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突袭的龙城指哪里

来源: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打断匈奴脊梁骨,从此漠南无王庭,卫青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再者,卫青动作非常快,也是在这一战中,开创了闪电战的先河。他长途奔袭400多里,对匈奴大部队发起突袭,对方根本就没有招架的机会。此后他也能迅速抽身回来,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最终取得了大胜。卫青利用骑兵的优势,将闪电战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他对付匈奴的办法。当然了,选定龙城作为攻击目标...

卫青卫青生平简介
答:卫青,钟卿,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汉武帝第二位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在武帝在位时成为傅府将军,被任命为平侯主官。卫青第一次远征是突袭龙城,拉开了中匈战争的序幕。打了七次胜仗,收复了和硕、河套地区,破了可汗,为开发北境立下了汗马功劳。卫青善战,敢于深入战斗,对将军严令,爱护士兵,对同僚宽厚有礼,是一位大臣而不...

一代战神霍去病,不是一人在战斗,汉武帝和卫青,看着他写下传奇
答:卫青约24岁时,就领兵作战。龙城大捷、收复河塑、奇袭高阙、二出定襄、漠北大战,几乎无一败绩,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如果说卫青是底层小人物咸鱼翻身的传奇,那么,霍去病便是有才有志的官二代,与他的舅舅比较起来,他的成功就容易得多。如果论卫青和霍去病哪个人的战功卓越一些?可以这样说,没有卫青,便没有霍去病! 汉武...

龙城之战卫青为何能取得胜利?
答:龙城之战,汉武帝的作战蓝本是以李广作为偏师对匈奴主力进行牵制,为卫青进行骑兵集群突袭创造有利局面,另派公孙贺,公孙敖各引一军出塞寻机歼敌。事实上,李广龙城一战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这只是战术层面,从战略上说李广以近乎全军覆没的代价,牵制数万匈奴军主力五天,这本就是一场牵阻战,孙子兵法中强调...

飞将军李广的故事
答:将军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出云中,无所得。公孙敖出代郡,为胡所败七千。李广出雁门,为胡所败,匈奴生得广,广道亡归。汉囚敖、广,敖、广赎为庶人。”(《汉书· 匈奴传》)后来,“元朔六年(前123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

卫青在西汉对匈奴用兵是如何七战七胜的
答:2、卫青收复河南之地 马邑设伏失败后的第5年秋天,汉武帝派4将各率1万骑兵攻打匈奴。卫青兵出上谷,直到龙城,杀匈奴700人。公孙贺兵出云中,一无所获。公孙敖兵出代郡,被匈奴打败,损兵7000人。李广兵出雁门,被匈奴打败,匈奴活捉李广,李广半路逃回。战后,公孙敖下狱、其他人均被贬为庶人。元朔...

【开心学国学】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
答:D.卫青 其一:卫青打下了龙城,李广至死未到龙城。其二:从后半句“不叫胡马度阴山”来看,更加应该是卫青。李广当年守城的地方在今天山西的南部和辽西(右北平),离阴山较远。而且阴山在汉代,就是朔方城一带,对汉匈双方来言,都是一个典型的战略性进攻基地,李广在守城时根本无暇拒“欲度阴山之...

反击匈奴的将领卫青的一生是怎样的?
答:卫青并不是歼灭匈奴最多的将领,但是他确实汉匈战争里贡献最大的将领。汉朝反击匈奴的第一个胜仗就是卫青打的,龙城战役虽然只消灭敌人七百人,但却粉碎了许多汉朝主和大臣宣扬的“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汉朝将士树立了必胜匈奴的坚定信念。可以说,卫青是一位人品与才华具佳的将领,他性格谦和,礼贤...

卫青和霍去病在汉朝赫赫有名但待遇却大相径庭
答:卫青,汉武帝第二个皇后卫子夫的弟弟,也是汉武帝的妹夫。但是卫青不是靠他做皇后的妹妹,而是靠他自己的才华。公元前129年,卫青第一次被任命为骑将军,率领一万大军出征。首战,卫青奇袭,深入匈奴腹地。虽然只俘虏了700人,却摧毁了匈奴人心中的圣地龙城,对匈奴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柳州大捷后,...

卫青是谁?他有什么传奇的经历?
答:但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在龙城之战大胜而归。武帝大喜,封他为关内侯。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军突袭匈奴,发起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因功进封为长平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漠南之战爆发。他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

网友看法:

舌叛1512322390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中的龙城~如今是外蒙古的哪块地?? -
霸州市公李:: 龙城: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一解较合理.

舌叛15123223909: 龙城将是不是一个城市.龙城将是一个人还是一座城市. -
霸州市公李::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即指今天的天水,而飞将指的是西汉名将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此役便是龙城飞将的又来,李广虽名为飞将军,但多小胜,大型战役无较大战果,得"李广难封"之名.后人称李广为龙城飞将实为谬误.

舌叛1512322390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里的龙城”在何处呢?
霸州市公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首为“龙城飞将”打响了名气.一直以来,大家 都认为“龙城飞将”...

舌叛15123223909: 大将军卫青被称为龙城,原因有什么? -
霸州市公李:: 是因为他的真实的身份是汉武帝身边的加侍中官职,他经历了很多次磨难,功成名就,遇到匈奴进攻的时候,以车骑将军的时候被发放到边疆,之后灭掉了很多人,然后他娶了平阳公主,后来变成了汉武帝的姐夫,他攻破了匈奴的龙城.

舌叛15123223909: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象征 -
霸州市公李::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象征着如西汉卫青那样的名将(“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出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