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如何治疗方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早期胃癌该如何治疗?

  疾病名称:胃癌

  疾病分类:肿瘤科

  概述: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贲门区、幽门区以及胃体部,以幽门区多见。据调查,我国胃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多见于40-60岁,男性比女性约多三倍。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脘部不适、疼痛、继之可出现上腹部包块、噎嗝反胃、食物梗塞,黑便、呕血、贫血、进行性消瘦等。
  疾病描述
  胃癌是最常见的胃肿瘤,系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即胃腺癌。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胃癌虽然是全球性疾病,但两性间、不同年龄间、各国家地区间、各种族间、甚至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发病率都有较大差异。男性居多,男女之比约为2-3:1。发病年龄多属中老年,青少年较少;大致在40-60岁间者占2/3,40岁以下占1/4,余者在60岁以上。大致上,有色人种比白种人易罹患本病。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发病率较低,而日本、智利、俄罗斯和冰岛则为高发区。我国的发病率也较高,且不同地区间也还有较大差别,一般北方及内蒙古、再次为华北及华东,而以中南的湖南、广东及广西等省、自治区,以及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最低。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21/10万,女性10/10万),高发区可达60-100/10万,低发区则在5-10万以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胃癌的发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死亡率约为22/10万,1990年下降至3.7/10万以下;日本近年来亦有明显下降趋势,我国某些地区也有一定的变化。上海市区1972年男性胃癌的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62/10万,女性为23.9/10万;1990年男性胃癌发病率下降到45-10万;而1995年男女发病率分别达36/10万和18/10万。在近25年中,上海市区的胃癌发病率逐年下降,尤以男性为明显。

  症状体征
  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有饥饿样不适感。典型者有轻度或中等度剑突下持续疼痛,可被抗酸药或进进食所缓解。DU着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坚持至午餐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需进食来缓解,约半数有午夜痛,患者常德北方痛醒。GU也可发生规律性疼痛,但餐后出现较早,约在餐后1/2-1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午夜痛也可发生,但不如DU多见。
  并发症:
  一、出血 约5%患者可发生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偶为首发症状。
  二、幽门或贲门梗阻 决定于胃癌的部位。
  三、穿孔 比良性溃疡少见,多发生于幽门前区的溃疡型癌。


