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治糖尿病的古方

来源: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清胆和胃的大柴胡汤
答:大柴胡汤来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表里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效。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

一味古方:五苓散,通阳利水,可以保肝、降脂、利尿,能治11类病
答:日本医家多用五苓散治疗扁平疣、黄色瘤、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 11、服用本方后“多饮暖水,汗出愈好”,为张仲景经验。若服药后饮冷可能导致药物失效或加重腹泻。应嘱咐患者平时忌食冰冷食物,并调整饮食结构,戒酒肉厚味。

古代糖尿病称作什么?
答:“消渴症”,因为本病的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三高一低),用“消渴症”来命名很适合。

糖尿病(diabetes)糖尿病名字由来
答: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

糖尿病是怎样引发的?有些哪方面的症状?
答: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两季,糖尿病患者的小便有时招苍蝇。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

吃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功效呢?
答: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中医学认为肾藏有...

糖尿病中医怎样辩证
答: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消渴分为三种类型: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

山西广济医院张泽全五脏消糖丸治疗糖尿病怎么样?
答:五脏消糖丸应该是个成方制成的中成药物吧,具体疗效需要看您的身体状况。糖尿病本身不可根治,但是,血糖控制的好,一样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但是,糖尿病并不是说我吃哪个药就能好,吃哪个药就能控制好血糖。糖尿病的治疗是个系统工程,还是建议您去医院医院内分泌科,找专业的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

网友看法:

姓药13019866530: 东汉名医张仲景写成了《___》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作业帮
五华区栾叔::[答案] 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

姓药13019866530: 东汉哪位名医任长沙太守时,打开衙门坐堂行医,救治了无数湖南百姓.至今在长沙湘雅医院还立有其雕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医学伟人对湖南的源源遗泽... - 作业帮
五华区栾叔::[选项] A. 华佗 B. 张仲景 C. 李时珍 D. 扁鹊

姓药13019866530: 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 - 作业帮
五华区栾叔::[选项] A. 《本草纲目》 B. 《千金方》 C. 《唐本草) D. 《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