冲突,至少是还没有起诉之前,通过录音方式取证,还是有机会的。起诉后,再收集证据,一般很难成功。
      4、要根据案情设定谈话内容的关键点。要根据案情和手里掌握的其他证据,来设计录音证据要固定的关键点,要与诉求目一致,要与其他证据能相互佐证。对于关键内容,可能的话,要多次确认。
      5、谈话的语气、沟通方式事先要设计好,表达要自然,否则对方可能会警觉,导致丧失取证机会;不要以威胁的口吻交谈,以威胁方式取得的证据,可能认定为违法;尽量平和沟通,在激动争吵过程中的表达,可能会认定为非真实意思表示;涉及关键点的语言内容要清楚明确,不能含糊不清;可能的话,关键内容应由对方明确表达,而不是只答复“嗯”“啊”。
      6、录音取证要固定的事实,不是各方对事实的看法。是非对错自有法官来判断,当事人举证的目的是固定曾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不要在各方不同观点或对法律的看法上纠缠。
      7、注意控制谈话的时间和节奏。法庭上的时间宝贵,录音取证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做不到短时间取证,要控制录音取证的关键内容,最好集中在某一或某几个时间点上,不要太散乱。
      8、注意保留录音的原始载体。对视听资料的真实性产生争议时,可能会需要司法鉴定,这时要向法院提供原始的视听资料载体,所以原始的载体要保留好,不要复制后丢失或覆盖毁掉。
      9、要提供完整录音证据,而不能擅自剪辑、截取;要保留视听资料的完整性,剪辑、截取后的录音证据,通常是无效的。
      10、向法院提供录音证据要有文字版。向法院提供录音证据的方式通常是刻盘,而且要给对方一份,对方要仔细核实的,而且应该向法庭提供文字整理版,这是形式上的基本要求。

  • 录音在法庭上可以作为证据吗
    答:虽然录音证据在法庭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录音证据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当时的场景和语境,导致法官难以准确理解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此外,录音证据也可能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如录音设备的性能、录音环境等,从而影响其证明力。综上所述:录音在法庭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需要满足一定的...
  • 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答:法律分析:录音有法律效力,录音资料则属于视听资料证据的一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
  • 录音答应的事情有法律效应吗
    答:录音证据如果是通过合法方式收集的,具有法律效力。录音资料属于视听资料证据的一种,可以作为法庭证据使用。录音证据的法律效力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伪造,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2、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未经对方同意的录音,只要没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 说话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答:虽未经对方同意而偷录的录音资料没有侵害到对方的合法权益,也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所以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但如果只有这一个单独的证据,而没有其他证据佐证这个录音证据的证明力还是有所欠缺的。没经过别人同意录音是否违法?没经过别人同意录音违法,不是在公共场所,或非因...
  • 录音证据的法律效力
    答:如果录音证据是通过合法方式收集的,则具有法律效力,非法取得的证据是不可以作有效证据的,录音证据如果是非法取得的,也仍然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法律分析】合法取得的录音是有证明效力的,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
  • 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答:有。根据新的刑事诉讼法(2012年3月14日颁布,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第五章证据中之规定: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
  • 通话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答: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通话录音的合法性 通话录音的合法性是判断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首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未经他人同意,私自录制他人通话内容,可能构成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在录音前,应确保获得对方的...
  • 录音证据有法律效力吗
    答:录音证据有法律效力,具体如下:1、录音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未经剪接或伪造;2、录音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3、录音中的谈话人身份明确,内容清晰,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4、录音证据能够和其他证据相互印证,不能仅凭录音证据下定论。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录音证据才能在诉讼中被法官...
  • 录音有效吗
    答:法律分析:符合以下条件的录音证据具有法律效力:1.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2.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录音证据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的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在其工作处所或者住所以窃听方式取得的录音...
  • 录音证据的法律效力
    答:法律主观:录音证据是通过合法方式收集的,具有法律效力,是人民法院判案的依据之一。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客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一方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