  疾病病因
  虽然胃癌的病因迄未阐明,但已认识到多种因素会影响上述的调控作用,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病。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随着研究的深入,幽门螺杆菌感染(Hp)被认为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IARC)宣布Hp是人类胃癌的I类(即肯定的)致癌原。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Hp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实验室中,也已成功地以Hp直接诱发蒙古沙鼠发生胃癌。Hp具有粘附性,其分泌的毒素有致病性,导致胃粘膜病变,自活动性浅表性炎症发展为萎缩、肠化与不典型增生,在这基础上易发生癌变,Hp还是一种硝酸盐还原剂,具有催化亚硝化着手而起致癌作用。Hp感染后若干年,甚或二三十年后可能诱发胃癌。
  二、环境因素 观察发现,从高发区移民到低发区定居的,第一代仍保持对胃癌的高易感性,第二代则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至第三代发誓胃癌危险性基本接近当地的居民。这提示胃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而最可能是饮食中致癌物质。流行病学家指出,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而多吃霉粮,霉制食品、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则可增加危险性。如长期吃含高浓度硝酸盐的食物(如烟熏和腌制烟熏鱼肉、咸菜等)后,硝酸盐可在胃内被细菌的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成致癌的亚硝胺。细菌可伴随部分腐败的不新鲜食物进入胃内,慢性胃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低下也可有细菌大量繁殖。老年人因胃酸分泌腺的萎缩也常引起胃酸分泌低而利于细菌的生长。正常人胃内细菌少于103/ml,在上述情况下细菌可增殖至106/ml以上,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致癌物质长期作用于胃粘膜可致癌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好发于较低的社会经济阶层,这更支持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三、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对胃癌的发病亦很重要。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以及可发生于同卵同胞,支持了这种看法。而更多学者认为遗传素质使致癌物质对易感者更易致癌。
  四、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是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的疾病或状态,而癌前病变则是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化。据长期临床观察,胃癌的癌前状态有:①慢性萎缩性胃炎;②胃息肉,增生型者不发生癌,但腺癌型者则能,广基腺瘤型息肉>2cm者易癌变;③残胃炎,特别是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者,癌变常在术后15年以上才发生;④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⑤少数胃溃疡患者。而不典型增生被视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胃粘膜可被胃型粘膜所替代,即所谓胃粘膜的胃化。胃化有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又称不完全肠化,推测其酶系统不健全而使被吸收的致癌物质在局部累积,导致细胞的不典型增生而发生突变成癌。故对上述癌前状态而又并发不典型增深者尤应密切随访。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与人体所有组织一样,在正常情况下,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调亡间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其结构完整和功能健全的基础。这种平衡有赖于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某些调节肽等的调控,一旦失控,多个癌基因被激而抑癌基因被抑制,使增殖加快,并由此增加DNA损伤但得不到修复,产生非整倍体,而又启动不了调亡机制使之自行死亡,则可能逐渐进展到癌。虽然胃癌的病因迄未阐明,但已认识到多种因素会影响上述的调控作用,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病。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随着研究的深入,幽门螺杆菌感染(Hp)被认为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IARC)宣布Hp是人类胃癌的I类(即肯定的)致癌原。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Hp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实验室中,也已成功地以Hp直接诱发蒙古沙鼠发生胃癌。Hp具有粘附性,其分泌的毒素有致病性,导致胃粘膜病变,自活动性浅表性炎症发展为萎缩、肠化与不典型增生,在这基础上易发生癌变,Hp还是一种硝酸盐还原剂,具有催化亚硝化着手而起致癌作用。Hp感染后若干年,甚或二三十年后可能诱发胃癌。
  二、环境因素 观察发现,从高发区移民到低发区定居的,第一代仍保持对胃癌的高易感性,第二代则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至第三代发誓胃癌危险性基本接近当地的居民。这提示胃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而最可能是饮食中致癌物质。流行病学家指出,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而多吃霉粮,霉制食品、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则可增加危险性。如长期吃含高浓度硝酸盐的食物(如烟熏和腌制烟熏鱼肉、咸菜等)后,硝酸盐可在胃内被细菌的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成致癌的亚硝胺。细菌可伴随部分腐败的不新鲜食物进入胃内,慢性胃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低下也可有细菌大量繁殖。老年人因胃酸分泌腺的萎缩也常引起胃酸分泌低而利于细菌的生长。正常人胃内细菌少于103/ml,在上述情况下细菌可增殖至106/ml以上,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致癌物质长期作用于胃粘膜可致癌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好发于较低的社会经济阶层,这更支持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三、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对胃癌的发病亦很重要。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以及可发生于同卵同胞,支持了这种看法。而更多学者认为遗传素质使致癌物质对易感者更易致癌。
  四、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是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的疾病或状态,而癌前病变则是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化。据长期临床观察,胃癌的癌前状态有:①慢性萎缩性胃炎;②胃息肉,增生型者不发生癌,但腺癌型者则能,广基腺瘤型息肉>2cm者易癌变;③残胃炎,特别是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者,癌变常在术后15年以上才发生;④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⑤少数胃溃疡患者。而不典型增生被视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胃粘膜可被胃型粘膜所替代,即所谓胃粘膜的胃化。胃化有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又称不完全肠化,推测其酶系统不健全而使被吸收的致癌物质在局部累积,导致细胞的不典型增生而发生突变成癌。故对上述癌前状态而又并发不典型增深者尤应密切随访。
  病理:根据上海、北京等城市1686例的统计,胃腺癌的好发部位一次为胃窦(58%)、贲门(20%)、胃体(15%)、全胃或大部分胃(7%)。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


