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

来源: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针刺伤是指哪些职业暴露?
答:6. 护士自身因素:护理人员自身的防护意识不足也是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之一。一些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忽视安全措施,如不习惯戴手套,对针刺伤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

针刺伤是指哪些职业暴露?
答:护士自身因素护理人员本身防护意识淡薄。比如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往往是由于一些护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时不习惯戴手套,对针刺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等造成的。

临床护士职业安全有哪些危险因素?有哪些防范措施
答:⑴锐器损伤:锐器损伤护理员见职业伤害调查发现87.5%护理员锐器损伤经历且护理工作量与针刺伤频率存定关系锐器损伤病原微物侵入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已证实20种病原体通锐器损伤传播其危害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丙型肝炎病毒(HCV)、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BV量存于乙型肝炎病血液每毫升血液近1亿病毒...

针刺伤发生于哪六个方面?
答:2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1)手术中不慎刺伤(2)丢弃用过的针头时;(3)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4)针头用完盖帽时;(5)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

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几点
答:锐器损伤的发生主要与锐器相关的工作行为有关,如抽血、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另外,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徒手掰安瓿,也是发生锐器损伤的常见原因。大量临床调查发现,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每年发生率为24.0%~35.3%,其中8.2%~18.0%具有...

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职业损伤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1.1.1病毒 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为主,美国CDC监测报道[2]: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

护士职业暴露有哪些
答:在医疗环境中,护士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药物等。若长时间暴露于这些化学物质中,可能会对皮肤、眼睛等造成刺激,甚至引发过敏反应或中毒。三、物理性暴露 护士在工作中可能遭遇物理性暴露,如接触锐器导致的针刺伤。针刺伤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此外,长时间站立、搬运重物等也可能引发肌肉...

我的同事,被梅毒患者针头扎伤了
答:参加工作1-3年发生针刺伤40例,发生率40%。不戴手套抽血发生20例,发生率20%。双手回套针帽发生20例,发生率20%。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对自我保护不够,对针刺伤意识不够,防护意识薄弱。 情景再现 这一天,护士小张推着治疗车穿梭于整个病房,8月份的神经内科异常忙碌,每位护士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

责任护士知晓高危因素包括什么?
答:1. 2 物理机械因素 手术室电器较多,使用时出现故障易发生电击伤,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1. 3 针头、刀及锐器刺伤 针头、刀及锐器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据文献报道[1]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由于针、刀或...

护士一旦发生锐器伤,应首先采取哪项措施
答:1、血液传播疾病:针刺伤可能导致护士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从而有可能感染上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这些疾病对护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职业暴露风险:针刺伤使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大大增加。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而针刺伤可能导致这些物质的侵入,...

网友看法:

栾郑18319058914: 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机会有哪些? -
江阳区权和:: 配水,打针、吊水、拔针时

栾郑18319058914: 护士常见的职业暴露危害一有哪些 -
江阳区权和:: 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 ⑴锐器损伤: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调查发现,87.5%的护理人员有锐器损伤的经历,且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伤的频率存在一定的关系.锐器损伤后病原微生物侵入是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

栾郑18319058914: 开题报告综述怎么写!急急急 -
江阳区权和::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有关防护的概念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参加全国护理学术会议及北京7家医院部分临床护士共1075名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护士中866人发生过针刺作,发生率80.6%;被调查者年人均刺伤3.5次,其中74.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率高达36.0%;护士在取静脉血及输液时戴手套率很低,仅7.7%,回套针帽率高达57.0%;在刺伤发生后向上级何等了汇报的仅占10.2%.结论:临床护士的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是当前职业防护面临的紧迫课题.

栾郑18319058914: 新护士出现针刺伤应如何处理?
江阳区权和:: 当被针刺伤后,应及时大力挤血,同时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后,用碘伏消毒伤口.及时查看患者是否患有肝炎、艾滋病、梅毒 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若有此类疾病,建议护士及时抽取静脉血 检查,必要时可去传染病医院打相关疫苗以抵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