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义成军节度使

来源: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为何唐末时期节度使的牙军、藩镇军为何绝对战斗力远远高于初唐、盛唐...
答:第二,节度使为了扩充地盘,连年打仗。永远的永远战争不是书本上的,是在实践中反复的体会和摸索出来的。必然比中央军战斗力强 第三,唐末节度使在史书中都描述很坏,主要是因为出于他们不维护朝廷,与封建观念不正统。但不可否认,很多节度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都是猛将出身要不然也不可能当节度使。没有...

宋太祖赵匡胤手下的大将有哪些
答:初仕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迁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自杯酒释兵权后,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宋太宗时期,随征辽国,迁镇安军节度使...

王仙芝受降之谜: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变节说
答:因为王镣当时是否在起义军中,还是一个问题。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新唐书》、《通鉴》等史书中,写得那么重大的王仙芝投降事件,在《旧唐书》中却没有只字记载,很有可能是唐末五代后宋人夸大铺演而成的。王仙芝攻复、郢诸州时,杨复光派人说降,这是事实,但王仙芝并未受敌诱降。尚君长等在颖州与...

唐朝末年义军有哪些
答: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前后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浙东起义裘甫的浙东起义唐后期朝廷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八道,这一地区的民众负担也就格...

都是重要的官员,太守、刺史、节度使各是干什么的。
答:一、太守 “太守”一职,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二、刺史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三、节度使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

节度使是什么官职?
答:朝廷无力讨伐,往往姑息了事,世称藩镇,迄于唐亡。   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中央政权的拥立与废弃都取决于节度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建立者均为节度使。   宋建立后,有惩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混战的教训,对各节度使采用了赎买的办法,“杯酒释兵权”...

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是曹魏宗室后裔?
答:曹议金是中亚民族粟特人的后裔,他为了取得中原王朝的认可和支持,就将自己说成是汉族人,并且标榜自己是谯郡曹氏家族的成员,自称“谯公”(因为曹操的缘故,汉族曹氏的郡望在谯郡),而中原王朝为了拉拢曹议金的归义军政权,也就顺水推舟,承认他标榜的血统。所以说,曹议金跟曹操一点关系都没有。

藩镇割据,节度使,安史之乱,推恩令都是什么意思?
答:藩镇割据主要是指唐末出现的地方节度使拥兵割据一方 节度使是唐宋时期地方主管军政大权的官职 安史之乱是指公元755年唐朝卢龙,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的实力而采取的允许诸侯国进行再分封的措施 ...

什么是节度使?
答: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但实际上往往对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传子孙者为十国。而五代十国境内之节度使...

参加起义军的朱温为什么又归降了唐朝?后来又是如何代唐建梁的呢?_百度...
答:黄巢起义军被镇压之后,在蔡州附近兴起了另一支强大而残暴的割据势力,这就是以“吃人”著称的秦宗权。秦宗权也是唐末兵祸中崛起的枭雄,不过他的个性过于残暴,虽然军力强盛,但不得人心。他经常纵兵掠夺不算,还搞三光政策,将平民杀死腌制成军粮的做法过于骇人。而朱温不巧就处在秦宗权势力...

网友看法:

班盲13550306891: 节度使的属官有那些 -
吐鲁番地区居顷::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因受职时由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 节度...

班盲13550306891: 《新唐书·贾耽传》翻译 -
吐鲁番地区居顷::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期,通过明经考中功名,补任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让他暂代度支判官一职.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异的成绩.下诏授予他鸿胪卿一职,兼任左右威远营使...

班盲13550306891: 唐朝安史之乱之前,九大战区的节度使各是何人?请一一例出. -
吐鲁番地区居顷:: 安禄山 平卢 范阳 河东三镇节度使 安思顺 朔方节度使 王思礼 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 河西节度使 封常清 安西 北庭两镇节度使 杨国忠 遥领剑南节度使 节度副使崔圆 何履光 岭南节度使

班盲13550306891: 为什么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不吸取教训,竟然还新设了很多节度使,让藩镇割据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
吐鲁番地区居顷:: 安史之乱之后,为犒赏当时的功臣,尤其是参与平乱的将领,就把他们封为节度使.原因很简单,唐朝当时的虚弱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控制这么大的疆土,而这些将领被授予了很大的行政和军事权力,常年带兵打仗,为了战胜安史,朝廷又向他们妥协,让他们获取了某一地的财政税收的权力.亲信和家人都已经身居要职,削掉他们的兵权等于又引发一次安史之乱.骑虎难下的唐朝决定延缓自己的灭亡,安排这些将领担任节度使,并让这些节度使向京城派出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换取自己的苟息残喘. 在那个时候,除非出个绝世英雄,能够力挽狂澜,不然就算换你我去当那个皇上,也只能无奈地做这样的决定.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