  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贫血常见,约50%有缺铁性贫血,是长期失血所致;或由营养缺乏造成。如并有恶性贫血,则见巨幼细胞贫血。粪便隐血试验常呈现持续阳性,检测方便,有辅助诊断的意义。有学者将之作为胃癌筛检的首选方法。胃液分析意义不大,虽进展期胃癌可因累及泌酸区而呈无酸或低胃酸分泌,但这种低胃酸分泌状态可与正常人者重叠,故已不列为常规检查。目前临床所用胃癌标志无异性不强。血清癌胚抗原(CEA)对诊断意义不大,虽半数患者的胃液中CEA有明显升高,超过100ng/ml,但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液中含量有重叠。晚近所用的胃癌相关抗原,据称有半数以上的阳性率,但还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X线钡餐检查:X线检查对胃癌的诊断依然有较大的价值。近年来更是应用气钡双重对比法、压迫法和低张造影技术,并采用高密度钡粉,能清楚地显示粘膜的精细结构,有利于发现微的病变。早期胃癌可表现为局限性浅洼的充盈缺损(Ⅰ、Ⅱa),基底广,表面呈颗粒状;或呈现一龛影(Ⅱc、Ⅲ),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向其集中的粘膜纹有中断、变形或融合现象;或粘膜有灶性积钡、胃小区模糊不清等征象。对怀疑患早期胃癌者,应从不同角度多摄X线片,进行仔细分析,不放过微小的改变。进展期唯一的X线诊断率可达90%以上。现入胃腔的肿块,表现为较大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溃疡型癌主要发生作肿块之上,故其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直径常大于2.5cm,边缘不整齐,可示半月征;龛影周围因癌性浸润而使边缘不整齐,并为一圆形较透明带所环绕,称环堤征,临近粘膜僵直,蠕动消失,无皱襞聚合或见皱襞中断。胃壁僵直失去蠕动是浸润型癌的X线特点。浸润广泛仅累及胃窦时,则围窦狭窄、固定、呈漏斗状,或有肩胛征;如累及全胃,则呈固定、腔小无蠕动的皮革状胃。胃癌必须与胃淋巴瘤相鉴别。胃淋巴瘤的特点是,病变常广泛累及胃十二指肠,X线示粗大皱襞伴多发性息肉样充盈缺损和多发性浅龛影。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结合粘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对胃癌的确诊率可达95%以上,为此要多取活检标本,有人提出必须采7块以上。对早期胃癌,胃镜检查更是诊断的最佳方法。镜下早期胃癌可呈现一片变色的粘膜,或局部粘膜成颗粒状粗糙不平,或呈轻度隆起或凹陷;或有僵直感,不柔软,对这些轻微的变化,均要作活检。镜下应估计癌的大小,小于1cm者称小胃癌,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
  早期胃癌按日本学者可分为以下各型。
  Ⅰ型(息肉样型) 病变隆起呈小息肉状,几宽无蒂,常大于2cm,约占早期胃癌之15%。
  Ⅱ型(浅表型) 分3个亚型,合起来占75%。
  Ⅱa型(隆起浅表型) 病变少高出粘膜面,高度不超0.5cm,面积小,表面平整。
  Ⅱb型(平坦浅表型) 病变与粘膜等平,但表面粗糙呈细颗粒状。
  Ⅱc型(浅表凹陷型) 最常见,浅洼病变底面粗糙不平,可见聚合粘膜轴皱襞的中断或融合。
  Ⅲ型(溃疡型) 约占早期胃癌之10%,粘膜溃烂比Ⅱc者深,但不超过粘膜下层,周围聚合,皱襞有中断、融合或变形成杵状。
  早期胃癌有时辨认不易,可在内镜下喷0.5%美蓝,有病变处将着色,有助于指导活检部位。目前已有放大内镜问世,能更仔细观察微细病变,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进展型胃癌大多可从肉眼观察作出拟诊。肿瘤表现为凹凸不平、表面污秽的肿块,常见渗血及溃烂;或表现为不规则较大溃疡,其底部为秽苔所覆盖,可见渗血,溃疡边缘常呈结节状隆起,无聚合皱襞,病变处无蠕动。
  自胃镜引入超声探头进行检查称超声内镜检查,能发现腔外生长的肿瘤,明确肿瘤侵入的深度,以及了解有无周围增殖或转移。
  诊断:诊断主要依赖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加活检。早期诊断是根治胃癌的前提。要达到此目的,应对下列情况及早或定期进行胃镜检查:①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近期内出现消化不良者,或突然出现呕吐或黑粪者;②拟诊为良性溃疡,但五肽促胃液素刺激试验示缺乏胃酸者;③已知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A型,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应制定订定期随访计划;④胃溃疡经两个月治疗无效,X线检查显示溃疡反而增大者,应即行胃镜检查。⑤X线检查发现胃息肉大于2cm者,应作胃镜检查;⑥胃切除术后15年以上,应每年定期随访。预后:进展期胃癌如任其发展,一般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平均约一年。早期胃癌发展慢,有时可长期(甚至几年)停留在粘膜而不向深处发展。早期胃癌转变为晚期胃癌的规律,目前尚不清楚。
  胃癌在根治手术后5年存活率取决于胃壁受侵深度、淋巴节受累范围和肿瘤生长方式。早期胃癌只累及粘膜层者预后佳,术后5年存活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因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预备后稍差,5年存活率约80%。肿瘤以团块形式出现者,切除率高,较弥散型有早期出现转移者的预备后面为佳。皮革状胃预后很差。如肿瘤已侵及肌层但手术时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存活率仍可达60%-50%;如已深达浆膜层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则预备后不佳,术后5年存活率平均只有20%;已有远处播散的病例,5年存活率为0。

  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是目前惟一有可能根治胃癌的手段。手术效果取决于胃癌的病期、癌侵袭深度和扩散范围。对早期胃癌,胃部分切除术术属首选,如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亦应同时加以清扫,仍有良好效果。对进展期患者,如未发现有远处转移,应尽可能手术切除,有些需作扩大根治手术。对已有远处转移者,一般不作胃切除,仅作姑息手术(如胃造瘘手、胃-空肠吻合术)以保证消化道通畅和改善营养。
  二、内镜下治疗 对早期胃癌还有在内镜下用电灼、激光或微波作局部灼除,或作剥离活检切除者(癌灶处粘膜下注生理盐水使病灶与肌层隔开上浮,然后电灼),但因早期胃癌可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故不如手术可靠。中、晚期癌不能手术者亦可在内镜下作激光、微波或局部注射抗肿瘤药、无水乙醇或免疫增强剂等治疗。对贲门目肿瘤而有梗阻者还可作内镜下放置内支架,重建通道。
  三、化学治疗 抗肿瘤药常用以辅助手术治疗,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使用,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杀伤残存的癌细胞,从而提高手术效果,一般早期癌术后不给化疗,中晚期癌能被手术切除者必须给化疗,常在术后2-4周开始,按情况单一给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或替加氟(FT-207),或采用联合化疗。反未作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不能施行手术者,可试用联合化疗。胃肠道肿瘤对化疗的效应差,胃癌相对而言比其他要好些。常用的化疗剂有5-FU、MMC、阿霉素(ADM)、亚硝脲素(如CCNU,MeCCNU),和顺铂(DDP)、依托泊苷(足叶乙甙,VP-16),以及用羟喜树碱等。这些药物,单用效果差,有效率(瘤体至少缩小50%)仅10%-20%,联合应用则稍佳。联合应用方案繁多,迄今尚无理想的配伍。还有经股动脉插管到相应动脉支进行介入性动脉化疗者,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全身用药者为小,但为侵入性治疗,且操作较反繁。
  四、其他疗法 高能量静脉营养疗法亦常用作辅助治疗,术前及术后应用科提高患者体制,使更能耐受手术和化疗。可用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BCG)、左旋咪唑、溶链菌制剂(OK-432)等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但效果不肯定。目前,还有试用微小病毒来治疗胃癌的研究报告。
  中药扶正癌方(黄芪、党参、生白术、仙鹤草,生苡仁、白花蛇舌草、石英、七叶一枝花、石见穿、炙甘草)是我国所独有,可以配合应用。
  目前,对Hp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当重视,对早期胃癌患者可在术后进行抗Hp治疗。

  预防
  由于病因未明,故尚缺乏有效的一级预防(去除病因)措施。但据流行病学调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肉类和多饮乳品,少进咸菜和腌腊食品,减少食盐摄入,食物用冰箱贮藏,似有一定预防作用。每日进服维生素C,可减少胃内亚硝胺的形成。积极根除Hp也是重要的可能预防胃癌发生的手段之一。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尤其是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外,还应定期进行内镜随访检查;对中度不典型增生者经治疗而未好转,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宜予预防性手术治疗。普查发现早期胃癌,及时予以切除(二级预防),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全面普查不可能。在高发区选择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检,是一个变通的可行办法,故应在高发区建立胃癌防治网,大力培养内镜医师队伍,广大展开高危人群的普筛。

建议用自然医学调理。

  早期胃癌癌细胞尚未发生扩散转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对于中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多采用联合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的模式。建议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通过胃镜检查及活检获得胃癌定性诊断后,还需进行一系列影像学检查,进行胃癌的分期诊断(TNM分期)。准确的分期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评价疗效甚为重要。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 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 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值得注意的是,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肝肾损害、白细胞降低等副作用,其实主要原因是在化疗的过程中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自身免疫力快速下降,出现一系统的机体反应等。此时服用今幸rh2可以提高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比例,上调免疫分子如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6和MHCII分子等,是化疗时提高免疫力的不错的选择。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可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损害。目前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种类及作用均有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4、其他治疗
胃癌的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以及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后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的临床应用。抗血管形成基因是研究较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早期胃癌,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是中晚期的胃癌,建议是放射化疗的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要及时听从医生的建议去积极接受治疗,早期胃癌手术一个月以后,在做一段时间的化疗,一般预后很好,饮食方面,需要禁忌辛辣食物。

胃癌早期还是需要积极的治疗。胃癌的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最常用的方法

  • 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内镜直视下如发现胃粘膜褪色、粗糙、小糜烂、疤痕、息肉、扁平隆起等病变,应作活检,常能发现早期胃癌。应用超声内镜可扫描出病变位置、大小,并可判定癌灶深度,以及周围组织和附近淋巴结有否侵袭或转移。确诊胃癌后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老年人除了急性或慢性失代偿疾病无条件手术外,年龄不是手术禁忌,...
  • 胃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
    答:治疗胃癌有一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可以用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直接治疗胃癌,快速并且效果很好,但是仍有一定的几率会复发胃癌。第二种,通过化学治疗来治疗胃癌,通常是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吉奥胶囊或替吉奥片。通过药片抑制癌症,最后使其消失。第三种,通过中医治疗,让身体机制自行消灭癌症,从而达到...
  • 早期的胃癌,应该怎么解决?
    答:必须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加重,不能拖延。一般来说,胃癌的手术方法是根治性胃切除术。除了传统的开腹根治性胃切除术,患者还可以选择腹腔镜根治性胃切除术。此外,手术的创伤会更小,患者术后恢复也更快。一般来说,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是非常好的,而且恢复情况也相当不...
  • 胃癌化疗方案
    答:以下是胃癌常见的化疗方案:希罗达单药 希罗达:850-1250mg/m²,每日两次,第1-14天,休7天;每3周重复 简化5-FU/LV方案(SLV5FU2)LV:200-400 mg/m²,静脉滴注2小时,第1、2天 5-FU:400 mg/m²/天,静脉注射,然后用600 mg/m²/天,22小时持续静脉滴注,第...
  • 早期胃癌患者,应该怎么治疗?
    答:早期胃癌患者,应该怎么治疗?胃癌属于消化系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最近没有什么要求例如吃辛辣刺激或消化不好的东西时会感到腹痛,但普通饮食中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但是,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中心,不要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饮食,注意少吃和多吃可能比较好。另外,胃癌早期主要通过胃镜病理...
  • 胃癌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答: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采取辅助化疗,但如果有下列情况可以进行辅助化疗:病理的类型恶性程度比较高、胃癌的肿块面积大于>5㎝、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这都是早期胃癌术后化疗的指征。进展期胃癌术后都是需要化疗的。3、胃癌的治疗还有靶向治疗,可针对性的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的损害。但是...
  • 胃癌怎么办?
    答: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2、内镜下超声引导:可以去除病变黏膜;3、化疗:如果患者的病变超出手术范围,化疗可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4、靶向治疗:部分胃癌患者的HER2呈阳性,可以针对HER2进行靶向治疗;5、中医药治疗:如患者出现胃部饱胀不适...
  • 胃癌患者早期不用化疗吗非常早的那种
    答:如果是胃癌早期术后需要化疗吗,早期胃癌的患者朋友们需要根据患者病理的程度,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如果病变的病灶只是限于粘膜层,在原则上并不需要化疗,如果癌症细胞已经达到黏膜下层,有淋巴结转移的倾向,还需要进行化疗,一般都需要连续用药,能够防止癌症细胞的复发以及转移,而早期胃癌的患者朋友们...
  • 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我们人类虽然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物,拥有着其他生物根本达不到的科技,但是我们人类的身体也是很脆弱的,尤其是感染了一些疾病,想处理难度也很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癌症,不过这一次人们也会感到困惑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其实只有前期可以治疗,还要看病人的身体条件,具体的治疗也就只有手术还有药物...
  • 胃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答:北漂小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健健康康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胃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早期可以通过手术,视情况而定进行放化疗,但是前面三种治疗方式都需要搭配NK细胞回输巩固治疗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如果癌肿比较小,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治疗,但肿瘤比较大而且出现扩散,建议综合考虑选择。